清晰地解说柏拉图

来源 :博览群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agra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柏拉图在西方哲学史上的地位大略相当于孔子在中国思想史上的地位。怀特海说过一句大家已经耳熟能详的话,“全部西方哲学传统都是对柏拉图的一系列注脚”。怀特海的话并非夸大之辞,柏拉图的思想实质确实一直渗透在西方思想的血脉中,从未断绝。即使在西方思想史上的“黑暗时代”,柏拉图的思想仍然通过教父、神学家之口得以传布。而现代以来解构形而上学的努力,也是以柏拉图的思想为参照的。
  与其前辈相较,柏拉图著述颇丰,有几十篇对话历经两千余年流传下来。而尤可作为柏拉图之代表作者,当属《理想国》。虽然一般将柏拉图的思想分为早期、中期、晚期,每个时期的思想都有自身的特点,其思想是有发展、有变化的。但是,人们通常最为看重的是他的中期思想。中期著作中最能全面地展现柏拉图思想的当推《理想国》。《理想国》集柏拉图的政治学、伦理学、本体论和认识论等于一体,并以他的本体论——相论作为基本原理,把这几个方面贯通起来。除此以外,柏拉图在《理想国》中还探讨了诗和美学问题,乃至女权问题和儿童的教育计划等等,可谓洋洋大观,包罗万象。现代对这些问题的讨论无不需要追溯到柏拉图。
  不过,想读懂《理想国》并不容易。这部著作中的陈述波澜起伏,其中不乏艰深晦涩之处。它的开头部分类似友人闲谈,人们可以较为轻松地跟上,但这只是一个序幕,它会渐渐把人诱入最深奥的形而上学殿堂。中间部分极其深奥的相论和辩证法往往使人百思不得其解。结尾部分是一个神话故事,它通俗易懂,读者会感到仿佛穿越了晦暗的丛林,来到了开阔的草地上。不过,人们虽然穿过了丛林,但对其中的路径仍会感到困惑。《理想国》中的三个著名的比喻——“太阳比喻”、“线段比喻”、“洞穴比喻”——给出了理解柏拉图的相论以及以此为基础的伦理学和政治学的一个线索,但是这些试图解释相论的比喻本身仍很模糊,它们给人更多的是一种诗意的甚至是神秘的暗示,而不是直接的阐释。N.帕帕斯的这本《柏拉图与(理想国)》则为读者提供了更为清晰的解说。
  就像帕帕斯在自序中所表明的,他的这部导读大致根据《理想国》自身的结构和顺序进行介绍和解释,只有第5~7卷的形而上学和认识论部分被单独拿出进行了着重阐释(第七章)。这样安排,有利于初步涉猎《理想国》的读者达到自己的阅读目标。这个导读把书中对话的每个阶段都指示出来,不但对大的转承关系作了说明,而且对每个阶段包括的问题也一一点明,并给出了解释。那些对柏拉图的叙述中错综复杂的问题感到迷惑的读者,可从这个导读中获得详尽的指引。
  《柏拉图和(理想国)》对研究柏拉图的专家也不无裨益。作者在各个问题上都提出了独到的见解,并且在每一章的末尾都为进一步研究列出了研读书目。这对那些为柏拉图思想深深吸引,却苦于其对话风格的散漫和过于诗意的研究者会有很大帮助。而且,这部导读也可以作为一种研究方法的示范。以正义这个具体的问题为例,我们可以看出帕帕斯见解的独到之处。帕帕斯认为虽然柏拉图在引入“城邦的正义”这个题目时,貌似是把它作为灵魂中的正义的“大写”,是为了更清楚地呈现灵魂中的正义而把它提出来的,但实际上城邦中的正义决不只是具有类比的意义。因为,在后面展开的对话中,柏拉图一直是把城邦作为自己的重点题目。这说明,灵魂的正义和城邦的正义都是柏拉图认真考虑的论题。帕帕斯指出,柏拉图提出的灵魂的正义和城邦的正义是两个举足轻重的题目,它们对人的正义的生存都非同小可。所以,任何一个题目都不只是作为另一个题目的陪衬出现的。帕帕斯还看到,柏拉图在寻求理想的正义时,并没有完全抛开现实中的正义观念,或者说日常的正义观。理想的正义的人,其灵魂必然是有秩序地运行,是一个和谐的整体:其中欲望部分具有节制的美德,激情部分具有勇敢的美德,而理智部分具有智慧,整体上协调一致。由于遵循传统的道德观念而具有日常所谓的正义的美德的人,比如书中提到的克法洛斯,虽然从外在的行为上看也算是正义的,但是他并不真正懂得正义本身,没有把握关于正义的知识。所以,严格地说,这种人也不能算是正义的。不过,柏拉图在把哲学理论和日常观念如此分裂开之后,又弥合了其间的裂隙。柏拉图指出,一个灵魂具有正义的结构的人在俗世最大的报酬就是幸福,正义的灵魂是最幸福的灵魂。而一个实践日常的正义的人是幸福的。这种幸福不只是精神上的良心安慰,也是事实上的日常的幸福。在这儿,柏拉图努力使他的正义观念和幸福观念符合世俗的标准,最大可能地在理想国和现实国度之间架设起可以通达的桥梁。这表明他并非对现实视而不见、只去冥想虚无飘渺的乌托邦,而是要对现实问题提出建设性的意见。作为专门的研究文献,这个导读对于这类关键性问题的讨论不乏真知灼见。
  (《柏拉图与(理想国)》,N.帕帕斯著,朱清华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4月版。22.00元)
  
  (本文编辑:朱 岳)
其他文献
在人们的印象中,中国的科举可能只是吴敬梓笔下的范进和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那种把人变得可笑、可悲的制度,所考的内容也只是八股文的记忆,而诞生的状元,这一中国传统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恐怕也只是戏曲中虚构的“张生”之类。中国科举及其状元们的真实面貌到底怎样呢?李传玺《状元的故事》应该说是了解透视中国科举及其状元的一个便捷窗口。  从隋朝创立科举制度,到清末1905年废除这一制度,科举走过了1300多年的
《镜匣人生》,周海婴著,天地图书有限公司2008年9月出版    鲁迅在“遗嘱”里给许广平说:“孩子长大,倘无才能,可寻点小事情过活,万不可去做空头文学家或美术家。”比起鲁迅少年丧父的不幸,周海婴似乎更是不幸。鲁迅在1936年10月19日撒手人寰的时候,海婴不到8岁。今天的人们过多地强调海婴对鲁迅知道得不多,因为当时他毕竟年龄很小。但反过来想,海婴当年可是鲁迅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海婴的出生,不仅给
一、高准致古远清    远清兄:  《台湾当代新诗史》(台北,文津出版社。2008年)已遵嘱购读。大著洋洋数十万言,内容丰富,关涉之事极多。现初步阅读后,提供拙见数点:    一、关于我及《诗潮》的部分  1、有几处叙述有误。  ①撰专文指控《诗潮》第一集的是彭品光,不是彭歌。彭品光是国民党另一党报《中华日报》主笔,常用名彭湃。大著P48称为彭歌,并在附注中以彭歌加括号(彭品光),是错的。是两个不
恕我孤陋寡闻,之前几次在图书馆与《中国新文坛秘录》相遇,都擦肩而过。原因是作者“阮无名”相当陌生,书名“秘录”,也有“黑幕”揭私的气味。想到鲁迅先生对晚清黑幕小说的批评,就以为所谓“新文坛秘录”,离不开暴露八卦花边的“秘辛”之类。之后得知阮无名就是素所敬仰的阿英先生,如此常识不备,真耍叫声“惭愧”。拿来一读,原来该书是阿英先生在1932年为撰写《现代中国文学史》准备的资料。其时新文学运动刚过十几年
国学、大学与古代学术    “国学”作为一种名言,古已存在。如《周礼·春官宗伯·乐师》:“乐师掌国学之政,以教国子小舞。”《礼记·学记》:“古之教者,家有塾,党有庠,术有序,国有学。”大多数学者认为,无论是“乐师掌国学之政”的“国学”,还是“国有学”的国学,均指天子及诸侯国所设立的学校。但也有学者认为国学是指“国立大学”。张百熙在《进呈学堂章程折》中指出“家有塾”相当于蒙学,“党有庠”相当于小学,
古典诗词以其精炼的语言、丰沛的情感、深远的意蕴,闪烁着艺术的光辉,它是中华的文脉,因此是高中生核心素养提升的重要载体。如何引导学生解读诗词主题,从而鉴赏古代文人的艺术审美取向,始终是一线教师在教学时思考的重点。  “诗言歌咏,见景生情”,以意象为抓手,鉴赏古典诗词,是我们在教学上的惯常采用的方式,因为意象是解读诗歌的钥匙,它既是现实生活的写照,又是诗人审美创造的结晶和情感依附的载体。在具体教学的环
在诸多论述六国灭亡原因的文章中,蘇洵的《六国论》无疑是经典,后世对其评价极高。也正因为其传世的经典性,《六国论》也一直被收入各种版本的中学语文教材。作为教学文本的《六国论》,其最大的教学价值是什么呢?笔者发现,不少教师能紧扣文章体裁——政论文,将其作为论述文的范本,指导学生学习如何在议论文中设置分论点,从而有序有效地进行说理。这样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妥当的,也与语文学科的性质合拍。但是能不能再将该名篇
作为一个已经在北京生活、工作数十载的明史研究者,我平时对研究北京历史的论著颇为留意,也有浓厚的兴趣。近日,高兴地读到南开大学历史学院历史研究所副研究员何孝荣博士的新著《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深感这是一部集明史、中国佛教史以及北京史研究的力作。  《明代北京佛教寺院修建研究》计七十五万字,首为“绪论”,下列七章。第一章“明代以前北京佛教寺院的修建”,考察西晋至元代佛教在北京的传播以及北京佛教寺
今年是先父章乃器先生诞辰110周年和逝世30周年。他的一生与“七”这个数字特别有缘,不但生死之年皆逢“七”,其一生的转折点也常与“七”有关。  章乃器自1927年独力创办《新评论》杂志始,开始了自己的政治生涯。他是抗战前夕被捕的救国会“七君子”之一,于1937年“七七事变”爆发后获释,这时他已是一个举国闻名的人物。1947年,他因受到国民党当局迫害,流亡香港从事民主政治活动,并创办了港九地产公司。
我祖父陆宗达和朱家济先生(文物学家、书法家)民国时在北大为同学,志趣相投,感情甚好。并由家济先生而与他的弟弟们也相往来,即二弟家濂,三弟家源,四弟家溍。家济先生后来去了浙江杭州,很难见面,只好书信往来。以后朱家浯先生和祖父过往较为密切,所以我也对家溍先生较为了解。今将闲言琐事笔于纸上,以为纪念。  我去朱先生家时,朱先生兄弟三人共居于南锣鼓巷的炒豆胡同,居所东边墙上挂一块牌子,上书“北京市文物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