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卫是大地母亲的宠儿。奔腾的黄河流到这里,忽然来了一个急转弯,一改汹涌模样,平缓温顺地穿城而过;浩瀚的腾格里沙漠来到这里,收敛起飞沙走石的脚步,戛然而止,低眉伏首在黄河岸边、香山脚下。黄沙与黄河之间,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洲。母亲的眷顾赋予了中卫独特的生态美和丰富的旅游资源,吸引了全国乃至世界游人的目光。
发展全域旅游,中卫旅游进入新时代
从2004年撤县设市至今十数年间,中卫市利用自身独特优势,一直在大力发展旅游上下功夫,做特“沙漠”、做优“湿地”,做足文化、做强品牌,旅游产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式发展。
建市之初,中卫市的旅游业尚属“提篮小卖”,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来沙坡头的游客只是骑骑骆驼、滑滑沙而已,景区每年接待游客不过30万人次,门票收入仅1000多万元。
2005年,中卫市把沙坡头南北景区纳入一体化经营,新建了游客大厅、滑沙中心,开发了黄河飞索、黄河漂流、沙漠越野等系列游乐项目,拉开了沙漠旅游深度开发的序幕。
2007年,沙坡头成为中国首批5A级景区之一,中卫市政府投入15亿元资金进行旅游配套,修建了通往景区的沙坡头大道、滨河大道,形成了“八纵十横”的城市路网,先后建设了腾格里湖、应理湖、香山湖等10多個湖泊湿地公园,大大提升了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硬件支撑,中卫的旅游业开始从特色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变。
2009年,中卫市政府投资4亿元开发了22平方公里的腾格里湿地公园,旅游业开始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2011年,中卫市确定了“旅游优先发展”的主基调。
第二年,中卫市财政设立2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递增20%,还组建了沙坡头旅游产业集团,从此旅游开发告别了随意开发的阶段,进入国家级、国际化的高起点、大空间运作时代。
2014年初,港中旅集团公司注资1.6亿元,以控股形式进驻沙坡头,利用其国际品牌和客源地优势,大力提升沙坡头核心景区服务档次,力争用5年时间把中卫打造成国际沙漠旅游第一目的地。
2015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中卫要率先发展全域旅游,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市。这一决策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他在来宁视察时指出,“宁夏发展全域旅游的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
2016年初,国家旅游局将中卫市列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单位;9月,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在中卫召开。自此,中卫旅游产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进入发展全域旅游的新时代。
据统计,中卫目前共有景区(点)23家,2017年接待游客68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3.6亿元,旅游产业已成为中卫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特色富民支柱产业。
创新发展路径,促进旅游服务全面提升
被确定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市后,中卫市委、市政府迅速组织相关部门编制完成了《中卫市全域旅游发展行动规划》,确定了“一核、两翼、三带、四区、六线、多节点”的空间发展布局,通过沙坡头区做片、中宁县做线、海原县做点,利用3~5年时间,逐步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覆盖、旅游景区全域联动、旅游产品全域优化、旅游线路全域统筹、旅游品牌全域整合和旅游市场全域营销。
旅游项目建设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前提和要素保障。中卫市立足“沙漠、黄河、湿地”三大特色资源,以沙坡头景区、腾格里度假区为重点,在各景区实施提质扩容工程。目前全市共开工建设旅游项目57个,累计完成投资36.5亿元。新建了沙坡头水镇、大漠边关、中宁车门沟等一批新景区;建成了集文化展示、餐饮服务、游客集散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旅游新镇;腾格里金沙海景区的火车旅馆、沙漠帐篷酒店等休闲度假产品深受游客的青睐,在旅游旺季更是一房难求;对高庙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自2018年起高庙景区免费对游人开放,拓展了游客和市民共享的城市休闲度假空间。
“中卫是一个很不错的城市,城市干净,空气清新,还有风景独特的旅游景区,让人流连忘返!”来自西安的游客刘文莉感慨地说。在中卫,整洁干净的城市环境不仅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之一。2012年,中卫市提出“以克论净·深度清洁”的城市环境卫生工作新机制,规定城市道路浮尘含量每平方米不超过5克,地面垃圾停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对城市环境卫生进行精细化管理。
在生态环境的改善上,中卫市可谓做活了“水”,做足了“绿”。不仅建成市区景观水系和腾格里湿地公园、黄河公园及“五馆一中心”等湖泊水系,还巧妙利用腾格里沙漠丰富的自然渗水资源,连通“六大水域”,打造出一条蜿蜒在新老城区之间的5200米的景观水系;同时,城市园林绿化基本形成了“步步见绿,步移景异,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新格局,中卫市区绿地率达到35.14%,绿化覆盖率达到37.04%。昔日的沙漠边陲小城摇身一变,变成了黄河岸边熠熠生辉的沙漠水城,先后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城市”等多项殊荣。
发展全域旅游,离不开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为此,中卫市着力打造三大文化板块、一个高铁商圈和五个旅游夜市,初步形成了以高庙、鼓楼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板块,以沙坡头水镇为核心的休闲文化板块,以黄河宫、福星寺为核心的滨河文化板块,打造了沙坡头水镇美食购物夜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按照全市旅游“一盘棋”的思路,中卫市共实施完成了黑海、海同高速,京藏高速、国道338甘塘至营盘水(宁甘界)段公路、国道109线桃山口至郝家集段等国省干线公路200多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60公里,黄河南长滩至沙坡头段航道建设工程56公里;开通了上海-西安-中卫、北京-中卫-乌鲁木齐航线,新开通的中卫-银川航线实行机票10元优惠政策;开通了市区到主要景区的公交线路,所有景区进入“两小时旅游经济圈”。
此外,中卫市还积极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治理,创新设立了“1+4+N”的全域旅游管理新模式,严厉打击“黑导”“黑车”等非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为发展全域旅游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推进产业融合,打造全域旅游发展亮点
近年来,中卫市不断深化“旅游+”发展模式,加强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加大与工业融合,依托传统工业发展史和现代工业文明展示等资源,建设了中卫云天产业园和银阳沙漠光伏生态观光旅游区等一批工业旅游项目,2017年中卫云天产业园和中宁茶博园成功入选全国工业旅游单位名录。
加大与农业的融合,新建乡村旅游点7个,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鸣沙移民新村乡村旅游客栈项目和沙坡头区迎水桥镇童家园子农家乐示范点改造提升项目,建成了万亩枸杞观光园、万齐种苗展示园等一批农业观光体验园区,目前正在打造以滨河大道为主线,连接中宁、沙坡头相向发展的生态农业观光带。
值得一提的是,沙坡头区的童家园子十多年前是一个靠救济过日子的贫困村,2006年,中卫市根据童家园子紧靠沙坡头景区的有利条件,组织了70多户有一定经营能力的农户建设农家乐新居,引导他们发展旅游服务业脱贫致富。从此童家园子变了样,新居工程发展成了适合乡村休闲旅游的庭院式农家院落,村上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不仅成功脱了贫,还成为中卫乃至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村。
加大与医养的融合,积极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建成了集枸杞鲜果采摘、中药药材种植、中药美容保健、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中宁枸杞万亩观光园,中宁朝天雀枸杞茶基地被确定为首批国家中医药旅游示范基地。
同时,中卫市大力实施文旅融合工程,编辑出版了《中卫文化纵横》《中卫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批文化旅游丛书;创作推出了沙工艺品、羊皮筏子等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投资9000余万元的“沙坡头盛典”大型演艺节目已开始商演。在与体育的融合上,先后举办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卫赛段比赛、全国大漠健身运动大赛等知名体育赛事,大大提升了中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眼下的中卫,正通过深挖特色旅游资源,将美景连线成片,实现百业相融。红红火火发展的背后,是中卫全景打造、全业融合、全情服务的城市新意。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中卫,正向着全域旅游阔步迈进,描绘着百姓富环境美的美好蓝图。
责任编辑:沈 阳
发展全域旅游,中卫旅游进入新时代
从2004年撤县设市至今十数年间,中卫市利用自身独特优势,一直在大力发展旅游上下功夫,做特“沙漠”、做优“湿地”,做足文化、做强品牌,旅游产业经历了一次又一次跨越式发展。
建市之初,中卫市的旅游业尚属“提篮小卖”,旅游产品类型单一,来沙坡头的游客只是骑骑骆驼、滑滑沙而已,景区每年接待游客不过30万人次,门票收入仅1000多万元。
2005年,中卫市把沙坡头南北景区纳入一体化经营,新建了游客大厅、滑沙中心,开发了黄河飞索、黄河漂流、沙漠越野等系列游乐项目,拉开了沙漠旅游深度开发的序幕。
2007年,沙坡头成为中国首批5A级景区之一,中卫市政府投入15亿元资金进行旅游配套,修建了通往景区的沙坡头大道、滨河大道,形成了“八纵十横”的城市路网,先后建设了腾格里湖、应理湖、香山湖等10多個湖泊湿地公园,大大提升了旅游目的地城市的硬件支撑,中卫的旅游业开始从特色产业向支柱产业转变。
2009年,中卫市政府投资4亿元开发了22平方公里的腾格里湿地公园,旅游业开始由观光型向休闲度假型转变。
2011年,中卫市确定了“旅游优先发展”的主基调。
第二年,中卫市财政设立2000万元旅游发展专项资金并逐年递增20%,还组建了沙坡头旅游产业集团,从此旅游开发告别了随意开发的阶段,进入国家级、国际化的高起点、大空间运作时代。
2014年初,港中旅集团公司注资1.6亿元,以控股形式进驻沙坡头,利用其国际品牌和客源地优势,大力提升沙坡头核心景区服务档次,力争用5年时间把中卫打造成国际沙漠旅游第一目的地。
2015年,自治区党委、政府提出中卫要率先发展全域旅游,创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市。这一决策得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肯定,他在来宁视察时指出,“宁夏发展全域旅游的路子是对的,要坚持走下去。”
2016年初,国家旅游局将中卫市列为国家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市创建单位;9月,全国全域旅游推进会在中卫召开。自此,中卫旅游产业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进入发展全域旅游的新时代。
据统计,中卫目前共有景区(点)23家,2017年接待游客682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53.6亿元,旅游产业已成为中卫市新的经济增长点和特色富民支柱产业。
创新发展路径,促进旅游服务全面提升
被确定为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市后,中卫市委、市政府迅速组织相关部门编制完成了《中卫市全域旅游发展行动规划》,确定了“一核、两翼、三带、四区、六线、多节点”的空间发展布局,通过沙坡头区做片、中宁县做线、海原县做点,利用3~5年时间,逐步实现旅游产业全域覆盖、旅游景区全域联动、旅游产品全域优化、旅游线路全域统筹、旅游品牌全域整合和旅游市场全域营销。
旅游项目建设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前提和要素保障。中卫市立足“沙漠、黄河、湿地”三大特色资源,以沙坡头景区、腾格里度假区为重点,在各景区实施提质扩容工程。目前全市共开工建设旅游项目57个,累计完成投资36.5亿元。新建了沙坡头水镇、大漠边关、中宁车门沟等一批新景区;建成了集文化展示、餐饮服务、游客集散服务功能为一体的旅游新镇;腾格里金沙海景区的火车旅馆、沙漠帐篷酒店等休闲度假产品深受游客的青睐,在旅游旺季更是一房难求;对高庙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改造,自2018年起高庙景区免费对游人开放,拓展了游客和市民共享的城市休闲度假空间。
“中卫是一个很不错的城市,城市干净,空气清新,还有风景独特的旅游景区,让人流连忘返!”来自西安的游客刘文莉感慨地说。在中卫,整洁干净的城市环境不仅是一道独特的风景线,也是发展全域旅游的基础之一。2012年,中卫市提出“以克论净·深度清洁”的城市环境卫生工作新机制,规定城市道路浮尘含量每平方米不超过5克,地面垃圾停留时间不超过5分钟,对城市环境卫生进行精细化管理。
在生态环境的改善上,中卫市可谓做活了“水”,做足了“绿”。不仅建成市区景观水系和腾格里湿地公园、黄河公园及“五馆一中心”等湖泊水系,还巧妙利用腾格里沙漠丰富的自然渗水资源,连通“六大水域”,打造出一条蜿蜒在新老城区之间的5200米的景观水系;同时,城市园林绿化基本形成了“步步见绿,步移景异,三季有花,四季常青”的新格局,中卫市区绿地率达到35.14%,绿化覆盖率达到37.04%。昔日的沙漠边陲小城摇身一变,变成了黄河岸边熠熠生辉的沙漠水城,先后荣获“迪拜国际改善居住环境最佳范例奖”“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中国最佳绿色生态城市”等多项殊荣。
发展全域旅游,离不开完善的城市功能配套。为此,中卫市着力打造三大文化板块、一个高铁商圈和五个旅游夜市,初步形成了以高庙、鼓楼为核心的历史文化板块,以沙坡头水镇为核心的休闲文化板块,以黄河宫、福星寺为核心的滨河文化板块,打造了沙坡头水镇美食购物夜市。在基础设施建设上,按照全市旅游“一盘棋”的思路,中卫市共实施完成了黑海、海同高速,京藏高速、国道338甘塘至营盘水(宁甘界)段公路、国道109线桃山口至郝家集段等国省干线公路200多公里,新建、改建农村公路260公里,黄河南长滩至沙坡头段航道建设工程56公里;开通了上海-西安-中卫、北京-中卫-乌鲁木齐航线,新开通的中卫-银川航线实行机票10元优惠政策;开通了市区到主要景区的公交线路,所有景区进入“两小时旅游经济圈”。
此外,中卫市还积极加强旅游市场监管治理,创新设立了“1+4+N”的全域旅游管理新模式,严厉打击“黑导”“黑车”等非法行为,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为发展全域旅游营造了良好的市场环境。
推进产业融合,打造全域旅游发展亮点
近年来,中卫市不断深化“旅游+”发展模式,加强旅游与其他产业的有机融合,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加快构建全域旅游发展格局。
加大与工业融合,依托传统工业发展史和现代工业文明展示等资源,建设了中卫云天产业园和银阳沙漠光伏生态观光旅游区等一批工业旅游项目,2017年中卫云天产业园和中宁茶博园成功入选全国工业旅游单位名录。
加大与农业的融合,新建乡村旅游点7个,投资6000余万元建设鸣沙移民新村乡村旅游客栈项目和沙坡头区迎水桥镇童家园子农家乐示范点改造提升项目,建成了万亩枸杞观光园、万齐种苗展示园等一批农业观光体验园区,目前正在打造以滨河大道为主线,连接中宁、沙坡头相向发展的生态农业观光带。
值得一提的是,沙坡头区的童家园子十多年前是一个靠救济过日子的贫困村,2006年,中卫市根据童家园子紧靠沙坡头景区的有利条件,组织了70多户有一定经营能力的农户建设农家乐新居,引导他们发展旅游服务业脱贫致富。从此童家园子变了样,新居工程发展成了适合乡村休闲旅游的庭院式农家院落,村上人均收入达到3万元,不仅成功脱了贫,还成为中卫乃至宁夏农民人均纯收入最高的村。
加大与医养的融合,积极开展“国家中医药健康旅游示范区”创建工作,建成了集枸杞鲜果采摘、中药药材种植、中药美容保健、观光旅游于一体的中宁枸杞万亩观光园,中宁朝天雀枸杞茶基地被确定为首批国家中医药旅游示范基地。
同时,中卫市大力实施文旅融合工程,编辑出版了《中卫文化纵横》《中卫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一批文化旅游丛书;创作推出了沙工艺品、羊皮筏子等一批具有浓郁地方特色的文化旅游商品;投资9000余万元的“沙坡头盛典”大型演艺节目已开始商演。在与体育的融合上,先后举办了环青海湖国际公路自行车赛中卫赛段比赛、全国大漠健身运动大赛等知名体育赛事,大大提升了中卫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眼下的中卫,正通过深挖特色旅游资源,将美景连线成片,实现百业相融。红红火火发展的背后,是中卫全景打造、全业融合、全情服务的城市新意。年轻而充满活力的中卫,正向着全域旅游阔步迈进,描绘着百姓富环境美的美好蓝图。
责任编辑:沈 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