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 枣

来源 :闽南风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tu2009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84年10月,我出生在一个偏僻的小山村。两岁时父母离异,留下尚未懂事的我和爷爷奶奶生活。小时候奶奶爱叫我山枣蛋蛋,奶奶常常说,我是她的眼泪点子,她心上老惦记我,我过得不好,她就过得不好。
  记得那年腊月,我和奶奶去叔父家吃杀猪菜,一块瘦肉很多的“没娘骨”放在菜盆子里让人看着就流口水。贪嘴的堂弟用手抓起就啃。叔一把手夺回来说:“这是没娘骨你不能吃。”叔把夺回来的骨头放到我的碗里笑着说:“这块骨头肉多,花没有妈,让花吃。”已经懂事的我,瞬时不知所措,看着这块骨头,不想吃又不舍得放下。我知道我有妈,我妈没死,我妈还在这个世上,奶奶常常背着家人带我去见我妈。想着想着我的眼泪就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叔瞪了我一眼,我因为害怕,哭得更凶了。奶奶一下子急了,放下碗筷就要领着我走。叔给奶奶说了半天好话,奶奶才留下吃了那顿饭。
  吃过饭,回到汪石匠家的窑洞里,奶奶告诉我,那顿饭吃得她拐肠头子疼。我知道奶奶是见不得我哭,她心疼我。
  我和奶奶借住在汪石匠家的窑洞里。爷爷为了供我读书,去了一个很远的村子揽工放羊。汪石匠家有三孔窑洞,我和奶奶住一孔,邻居婶家住两孔。我们缺米少面的时候总是和婶子借。婶给我们平舀一碗面粉,奶奶还的时候总是带冒一碗。我记得婶说过不要还了,就提醒奶奶要不别还了。奶奶认真道:“我的愣酸枣蛋蛋,不管东西多少,人要有信用,好借好还,再借不难。”这句话我牢牢记在心里。每次给婶还东西,我都学着奶奶的话,“婶,好借好还,再借不难”。婶摸着我的脑袋:“真是个好娃娃,长大给我们做媳妇”。听说做媳妇我就一溜烟逃跑了。
  婶家大儿子小名叫伟伟,他比我大两岁,我俩从小青梅竹马,我们的爱情故事也是从大人们的玩笑中开始的。奶奶是一个编唱信天游高手,唱酒曲敬酒每曲不重复她能让你喝醉。奶奶经常这样戏逗我和伟:
  酸汤荞面辣子红,
  女娃子吊辫爱死人。
  山疙瘩开花十里里的香,
  伟娃和我的花儿结婚上。
  ……
  奶奶的这些唱词传出去,村子里调皮捣蛋的孩子们总说我和伟是老婆汉子。那时候我们才几岁,每天的任务是去杨家洼子沟放驴。村子里每家每户都有驴,每家的孩子都要出去放驴。大一点的孩子经常把我打扮成新媳妇的样子,让我骑在驴背上,伟一手捧着鲜花,一手牵着驴走在前面。其他孩子每人牵着一头驴跟上,从前沟走到后沟,又从后沟走到前沟,嘴巴齐声奏乐:“哇呜哇,咚咚嚓,娶的个新媳妇背坐下”……饥饿的毛驴可不愿意陪我们玩这乐此不疲的游戏,它们亮着大嗓门“哏嘎哏嘎”地叫唤,就像有人练习吹长号一样。如今想起那场面都让我哭笑不得、回味无穷。
  我和伟在汪石匠家的窑洞里相伴长大。 那个年代,我们的童年似乎并没有多大区别。清一色打满补丁的粗布衣衫,单纯的眼睛里,含着一缕淳朴,几丝羞怯。家里都没有闹钟,但是,我们都会被同样悠扬的鸡鸣唤醒,然后在弯弯曲曲的小路上,背着花布书包,赶往那六间承载着我们梦想和希望的大瓦房校舍上学。
  这期間,我和伟几乎就是黏在一起的。我们住在一个院子里,两家的炊烟也几乎总是在同一时刻袅袅而起,若是一不小心,两家的炊烟还会随风交织在一起,然后一道欢闹着,缭绕着。山坡上的苜蓿地是我们收获驴草的快乐牧场。307国道蜿蜒从山间通过,写在小面包车上的“绥德——靖边”是我们心中的远方。我俩经常在拔草休息的间隙,面对着长满山枣树的黄土崖,扯着嗓门互喊彼此的小名,然后聆听那悠长的回声……我不记得那个时候我们说些什么话,只记得阳光毫不吝啬地晾晒着我们纯净的童年时光。
  后来汪石匠家卖了窑洞,伟家盖了新房搬走了。我和爷爷奶奶没有住处,就搬回山顶上的旧土窑里。村子是个旧村子,其他人早就搬走了,如今只有我们三个人,点油灯,吃雨水,窑洞里胳膊粗的老鼠洞一个挨着一个,时有大花蛇悠哉悠哉地爬入。每个夜晚猫头鹰“咯咯吆,咯咯吆”叫个不停。后来,我习惯了这样的恐惧,也逐渐不再害怕,看到大花蛇爬进家里的老鼠洞,就拿块棉花淋上煤油,上面撒上辣椒面点燃放到老鼠洞口,然后拿个酒瓶在洞口等,大花蛇很快就会爬出来钻到瓶子里,用它泡酒还能治奶奶的老寒腿。
  读初中的时候,我每天要上晚自习,十点多才放学。我家离学校大概有三公里路程。从校门口出来穿过一行笔直的杨树,村里的孩子都到家了,剩我一个人要经过一个乱坟峁子,爬一道坡才能回家。奶奶知道我害怕,一看到学校教室里的灯熄了,她就站在山顶上打着手电筒一个劲地喊我小名,花……
  奶奶那温暖的呼喊,和我稚嫩的回应,在空旷幽暗的夜色中传递着祖孙俩彼此的牵挂,直到很多年后,都让我泪眼婆娑。
  读完初中后,我失学了。比起读书,为年迈的爷爷奶奶分担生活的重压才是我的大事。不久,伟家就托媒人来提亲,还有几户条件好的人家也来提亲。我没图钱,也没拜金,选择嫁给伟。洞房花烛夜,伟问我为啥没嫁给有钱人家?我写了几句从奶奶那里学到的信天游给他:
  崖畔上开花崖畔上红,受苦人就盼过好光景。
  马里头挑马不一般高,人里头挑人数上哥哥好。
  鸡蛋壳壳点灯半炕炕明,烧酒盅盅量米不嫌弃哥哥穷。
  看完我写给他的信天游,伟给了我一个丈夫的承诺,这些承诺当时看来很模糊,但却坚定而郑重,对我来说,那些承诺有没有兑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从此将有一份踏实的依靠。对未来,我们充满了希望。
  婚后第二年婆婆给我们分了两孔窑洞四亩田。四亩田难以维持生活,我们就从信用社贷款买了一辆二手农运车跑运输,拉煤,装砖,贩西瓜啥都干。但是活少,累,也赚不了几个钱。
  2003年,在亲戚的帮扶下,又贷了八万元钱,在靠近毛乌素沙漠的内蒙乌审旗无定河镇买了一百多亩沙梁地。离开了生我养育我的家乡。幻想中风吹草低见牛羊,白云下面马儿跑的辽阔草原景象没有出现,浩瀚的沙漠充斥着整个田野,十里八里不见一户人家,更让人心烦的是每天都是黄风天气。惨淡的月光下,我偷偷地哭了,背井离乡的生活充满太多的无奈和心酸,我想回家,可是外债累累,一无所有该如何面对家乡的亲朋好友。咬牙坚持干吧!   春天,我们认真播种下一粒粒种子,看到庄稼苗都钻出地面的时候,我奔跑着和伟分享这份喜讯。每天我们都忙碌在地里,饿了吃点干粮,渴了喝机井里的凉水,精心侍弄着农田,不敢有一点粗心大意。可是,天有不测风云,人有旦夕祸福。
  夏天,一场灰天黑地的老黄风过后,一尺多高的玉米大多被连根拔起,屋顶上的石碾瓦被吹得一块不剩……田野里一片狼藉,我们的心就像风打的禾苗一样,没有一点生机。村庄里传遍了我们破产的消息,要账的电话能打爆手机。
  秋天,捡回地里的几颗庄稼,不敢有丝毫的浪费。
  冬天,全家人穿着单薄的衣裳,门缝里穿进来刺骨的冷风,孩子被冻得瑟瑟发抖,孩子大哭我小哭。买不起取暖的煤块,只好一筐又一筐地捡柴烧。伟冒着寒风骑个破摩托四处奔波,想找些贷款却总是没有结果。伟要卖掉内蒙的土地,然后回家乡重新贩油,但是我不同意,我过够了那种担心受怕的日子。
  那个冬天,我的奶奶也去世了。原打算过上好日子,好好孝敬疼我爱我,把我当命蛋蛋的奶奶,可我们还是这么潦倒,还没来得及尽孝的遗憾,生活的重压,对奶奶的思念,再加上外债,我患上了严重的抑郁症,因为生活琐碎我经常和伟拌嘴,打架,一直想哭,有时候真想一死了之。路遥的一本《人生》让我从痛苦的抑郁症中走了出来,我不能死,为我担保贷款的人多数都是我最亲的人:爷爷,父亲,姑姑,姨夫,叔叔……再难我也要说话算数,欠钱一定拼命挣钱来还,还不上我就打电话让他们知道我没忘,我不能丢掉他们对我的信任,人生路很长啊!失去诚信,不就等于终生破产么?
  没有能力还本,我就拼命的挣钱还利息。去沙里刨药材,工地上提泥抱磚,给农户揽工干杂活。搬玉米手快到主人追不上我。揽计件活,我一个顶俩,尽管第二天腰疼得直不起来,但是计算着每日积攒起来的工资,想着快能还银行的利息,我的干劲儿就更大了。我常常徘徊在服装店的门口,看看里面挂的新款衣服,然后悄悄离开。想吃肉时就买来猪肝解馋。日子过得很苦,但是我们没有欠过人家一分利息。
  2008年政府在我们的土地上免费安装了喷灌,荒凉的土地变成了产粮田,地里有了不菲的收入。亲人又给我们担保贷款,我们又开始新的创业。无定河镇耕地又多又平坦,农业机械化发展前景很大。我们买了一台拖拉机,之后成立了农机专业合作社,拖拉机、收获机、播种机、平地仪……伟成了专业农机手,开始了耕地生活。他每天鸡叫起,睡半夜,摇摆在拖拉机上。在忽冷忽热的二八月,他穿件背心却常常汗流满面,脸上的尘土都和成了泥巴。我也不闲着,家里的活都落在了我的身上。
  有心人天不负。我们的辛勤劳动和用心的服务得到了乡亲们的好评和赞扬,我们把欠人家几十万元贷款终于还清了。后来积攒下来的钱我们没去修一套阔气的房子住,而是投资到了故乡的土地上。我们推平一座小山,整平几十亩土地,打了一口水井,盖了二十间猪棚,养几十头奶牛。我们过着两地奔跑的生活,每次回到家乡,看到乡亲们都忙碌在大片的庄稼地、养殖场里,我都眼含热泪,因为我对这片土地爱得深沉。黄土崖上的山枣树枯了又绿,绿了又枯。如今,我们以诚信为本,从身无分文到踏步小康的农民。
  此时,知了声声从窗外传来,天亮了,我的纪实文章已写到了结尾,关掉台灯,静坐窗前,大片的玉米即将成熟。想着远方,这个季节的山枣也从青涩变得成熟……
其他文献
我们经常洗头,隔三差五抑或一天一次,每个人的习惯不一样,洗头发次数也不一样。  小时候缺水,每逢洗头,在水缸里舀上一脸盆水,洗了第一遍后,再叫父母或兄长帮忙拿个杯子一遍又一遍过水。在我的记忆里,帮爸爸妈妈还有哥哥都过过水,甚至还记得他们头发的形状,如今想来,那时候洗头,洗的不仅是头,更是一段时光,镌刻在你内心深处的家庭时光。  后来家家户户装上水龙头,一拧开水龙头,哗啦哗啦的水喷涌而出,这样洗头直
期刊
现代派的画家摄影师把大山区的梯田描绘拍摄的非常美,别有一番田园风韵,饱含农耕文化的气氛。2013年云南哈尼梯田申请世遗成功后,慕名者纷至沓来目睹这片大地艺术品。  当太阳呈逆光角度驱散晨雾,层层梯田便渐渐染上金光,坐落在山间的哈尼族山寨被云雾掩映的如诗似画,在斜阳与彩霞的映照下成片的山梯田壮丽迷人。各种有节奏的层次美妙弯弯曲曲线纹五彩斑斓的颜色搭配让人大饱眼福,醉心忘返。难怪当年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
期刊
风景如画的武夷山,三十六峰闻名遐迩。然而,如果要评选一个最能体现武夷山历史文化源渊深远的岩峰,我以为当首举幔亭峰。就山势峰形而言,幔亭峰无天柱峰之磅礴嵯峨,无玉女峰之婀娜多姿,无三仰峰之高峻挺拔,更无丹霞峰之错采华丽。但是,如同天上的绯云烘托出皎月的明朗,池间的荷叶反衬出莲花的亮艳一般,幔亭峰幻化出的美丽生动的神话传说就丰蕴了武夷山的精魂与气魄。也许,正是这些美丽生动的神话传说才为武夷山抹上了神圣
期刊
平和福塘太极村有一条被人遗忘的小路,说起它的身世却十分响亮——闽粤赣古驿道。时光往历史倒推五十年甚至一百年,这条古驿道好比今天的国道,甚至堪比今天繁忙的高速公路。但今人很难联想到当年它的盛况,这条古驿道如今已难见它往昔的繁忙景象,横亘在太极村溪边的一排排光滑的大青石,四季风雨盘剥,石面上逐渐长满青苔,石缝中逐渐长满青草。和眼前这片老房子一样,再也见不到它往日的光泽,成为西一截,东一段的断头路。今人
期刊
一  春风习习,新年的脚步尚未全部走完,揪住新年的尾巴,东山县作家协会组织采风团走进了国家级的传统古村落——梧龙村,我的故乡。  梧龙村位于东山最高峰——苏峰山下的不远处,依山傍海,东邻金鸾湾、湖尾村,南邻冬古村,北邻西埔重镇。方圆8.5公里,地理位置十分突出,素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据资料记载,梧龙村始于明朝永乐年(1404),以林姓为主,是东山三宗林之一。据村支书林文光说,梧龙林姓居于首位。梧龙村
期刊
“从自己呆腻的地方到别人呆腻的地方”——有人这样概括“旅行”的意义。  看看风景,散散心,拍拍照,留个“到此一游”的纪念,这是诸多人总结旅行的全部。  可旅游跟如此“到此一游”,本是两回事。  一些人的旅行奔着具体的目标而去。比如,有赶着时节看桃花、油菜花、樱花、菊花盛开的。有人对异域的动物来了兴趣,去非洲看野生动物成了旅行的目的,坐在旅行车里追逐成群结队的野生大象、犀牛,那体验想来一定与动物园隔
期刊
人是从拒绝恋爱开始衰老的  我记得从大二大三开始尝试性地做广播节目的时候,很喜欢推荐大家看电影,特别是爱情电影。其实我也一直有在反思,我是不是太浮躁了。很多时候都兴趣探讨爱情问题。前几天看书,《百年孤独》的作者马尔克斯说过:人的衰老是从拒绝恋爱开始的。这真的是一句很安慰人的话。  我是今天看完《超时空同居》的,和同学在讨论这部剧情。她说:现在的电影流行轻喜剧的同时,寓意深远。我也有同感。就像前阵子
期刊
最早读到茶语,是在陆羽的《茶经》里。《茶经》写道:茶者,南方之嘉木也。一尺、二尺乃至数十尺……读着读着,一种朦胧的美,就在眼前弥漫开来。南方嘉木,一般都生长在云雾缭绕的山间,郁郁葱葱,层层叠叠。那飘散在漫山遍野的浓郁芬芳,沁人肺腑,让人们闻香而至。而闽南,一直以来都是乌龙茶的发源地。在街区,茶庄遍布,货架上茶叶汇聚,厅堂间茶味缭绕,乌龙茶香弥漫在大街小巷。有些人甚至一天不喝茶就会心神不宁,大有“宁
期刊
一  何谓日常,就是平常、循规蹈矩,司空见惯。而日常生活,就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机械式的、没有大惊喜的重复生活。  就像我在将近三年的时间里,过着一种极其类似的生活。在一个小县城,编一份县报,做一个小记者。每周一、周二忙着编报纸,直到周二晚上定稿,完成每周一期的编排任务。这两天,我完全没有自己的时间。有时,还要临时外出采访,回来后马上写稿,完成一篇报道。  编完自己的版面后,我们4个编辑还要交换
期刊
昨天回老家,一位同学交代我在当地买两斤茶油,于是萌发对油茶树的怀想。  我的老家盛产茶油,漫山遍野的油茶树是我记忆中最温馨的一幕。油茶树,是我家乡最常见的树种,在我家乡老宅对面的“面前山”就有一片油茶树,它和松树长期和谐地共存在一起,分层利用空间。而近二十多年来,松树撤出了,油茶树这种灌木却仍然顽强地坚守着阵地。  油茶树在园林鉴赏者眼里是非常不起眼的,它没有完美怪异的树形,没有奇丽色彩,像一位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