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高等医学教育要培养能做事、会做人的优秀医学人才,只有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生命教育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生存问题的教育,进行生命教育的途径有很多,文学渗透的方式对于医学生开展生命教育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引领医学生自觉树立生命意识,通过文学作品的解析,引导医学生培养积极的生命的态度,通过文学作品的赏鉴,唤起学生对高尚的精神生命的追求。
关键词:医学生;生命教育;文学视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325—02
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的日新月异,医学的迅猛发展,教育问题尤其是关乎人们生命健康的医学教育问题也日益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最近公布的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卫生人力资源。”医学院校培养的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作为医学生,不仅要重视生物学意义上的疾病,更要珍视社会学意义上的病人。只有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切实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为人民健康服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医学生的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及其与文学的关系
生命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因此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生存问题的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和境界,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要让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从而丰富精神生活、提高文化素养、完善道德品质,去追求高尚的精神生命。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科学教育,又要重视人文教育。
文学是人学,是关于人生、社会、人的精神与心灵的艺术探索,因此,一部文学作品,实际上就是一段人生。我们阅读作品,就要进入他人的心灵世界,并与之对话,以便丰富我们自己的人生内涵。可以说,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是审美地反映人生的,而读者通过阅读作品,审美地反思与领悟生活。文学作品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丰富、生动、易于感知和理解,而且很多文学作品都涉及生命这个命题,通过作者的诠释与演绎,读者结合自己的经历、阅历,会更容易参透和领悟生命的真谛,把握自己生命的航向,从而作出明智的选择。
二、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及普遍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7年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全球每年因为自杀而死亡的人数近100万,从年龄上看,15岁—25岁之间青少年的自杀率呈上升趋势。自杀者的年龄集中在15—34岁,自杀在我国人群死因中已排名第五,生命已经出现了危机。1968年美国学者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并撰写了《生命教育》。澳洲、日本、台湾、香港、中国大陆许多城市的大中小学也都启动了生命教育工程。
目前,在大学中实施生命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其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建立完整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台湾东海大学在大学部开设统整性的生命教育课程,2004年以来,总共开设有“生命教育概论”、“生命发展与关怀”、“自然科学与信仰”、“宗教概论”和“生命专业伦理”5门必修课程,以及涉及宗教、伦理、生死教育、自我成长与人际互动、服务实践5大领域的选修课程。
(二)改革已有的课程结构,将部分课程加以整合,或者在原有的课程中增加或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台湾辅仁大学将人生哲学、大学入门与专业伦理3门课整合为“全人教育”的基础课程。哈尔滨医科大学设计并实施了以“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心理危机的识别、有效自助、他助与求助等。
(三)在选修课中增设新的生命教育的课程
复旦大学从2005年起开设“生命教育研究”的选修课。该课程通过分享青年人的成长故事、生命感悟和人生困惑,以及交流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对人生的思考和关怀,帮助学生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个人独特的生命,实践并活出天地人我共融共在的和谐关系。
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心理防御功能,但是其持久的渗透力和深远的影响力会随着周围环境及自身境遇的改变而变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健全完善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还未真正形成,而社会的世俗又促使其过早地趋于他们所谓的成熟,对一些大道理、正面教育有着天然的免疫力和逆反心理,不容易深入他们的内心。
三、生命教育的途径——文学渗透
(一)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引领医学生自觉树立生命意识。
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因其表现生命的本质内涵而具有了恒久的艺术魅力。古今中外的很多文学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生命意识。如《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内心极度痛苦和凄怆,经过无尽的掂量,他以比选择死更大的勇气毅然地选择了生,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这不仅是灵与肉的不断撞击的结晶,也是维护尊严的信念与追求不朽的信念不停撕扯的结晶。《定风波》中,苏轼面对自然界及人生中的风雨,表现出的是“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坦然,“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再如陶渊明、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巴金、冰心、朱自清等作家的作品,表现为或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一腔热情,或对命运多舛、怀才不遇的悲愤愁苦,或躬耕田园退隐自然地潇洒自得,或韶华易逝生命短暂的哀婉悲叹……欧洲的文艺复兴强调的也是人本主义,反对宗教对人生命的压抑和迫害,提倡尊重生命。 文学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文学课中学习大量的经典作品,就是走近先哲和时贤,用他们健康高尚的精神世界去陶冶学生的情操,滋养学生的心灵,优化学生的心理结构。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文本为载体帮助学生唤醒生命,认识生命,尊重生命,超越生命,促进生命主体全面、个性、主动、自由的发展。
(二)通过文学作品的解析,引导医学生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情感载体,既是作家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审美感受,又是读者对作品所阐发的精神实质的接受。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学特有的审美教育功能,分析文本,阐释作家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感受,引领学生通过诵读、直觉、联想、想象等方法,身临其境、换位思考,并结合自己的阅历理解作品,感悟作家的生命体验,从而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从更高的层次上解析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更加珍视、护佑生命。如瑙曼所言:“读者通过接受活动,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加以改造,通过作品中蕴藏的潜能使这种潜能为自身服务。但是,读者在改造作品的同时,也在改造他自己,当他将作品中潜藏的可能性现实化时,也在扩大自己作为主体的可能性,这就是作品在他身上产生的效果。”1
(三)通过文学作品的赏鉴,唤起学生对高尚的精神生命的追求。
文学作品鉴赏是以审美活动为主导的综合活动,读者通过注意、期待、知觉、想象、领悟、情感、回味等心理活动,使之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心理活动,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其他价值。“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要善于引导他们发现和探索人生的价值,使他们懂得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要在精神世界里追求更高的境界。”2 通过赏鉴文学作品,特别是一些身残志坚的作家的作品,可以鼓舞人的斗志,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从更高层次上领悟生命的崇高。如著名文学家史铁生,21岁双腿瘫痪,再也没有站起来。面对生活和精神的双重困境,他没有对命运哀怜和自叹,反而通过自身的经历,转而关切普遍性生存的精神“伤残”现象。读其《我与地坛》,可以感悟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的话,在一个历经磨难的人口中平静地说出,本身就有斩钉截铁的力量,让我们浮躁的心有了皈依,不再漂泊。
参考文献:
[1](德)瑙曼著,范大灿编.作品、文学史与读者[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35.
[2]赵允玉.试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06,(10):95.
关键词:医学生;生命教育;文学视域
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0118(2012)11—0325—02
随着世界经济科技的日新月异,医学的迅猛发展,教育问题尤其是关乎人们生命健康的医学教育问题也日益严峻地摆在人们面前。最近公布的我国《本科医学教育标准》(以下简称《标准》)提出:“医学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为社会提供优质的医药卫生人力资源。”医学院校培养的是未来的医务工作者,作为医学生,不仅要重视生物学意义上的疾病,更要珍视社会学意义上的病人。只有理解生命、尊重生命、爱惜生命,才能更好地为患者服务,切实践行“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誓言,为人民健康服务。所以,在教学过程中要加强对医学生的生命教育。
一、生命教育及其与文学的关系
生命教育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因此所谓生命教育就是关于人的生活、生命与生存问题的教育,是帮助学生认识生命、尊重生命、珍爱生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健康地发展生命,提升生命质量和境界,实现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教育。要让学生认识人类自然生命、精神生命和社会生命的存在和发展规律,认识个体的自我生命和他人的生命,认识生命的生、老、病、死过程,认识自然界其他物种的生命存在和发展规律,从而丰富精神生活、提高文化素养、完善道德品质,去追求高尚的精神生命。最终树立正确的生命观,领悟生命的价值和意义。要以个体的生命为着眼点,在与自我、他人、自然建立和谐关系的过程中,促进生命的和谐发展。因此,在实施教育的过程中既要重视科学教育,又要重视人文教育。
文学是人学,是关于人生、社会、人的精神与心灵的艺术探索,因此,一部文学作品,实际上就是一段人生。我们阅读作品,就要进入他人的心灵世界,并与之对话,以便丰富我们自己的人生内涵。可以说,作家进行文学创作,是审美地反映人生的,而读者通过阅读作品,审美地反思与领悟生活。文学作品大多取材于现实生活,丰富、生动、易于感知和理解,而且很多文学作品都涉及生命这个命题,通过作者的诠释与演绎,读者结合自己的经历、阅历,会更容易参透和领悟生命的真谛,把握自己生命的航向,从而作出明智的选择。
二、生命教育的实施现状及普遍方式
世界卫生组织(WHO)2007年公布的统计数字表明,全球每年因为自杀而死亡的人数近100万,从年龄上看,15岁—25岁之间青少年的自杀率呈上升趋势。自杀者的年龄集中在15—34岁,自杀在我国人群死因中已排名第五,生命已经出现了危机。1968年美国学者唐纳·华特士首次提出了生命教育的思想,并撰写了《生命教育》。澳洲、日本、台湾、香港、中国大陆许多城市的大中小学也都启动了生命教育工程。
目前,在大学中实施生命教育主要是通过课程教学,其形式主要有以下三种:
(一)建立完整的生命教育课程体系
台湾东海大学在大学部开设统整性的生命教育课程,2004年以来,总共开设有“生命教育概论”、“生命发展与关怀”、“自然科学与信仰”、“宗教概论”和“生命专业伦理”5门必修课程,以及涉及宗教、伦理、生死教育、自我成长与人际互动、服务实践5大领域的选修课程。
(二)改革已有的课程结构,将部分课程加以整合,或者在原有的课程中增加或渗透生命教育的内容达到生命教育的目的
台湾辅仁大学将人生哲学、大学入门与专业伦理3门课整合为“全人教育”的基础课程。哈尔滨医科大学设计并实施了以“生命教育”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改革,课程主要内容包括生命的价值、生命的意义、心理危机的识别、有效自助、他助与求助等。
(三)在选修课中增设新的生命教育的课程
复旦大学从2005年起开设“生命教育研究”的选修课。该课程通过分享青年人的成长故事、生命感悟和人生困惑,以及交流宗教、哲学、文学艺术对人生的思考和关怀,帮助学生探索与认识生命的意义,尊重与珍惜生命的价值,热爱并发展个人独特的生命,实践并活出天地人我共融共在的和谐关系。
这些课程的设置,在一定程度上能帮助学生理解生命的意义和价值,增强心理防御功能,但是其持久的渗透力和深远的影响力会随着周围环境及自身境遇的改变而变化,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健全完善的关键时期,世界观、人生观还未真正形成,而社会的世俗又促使其过早地趋于他们所谓的成熟,对一些大道理、正面教育有着天然的免疫力和逆反心理,不容易深入他们的内心。
三、生命教育的途径——文学渗透
(一)通过文学作品的阅读,引领医学生自觉树立生命意识。
文学是人学,文学作品因其表现生命的本质内涵而具有了恒久的艺术魅力。古今中外的很多文学作品都直接或间接地表现生命意识。如《报任安书》中,司马迁遭受宫刑后,内心极度痛苦和凄怆,经过无尽的掂量,他以比选择死更大的勇气毅然地选择了生,提出了“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的生死观。这不仅是灵与肉的不断撞击的结晶,也是维护尊严的信念与追求不朽的信念不停撕扯的结晶。《定风波》中,苏轼面对自然界及人生中的风雨,表现出的是“何妨吟啸且徐行”的坦然,“也无风雨也无晴”的淡然。再如陶渊明、李白、杜甫、曹雪芹、鲁迅、巴金、冰心、朱自清等作家的作品,表现为或报效国家建功立业的一腔热情,或对命运多舛、怀才不遇的悲愤愁苦,或躬耕田园退隐自然地潇洒自得,或韶华易逝生命短暂的哀婉悲叹……欧洲的文艺复兴强调的也是人本主义,反对宗教对人生命的压抑和迫害,提倡尊重生命。 文学课程与人的生命活动、精神活动有着天然的联系,在文学课中学习大量的经典作品,就是走近先哲和时贤,用他们健康高尚的精神世界去陶冶学生的情操,滋养学生的心灵,优化学生的心理结构。泰戈尔说:“教育的目的是应当向人类传递生命的气息。”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以文本为载体帮助学生唤醒生命,认识生命,尊重生命,超越生命,促进生命主体全面、个性、主动、自由的发展。
(二)通过文学作品的解析,引导医学生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
文学作品,作为一种情感载体,既是作家独特的人生体验和审美感受,又是读者对作品所阐发的精神实质的接受。在教学过程中,利用文学特有的审美教育功能,分析文本,阐释作家特定时代背景下的人生经历和内心感受,引领学生通过诵读、直觉、联想、想象等方法,身临其境、换位思考,并结合自己的阅历理解作品,感悟作家的生命体验,从而培养积极的生命态度。从更高的层次上解析生命的意义和价值,进而更加珍视、护佑生命。如瑙曼所言:“读者通过接受活动,用自己的想象力对作品加以改造,通过作品中蕴藏的潜能使这种潜能为自身服务。但是,读者在改造作品的同时,也在改造他自己,当他将作品中潜藏的可能性现实化时,也在扩大自己作为主体的可能性,这就是作品在他身上产生的效果。”1
(三)通过文学作品的赏鉴,唤起学生对高尚的精神生命的追求。
文学作品鉴赏是以审美活动为主导的综合活动,读者通过注意、期待、知觉、想象、领悟、情感、回味等心理活动,使之互相关联、互相渗透的心理活动,实现文学作品的审美价值和其他价值。“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的群体来说,要善于引导他们发现和探索人生的价值,使他们懂得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要在精神世界里追求更高的境界。”2 通过赏鉴文学作品,特别是一些身残志坚的作家的作品,可以鼓舞人的斗志,增强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力量,从更高层次上领悟生命的崇高。如著名文学家史铁生,21岁双腿瘫痪,再也没有站起来。面对生活和精神的双重困境,他没有对命运哀怜和自叹,反而通过自身的经历,转而关切普遍性生存的精神“伤残”现象。读其《我与地坛》,可以感悟他对生命的深刻理解“死是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死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这样的话,在一个历经磨难的人口中平静地说出,本身就有斩钉截铁的力量,让我们浮躁的心有了皈依,不再漂泊。
参考文献:
[1](德)瑙曼著,范大灿编.作品、文学史与读者[M].文化艺术出版社,1997:35.
[2]赵允玉.试论大学生生命教育的理论与实践[J].教育研究,2006,(10):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