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作为旅游各类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导游业务》课的实践教学是必要和可行的。本文依据《导游业务》课的教学经验,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评价模式上对《导游业务》实践教学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措施。
关键词:学用结合;职业能力;导游业务;实践教学
职业能力是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所必备的技能素质和行为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工作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这样势必需要更多的旅游从业人员,而导游恰恰是旅行社重要的从业人员。如何提高导游职业能力成为旅游院校的工作重点。导游素质培养是多方面的,专业课程教学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导游业务》是旅游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导游服务综合技能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 《导游业务》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必要性
首先,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具有突出的职业性、实践性特点。毕业生应能够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无缝衔接、零距离上岗。但现实是很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造成就业市场人才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企业找不到自己所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学无所用。究其原因,关键是原有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与旅游业的人才需求相去甚远。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过程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非主动学习的过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能力差。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应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减少纯理论课的比例;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重视选用直观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如情景创设、案例演示等;进行实践教学时常常是教室即实验室,实验室即教室。课堂教学以提高能力素质为原则。
其次。导游人员的职业能力除了要有敬业爱岗的精神和渊博的知识外,还要具备相当的专业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相关的专项技能等。这些能力的形成,仅靠传统的课堂讲授进行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1.2 可行性
1.2.1 政策导向
近年来,国家在许多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中提出了实行“双证书制度”的要求,为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政策导向。所谓“双证书制度”,就是指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毕业时应同时获取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模式。国家相关部门在有关文件中强调:“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为学生获得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很多旅游院校在上世纪90年代就将职业资格证书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中,如要求宾馆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客房服务员或餐厅服务员的职业资格证书。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获得导游资格证书等。
1.2.2 国外有益经验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美国的“工学交替”蓬勃发展,特色鲜明,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模式都十分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了确切保证,使得以培养服务、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我国越来越重视产学合作,采用了“工学交替”“学用结合”的教学改革,符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2 《导游业务》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2.1.1 强化实训教学内容
《导游业务》课程是一门职业性、实践性很强的旅游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导游服务基本技能和导游服务应变能力,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旅游院校使用的《导游业务》教材仍然忽视了实训教学。有的教材虽然做了改进。如在课后练习中增加了“模拟操作”的内容。但实训偏重讲解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导游员其他基本技能,加上实训室和师资的局限,仍然难以达到预期的实训效果。因此,强化《导游业务》课程中的实训教学内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导游业务》教材。选择教材时要注意教材的编排和内容要利于培养学生的导游职业能力,课后练习中除了有思考题外,还要有精心设计的“模拟操作”部分。其次,教师在进行《导游业务》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现有实训条件合理设计实训教学内容。如在讲到“地陪导游服务规范”的首次沿途导游时,可以根据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设计若干行车路线,如从机场到某饭店、从火车站到所在学校等。让学生创作导游词并用多媒体播放沿途景物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最后,在强化实训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和实训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如在刚开始接触这门课时,让学生实训导游员正确的站姿、走姿、手势、举旗方法、清点人数方法等;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深入,再训练导游讲解技能如致欢迎词、景点导游讲解等:最后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完整的导游服务程序的训练。
2.1.2 补充符合行业实际和社会发展的新知识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教师的教学内容要突破教材的局限,与时俱进,反映行业发展的最新水平,使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和行业的需要。教师一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搜集旅游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使知识面不断扩大,信息不断丰富,将最前沿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传授给学生,实现教学内容和行业需求的无缝衔接。二可以利用节假日到旅游企业兼职,了解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作为教学内容带进课堂传授给学生。
2.1.3 充实导游服务基本常识
由于导游的职业性质和工作特点,要求导游要知识渊博。成为一名“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的“杂家”。因此,在教材的编排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导游服务必备常识,但目前的常识内容侧重于交通、入出境等知识。而忽视了导游日常礼仪、旅游相关法规、旅游营销等与导游密切相关的知识。因此在改革《导游业务》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增加导游礼仪、见面礼节等,利于塑造导游人员良好形象;增加《导游服务质量》《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树立高度的法纪观念,严格遵守导游的纪律,确保导游工作顺利、有效地完成;增加旅游产品营销知识,充实学生所掌握的导游服务综合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2.2.1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创设更为适宜的教学情境,才能更加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
关键词:学用结合;职业能力;导游业务;实践教学
职业能力是指劳动者从事职业活动所必备的技能素质和行为能力,包括专业能力、工作能力、社交能力、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等。在《国务院关于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的决定》中强调:“职业教育要为提高劳动者素质特别是职业能力服务”。旅游业是21世纪的朝阳产业,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第四大旅游客源国,这样势必需要更多的旅游从业人员,而导游恰恰是旅行社重要的从业人员。如何提高导游职业能力成为旅游院校的工作重点。导游素质培养是多方面的,专业课程教学在其中起着重要作用。《导游业务》是旅游专业的一门基础课程,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在培养学生的导游服务综合技能和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1 《导游业务》实践教学改革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1.1 必要性
首先,职业教育是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具有突出的职业性、实践性特点。毕业生应能够与行业、企业的实际需求无缝衔接、零距离上岗。但现实是很多职业院校人才培养不能适应市场需求,造成就业市场人才的结构性失衡。一方面企业找不到自己所需求的人才,另一方面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不能满足企业的要求,学无所用。究其原因,关键是原有的旅游人才培养模式与旅游业的人才需求相去甚远。在原有的人才培养模式中,教师课堂教学重理论、轻实践,主要采取灌输式的教学方法,学生学习过程是被动接受的过程。而非主动学习的过程。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虽然理论基础扎实,但实践能力差。因此。学校在课程设置时应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为一体,减少纯理论课的比例;教师在制定教学计划时重视选用直观性强、可操作性强的教学方法,如情景创设、案例演示等;进行实践教学时常常是教室即实验室,实验室即教室。课堂教学以提高能力素质为原则。
其次。导游人员的职业能力除了要有敬业爱岗的精神和渊博的知识外,还要具备相当的专业技能,如语言表达能力、人际交往能力、组织协调能力、应变能力和相关的专项技能等。这些能力的形成,仅靠传统的课堂讲授进行理论学习是远远不够的,必须大力推进实践教学改革。
1.2 可行性
1.2.1 政策导向
近年来,国家在许多法规和政策性文件中提出了实行“双证书制度”的要求,为职业教育注重实践教学改革提供了政策导向。所谓“双证书制度”,就是指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在毕业时应同时获取学历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的模式。国家相关部门在有关文件中强调:“在学历教育的课程结构、教学内容和教学进度安排等方面为学生获得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提供方便,使学生在取得学历证书的同时,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获得用人单位认可度高、对学生就业有实际帮助的相应的培训证书和职业资格证书。”很多旅游院校在上世纪90年代就将职业资格证书列入学校教学计划中,如要求宾馆服务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通过职业技能鉴定获得客房服务员或餐厅服务员的职业资格证书。旅游专业的学生在校期间参加全国导游资格考试获得导游资格证书等。
1.2.2 国外有益经验
德国的“双元制”职业教育模式,澳大利亚TAFE模式,美国的“工学交替”蓬勃发展,特色鲜明,得到世界各国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些模式都十分重视实践技能的培养并使之得到了确切保证,使得以培养服务、生产第一线实际操作人员的职业教育真正成为受企业欢迎的教育。我国越来越重视产学合作,采用了“工学交替”“学用结合”的教学改革,符合国际职业教育发展的趋势。
2 《导游业务》课程的实践教学改革
2.1 教学内容的改革
2.1.1 强化实训教学内容
《导游业务》课程是一门职业性、实践性很强的旅游专业基础课。教学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培养学生的导游服务基本技能和导游服务应变能力,但实际情况是,大多数旅游院校使用的《导游业务》教材仍然忽视了实训教学。有的教材虽然做了改进。如在课后练习中增加了“模拟操作”的内容。但实训偏重讲解技能的训练,而忽视了导游员其他基本技能,加上实训室和师资的局限,仍然难以达到预期的实训效果。因此,强化《导游业务》课程中的实训教学内容。首先要选择合适的《导游业务》教材。选择教材时要注意教材的编排和内容要利于培养学生的导游职业能力,课后练习中除了有思考题外,还要有精心设计的“模拟操作”部分。其次,教师在进行《导游业务》教学时,可以根据教学进度和现有实训条件合理设计实训教学内容。如在讲到“地陪导游服务规范”的首次沿途导游时,可以根据所在城市的实际情况。设计若干行车路线,如从机场到某饭店、从火车站到所在学校等。让学生创作导游词并用多媒体播放沿途景物让学生进行模拟操作。最后,在强化实训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循序渐进和实训的系统性和全面性。如在刚开始接触这门课时,让学生实训导游员正确的站姿、走姿、手势、举旗方法、清点人数方法等;随着教学进程的不断深入,再训练导游讲解技能如致欢迎词、景点导游讲解等:最后再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完整的导游服务程序的训练。
2.1.2 补充符合行业实际和社会发展的新知识
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教师的教学内容要突破教材的局限,与时俱进,反映行业发展的最新水平,使知识紧跟时代的步伐和行业的需要。教师一可以通过各种媒体资源搜集旅游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使知识面不断扩大,信息不断丰富,将最前沿的知识作为教学内容的补充传授给学生,实现教学内容和行业需求的无缝衔接。二可以利用节假日到旅游企业兼职,了解行业发展的实际情况,并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作为教学内容带进课堂传授给学生。
2.1.3 充实导游服务基本常识
由于导游的职业性质和工作特点,要求导游要知识渊博。成为一名“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的“杂家”。因此,在教材的编排和课堂教学内容的选择上,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掌握导游服务必备常识,但目前的常识内容侧重于交通、入出境等知识。而忽视了导游日常礼仪、旅游相关法规、旅游营销等与导游密切相关的知识。因此在改革《导游业务》教学内容时,要注意增加导游礼仪、见面礼节等,利于塑造导游人员良好形象;增加《导游服务质量》《导游人员管理条例》《旅行社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树立高度的法纪观念,严格遵守导游的纪律,确保导游工作顺利、有效地完成;增加旅游产品营销知识,充实学生所掌握的导游服务综合技能,进一步提高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2 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的改革
2.2.1 情境教学法
情境教学模式的核心是:在教学过程中,只有创设更为适宜的教学情境,才能更加有效地达成教学目标。通过情境教学,激发学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