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研究

来源 :教育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uis0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无论是在班级管理,还是在学生个人成长发展过程中,班主任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随着新课程改革体制的实施,要求班主任也需与时俱进。现阶段,班主任管理班级时最重要的手段就是制度与教条,实际管理过程中仍存在着不少 误区,本文首先论述了建立“以人为本”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模式的必要性,其次,对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进行了一番思考。
  【关键词】以人为本 班级管理 思考
  引言
  当前,有不少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注重量化管理模式,盲目地追求精确性,从而以示学生间存在的差异。特别在小学时期,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通常按照自己的个性化工作及学校所制定的相关规章制度办事,没有重视起小学生的个性发展、特长以及实际需求,存在着诸多的误区,笔者认为,当前应创设“以人为本”的班级管理模式,这是十分有必要的。
  1 建立“以人为本”的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模式的必要性
  小学阶段的学生有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精力充足,有活力,希望自己能够独立自主和被人所尊重,向往着合理、民主、公正。所以,就要求班主任在班级管理过程中对学生的个性加以高度的重视,以学生为主体地位,采用民主化的管理模式,这样,学生不再是以往的被监督对象,而成为教育管理过程中的核心,使得他们的主体性得到了全面的发挥,自我管理以及自我教育能力进一步提高,并且形成了良好的民主意识和健康的人格。采用“以人为本”的管理模式不仅能够科学合理的指导班级管理工作存在的巨大价值,同时对于小学生的发展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1.1能够帮助学生树立起良好的主体意识
  小学时期,应重视培养学生形成良好的主体意识,这是推动他们主体性发展的重要手段。只要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参与自身发展的积极主动性也就会越大,这样他们在教育活动过程中也就会将自身的能动力量全面的发挥。同时,学生的主体意识不断增强,对于自己发展的责任也就会越来越大,那么,就会对自身有着较高的要求。
  1.2能够给帮助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
  在基础教育中,一项不可忽视的内容就是培养小学生形成健康的人格。缺乏爱心、缺乏责任心、合作度不高、集体意识与社会意识不强等等人格缺陷多数都是因为班级管理制度中严重缺乏以小学生发展为核心的管理模式,完全和人本主义理念背道而驰。人本主义的班级管理模式除了能够培养出熟知现代科学文化知识以及较高智力的人,同时,对于小学生的情感、信念、意志等非理性因素也进行了良好的培养,也就是说,对于学生主体人格的培养十分有利,使得学生在接受知识与智力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一种独立、良好的人格。
  2 以人为本理念在小学班主任班级管理中的应用
  现阶段的小学班级管理过程中,班主任必须将自己的管理理念进行全面的转变,并根据学生们的实际特点以及教育资源,制定一套科学合理、高效的班级管理模式,从而将班级管理质量水平进一步提高。
  2.1树立科学合理的管理理念
  在小学教育中,学生不仅是其的客体部分,同时还是接受教育的主体,每位学生都有着自己的思想感情,所以,教育者必须将自身的思想观念进行全面的转变,从而让每位学生在组织结构中都能够将自身的潜能充分的发挥出来,最终促进他们个性自主的发展。首先,小学阶段的学生都是充满鲜活生命的人,所以班主任在面对这样一个群体时,不仅不要忽视、冷漠他们,也不要一味的灌输、强制、体罚他们,而是要对学生表现出热爱、尊重,对待学生必须时刻以民主、平等为原则,主动地接触学生,拉近彼此间的距离,将管理过程中原本属于学生的主动权归还给学生。其次,小学阶段的学生有着多方面的需要,因此,班主任在面对需要时,也应作出多方面的选择。不仅要对小学生成长过程中的诸多选择予以尊重,同时,还要对他们选择错误以及重新选择的权利予以尊重。另外,小学阶段的学生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特征,不过,班主任绝不可以将自己当成塑造者,应做学生成长过程中的指导者与帮助者,通过教育者的积极引导,让学生自己学习与体验以及生活,从而实现主动全面的发展目标。
  2.2重视方法、过程、情感相结合的管理模式
  首先,对小学生的自主管理方法予以一定的指导;学生自主管理班级过程中,班主任不能不闻不问,因为他们的能力毕竟是有限的,应将自己的主导作用全面地发挥,对学生的工作加以指导,积极引导学生开动脑筋,结合班级的具体特征,自主能动性的开展工作,增强自身工作责任心,做好学生们的参谋后盾。其次,对小学生自主管理过程加以关注;实质上,班级管理是在合作机制的基础上而建立的,学生自主管理班级的过程就是学生间合作管理的过程。比如,在学习一套新的广播体操时,体育委员将班级学生分为了四个小组,要求各组长统一动作,然后分别指导本组训练。在这一过程中,体育委员与组长之间必须紧密的配合,只有这样,才能够教好广播体操。所以,班级管理过程中,各部门必须与小组间紧密的合作,这样,学生们的人际交往能力与合作意识才会有进一步的提升。另外,对小学生参与管理的情感予以关注;班级管理过程中,充分利用学习小组的优势,开展各组之间的良性竞争。可以制定《文明小组评比细则》,每一星期做一次小结,每月进行一次总结,这样,学生就会将自我管理当做是为组争光的任务来抓,不自觉中提高了学生参与管理的情感。
  3 结论
  综上所述可知,现阶段,小学班主任必须构建新的管理理念以及管理思想,结合班级具体情况和学生的生理及心理特征,制定一套完善的学生自主班级管理方案,在内驱力的基础上,将主体特性全面的发挥,充分开发与利用班级中的人力资源,这就是本文所说的“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
其他文献
【摘 要】班主任是班集体的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生灵魂的塑造者,班主任应该像慈母一样去爱护每一个学生。应该用火一般的热情去爱党的教育事业。以身作则,发挥表率作用;抓住好的时机对学生进行教育;把工作做到学生的心里。班主任工作是繁杂而琐碎的,但一点一滴无不倾注着真挚的感情。  【关键词】教育 爱 沟通  班主任是班集体的主要教育者和组织者,是学校贯彻国家的方针,促进学生全面健康成长的骨干力量,更
【摘 要】本文分析了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的一些不足和弊端问题,就如何结合小学生自身学习和思维特点,提出了自己多年从事教学工作中总结的经验和做法,主要还是让学生懂得将学习过的数学回归于生活中。  【关键词】小学数学 教学与生活 问题 解决  数学是人类对现实世界规律的抽象总结和归纳,是构成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数学来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解读》中明确
《小学数学教学大纲》十分强调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在教学要求中增加了“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不仅要求应用题选材应联系学生实际,而且要求“数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景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为他们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小学数学的各个知识类型、各年级段、各种形式的课的数学学习都应该和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基于这一目标,我们从应用题教学“生活化”的角度,进行了探索和实践。下面谈谈我的一些见解。
【摘 要】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人民开始意识到本国经典文化的没落。尤其是当代青年对西方文化趋之若鹜,对于自己国家的经典却知之甚少。针对此状况,早在1995年,冰心、赵朴初、南怀瑾等九位文化界的大家就在全国政协会议上提出了《建立幼年古典学校的紧急呼吁》,并随后展开了“中国古诗文文化诵读活动”。虽说这一活动到现在为止发展不甚理想,但是现在国家教育部终于认识到中国经典文化没落的严重程度并将经典诵读纳
【摘 要】本文结合笔者参与香港培训工作的体会,根据以往教学经验,对如何在教学管理与班级管理中渗透教育的智慧,进行分析与探讨。  【关键词】教师 教学 班级管理 智慧 对策  教师工作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工作,作为一个有着5年教龄的班主任,我有较深的体会。今年我参加的赴香港3天的培训,让我见识了很多香港老师工作中的许多智慧。在香港的感受和体验很多,虽然他们一周有30节课,可每个人心态都十
【摘 要】大众艺术体操是一门优美的体育运动,具有健身、美育、教育等效果。大众艺术体操能够通过对学生的普遍身体训练,使学生的身体发育更加健康,使学生的心理素质在日常教学的磨炼中获得强化。同时,大众艺术体操课还能够对小学教学体系进行补充和完善。因此,需要广大教育工作者在细心探索的过程中保障大众艺术体操课的开设。  【关键词】小学教育 大众艺术体操课 影响  一、大众艺术体操课对小学教学体系的影响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