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新犁教育模式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来源 :甘肃教育督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ak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正在使偏重学术性知识传授的分学科课程体系向体现科学、技术与生活广泛联系的综合性课程体系转化,这也是生物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和方向。中学生物教学应适应现代新的教育模式,这将使学生的综合素养得到有效提高,也是高效课堂的必由之路。
  一、中学生物教学应适应新型教育模式
  (一)可以培养学生的科学技术意识和科学品质
  21世纪是生物学的世纪,因此,要求我们培养出的人才必须了解生物科技的最新成果、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如克隆技术、人类基因组计划、生化武器、环保问题等。在教学中应不但加强学生对现代科技知识的了解,而且要结合生物学家刻苦钻研,不懈努力奋斗的精神对学生进行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的教育,让学生热爱科学,反对迷信和伪科学。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对生物的浓厚兴趣、深厚感情和强烈地学习动机,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二)可以培养学生探究、创新的科学能力
  ,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除传统的操作技能、实验技能和解题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培
  养学生的思维能力、理解能力、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如学习“光合作用”时,我首先提出问题“一粒小小的种子能变成参天大树,植物是如何进行物质积累的?”此时学生的思维活跃,各抒己见。接下来找科学发展的历史线索,我引出公元2世纪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的结论“植物的积累来源于土壤”。多数学生对这一朴素的结论表示接受。接着我介绍海尔蒙特实验、普利斯特实验以及英格一豪斯证实了只有在光的照射下,普利斯特实验才能成功。这样就有意识地告诉学生科学研究就是通过分析现象,提出假设,再实验证实,最后概括出结论的过程。这样让学生在探索中学会了科学研究的方法,锻炼了学生的科学思维,进而逐步养成学生科学的品质和态度。
  二、课堂教学中新型教育模式的实施办法
  (一)创设探究性的学习情景
  课堂教学不但要使学生逐渐形成对社会生活的适应性,而且要尊重学生的独特性,激发学生的自主精神和首创精神,促进学生个性的全面、和谐发展。只有这样学生就有机会将课本上学到的知识应用于生产生活的实践中,并在实践中再认识再提高,从而培养了学生的实践能力,使他们在体验中快乐的成长。例如我在上《藻类、苔藓、蕨类植物》课的前两天,在介绍可能采集到苔藓植物的地点后,给各小组布置了一道特殊的课外作业:让学生参考课本彩图,采集鲜活的带土的苔藓植物标本,上新课时带到课堂上来。上课时,我例行检查各组采集的情况,意外地发现几乎所有的小组除了采集了苔藓植物标本外,还带来了一种以上的蕨类植物标本。于是我调整了教学计划,提出探究性的问题:同学们采集的苔藓、蕨类植物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里?各小组开始交流、讨论,并争先恐后的发言,他们的代表说出了采集的地点及环境特征:1.苔藓植物:在阴湿的墙角、树下、树干上、花盆的泥土上,有水的屋檐下、菜园里阳光照不到的地方……2.蕨类植物:在田里的水井壁上、山脚下有水的地方、山坡上比较湿的地方,阳光不易照到的地方……根据调整后的教学计划,学生通过阅读本节内容,观察彩图后,用最简练的语言很快就概括其生活环境的特征。又如:讲“消化与吸收”一课时,
  先发给学生不加盐和糖的小馒头在课堂上吃,慢慢体会味道的变化,学生第一次被允许在课堂上吃东西,感到非常‘惊奇,吃得非常仔细。接下来回答提问时,大家兴奋地说:“刚开始没什么味,后来有点甜味。我趁热打铁地问:“平常有没有类似的体验?”很多学生说:“吃米饭的时候……”待他们讲完,我简要地介绍了口腔,顺势导入了探究实验《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这一节课上得得心应手,下课后学生们还在兴致勃勃地谈论这堂课的收获。这个例子告诉我们:知识来源于实践,通过实践可以将抽象的知识简单化。
  (二)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资源
  以前,我上课时,怕学生听不懂,讲课的时间长,很罗嗦,大部分时间是我在“演讲”,学生在认真“听课”,思考的时间不多,体验就更少。这种教学,主要目标是考试、是升学,它只注重的是知识的输入,采用机械、重复的题海战术训练,课堂上学生很少感受到生命的运动和成长,更谈不上获得多方面的满足和发展。现在,我确实感受到学生的亲身经历、生活经验是课堂的无形资源。因此,千方百计地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生活体验和社会实践,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做中学”是基本的教学理念,“动手做”是主要的教学形式,让学生的学习成为自主行为,把学生的各种相关的知识储存系统和路径都调动起来,这样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在不断的动手中得到提高。
其他文献
转变学习方式是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之一,合作学习是当今世界教育改革的主流思潮。小组合作学习作为新课程倡导的三大学习方式之一,已在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中得到较为广泛的运用。  小组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式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其基本特征是“积极互赖,直面互助,责任到人,人际技能和小组建设”。已有的教学研究认为,合作学习方式适宜于较为复杂的或较高层次的认知任务,适宜于绝大
期刊
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实际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通过实践、思考、探索、交流,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思维,学会学习。  (1)以趣味性材料来创设问题情境。对于同一个问题,如果老师所提供、创设的问题情境不同,学生也会产生不同的心理情境,从而达到不同的教学效果。如在“一元一次方程”的教学中,我让学生把自己的年龄乘2减去5,将结果告诉我,我快速说出了学生的年龄,从而激发了学生的好奇心
期刊
“五育并举,德育为首”,在全面开展教育教学大改革的今天,德育依然是学校工作的首要任务,更是素质教育的“灵魂”。本人结合工作实践,就进一步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做了以下几方面的思考。 一、领导真正重视,坚持德育为首。  实践证明:尽管学校工作涉及教育的方方面面,但领导是否重视,重视的程度如何,将直接关系到一项工作的成败。因此为达到学校德育的培养目标,避免德育的随意化、口头化和形式化,学校的
期刊
高中化学课程改革力图体现“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基本理念,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为宗旨,旨在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尊重和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帮助学生获得未来发展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和方法,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转变传统的教学形式,变“讲堂”为“学堂”。  我们在新课程教学中,着力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角色转变为学生学
期刊
作业如何批改才更有效呢,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谈几点粗浅认识。  一、书写评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书写评语是一种很有效的作业批阅方式在数学作业批改中引用评语式评价手段,既可以充分的解释其错误,又能肯定其成绩。书写评语时,要使学生知道这个题为什么错,错在哪里﹖同时要指出答案中的优点。比如,比较聪明的学生答题经常不循常规,很简捷地得出结论,对这样的作业可写下肯定性的评语,如“解法新颖,思路
期刊
经过几年初中思想品德课教学,我深感:教师,是思想品德课教学“活”起来的主宰。“活”其实就是激活学生的情绪,使之精神振奋起来,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再将这种积极性迁移到整个教学过程中。因此中学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更新观念、明确任务、积极投身于课程改革之中。吕叔湘先生曾经说过:“成功的教师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把课教活了”。对于思想品德课来说,由于理论性比较强,对学生来说不易理解、不感兴趣。因此,使思想品德
期刊
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优良道德品质、优良民族精神、崇高民族气节、高尚民族情感、良好民族礼仪的总和,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精髓。如何让这些民族传统美德在新时期发扬光大,是今天学校爱国主义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历史教学中渗透传统美德教育,可强化学校德育工作。当今的学生一味追求时尚,很多对于传统美德已经淡漠,甚至无所谓,什么尊师敬长、勤俭节约、乐于奉献在他们看来是可笑的东西。所以我们在教学过程中非常有必要加强这
期刊
十几年的教学中,我吸取了前人学语文的有效方法,那就是抓住一个“读”字不放松。每当我接到一个班时,我就深情的告诉学生:学语文无捷径、有方法,那就是咬定“读”字不放松,书声琅琅出能力。真正的语文能力是从多读苦练中获得的。那么,在初中语文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的朗读能力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要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增强教学的吸引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唯有兴趣才能形成习惯。一个好习惯,
期刊
打破文白界限,继承古典文学传统,让传统文化在语文课堂焕发生机,让语文课堂充满古典气息。  1.重视诵读美。汉语不仅是方块文字,更是一种音节文字。平上去入四声本身就具有一种节拍的跌宕回环之美,更不用说由一个个方块字组合起来的诗词句篇了。在过去,我们的先辈非常重视诵读这一块。早期的私塾教育所用的普及读本,如《千字文》、《百家姓》、《三字经》、《唐诗三百首》等,无不对仗工整,音律和谐,气韵流动,凝炼精粹
期刊
教育大计,德育为本,德育是素质教育的灵魂。班主任,是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施者,为学生创造和谐、生动、宽松、积极、健康的成长环境,是班主任义不容辞的责任,尤其是学生的思想品行、道德风范和班主任工作息息相关。班主任要做好学生成长路上的引领者、合作者和服务者,就需要用心去探索德育工作。我想做好班级德育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  一、率先垂范,为人师表。我觉得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自己首先一定要做到处处以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