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和落实及构建道德课堂理念的深入,全国各地都在编写和使用《导学案》,但编写和使用的情况差别很大,有的甚至没有起到使用《导学案》的作用。笔者编写和指导学生使用《导学案》已有近六年的时间,本文就《导学案》的编写和具体的课堂实施谈几点心得体会。
关键词:导学案 自主学习 高效课堂
一、 充分认识编写和使用《导学案》的重要意义
《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学习,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课程纲要》、学习材料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编写的供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自主学习材料,是“以学定教、教学合一”的载体。它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摘自《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导学案编写与使用的指导意见》)
因此,编写《导学案》时,要求教师要研究学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科学地规划课堂教学。另外,教师还要研究教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程度,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二、 编写和使用《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1. 整合教材内容,以课时为单位
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为例,每个单元都由以下板块组成:热身(Warming?up), 读前(Pre?reading), 阅读(Reading), 理解(Comprehending), 语言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 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 小结(Summing up), 学习建议(Learning tips)和趣味阅读(Reading for fun)。 一个单元这么多的板块,要在一周五节课的时间内把这些内容全部处理完,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要对教材进行整合。笔者一般的做法是:
课时1:整合热身、读前、理解三部分,以练习的形式呈现在《导学案》上,这部分将作为学生预习阅读来用。课上老师以检查预习和反馈学生的问题为主,并指导学生完成阅读的学习。
课时2:趣味阅读和语言学习。因为语言学习比较枯燥,所以把趣味阅读部分或者自己根据情况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和语言学习结合起来。
课时3:语言运用。复习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并完成这部分的阅读。
课时4:语言运用中的听、说和写作。
课时5:单元复习和检测(以单元测试卷的形式当堂测试)。
2. 以学生为主体,用问题“导学”,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编写和使用《导学案》最重要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老师要从“幕前主角”转到“幕后导演”,从而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导学案》的编写要主要以问题为主,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问题设计要精心,形式要多样;要防止把《导学案》搞成“习题集”或“练习册”。另外,《导学案》的编写一定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也要分层设计。
通过检查学生的做题情况,老师就可以发现学生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根据他们的共性问题,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讲解。这样,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就大大减少了,而且针对性强了,学生课堂上练的多了,积极主动性也就提高了。因此,老师可以做到精讲精练,还课堂于学生,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这不就是广大教育者所期待的高效英语课堂吗?
3. 集思广益,不断完善
《导学案》的编写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它是在全组老师的共同研讨下,集每位教师设计之精华,并通过教学实践,才能初步形成其大致框架结构的。基本框架确定以后,内容和形式也要根据每单元话题的不同进行调整。笔者现在所使用的《高一英语导学案》,从2011年9月开学至今已经是几易其稿,中间修改的次数已无法统计了。我们大家都清楚,任何事物的发展,只有顺应时代,在前进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才能得以长存。
三、 结束语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出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老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笔者通过数十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导学案》的使用使老师和学生都感受到了夸美纽斯所谈及的教育理想。当然,编写出适合学生的、科学的《导学案》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前提,这就需要老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认真、严谨的、对学生负责的工作态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夸美纽斯的教育理想会在更多的学校得以实现!
关键词:导学案 自主学习 高效课堂
一、 充分认识编写和使用《导学案》的重要意义
《导学案》是教师为指导学生学习,依据学科《课程标准》、《课程纲要》、学习材料及学生的认知水平,设计、编写的供学生在学习中使用的自主学习材料,是“以学定教、教学合一”的载体。它有利于促进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摘自《郑州市教育局关于导学案编写与使用的指导意见》)
因此,编写《导学案》时,要求教师要研究学情,从学生的角度出发,科学地规划课堂教学。另外,教师还要研究教法,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程度,真正做到“以学定教”。
二、 编写和使用《导学案》的基本原则
1. 整合教材内容,以课时为单位
以人教版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为例,每个单元都由以下板块组成:热身(Warming?up), 读前(Pre?reading), 阅读(Reading), 理解(Comprehending), 语言学习(Learning about language), 语言运用(Using language), 小结(Summing up), 学习建议(Learning tips)和趣味阅读(Reading for fun)。 一个单元这么多的板块,要在一周五节课的时间内把这些内容全部处理完,是不可能的,所以必须要对教材进行整合。笔者一般的做法是:
课时1:整合热身、读前、理解三部分,以练习的形式呈现在《导学案》上,这部分将作为学生预习阅读来用。课上老师以检查预习和反馈学生的问题为主,并指导学生完成阅读的学习。
课时2:趣味阅读和语言学习。因为语言学习比较枯燥,所以把趣味阅读部分或者自己根据情况设计一些有趣的活动和语言学习结合起来。
课时3:语言运用。复习本单元的重点词汇并完成这部分的阅读。
课时4:语言运用中的听、说和写作。
课时5:单元复习和检测(以单元测试卷的形式当堂测试)。
2. 以学生为主体,用问题“导学”,兼顾不同层次的学生
编写和使用《导学案》最重要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老师要从“幕前主角”转到“幕后导演”,从而达到课堂高效的目的。《导学案》的编写要主要以问题为主,但是需要特别注意的是,问题设计要精心,形式要多样;要防止把《导学案》搞成“习题集”或“练习册”。另外,《导学案》的编写一定要兼顾到不同层次的学生,练习也要分层设计。
通过检查学生的做题情况,老师就可以发现学生本节课存在的问题,根据他们的共性问题,再进行有针对性的集中讲解。这样,老师上课讲的内容就大大减少了,而且针对性强了,学生课堂上练的多了,积极主动性也就提高了。因此,老师可以做到精讲精练,还课堂于学生,学生真正成了课堂的主人,这不就是广大教育者所期待的高效英语课堂吗?
3. 集思广益,不断完善
《导学案》的编写不是一个人的工作,它是在全组老师的共同研讨下,集每位教师设计之精华,并通过教学实践,才能初步形成其大致框架结构的。基本框架确定以后,内容和形式也要根据每单元话题的不同进行调整。笔者现在所使用的《高一英语导学案》,从2011年9月开学至今已经是几易其稿,中间修改的次数已无法统计了。我们大家都清楚,任何事物的发展,只有顺应时代,在前进中不断地改进和完善,才能得以长存。
三、 结束语
捷克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在《大教学论》中说出了他的教育理想:“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老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可以多学;使学校可以少些喧嚣、厌恶和无益的劳苦,独具闲暇、快乐及坚实的进步。”笔者通过数十年的教学实践发现,《导学案》的使用使老师和学生都感受到了夸美纽斯所谈及的教育理想。当然,编写出适合学生的、科学的《导学案》是实现这一理想的前提,这就需要老师扎实的专业知识和认真、严谨的、对学生负责的工作态度。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夸美纽斯的教育理想会在更多的学校得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