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谈几点认识。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策略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中小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它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从“包办”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学生的今后学习创造了条件,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把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就能减少厌学面,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观察课室里面的课桌,带着问题自学,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总结出说明长方体的有关特点的知识要点。如长、宽、高、面、棱、顶点等。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和小组讨论,对长方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再通过实验、研究及自己学习课本,拓宽学生的视野,认识长方体一般特征及判断长方体的方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华罗庚说过:“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数学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因此,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才不会误解题意。如“和”“差”“积”“商”各表示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等,这些题目运用哪种方法来解,都要审清,抠准。要准确把握所设问题和所提供的哪个已知条件有关,有怎样的关系,是多,是少,还是倍数关系,都要拿捏准确。
2.培养学生边读题目边思考的习惯。数学中的“解决问题”是学生们最为头疼的一个部分,这一部分又恰恰是学生走向社会后进行计算和核算的重要基础,所以,老师要教会学生养成一边读题,一边思考的习惯,在思考时不是简单的动脑,而是手脑结合,主是方法就是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在草稿书上逐一罗列,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解决最后问题先从哪个环节入手,都作一番清理,不但在头脑中,而且在本子上,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3.培养学生做题检查的习惯。尽管我们在让学生练习前,提醒学生要注意一些常见错例,但在批阅中还是经常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尤其有一些学生犯的错误具有个性特征,不利于集体辅导。对于这样的错误,目前教师普遍采用的是一对一的形式,面对面地教学,指出其错误之处,让其订正,确实能收到好的效果。可时间一长,学生又“旧病复发”,教师又需加以指正,长此以往,耗费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此,我常常进行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屡教屡犯呢?在学习了参与式教学法之后,我突然感悟到:是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直接参与者,出错是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订正又被教师太过于包办代替所至,因此,在处理错题订正的问题上,教师不要一来就指出学生的错因,而是让他从题目、数据、计算过程、最后的答案各个环节逐一检查,真正参与整个检查过程,在学生实在找不出错因时,教师再加以点拨,对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给予讲解,让学生感悟,体会。只有学生的内因起作用,教学才会有收效。
4.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学生所学课本中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都是归纳的重点内容,每学习一个内容,要把分散在课时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数学概念,是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培养学生课后反思的习惯。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的又一个重要要求或者说重要的教学环节是要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教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三、培养学生养成写数学日记的习惯
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日记,学生可以记下自己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感受,寻求数学学习发展的轨迹。教学中,笔者坚持让学生写数学日记与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相结合,在方法上加以指导,数学日记的内容大致可以是以下方面:让学生记录下当堂的想法,记录作业过程中的感受,记录对某个问题的整个思考过程,记录对自己所给出解题方法的评价。下面是一学生的数学日记:“在比例的应用的练习课上,老师要我们求出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有几位同学提出了目测,或把旗杆放倒量出其长度。这两种方法既不科学,也得不到精确的结果,遭到其他同学的反对。我想:在同时同地,旗杆、旗杆影子的长度是成正比例的,只要在旗杆旁竖1把米尺,分别量出米尺与旗杆两影子的长度,就可以求出旗杆的高度。我的想法得到同学和老师的称赞。这节课,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肯动脑筋,就一定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让学生通过写数学学习日记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項长期、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贵在坚持,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共同坚持不懈地努力,而也正是在此过程中,才会习惯成自然,才会出成效,学生才能持之以恒地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养成每日习惯性的“坚持学”。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
小学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策略自主学习能力是当今中小学生的基本学习能力之一。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传统教学模式已经不能适应时代的需要,它要求教师的教学要从“包办”到指导学生学会学习。良好的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可以为学生的今后学习创造了条件,可以促进学生更好地发展。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提高数学教学的效果。那么,如何运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就成为广大数学教师必须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笔者将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对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策略谈以下几点认识。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兴趣是激发学生学习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兴趣能把学生潜在的学习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把“要我学”变成“我要学”就能减少厌学面,提高教学效果。因此,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如:创设操作性情境,调动学习兴趣。根据小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特点,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测量、演示或操作,使学生通过动手动脑获得学习成效,既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学生创造精神。
例如,在教学苏教版小学数学《长方体的认识》时,我让学生观察课室里面的课桌,带着问题自学,然后让学生通过小组讨论等方式。总结出说明长方体的有关特点的知识要点。如长、宽、高、面、棱、顶点等。学生通过独立学习和小组讨论,对长方体有了初步的认识,再通过实验、研究及自己学习课本,拓宽学生的视野,认识长方体一般特征及判断长方体的方法,达到理想教学效果。
二、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华罗庚说过:“任何一个人,都必须养成自学的习惯,即使是今天在学校的学生,也要养成自学的习惯,因为迟早总要离开学校的!”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教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方法,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养成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有效途径。
1.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数学具有严密的科学性和逻辑性,来不得半点的虚假,因此,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才不会误解题意。如“和”“差”“积”“商”各表示什么,“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已知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求这个数”等,这些题目运用哪种方法来解,都要审清,抠准。要准确把握所设问题和所提供的哪个已知条件有关,有怎样的关系,是多,是少,还是倍数关系,都要拿捏准确。
2.培养学生边读题目边思考的习惯。数学中的“解决问题”是学生们最为头疼的一个部分,这一部分又恰恰是学生走向社会后进行计算和核算的重要基础,所以,老师要教会学生养成一边读题,一边思考的习惯,在思考时不是简单的动脑,而是手脑结合,主是方法就是根据题目提供的已知条件,在草稿书上逐一罗列,哪些是已知的,哪些是未知的,解决最后问题先从哪个环节入手,都作一番清理,不但在头脑中,而且在本子上,都有一个清晰的思路。
3.培养学生做题检查的习惯。尽管我们在让学生练习前,提醒学生要注意一些常见错例,但在批阅中还是经常碰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尤其有一些学生犯的错误具有个性特征,不利于集体辅导。对于这样的错误,目前教师普遍采用的是一对一的形式,面对面地教学,指出其错误之处,让其订正,确实能收到好的效果。可时间一长,学生又“旧病复发”,教师又需加以指正,长此以往,耗费了师生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对此,我常常进行思考,学生为什么会屡教屡犯呢?在学习了参与式教学法之后,我突然感悟到:是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是学习的直接参与者,出错是他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订正又被教师太过于包办代替所至,因此,在处理错题订正的问题上,教师不要一来就指出学生的错因,而是让他从题目、数据、计算过程、最后的答案各个环节逐一检查,真正参与整个检查过程,在学生实在找不出错因时,教师再加以点拨,对不明白的地方,教师给予讲解,让学生感悟,体会。只有学生的内因起作用,教学才会有收效。
4.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习惯。学生所学课本中每章每节的知识,是分散的、孤立的,要想形成知识体系,课后必须有小结。对所学知识进行概括,抓住应掌握的重点和关键,对比理解易混淆的概念,都是归纳的重点内容,每学习一个内容,要把分散在课时中的知识点连成线、辅以面、结成网,使学到的知识系统化、规律化、结构化,这样运用起来才能联想畅通,思维活跃。数学概念,是客观世界中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本质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是学生进行数学思维的核心,在数学学习过程中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5.培养学生课后反思的习惯。新课程改革给教师提出的又一个重要要求或者说重要的教学环节是要进行教学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总结教学的得失与成败,对整个教学教程进行回顾、分析和审视,才能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才能不断丰富自我素养,提升自我发展能力,逐步完善教学艺术,以期实现教师的自我价值。
三、培养学生养成写数学日记的习惯
指导学生写数学日记,也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方法。通过日记,学生可以记下自己亲身经历数学学习的感受,寻求数学学习发展的轨迹。教学中,笔者坚持让学生写数学日记与开展数学课外活动相结合,在方法上加以指导,数学日记的内容大致可以是以下方面:让学生记录下当堂的想法,记录作业过程中的感受,记录对某个问题的整个思考过程,记录对自己所给出解题方法的评价。下面是一学生的数学日记:“在比例的应用的练习课上,老师要我们求出学校操场上旗杆的高度。有几位同学提出了目测,或把旗杆放倒量出其长度。这两种方法既不科学,也得不到精确的结果,遭到其他同学的反对。我想:在同时同地,旗杆、旗杆影子的长度是成正比例的,只要在旗杆旁竖1把米尺,分别量出米尺与旗杆两影子的长度,就可以求出旗杆的高度。我的想法得到同学和老师的称赞。这节课,我明白了一个道理:只要肯动脑筋,就一定能用学到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这样让学生通过写数学学习日记来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高。
四、培养学生持之以恒的毅力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項长期、复杂而细致的工作,贵在坚持,需要全体教育工作者在不同的学科教学中共同坚持不懈地努力,而也正是在此过程中,才会习惯成自然,才会出成效,学生才能持之以恒地不断提高自主学习能力,逐渐养成每日习惯性的“坚持学”。
总之,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重要性,不断优化教学策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不断提高,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