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文本表达的奥秘,让朗读更有“腔调”

来源 :小学教学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feifo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于低、中、高年级阅读方面有一个共同的要求——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这种感情应当是源于学生在朗读时生活经验与文本碰撞时激发出的情感。教师在指导学生朗读课文时,要引导学生寻找语言表达规律、文体特征以及独特的构段方式,还有引导学生探索文字背后的语言,增强理解,丰富体验,带着感受去读,使朗读不再流于形式,实现真正的"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其他文献
《义务教育小学科学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活动手册的编写建议为:"体现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联系……围绕学生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提出探究活动的主题,鼓励学生开展自主探究。"事实
本文详细介绍了2017年湖北省选送的参加"全国第十三届小学数学教学改革观摩交流会"的竞赛课例"除数是两位数的除法"的磨课过程。记录了从甄选课题,到对人教版、北师大版数学
人类的认知活动是从生动的直观到抽象的思维、从抽象的思维到实践的过程。"图形语言"作为一种常见的思维可视化工具,把本来不可视的、抽象的思维直观地呈现出来,可视化的"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