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使偏重学术性知识传授的分学科课程体系向体现科学、技术与生活广泛联系的综合性课程体系转化,这也是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和方向。中学生物教学应适应现代新的教育模式,这将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也是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一、中学生物教学应适应新型教育模式
(一)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意识和科学品质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因此,要求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必须了解生物科技的最新成果、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如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生化武器、环保问题等。在教学中应不但加强学生对现代科技知识的了解,而且要结合生物学家刻苦钻研,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教育,让学生热爱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生物的浓厚兴趣、深厚感情和强烈地学习动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科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除传统的操作技能、实验技能和解题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学习“光合作用”时,我首先提出问题“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变成参天大树,植物是如何进行物质积累的?”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各抒己见。接下来找科学发展的历史线索,我引出公元2世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植物的积累来源于土壤”。多数学生对这一朴素的结论表示接受。接着我介绍海尔蒙特实验、普利斯特实验以及英格一豪斯证实了只有在光的照射下,普利斯特实验才能成功。这样就有意识地告诉学生科学研究就是通过分析现象,提出假设,再实验证实,最后概括出结论的过程。这样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而逐步养成学生科学的品质和态度。
二、课堂教学中新型教育模式的实施办法
(一)创设探究性的学习情景
课堂教学不但要使学生逐渐形成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和首创精神,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只有这样学生就有机会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再认识再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体验中快乐的成长。例如我在上《藻类、苔藓、蕨类植物》课的前两天,在介绍可能采集到苔藓植物的地点后,给各小组布置了一道特殊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参考课本彩图,采集鲜活的带土的苔藓植物标本,上新课时带到课堂上来。上课时,我例行检查各组采集的情况,意外地发现几乎所有的小组除了采集了苔藓植物标本外,还带来了一种以上的蕨类植物标本。于是我调整了教学计划,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同学们采集的苔藓、蕨类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各小组开始交流、讨论,并争先恐后的发言,他们的代表说出了采集的地点及环境特征:1.苔藓植物:在阴湿的墙角、树下、树干上、花盆的泥土上,有水的屋檐下、菜园里阳光照不到的地方……2.蕨类植物:在田里的水井壁上、山脚下有水的地方、山坡上比较湿的地方,阳光不易照到的地方……根据调整后的教学计划,学生通过阅读本节内容,观察彩图后,用最简练的语言很快就概括其生活环境的特征。又如:讲“消化与吸收”一课时,
先发给学生不加盐和糖的小馒头在课堂上吃,慢慢体会味道的变化,学生第一次被允许在课堂上吃东西,感到非常‘惊奇,吃得非常仔细。接下来回答提问时,大家兴奋地说:“刚开始没什么味,后来有点甜味。我趁热打铁地问:“平常有没有类似的体验?”很多学生说:“吃米饭的时候……”待他们讲完,我简要地介绍了口腔,顺势导入了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一节课上得得心应手,下课后学生们还在兴致勃勃地谈论这堂课的收获。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知识来源于实践,通过实践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
(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资源
以前,我上课时,怕学生听不懂,讲课的时间长,很罗嗦,大部分时间是我在“演讲”,学生在认真“听课”,思考的时间不多,体验就更少。这种教学,主要目标是考试、是升学,它只注重的是知识的输入,采用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训练,课堂上学生很少感受到生命的运动和成长,更谈不上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现在,我确实感受到学生的亲身经历、生活经验是课堂的无形资源。因此,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做中学”是基本的教学理念,“动手做”是主要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自主行为,把学生的各种相关的知识储存系统和路径都调动起来,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不断的动手中得到提高。
一、中学生物教学应适应新型教育模式
(一)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意识和科学品质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因此,要求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必须了解生物科技的最新成果、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如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生化武器、环保问题等。在教学中应不但加强学生对现代科技知识的了解,而且要结合生物学家刻苦钻研,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教育,让学生热爱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生物的浓厚兴趣、深厚感情和强烈地学习动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科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除传统的操作技能、实验技能和解题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学习“光合作用”时,我首先提出问题“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变成参天大树,植物是如何进行物质积累的?”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各抒己见。接下来找科学发展的历史线索,我引出公元2世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植物的积累来源于土壤”。多数学生对这一朴素的结论表示接受。接着我介绍海尔蒙特实验、普利斯特实验以及英格一豪斯证实了只有在光的照射下,普利斯特实验才能成功。这样就有意识地告诉学生科学研究就是通过分析现象,提出假设,再实验证实,最后概括出结论的过程。这样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而逐步养成学生科学的品质和态度。
二、课堂教学中新型教育模式的实施办法
(一)创设探究性的学习情景
课堂教学不但要使学生逐渐形成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和首创精神,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只有这样学生就有机会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再认识再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体验中快乐的成长。例如我在上《藻类、苔藓、蕨类植物》课的前两天,在介绍可能采集到苔藓植物的地点后,给各小组布置了一道特殊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参考课本彩图,采集鲜活的带土的苔藓植物标本,上新课时带到课堂上来。上课时,我例行检查各组采集的情况,意外地发现几乎所有的小组除了采集了苔藓植物标本外,还带来了一种以上的蕨类植物标本。于是我调整了教学计划,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同学们采集的苔藓、蕨类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各小组开始交流、讨论,并争先恐后的发言,他们的代表说出了采集的地点及环境特征:1.苔藓植物:在阴湿的墙角、树下、树干上、花盆的泥土上,有水的屋檐下、菜园里阳光照不到的地方……2.蕨类植物:在田里的水井壁上、山脚下有水的地方、山坡上比较湿的地方,阳光不易照到的地方……根据调整后的教学计划,学生通过阅读本节内容,观察彩图后,用最简练的语言很快就概括其生活环境的特征。又如:讲“消化与吸收”一课时,
先发给学生不加盐和糖的小馒头在课堂上吃,慢慢体会味道的变化,学生第一次被允许在课堂上吃东西,感到非常‘惊奇,吃得非常仔细。接下来回答提问时,大家兴奋地说:“刚开始没什么味,后来有点甜味。我趁热打铁地问:“平常有没有类似的体验?”很多学生说:“吃米饭的时候……”待他们讲完,我简要地介绍了口腔,顺势导入了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一节课上得得心应手,下课后学生们还在兴致勃勃地谈论这堂课的收获。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知识来源于实践,通过实践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
(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资源
以前,我上课时,怕学生听不懂,讲课的时间长,很罗嗦,大部分时间是我在“演讲”,学生在认真“听课”,思考的时间不多,体验就更少。这种教学,主要目标是考试、是升学,它只注重的是知识的输入,采用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训练,课堂上学生很少感受到生命的运动和成长,更谈不上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现在,我确实感受到学生的亲身经历、生活经验是课堂的无形资源。因此,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做中学”是基本的教学理念,“动手做”是主要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自主行为,把学生的各种相关的知识储存系统和路径都调动起来,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不断的动手中得到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