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训练英语运用能力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zliao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英语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它是一个包括听、说、读、写的操练和语言信息的输入输出的实践过程。因此,必须把学生置于运用语言的活动中去感知、分析、理解、操练,从模拟交际到真实交际,以期达到真正掌握英语。所有这一切都必须靠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使其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和教师为其创造良好的客观条件,才能有效地实现。因此优化课堂教学结构,训练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是实施英语素质教育的重要关键。
  一、优化学习氛围,创设会话环境。
  要使英语学习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由王国,语言环境是非常重要的,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要给学生创设一个学英语用英语的环境,这个环境包括硬环境和软环境。所谓"硬环境",就是在室内设置英语墙报,英文标语,英语画刊等,在室外,开办"英语角",强化对各种物品的英语名称的识记,以此体现和强化一种外语氛围;所谓"软环境",就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在课内外经常用英语进行会话。课堂上运用挂图,投影片等创设情景,用英语看图说话,用英语扮演角色,用英语搞抢答赛,用英语进行思维和想象,最大限度地创设会话环境,使学生学习英语有一种自我追求,自我完善,自我提高的兴趣和动力。
  二、优化教学内容,实践语言"内化"。
  成功的英语教学不只是看一节课教了多少内容,最重要的是看学生练了多少,学会了多少,在实践中能用多少,这种"学会","能用"就是"内化",为此,在英语教学实践中,就要以此为目标优化教学内容,优化教学手段,优化"识记--操练--运用"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有强烈的求知欲和成功感。
  要优化教学内容,就必须吃透教材,活化教材,使教材内容生活化,让学生感到书本语言和我们生活实践贴得很近,对教学内容具有亲切感,进而产生浓厚的求知欲,强烈的进取欲,变被动吸取为主动探索,因此,创造性地钻研教学内容,在利教、便学、易记上下功夫,在培养学生能力上下功夫,是切实有效地提高英语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优化教学手段,必须充分利用和创设情景,无论是语言情景、实物情景、声像情景都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听录音、看投影,角色对话等,让学生入情入景,努力使书本语言和实际运用统一起来,使课堂教学在全方位多层次的活动中轻松愉快地进行。优化教学过程,必须把重点放在提高学生语言运用的能力上。必须纠正从书本回到书本的一读二背的简单识记,而要从识记,操练向运用飞跃。要达到这样的目标,必须使学生听、说、读、写四种技能得到全面发展,并能综合运用,必须通过强化训练,提高学生动脑、动口、动手能力,坚持每天值日汇报,开展一些丰富多彩的比赛活动,如阅读、讲故事、唱歌、书法、简笔画等,这是提高学生外语素质,实践外语"内化"的重要举措。
  三、优化教学活动,提高运用能力。
  学习语言的最终目的是运用。在英语教学活动中,切忌死记硬背,而要千方百计强化语言运用能力的训练。在训练中,我们要努力融知识性、趣味性、灵活性于一炉,追求最佳的表达效果。如训练造句能力,教师可以先提问,"What are you going to be when you grow up?"学生根据各自的志愿作出不同的回答:"I am going to be a teacher/a worker/an officer/a cleaner,etc." 教者还 可继续问:"why?"通过训练,学 生不但可以巩固已学词语,而且能学会根据 语境变化,作出相应的反应,正确的应答,从而提高英语运用能力。
  再如,运用投影,创设问路情境组织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将静景变为动景,将书本语言变为交际语言。在课堂上可以启发学生总结归纳有关问路的说法,再用投影片展示下列句子:(1)Excuse me , where’sthe ne arest...,please? (2)Is there a...near here?(3)Whichis the way to...,please?(4)How can I get to ...,please?(5)Do you know the way to...,please?(6)Can you tell me the wayto...,please?( 7)Can you find the way to...?(8)I want to goto...?(9)I’m looking for...Where is it,do you k now?(10 )Ican’t find the way to...Can you tell me how to get to...,please?等及答語Walk al ong this road/street.It’s about...metersfrom nere. Take the first turning on the left/right... It’sabout...meters along on the right/left.Walk on and turn left/right.再进行一系列操练,让全班学生都参加与活动。
  当生活中这些熟悉的画面再现在同学们面前时,学生自然会情绪高涨,跃跃欲试,他们会揣摸不同身份人物的心理,模拟出各种不同的语言、动作、神态。这种知识性,趣味性相结合的训练,可以使新旧知识融汇贯通,分散和知识系统化,书本知识交际化,课堂活动生活化,在"润物细无声"中,学生的英语运用能力可以得到显著提高。
其他文献
环境内分泌干扰物(endocrine disrupting chemicals,EDCs)这一概念从20世纪90年代被提出,目前仍然是国内外关注和研究的热点及重点。我国是农药生产和使用大国,其中拟除虫菊酯类
摘要:长期以来,高中历史的教学效果显得非常一般,很多学生把历史学习作为自己的一种负担。教师要在有限的45分钟内,讲"活"历史,做到举重若轻,难度大的问题能深入浅出地讲出来,增大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获得知识的容量,提高教学效果和学习效率,这是我们历史高中教师应该认真思考的课题。本文提出从构建开放的教学氛围,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方面提出了提高历史课堂教学效率的方法。  关
摘 要:培养学生地理思维能力是地理教师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的核心,而地理推理能力是地理思维能力中较高层次的主要能力之一。文章从地理归纳能力、演绎能力、类比能力的培养三方面阐述学生地理推理能力的培养与提高。  关键词:地理推理能力 归纳 演绎 类比  推理是思维的基本形式,推理能力就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已知判断得出另一个未知判断的思维过程的活动能力,是衡量一个人思维能力高低最重要的标志。  地理推理能
在新课程改革中,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在教与学的观念上都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教师不再沉湎于传统的"填鸭式"、"题海战"等教学方法,学生也不仅仅满足于被动地接受老师课堂上简单的知识传授,而是还积极地进行知识的探究。因此,新课标以来的初中毕业生的英语水平可以说取得了长足的进步。然而,不可忽略的是,由于种种原因,一部分学生学英语兴趣不大,积极性不高,有的甚至早早地放弃了英语。根据我对所任两个班学生成绩的跟踪调
期刊
摘要:小学英语教学中学生学习之间的差异让教师思考更多教学中的策略和方法。面对学困生,采取什么有效的方法让他们主动、积极地学习,提高学习效率?可以从情感交流、学习评价、教学手段、教学方式、学习兴趣的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学习等探究。  关键词:小学英语教学 学困生教学策略 教学方式  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由于同一班级内学生的个别差异与统一的教学要求之间的矛盾,总有一部分学习比较落后的学生感到学习困难。面
传统英语教学中,教师的讲占据了大部分时间,学生在教学过程中仅仅限于被动的接受和消化。学生看似一字不苟地跟随教师的脚步在学习。但是这种被动的学习方式只会增加学生对于学习的兴趣大减,势必会削弱课堂的教学效果。长此以往,会阻碍学生在英语学科的发展。笔者认为比较开放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运用于该学科应该会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只有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更加积极的投入到英语学习中,从而快乐地学习,
期刊
摘要:故事教学,是一种教学手段,它的原理是利用孩子爱听故事这一年龄特征,将英文单词、词组、短语、句子等教学内容通过学习故事的形式,教授给学生。词在句子中教,句子在篇章中教,篇章围绕故事写,故事围绕兴趣选,兴趣以理解为前提,最终达到灵活运用英语知识的目的,这样,英语课堂将充满魅力,教学效率也会大大提高。  关键字:英语教学 故事教学  "故事是儿童的第一大需要",生动、有趣的故事最能唤起学生的学习兴
小学阶段英语的"读"主要是指学生对英语的认读、拼读、朗读和阅读能力。认读是基础,是小学阶段读的要求的重点之一。只有在具有一定认读能力的前提下,才能进行相应的拼读、朗读和阅读活动,可见培养孩子们的认读能力尤为重要。"盲人英语"是和"哑巴英语"相并列的一种学生学习英语时的缺陷。基于农村教学条件的相对落后,我采用了只使用黑板和课本就能解决的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教学方法,即从加强单词记忆、培养良好的朗读习惯、
期刊
【摘要】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是提高英语教学效率的关键,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努力创设一些情景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充分调动起来,从而使教学效果最优化。  【关键词】创设条件 巧妙激趣 效果优化  "兴趣"是学好英语的前提,是英语学习的动力,它能唤起学生的好奇心和迫切的求知欲。我国古代大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知者。"意思是:对任何事,求知的人不如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