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激励机制在教育管理中的运用

来源 :动动画世界·教育技术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mjmengm19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教育管理中,激励机制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本文从激励机制的定义出发,简述了教育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的意义,提出教育管理中有效运用激励机制的几点措施,旨在激发被管理者潜能,开创教师乐其教,学生乐其学的良好教学风貌。
  关键词:激励机制教育管理有效运用
  
  一、所谓激励机制
  激励是指根据人的需要,科学地运用一定的外部刺激手来激发人的动机,调动人的积极性,使之朝向一定目标进行心理过程。要有效运用激励,首先,激励的手段必须符合人的要求,其次,激励手段是一定的外部刺激,再次,激励过程是从动到目标实现的过程。而激励机制指的是是在一定理论指导下,有针对性地运用激励方去启迪人的心智潜能。学生是教育管理的主体,也是教育发展的关键因素,因此教育管理者应把促进每一位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作为教育管理的目标,研究和了解学生的需要,运用特定的刺激手段去激发其动机,设置明确而有意义的目标去引导学生的行动,使学生的内在潜能及积极性得以充分发挥,从而自觉地努力学习。
  二、教育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的意义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肯定,因此在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只有充分了解和洞悉学生思想、品行形成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关心爱护学生,用丰富的情感感染学生,有的放矢地进行引导、启发、帮助、激励。教师只有发自内心地对学生的肯定和鼓励,对学生起到极大的激励作用。国外的教育学家曾经做过这样的试验:把成绩好的学生和成绩差的学生分成两个小组,对成绩好的那组灌输的是:再努力你们也就这个样了,不会再有更大的进步;而对于成绩差的那组学生,教师则不断对其进行激励,以赞赏的态度肯定他们能够取得更大成功。许多年后,成绩差的那组取得了最大的成功,而成绩好的那组却是表现平平。因此,在教育管理中,激励机制的作用是举足轻重的,它能激发学生的内在潜能,开发学生的能力,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有效的激励机制能决定每位学生的努力程度,甚至会影响到他们一生的成败。
  三、教育管理中如何有效运用激励机制
  (一)在了解学生主观需求的基础上运用激励机制
  在管理中正确的使用激励机制,则关系到学生是否能得到健康发展。人的需求是有层次之分的,需求层次越高,由此而引发的行为动机就越强烈。需求按其来源有主观需要和客观需要。主观需要是形成动机的决定性因素。客观需要是形成动机的外部条件。主观需要停留在较低层次的学生,其学习目标往往定位在“拿文凭”,学习过程中常常表现出对具体的学习内容不重视,不感兴趣,而且组织律松散。而学生的非智力因素,诸如兴趣、爱好、情感、意志等是其人生追求的内在动力,决定着其观察力、思维力、想象力、记忆力等智力因素发展,教师只有充分了解这样的关联,有的放矢地在教育管理中运用激励机制,充分挖掘学生的非智力因素的潜力,给学生设计明确的人生目标,帮助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理想,激起其人生追求的内在动力,完善其个性、性格的发展。
  (二)教师以身作则感染学生
  教育管理学认为,管理是管理者和被管理者相互影响的行为。对于教师和学生来说,教师其实也是一种管理者,学生是被管理者。管理者的知识、经验、能力和品德修养等能对被管理者产生深远的影响,被管理者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用他们自己的价值观念、思维方式、道德标准来分析和评价,是相互的行动。提高教育质量是教育管理的中心任务,而教育教学的对象学生是关键。所以,能否管理好学生是能否搞好教育教学的前提条件,也是体现教师的能力和素养的一个层面。教育管理过程中,教师应应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积极探索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的教学模式,以此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的发展,以身作则,身体力行,不断提高自身修养,积极营造“敢为人先、勇于竞争、鼓励成功、宽容失败”的氛围,尊重一切有利于学生进步的创造愿望,发挥学生的创造力,肯定学生的创造成果,构建有利于人才成长的和谐环境,以积极向上的精神、语言及行为来感染学生求知热情,催发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动力。
  (三)学校完善各项制度,使激励机制有章可循
  不论是学校领导、教师还是学生,都是学校的主人,学校就是他们施展才华的场所,学校只有不断完善各项规章制度,使激励机制有章可循,实现依法治教,依法行政,科学管理,民主决策,才能保证激励机制在教育管理中的有效实施。首先,学校可引进竞争机制,在教师队伍中实行能上能下,能进能出、岗位流动的教师人事体制和“各尽所能、多劳多得、少劳少得”的岗位报酬分配制度,同时以课程改革为基点,修正课堂教学评价机制,促进教学改革,结合新的教育目标来修正学生评价机制,促进学生的持续发展,开展各种形式的竞赛活动,以提高教学质量及管理效益。其次,贯彻“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发扬民主精神,给予师生充分的尊重和自主,鼓励师生参与学校的管理决策,对其提出的建议和意见虚心接纳,博采众长,使教师及师生充分体会到自己的主人地位,激发其强烈的主人翁意识及责任感,从而开创教师乐其教,学生乐其学的良好风貌。再次,深化学校民主管理机制,充分发挥工会等组织在学校管理的作用,增强教师的参与学校管理的意识和能力,使教师能在自己的岗位上充分发挥应有的价值,稳定教师队伍。最后,实现教育管理机制的透明化,让广大教师和学生充分明了整个激励机制的运作过程,使了解学校关于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全局性工作,了解大的建设项目,体现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对教师及学生的教学绩效进行有效监控和评估,并在评估的过程中善于发现典型,把真正做出成绩的、受到拥护的先进人物评选出来,对其进行嘉奖,对于反面的典型做出相应的惩处,以此来实现激励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汪波.教育管理工作中的激励机制[J].教育理论与实践,2003
  [2]文理.《中华教育改革与创新》 [M]中国计量出版社,2006年
  [3]松柏.《管理学原理》[M]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年12月
  作者简介:
  胡卓文,单位:浙江财经学院,职称职务:政治辅导员,研究方向:学生管理。
其他文献
在初中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多数是教与学的简单关系,教师只要把知识传授清楚,学生只要把知识掌握,一般情况也就算完成任务了。但是怎么样真正地让学生更快更牢固的掌握知识呢?在课堂中沟通式教学显得尤为重要。笔者浅谈一下自己的看法:  一、在英语课堂教学中应体现沟通式教学的原则  长期以来,人们对如何提高英语课堂教学效果进行了许多有益的探索,但从深层次来说,都忽略了这样几个事实:一是初中生在接
期刊
摘要: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重视提高学生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让学生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发展学生个性,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每一个语文学习中的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应重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  关键词:挖掘教材 阅读指导情感体验发展个性    在语文学习过程中,学生都是一个独特的自我,应重视他们在语文学习中的独特感受和情感体验。如果只是以落实所谓的“知识点”为前提,以单纯的接受
摘 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对技术型人才的需要越来越大。本文是针对职业院校中机电专业展开的,主要从提高学生兴趣、改革教学方法、重视技能培养这三个方面来论述如何提升教学水平的,希望能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关键词:职业教育 机电专业 兴趣 实践技能    0 引言  现阶段我国教育发展的重点项目之一是职业教育。在科技教国、科技兴国的战略施行后,我国加强了经济体制的改革的力度,企业的产业升级与结构调整不断
苯丙胺类物质是一大类人工合成的以苯丙胺为母体的化合物。如果正常人群少量多次地摄入苯丙胺类物质,将产生程度逐渐加深的耐受性,从而表现出日渐显著的耐受行为。随着生理及心理条件的改变,苯丙胺类物质的代谢动力学规律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不再与正常人群的代谢动力学规律一致。近年来以甲基苯丙胺(methamphetamine,MA)为代表的苯丙胺类物质滥用极为普遍。因此本文就苯丙胺类物质中甲基苯丙胺及其代谢产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