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合作学习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论与策略,采用合作学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而且更重要的在于其立足于现代教育教学的高度,为改善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本文结合作者自身的教学实践,试图就新课改信息技术教育环境下职高信息技术课如何实施合作学习作初步探讨。
关键词:合作学习;信息技术;教学
合作学习起源于美国,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它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更重要的在于其立足于现代教育教学的高度,为改善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合作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能力的基本要求,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在国内,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合作学习作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被广泛研究和使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职高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一些体会。
一、 将合作学习引入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目前已经作为一门学科在学校普及,但是它受到各地区各学校的条件限制,使得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及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就以笔者学校的学生为例,因家庭条件不同,一些学生家里已购买计算机多年,对计算机的操作相当熟悉,而也有些学生对计算机仍然一无所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给教师的授课带来了困难。另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生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部分学生很轻松地就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然后有的开始学习其他相关的内容,有的则开始玩游戏;第二部分学生尽管完成任务的速度较慢,但也能够通过自己看书钻研或者只要经过教师简单的指导便能完成;第三部分学生则必须要经教师手把手地教才能完成;第四部分学生只是对着计算机发呆,不知该干什么,也不提问;更有极个别的学生在第一节课下时,连怎样打开和关闭计算机都不知道。针对以上现状,笔者和其他同事试着改变教学方式,在这期间曾经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但结果发现教学效果并不是很显著,直到我们使用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以后,情况才有所改善。通过理论上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发现合作学习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相比,有很多新的特点,如教师淡化权威,教师角色转变,学生不再看学生的后背,而是面对面围桌而坐,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等等,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于是我们开始尝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合作学习的实施
众所周知,如今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传授单一的计算机操作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把学生培养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方式,需要激发各类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得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全体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其具体做法如下。
(1)分好小组。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这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分组不是想当然的事,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因素。一般讲,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每个小组在相似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
(2)课前准备。这是合作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教师的准备: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前要优选合作学习的内容,最好选择那些不合作就无法完成或者通过合作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的学习内容。另外,由于收集信息也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好多实践课上,都要用到一些素材,所以也要求教师在课前有充分准备。
(3)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差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活动中,每人要各司其职,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检查、督促、指导,在此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给予赞许和鼓励,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4)合理评价。合作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学习评价应以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的评价不能延用其他科目传统的评判标准,而是要针对每个同学在合作学习中的不同表现、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角度和评价标准。一般来说,学生只要对自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行为感到满意,那么就是成功的合作。
(5)重新分组。在某个学习阶段完成以后,我们将依据评价结果重新划分小组,目的在于小组间的平衡,提高学生在不同小组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能力。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更多机会与更多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也能给最初成绩低的学生提供新的机会,在其上升一个或多个等第后,完成由接受帮助到帮助别人的角色转换,看到个人努力和集体合作的效果,进而提高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促进原来等第高的学生加倍努力,产生一种良性的竞争。
合作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让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当前所进行的合作只是初级的合作,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践将日趋完善,各种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正确把握好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1).
[2]王芩,张萍.刍议合作学习[J].文教资料,2006(1).
(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
关键词:合作学习;信息技术;教学
合作学习起源于美国,是目前国际上比较流行的一种先进的教学理论与策略。它是以异质学习小组为基本形式,系统利用教学动态因素之间的互动,促进学生的学习,以团体成绩为评价标准,共同达成教学目标的教学活动。合作学习不仅能极大地提高教学效果,更重要的在于其立足于现代教育教学的高度,为改善和建立新型的师生关系,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造了适宜的环境和条件。
现代教育理论认为:一个人今天在校的学习方式,必然会与他明天的社会生存方式保持某种内在的一致性,合作能力是21世纪对人才能力的基本要求,而合作学习正是这种一致性的切入点之一。在国内,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合作学习作为实现学生学习方式转变的着力点被广泛研究和使用。下面,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谈谈在职高信息技术教学中应用合作学习的一些体会。
一、 将合作学习引入信息技术教学
信息技术目前已经作为一门学科在学校普及,但是它受到各地区各学校的条件限制,使得学生所掌握的知识及操作水平参差不齐。就以笔者学校的学生为例,因家庭条件不同,一些学生家里已购买计算机多年,对计算机的操作相当熟悉,而也有些学生对计算机仍然一无所知。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就给教师的授课带来了困难。另外,笔者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生教学中出现了这样的现象:一部分学生很轻松地就完成了教师布置的任务,然后有的开始学习其他相关的内容,有的则开始玩游戏;第二部分学生尽管完成任务的速度较慢,但也能够通过自己看书钻研或者只要经过教师简单的指导便能完成;第三部分学生则必须要经教师手把手地教才能完成;第四部分学生只是对着计算机发呆,不知该干什么,也不提问;更有极个别的学生在第一节课下时,连怎样打开和关闭计算机都不知道。针对以上现状,笔者和其他同事试着改变教学方式,在这期间曾经采用了多种不同的教学方式,但结果发现教学效果并不是很显著,直到我们使用了合作学习这一教学方式以后,情况才有所改善。通过理论上的学习和研究,我们发现合作学习与传统的被动接受知识的教学相比,有很多新的特点,如教师淡化权威,教师角色转变,学生不再看学生的后背,而是面对面围桌而坐,注重互助式、互动式、讨论式的学习等等,对学生的学习产生了积极的影响。于是我们开始尝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采用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结果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二、 合作学习的实施
众所周知,如今的信息技术教学活动已不仅仅是传授单一的计算机操作知识,更重要的是为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打造终身学习的平台,把学生培养成为信息时代的合格公民。在信息技术教学中,运用合作学习方式,需要激发各类学生的学习潜能,使得人人有兴趣,个个有所得,真正达到全面提高全体学生信息素养的目的,其具体做法如下。
(1)分好小组。对全班学生进行合理的分组,这是开展合作学习的基础。分组不是想当然的事,为了促进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分组时要考虑学生的能力、兴趣、性别、背景等因素。一般讲,应遵循“组内异质、组间同质”的原则,保证每个小组在相似的水平上展开合作学习。
(2)课前准备。这是合作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主要是教师的准备:教师在开展合作学习前要优选合作学习的内容,最好选择那些不合作就无法完成或者通过合作会收到更好的效果的学习内容。另外,由于收集信息也是信息技术教学中十分重要的一个环节,在好多实践课上,都要用到一些素材,所以也要求教师在课前有充分准备。
(3)课堂教学。在课堂教学中,合作学习的目的是要让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尝试成功的喜悦,但是如果处理不好优生与差生的关系,非但达不到目的,相反会加剧两极分化,优生更优,差生更差。活动中,每人要各司其职,既是学习的参与者,又是活动的组织者,使每个学生都平等合作,快乐学习。而教师的任务主要是检查、督促、指导,在此过程中要尽可能多地给予赞许和鼓励,及时发现问题,并予以纠正。
(4)合理评价。合作学习重在学习的过程,学习评价应以自我评价与小组评价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由于信息技术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它的评价不能延用其他科目传统的评判标准,而是要针对每个同学在合作学习中的不同表现、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评价方式、评价角度和评价标准。一般来说,学生只要对自己在合作学习过程中的表现和行为感到满意,那么就是成功的合作。
(5)重新分组。在某个学习阶段完成以后,我们将依据评价结果重新划分小组,目的在于小组间的平衡,提高学生在不同小组环境下的合作学习能力。这样做,一方面可以使每个学生都能有更多机会与更多同学进行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人际交往能力,另一方面也能给最初成绩低的学生提供新的机会,在其上升一个或多个等第后,完成由接受帮助到帮助别人的角色转换,看到个人努力和集体合作的效果,进而提高其合作学习的积极性,同时也能促进原来等第高的学生加倍努力,产生一种良性的竞争。
合作学习对我们来说是一种比较新的教学方式,需要我们不断地进行探索和研究,以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真正让学习成为学生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当前所进行的合作只是初级的合作,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进行,在各方面的共同努力下,合作学习的理念与实践将日趋完善,各种问题将得到逐步解决。只要我们在教学中正确把握好教师、学生、环境三者之间的关系,时刻把握“以学生发展为本”这根主线,我们的课堂教学才能焕发出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王坦.合作学习简论[J].中国教育学刊,2002(1).
[2]王芩,张萍.刍议合作学习[J].文教资料,2006(1).
(张家港工贸职业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