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以点连线,构建学生数学认知新体系,符合学生数学成长基本要求。教师从学生新旧知识衔接点展开教学引导,利用数理认知分化点发散思维,深度挖掘学生新旧知识拓展点实施素养塑造,可以有效提高教学质量。文章从探索新旧知识衔接点、解析数理认知分化点、挖掘新旧知识拓展点几方面,研究以点连线搭建数学新旧知识桥梁。
关键词:以点连线;数学;新旧知识;衔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96-01
数学认知有较为完善的系统性,这是数学自身严密逻辑性决定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以促进学生顺利进入学习思维之中,利用学习旧知过渡到新知。在教学引导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探寻,找到学生新旧知识衔接点,解析数理认知分化点,挖掘新旧知识拓展点,以点连线,为学生搭建数学学习桥梁,以完成学习认知的系统性构建。
一、探索新旧知识衔接点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深入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数学认知起点展开细致调查,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信息支持。在学习数学新知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学习旧知开始展开学习思维,其学习行动会更为顺利。抓住新旧知识连接点,学生的学习思维会更生动、更主动、更活泼。在具体操作时,教师需要从学生认知构建角度展开教学。学生有了崭新认知构建意识,其新知消化会更为快捷,而且能提升学习热情,形成良好课堂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教师给出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这些图形的种类。学生很快就找出了不属于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教师继续追问:这个图形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它有几个角?几条边?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引入平行四边形概念。为了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更直观的感知,教师让学生利用剪刀用硬纸剪裁出平行四边形,并发动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点展开集体讨论。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很高,很快就给出了讨论结果:这些图形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对边是相等且平行的,对角是相等的。教师让学生找身边的平行四边形图形,学生又继续观察讨论,课堂学习气氛渐浓。新旧知识的顺利对接,极大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解析数理认知分化点
数学认知有层次性,旧知作为新知的铺陈是自然规律。在不同认知构建时,都会呈现差异和趋同现象,学生新旧知识之间存在诸多联系和共性特征,也存在一些分化点、差异性。这个分化点就是新知构建的关键点,教师要抓住分化点,引导学生展开多重比较和分析,从差异性中找到认知突破口。认知分化点是数理基本特点,教师要给学生以明确的提示和诱导,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具体操作要点,促进学习认知的正确构建。关于“周长”的讨论,学生关注点大多会停留在用软尺测量上,这当然是最直接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深度掌握相关认知,教师拿出直尺,对课本和课桌等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展开测量,然后以推演方式,推算出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结果。学生看到教师的实际操作之后,也会拿出直尺对身边各种图形进行实际测量,并计算出周长。这样,教师利用直尺完成了周长测量,给学生带来了启迪。学生依照教师的做法展开相关操作,很快就找到了认知构建起点,这个起点其实是数理认知分化点。在教师启迪下,学生完成了从直接测量到推演计算的过程,实现了学习认知的升级。
三、挖掘新旧知识拓展点
挖掘新旧知识拓展点,需要教师有教学开放意识,对课堂长度进行无限拓展设计。学生在课堂有限时空中难以形成完善的学习认知体系,教师要针对学生思维特征给出拓展性训练设计,让学生在独立认知探索中逐渐明晰操作方向。小学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有诸多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是数学拓展学习的重要共性认知。学生启动生活认知积累,对数学学习形成正面激励,自然形成学习的动力。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体会余数的产生过程,然后让学生找平时遭遇余数的案例信息。学生经过一番搜集整理,给教师提供了众多例子:同学来做客,妈妈拿出10块糖,可我们是4个人,怎么分配也不均;我买了7个芒果,可我们家是3口人,做不到平均分配……为了让学生对有余数除法有更深刻的认知,教师发动学生编制几道余数应用题。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很快就给出一些应用题案例:如果有16个灯笼,需要分成5处悬挂,每处挂几盏灯笼?还剩几盏灯笼?一个班级有34个学生,需要分成5个小组,每组几个人?还剩几个人?教师组织学生对相关训练题目展開集体讨论,课堂学习渐入佳境。教师让学生搜集生活中有余数的案例,发动学生自己编辑余数应用题,这是对学生认知的深度挖掘。教师让学生找有余数现象,新问题呈现出来,再让他们通过搜集、整合相关信息,探索解决方法,这是抓住学生新旧知识拓展点进行探索的结果。
四、结束语
数学教学有自身的特点,教师要对教情和学情展开多重考量,结合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起点,对其学习旧知和新知把握情况展开科学分析,以便给出针对性引导,帮助学生尽快实现新旧知识衔接,提升认知内化效率。
参考文献:
[1]谭劲,李光树.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14(08).
[2]郎建胜.在新旧数学知识的联系当中教与学[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04).
[3]叶仁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
关键词:以点连线;数学;新旧知识;衔接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17)21-0096-01
数学认知有较为完善的系统性,这是数学自身严密逻辑性决定的。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关注学生新旧知识的有效衔接,以促进学生顺利进入学习思维之中,利用学习旧知过渡到新知。在教学引导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展开探寻,找到学生新旧知识衔接点,解析数理认知分化点,挖掘新旧知识拓展点,以点连线,为学生搭建数学学习桥梁,以完成学习认知的系统性构建。
一、探索新旧知识衔接点
教师在教学设计时,要深入学生群体之中,对学生数学认知起点展开细致调查,为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信息支持。在学习数学新知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学习旧知开始展开学习思维,其学习行动会更为顺利。抓住新旧知识连接点,学生的学习思维会更生动、更主动、更活泼。在具体操作时,教师需要从学生认知构建角度展开教学。学生有了崭新认知构建意识,其新知消化会更为快捷,而且能提升学习热情,形成良好课堂学习氛围。例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的认识”时,教师给出一组图形,让学生判断这些图形的种类。学生很快就找出了不属于正方形、长方形的图形。教师继续追问:这个图形是正方形吗?是长方形吗?它有几个角?几条边?学生回答之后,教师引入平行四边形概念。为了让学生对平行四边形有更直观的感知,教师让学生利用剪刀用硬纸剪裁出平行四边形,并发动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特点展开集体讨论。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很高,很快就给出了讨论结果:这些图形有四条边、四个角,而且对边是相等且平行的,对角是相等的。教师让学生找身边的平行四边形图形,学生又继续观察讨论,课堂学习气氛渐浓。新旧知识的顺利对接,极大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二、解析数理认知分化点
数学认知有层次性,旧知作为新知的铺陈是自然规律。在不同认知构建时,都会呈现差异和趋同现象,学生新旧知识之间存在诸多联系和共性特征,也存在一些分化点、差异性。这个分化点就是新知构建的关键点,教师要抓住分化点,引导学生展开多重比较和分析,从差异性中找到认知突破口。认知分化点是数理基本特点,教师要给学生以明确的提示和诱导,帮助学生尽快掌握具体操作要点,促进学习认知的正确构建。关于“周长”的讨论,学生关注点大多会停留在用软尺测量上,这当然是最直接的方法。为了让学生深度掌握相关认知,教师拿出直尺,对课本和课桌等正方形和长方形的边展开测量,然后以推演方式,推算出正方形和长方形周长结果。学生看到教师的实际操作之后,也会拿出直尺对身边各种图形进行实际测量,并计算出周长。这样,教师利用直尺完成了周长测量,给学生带来了启迪。学生依照教师的做法展开相关操作,很快就找到了认知构建起点,这个起点其实是数理认知分化点。在教师启迪下,学生完成了从直接测量到推演计算的过程,实现了学习认知的升级。
三、挖掘新旧知识拓展点
挖掘新旧知识拓展点,需要教师有教学开放意识,对课堂长度进行无限拓展设计。学生在课堂有限时空中难以形成完善的学习认知体系,教师要针对学生思维特征给出拓展性训练设计,让学生在独立认知探索中逐渐明晰操作方向。小学数学与学生的生活有诸多联系,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学习数学是数学拓展学习的重要共性认知。学生启动生活认知积累,对数学学习形成正面激励,自然形成学习的动力。例如,在“有余数的除法”的教学中,教师先引导学生体会余数的产生过程,然后让学生找平时遭遇余数的案例信息。学生经过一番搜集整理,给教师提供了众多例子:同学来做客,妈妈拿出10块糖,可我们是4个人,怎么分配也不均;我买了7个芒果,可我们家是3口人,做不到平均分配……为了让学生对有余数除法有更深刻的认知,教师发动学生编制几道余数应用题。学生参与热情很高,很快就给出一些应用题案例:如果有16个灯笼,需要分成5处悬挂,每处挂几盏灯笼?还剩几盏灯笼?一个班级有34个学生,需要分成5个小组,每组几个人?还剩几个人?教师组织学生对相关训练题目展開集体讨论,课堂学习渐入佳境。教师让学生搜集生活中有余数的案例,发动学生自己编辑余数应用题,这是对学生认知的深度挖掘。教师让学生找有余数现象,新问题呈现出来,再让他们通过搜集、整合相关信息,探索解决方法,这是抓住学生新旧知识拓展点进行探索的结果。
四、结束语
数学教学有自身的特点,教师要对教情和学情展开多重考量,结合不同群体学生的学习起点,对其学习旧知和新知把握情况展开科学分析,以便给出针对性引导,帮助学生尽快实现新旧知识衔接,提升认知内化效率。
参考文献:
[1]谭劲,李光树.小学数学学习特点对教学的影响[J].课程·教材·教法,2014(08).
[2]郎建胜.在新旧数学知识的联系当中教与学[J].中小学教材教学,2006(04).
[3]叶仁波.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现实性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