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加强学校文化建设,积极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工作,必须培植传统文化的厚实的土壤,切实提高学生对于古代文化的审美品位和欣赏水平,让学生在更美的视觉认识古代社会生活,体验今天生活的美满幸福。初中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是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造美的意识的需要。本文分析坚持良好的价值取向,培植传统文化的土壤,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的问题,探究加强学生的行为引导,彰显传统文化魅力,以及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语文实践活动的策略。
关键词: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思考与实践
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依托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寻求民族文化之根,及时地弥补学生书本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初中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就是要引导学生寻找我们民族文化之根,探讨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坚持良好的价值取向,培植传统文化的土壤
1.发挥文化环境的教育作用。传统文化的显性载体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形态。学校完善基础设施和自然人文环境,让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增强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对于塑造学校良好的形象,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教育意義重大,影响深远。比如,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在学校设置的校园壁画、古代名人雕塑的区域,诵读王绩的《野望》、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等,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教育功能,显示一种典雅、文明的氛围,折射一种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精神初中学生的思想行为受到耳濡目染,融入传统文化的氛围。这自然是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隐性文化的教育功能也包含其中。
2.营造传统文化浸润的氛围。创设经典阅读氛围,推荐经典阅读书目,师生共同诵读国学经典作品,开展古代经典名著诵读活动。通过积极实施诵读品读国学经典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步一步植入师生的文化基因。诵读诗书,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初中语文教学更是不能偏废。无论是朝霞满天的清晨,还是落日西沉的黄昏,无论是漫长的暑假,还是寂静的冬日;如果走进校园,就可以看到手捧国学经典的莘莘学子。有的在放声朗读,有的在掩卷沉思。这里与喧嚣的城市相距甚远,寂静的乡间,却是读书的乐园。国学经典的阅读成为学生快乐的生活,快乐成长的源泉。这种情形应该成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
1.利用网络媒体,整合教育资源。为了适应网络环境的创新教育需求,教师要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可以搜集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有效整合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以后,因为初中学生没有到过苏州,对苏州的园林艺术没有直观的感受,那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播放苏州园林的画面,聆听画面解说词,吸引学生了解园林文化的兴趣。然后知道学生探究祖国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资料,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起源——两千多年前吴王夫差的馆娃宫。那么,现存的两百多处园林都是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现在的苏州地处风光如画的江南水乡,湖光山色、旖旎动人。苏州作为闻名世界的园林城市,园林艺术就是苏州的“文化名片”,也许学生进行研学旅行活动可以列入学校的计划,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语文教师走入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前沿阵地,培养适应信息技术的能力,激发教师开发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的热情。例如,毛宁的《梦回繁华》,是一篇介绍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画作《清明上河图》的说明文,里面包括了深厚的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媒体网络资源,展示画作的内容:汴梁的自然风光、城市平民生活繁华热闹的场面。在这幅画作里面,汴河是画面的主体,内容涉及纤夫拖船、船工卸粮、毛驴驼队、轿乘队伍等多种场面,但是画面的安排疏密有致。这种画面的意境可以引入作文教学,与文章的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宋代广泛使用的“手卷”形式、作画的“散点透视法”的文化背景,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交代,拓展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教师把现代绘画作品、摄影图片与《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对照起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深切感受画家绘画艺术的高潮,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让传统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加强学生的行为引导,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1.学生行为文化追求的目标。在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中,学生的行为展现学校内涵发展的风貌和办学活力。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感染中,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自觉地与现实生活发生认同。比如,传统文化中“教学相长”的思想渗透,教师增强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职业责任感,激励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师生和谐相处、共同成长的行为文化追求的目标。比如,乡村学校设置的孔子铜像,可以增添校园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同学纪念碑和班赋陈述过去沧桑的岁月,让人回顾办学历史的辉煌。
2.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以身作则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教师塑造完美人格,陶冶高尚情操,完善知识结构,施展个人才华,发展良好的个性,提高审美情趣。比如,语文教师带头练习书法,组建学生书法兴趣小组,举办书法展览,师生共同学习书法文化。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把古代传统文化的学习与阅读哲学、美学、教育学理论等结合起来,通过举办读书论坛,古诗词教学专题研讨会等校本教研活动,积极推进学校的传统文化建设。教师遵循古代圣贤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观,让传统文化的雨露温暖和滋润学生的心田。
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1.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语文教学充分利用学校良好的设施设备和人文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无疑会使师生心灵受到感染,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因此,让学生展现个性特长的文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兴趣小组,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因素。初中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积极参与学校定期举办的传统文化学习交流活动。例如“文史擂台赛”、 “走进汉字文化”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可以促进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组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外活动的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大课堂,切实有效地把师生的注意力转到健康而有情趣的传统文化的学习之中。例如,初二语文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可以针对我国每年6月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组织学生搜集当地文化遗产资料,自己撰写解说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介绍。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学生从书山题海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当地古代建筑、古代城镇遗址、古代石窟、古代壁画、古代石刻、古代雕塑等,撰写文化遗产的考察报告,探究保护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认识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历史文化的传承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总之,强化传统文化的环境建设,培植传统文化的土壤,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的视角,推进传统文化活动开展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管理机制,借助语文教学的优势把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翁红.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8):135-136.
[2]孙庆珠.校园文化建设概论[J].文科爱好者,2012,32(3):156-158.
关键词: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思考与实践
在新时期的初中语文教学中,依托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寻求民族文化之根,及时地弥补学生书本知识和技能的不足。初中语文教学融入传统文化,就是要引导学生寻找我们民族文化之根,探讨传统文化的价值取向。
一、坚持良好的价值取向,培植传统文化的土壤
1.发挥文化环境的教育作用。传统文化的显性载体是学校文化的物质形态。学校完善基础设施和自然人文环境,让传统文化的物质载体增强学校厚重的文化底蕴,对于塑造学校良好的形象,有利于推动传统文化教育意義重大,影响深远。比如,语文教师带领学生在学校设置的校园壁画、古代名人雕塑的区域,诵读王绩的《野望》、崔颢的《黄鹤楼》、李白的《渡荆门送别》》等,引导学生感受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体现传统文化的教育价值、教育功能,显示一种典雅、文明的氛围,折射一种积极向上、和谐发展的精神初中学生的思想行为受到耳濡目染,融入传统文化的氛围。这自然是一种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隐性文化的教育功能也包含其中。
2.营造传统文化浸润的氛围。创设经典阅读氛围,推荐经典阅读书目,师生共同诵读国学经典作品,开展古代经典名著诵读活动。通过积极实施诵读品读国学经典活动,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一步一步植入师生的文化基因。诵读诗书,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现代的初中语文教学更是不能偏废。无论是朝霞满天的清晨,还是落日西沉的黄昏,无论是漫长的暑假,还是寂静的冬日;如果走进校园,就可以看到手捧国学经典的莘莘学子。有的在放声朗读,有的在掩卷沉思。这里与喧嚣的城市相距甚远,寂静的乡间,却是读书的乐园。国学经典的阅读成为学生快乐的生活,快乐成长的源泉。这种情形应该成为传统文化进校园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二、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
1.利用网络媒体,整合教育资源。为了适应网络环境的创新教育需求,教师要以互联网为依托,通过可以搜集丰富多样的学习材料,有效整合传统文化的教学内容,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例如,在学习叶圣陶的《苏州园林》以后,因为初中学生没有到过苏州,对苏州的园林艺术没有直观的感受,那么教师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播放苏州园林的画面,聆听画面解说词,吸引学生了解园林文化的兴趣。然后知道学生探究祖国园林艺术的悠久历史。同时,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利用网络,搜集资料,了解中国园林艺术的起源——两千多年前吴王夫差的馆娃宫。那么,现存的两百多处园林都是能工巧匠智慧的结晶。现在的苏州地处风光如画的江南水乡,湖光山色、旖旎动人。苏州作为闻名世界的园林城市,园林艺术就是苏州的“文化名片”,也许学生进行研学旅行活动可以列入学校的计划,推进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2.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语文教师走入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前沿阵地,培养适应信息技术的能力,激发教师开发传统文化教学资源的热情。例如,毛宁的《梦回繁华》,是一篇介绍宋代著名画家张择端画作《清明上河图》的说明文,里面包括了深厚的传统文化。作为语文教师必须充分利用学校媒体网络资源,展示画作的内容:汴梁的自然风光、城市平民生活繁华热闹的场面。在这幅画作里面,汴河是画面的主体,内容涉及纤夫拖船、船工卸粮、毛驴驼队、轿乘队伍等多种场面,但是画面的安排疏密有致。这种画面的意境可以引入作文教学,与文章的结构有异曲同工之妙。对于宋代广泛使用的“手卷”形式、作画的“散点透视法”的文化背景,教师必须进行必要的交代,拓展学生的传统文化视野。教师把现代绘画作品、摄影图片与《清明上河图》的画面对照起来,激发学生的创造性思维,深切感受画家绘画艺术的高潮,让学生学得轻松愉快。让传统文化教育引领学生提高语文素养,培养学生深厚的文化底蕴,
三、加强学生的行为引导,彰显传统文化魅力
1.学生行为文化追求的目标。在传统文化进校园的实践中,学生的行为展现学校内涵发展的风貌和办学活力。学生接受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在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感染中,思想观念、价值取向自觉地与现实生活发生认同。比如,传统文化中“教学相长”的思想渗透,教师增强爱生如子、爱校如家的职业责任感,激励学生健康成长,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师生和谐相处、共同成长的行为文化追求的目标。比如,乡村学校设置的孔子铜像,可以增添校园文化的历史厚重感。同学纪念碑和班赋陈述过去沧桑的岁月,让人回顾办学历史的辉煌。
2.发挥教师的示范作用。教师以身作则学习优秀的传统文化,让教师塑造完美人格,陶冶高尚情操,完善知识结构,施展个人才华,发展良好的个性,提高审美情趣。比如,语文教师带头练习书法,组建学生书法兴趣小组,举办书法展览,师生共同学习书法文化。语文教师必须提高自身的传统文化素养,把古代传统文化的学习与阅读哲学、美学、教育学理论等结合起来,通过举办读书论坛,古诗词教学专题研讨会等校本教研活动,积极推进学校的传统文化建设。教师遵循古代圣贤的“学而不厌、诲人不倦”的教育观,让传统文化的雨露温暖和滋润学生的心田。
四、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开展语文实践活动
1.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语文教学充分利用学校良好的设施设备和人文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营造一种健康向上的文化氛围,无疑会使师生心灵受到感染,产生积极向上的力量。因此,让学生展现个性特长的文学、音乐、美术、体育等兴趣小组,融入传统文化教育因素。初中语文教师充分利用具有丰富的人力资源,积极参与学校定期举办的传统文化学习交流活动。例如“文史擂台赛”、 “走进汉字文化”等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可以促进传统文化教育活动丰富语文教学的内涵,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
2.组织开展语文实践活动。课外活动的是学习传统文化的大课堂,切实有效地把师生的注意力转到健康而有情趣的传统文化的学习之中。例如,初二语文教材安排的综合性学习《身边的文化遗产》,可以针对我国每年6月的“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组织学生搜集当地文化遗产资料,自己撰写解说词,从不同的角度进行介绍。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引导学生从书山题海的桎梏中解脱出来,带领学生实地考察当地古代建筑、古代城镇遗址、古代石窟、古代壁画、古代石刻、古代雕塑等,撰写文化遗产的考察报告,探究保护文化遗产的重大意义。通过这些实践活动,让学生体会认识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的珍贵资源,历史文化的传承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的组成部分,文化遗产的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总之,强化传统文化的环境建设,培植传统文化的土壤,依托现代教育技术,丰富传统文化的教育资源的视角,推进传统文化活动开展与人文教育相融合管理机制,借助语文教学的优势把传统文化进校园的活动引向深入。
参考文献:
[1]翁红.学习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核心素养[J].现代语文(学术综合版),2015(8):135-136.
[2]孙庆珠.校园文化建设概论[J].文科爱好者,2012,32(3):156-1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