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阿城的《棋王》实际上存在着三道“棋道、食道、生道”,棋道由中华棋道及无字棋和乌木棋的两种棋具意象组成;食道是王一生迷吃的深层含义;生道是文章主题,也是棋道和食道的最终指向。
【关键词】棋王 棋 食 生道
一、棋道
象棋是阿城赋予王一生的核心意象,也是他形象构建的通道。他有下象棋的天赋,只看过一本讲象棋的书,就看出点意思来,成了一个叨叨着“何以解忧,唯有象棋”的棋呆子。老头儿是为他打开真正棋艺大门的“守望者”。他与王一生对弈,给他讲解棋道,传授棋谱,给他潜移默化了中国棋道的内涵。阴阳相游,棋运造势,无为而无不为,这是王一生的棋道,也暗含道家哲学的精义。如盛大士在《谿山卧游录》所言“凡人多一分熟即多生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故呆而迁且痴者,其性情于艺最近”。王一生的棋道之所以能“先声有势,后发制人”,就在于他把“命放在里面搏”,虚怀而物归,心静而入神。
小说中的棋具也颇有意蕴。首先下棋是种文化,无字棋却是一个没文化的棋具意象。其次,脚卵的乌木棋与无字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不同文化的对照。这两种反差,形成一种无形的张力,为文章内涵多面性提供了支撑。母亲临死前送给王一生的无字棋已不再只是一副棋,而是已经内化为他的一股精神血脉,化成支撑他下棋的信念成为无可取代的“信物”了。所以在得知参赛资格是脚卵以父亲留给他的乌木棋换来的以后,他拒绝参加比赛。
可以说,是无字棋作为核心一直支撑着王一生。无字棋代表着回到自然人生,回到生命。如把棋艺理解为这部寻根作品中民族文化的象征,从表面上看来作品是反文化的,但文化的深意在作品中肩负了两种内涵:一是文化能提高觉悟指引生活,二是文化能成为重压生活的禁忌。因此在反文化的表面下实质宣扬的是一种符合自然之道的文化,它出于世俗并超越世俗,支持的是一种自然心和平常心。这种思想暗合着传统的老庄哲学,“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大音希声,大美无言。
二、食道
中国历史上写吃的文学作品很多,讲究如《红楼梦》、优雅如汪曾祺散文。但重点突出“吃”且敬畏食物,阿城是文学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从一出场,王一生对“吃”的执念就表现得一览无遗,“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粒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儿惨无人道”。这与其说是在讲“吃”不如说是在讲“饿”。
“弯过手臂,去挠背后,肋骨一根根动着。
油灯下,王一生抱了双膝,锁骨后陷下两个深窝,
脚下扬起细土,衣裳晃来晃去,裤管儿前后荡着,像是没有屁股。”
他给读者一个最基本的印象便是 “精瘦”。阿城写“瘦”来暗示饥饿,深化了人物真实性。从王对《热爱生命》、《邦斯舅舅》和五奶奶故事的评价可见,他对饥饿有深刻的生命体验。对他而言,自然性的吃的行为具神圣意义。他对吃的专注不能简单地归因于饥饿年代滋生的一种畸形心理与行为,其实质是由个人价值取向所引导的理性行为。这从小说原稿中的结尾(若干年后他放弃入省队献技的机会留在区棋队,只因伙食好,“吃好了比什么都强”)可见端倪。
竹内实曾论及饮食与权力的关系,他认为在“由于灾荒、天灾或者战争,吃不上饭是很普通的”状况下,“吃饭即意味着生存”,“所谓‘政治’,归根到底就是要找到饭吃。这大约就是中国的政治哲学”。1在阿城看来,“如果有什么人为了什么目的,不惜以我们的衣食为代价,我和王一生们是不会答应的”。2
王一生对吃虔诚其实是对生命本相的执着。于他,吃是生存的底线。在这个层面上,吃体现出它最原始的意义。“一天不吃饭,棋路都乱”。他的吃不是馋。如在农场里“我”不满意生活,没有油、书和电影,“隐隐有一种欲在心里说不清楚,但大致觉出是关于活着的什么东西。”而王一生认为“人要知足,顿顿饱就是福”。他把“饿”与“馋”严格分开,说“馋是你们这些人的特点”,正是此意。对他而言,菜里的油、书和电影是“超出基准线之上”的。阿城似有意强调棋王的世俗性,来对抗不近人情的意识形态和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宣传。对于将物质和精神对立割裂,让道德品性和欲望需求非黑即白的对抗起来,阿城只一句“特别清楚饥饿是怎么回事儿的人”,就有权力鄙视这些。
三、生道
小说中生道表现并不明显,它混合了作者的文学修养与道庄玄学等神韵,借助棋道表达出来。“吃”与“棋”在王一生的生命中共同指向的是无为超脱的生命之道。
他吃,代表他平凡普通而又实际的生活态度;通过吃显现他平凡普通的人生价值和朴素普世的生道。阿城觉得,在一个几乎无路可走的时代,人倘还能因技艺而进入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愉悦层面,则精神庶几不得荒芜,自由救赎的地方。换言之,王一生正是通过人的本能来证明自身“人性”的存在。
他下棋,是一种通过与高手切磋衡量棋艺来了解自己定位和价值的方式。他的博弈具有拼搏意识,不是“忘我”,而是清醒认识自我,是有意识开发自身的潜能。由此,他并非仙风道骨的人物,而是鲜活地闪现着“人的本真”的个体。在这一页的传奇里,他身上喷薄出生命的真正力量,展现了灵魂的深度。
文中生道的落脚点是俗人之道,“不做俗人,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阿城同时也对生命的意义做出了发问,“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倦意渐渐上来,就拥了幕布,沉沉睡去”。但他只是消极的“沉睡”了,没有去挖掘答案。
礼失求诸野,但阿城求诸市井乡野者,不止于文化。环境越是恶,人越是一意向上于衣食之外找出“活着”的意义,这种韧性在别人眼中变成了“呆气”和“疯魔”,反倒成就了传奇。如果王一生没这韧劲,也就消解了其传奇性。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个体的存在微茫,意义和价值常常瞬间颠覆。阿城指出的道路是退守一方,从某个层面上看,似乎隐约带有犬儒主义的味道,这也是今天我们读《棋王》时必须警醒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沃兰德.《到何处安身立命——阿城的<棋王>》[J].《华章:初中读写》,2011:29.
[2]汪树东.《重论<棋王>的价值立场》[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20,3 :43-46.
[3]曹稚涵.《阿城<棋王>的王一生形象的心理学阐释》[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7:10-15.
[4]阿 城.棋王[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5.
竹内实:《竹内实文集》(第八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238页。
阿城:《一些话》,《中篇小说选刊》,1984年第6期41页。
【关键词】棋王 棋 食 生道
一、棋道
象棋是阿城赋予王一生的核心意象,也是他形象构建的通道。他有下象棋的天赋,只看过一本讲象棋的书,就看出点意思来,成了一个叨叨着“何以解忧,唯有象棋”的棋呆子。老头儿是为他打开真正棋艺大门的“守望者”。他与王一生对弈,给他讲解棋道,传授棋谱,给他潜移默化了中国棋道的内涵。阴阳相游,棋运造势,无为而无不为,这是王一生的棋道,也暗含道家哲学的精义。如盛大士在《谿山卧游录》所言“凡人多一分熟即多生一分机智,多一分机智即少却一分高雅,故呆而迁且痴者,其性情于艺最近”。王一生的棋道之所以能“先声有势,后发制人”,就在于他把“命放在里面搏”,虚怀而物归,心静而入神。
小说中的棋具也颇有意蕴。首先下棋是种文化,无字棋却是一个没文化的棋具意象。其次,脚卵的乌木棋与无字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是不同文化的对照。这两种反差,形成一种无形的张力,为文章内涵多面性提供了支撑。母亲临死前送给王一生的无字棋已不再只是一副棋,而是已经内化为他的一股精神血脉,化成支撑他下棋的信念成为无可取代的“信物”了。所以在得知参赛资格是脚卵以父亲留给他的乌木棋换来的以后,他拒绝参加比赛。
可以说,是无字棋作为核心一直支撑着王一生。无字棋代表着回到自然人生,回到生命。如把棋艺理解为这部寻根作品中民族文化的象征,从表面上看来作品是反文化的,但文化的深意在作品中肩负了两种内涵:一是文化能提高觉悟指引生活,二是文化能成为重压生活的禁忌。因此在反文化的表面下实质宣扬的是一种符合自然之道的文化,它出于世俗并超越世俗,支持的是一种自然心和平常心。这种思想暗合着传统的老庄哲学,“天命之为性,率性之为道”。所谓“无为而无不为”,大音希声,大美无言。
二、食道
中国历史上写吃的文学作品很多,讲究如《红楼梦》、优雅如汪曾祺散文。但重点突出“吃”且敬畏食物,阿城是文学史上最有代表性的一个。从一出场,王一生对“吃”的执念就表现得一览无遗,“他对吃是虔诚的,而且很精细。有时你会可怜那些饭粒被他吃得一个渣儿都不剩,真有点儿惨无人道”。这与其说是在讲“吃”不如说是在讲“饿”。
“弯过手臂,去挠背后,肋骨一根根动着。
油灯下,王一生抱了双膝,锁骨后陷下两个深窝,
脚下扬起细土,衣裳晃来晃去,裤管儿前后荡着,像是没有屁股。”
他给读者一个最基本的印象便是 “精瘦”。阿城写“瘦”来暗示饥饿,深化了人物真实性。从王对《热爱生命》、《邦斯舅舅》和五奶奶故事的评价可见,他对饥饿有深刻的生命体验。对他而言,自然性的吃的行为具神圣意义。他对吃的专注不能简单地归因于饥饿年代滋生的一种畸形心理与行为,其实质是由个人价值取向所引导的理性行为。这从小说原稿中的结尾(若干年后他放弃入省队献技的机会留在区棋队,只因伙食好,“吃好了比什么都强”)可见端倪。
竹内实曾论及饮食与权力的关系,他认为在“由于灾荒、天灾或者战争,吃不上饭是很普通的”状况下,“吃饭即意味着生存”,“所谓‘政治’,归根到底就是要找到饭吃。这大约就是中国的政治哲学”。1在阿城看来,“如果有什么人为了什么目的,不惜以我们的衣食为代价,我和王一生们是不会答应的”。2
王一生对吃虔诚其实是对生命本相的执着。于他,吃是生存的底线。在这个层面上,吃体现出它最原始的意义。“一天不吃饭,棋路都乱”。他的吃不是馋。如在农场里“我”不满意生活,没有油、书和电影,“隐隐有一种欲在心里说不清楚,但大致觉出是关于活着的什么东西。”而王一生认为“人要知足,顿顿饱就是福”。他把“饿”与“馋”严格分开,说“馋是你们这些人的特点”,正是此意。对他而言,菜里的油、书和电影是“超出基准线之上”的。阿城似有意强调棋王的世俗性,来对抗不近人情的意识形态和不食人间烟火的高大全宣传。对于将物质和精神对立割裂,让道德品性和欲望需求非黑即白的对抗起来,阿城只一句“特别清楚饥饿是怎么回事儿的人”,就有权力鄙视这些。
三、生道
小说中生道表现并不明显,它混合了作者的文学修养与道庄玄学等神韵,借助棋道表达出来。“吃”与“棋”在王一生的生命中共同指向的是无为超脱的生命之道。
他吃,代表他平凡普通而又实际的生活态度;通过吃显现他平凡普通的人生价值和朴素普世的生道。阿城觉得,在一个几乎无路可走的时代,人倘还能因技艺而进入审美的愉悦和精神的愉悦层面,则精神庶几不得荒芜,自由救赎的地方。换言之,王一生正是通过人的本能来证明自身“人性”的存在。
他下棋,是一种通过与高手切磋衡量棋艺来了解自己定位和价值的方式。他的博弈具有拼搏意识,不是“忘我”,而是清醒认识自我,是有意识开发自身的潜能。由此,他并非仙风道骨的人物,而是鲜活地闪现着“人的本真”的个体。在这一页的传奇里,他身上喷薄出生命的真正力量,展现了灵魂的深度。
文中生道的落脚点是俗人之道,“不做俗人,哪儿会知道这般乐趣?家破人亡,平了头每日荷锄,却自有真人生在里面,识到了,即是幸,即是福”,阿城同时也对生命的意义做出了发问,“衣食是本,自有人类,就是每日在忙这个。可囿在其中,终于还不太像人。倦意渐渐上来,就拥了幕布,沉沉睡去”。但他只是消极的“沉睡”了,没有去挖掘答案。
礼失求诸野,但阿城求诸市井乡野者,不止于文化。环境越是恶,人越是一意向上于衣食之外找出“活着”的意义,这种韧性在别人眼中变成了“呆气”和“疯魔”,反倒成就了传奇。如果王一生没这韧劲,也就消解了其传奇性。在时代的宏大叙事中,个体的存在微茫,意义和价值常常瞬间颠覆。阿城指出的道路是退守一方,从某个层面上看,似乎隐约带有犬儒主义的味道,这也是今天我们读《棋王》时必须警醒和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沃兰德.《到何处安身立命——阿城的<棋王>》[J].《华章:初中读写》,2011:29.
[2]汪树东.《重论<棋王>的价值立场》[J].《石河子大学学报》,2006,20,3 :43-46.
[3]曹稚涵.《阿城<棋王>的王一生形象的心理学阐释》[J].《广西师范学院学报》,2007,7:10-15.
[4]阿 城.棋王[M].北京:作家出版社,1985.
竹内实:《竹内实文集》(第八卷),中国文联出版社2006年版,238页。
阿城:《一些话》,《中篇小说选刊》,1984年第6期4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