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规范程度是社会文明的指针,推广普通话,提高警察普通话口语和书面语能力,使普通话真正成为警察职业规范用语,必将随着我国法制化及警务现代化建设进程成为规范警务活动的必要前提和基本要求。警察职业属于公务员序列和窗口服务行业,根据国家语言文字法对对警务人员进行职业用语规范化标准化的培训是提升其语言素质、促进警察文明执法的重要途径。笔者以为,推广普通话,做好警察队伍普通话培训工作,是当前文化育警的重要任务之一。
关键词 推广普通话 警察职业语言 文化育警 文明执法 警务现代化
警察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塑造人民警察形象的重要方面,是人民警察服务人民宗旨的重要载体,预防、制止、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使我国正在经历由政治建警到文化育警的历程,警务工作逐渐向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迈进,警务工作面临更深层次和更为全面系统的改革提升,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文化育警,提升公安软实力”是警察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规范程度是社会文明的指针,推广普通话,提高警察普通话口语和书面语能力,使普通话真正成为警察职业规范用语,必将随着我国法制化及警务现代化建设进程成为规范警务活动的必要前提和基本要求。警察职业属于公务员序列和窗口服务行业,根据国家语言文字法对对警务人员进行职业用语规范化标准化的培训是提升其语言素质、促进警察文明执法的重要途径。为此,笔者以为,推广普通话,做好警察队伍普通话培训工作,是促进警务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当前文化育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既是是我国法定的标准语,也是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是我们对内维护民族凝聚力,对外扩大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媒介,我国各民族各区域之间交往日益频繁,国外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不能以狭隘的地区意识抵制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不能以井底之蛙的方言习惯阻挡我国现代化的步伐,不能以一己的语言弱点影响国家政府的形象,不能以自身的文化低层次去拖警务工作规范化的后腿。我国这些年大学扩招、招警考试制度的改革使得警察文化素质要求提升有了更大的可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激增,社会成员文化素质文明素养的提升也对警察文化层次有了更高要求。实际上,没有谁看不懂电视,听不懂广播里的普通话,如果出现交流障碍,问题主要是我们的普通话是否够标准够规范,而不是普通话适合不适合警务工作的问题。因此,主动提高警身语言素质,提高普通话口头和书面表达水平,适应工作要求,是当代警察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抓住要害,从日常工作警务用语入手,进行警察用语规范培训
“同志”、“你好”、“请出示…”等之类文明用语,似乎这样的警务规范用语听起来、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坚持做起来却是不容易的,要想做的好,更难。 在工作实践中,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说这些普通话,还不是很习惯,觉得有点别扭,讲起来有点生硬,面对当事人,觉得自己身为执法者,有点居高临下,很难摆正位置,有时候面对当事人在处理违法过程中出现的不配合、狡辩、甚至出言不逊,容易引起自己的情绪激动,甚至导致与被执法者之间发生冲突。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在执法过程中,如果公安干警注意了自己的规范用语,往往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句“同志,你好”,能使被执法者感到亲切,拉近了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的距离;一个敬礼、一句“再见”,赢来了执法对象的配合,展示了是我们警察文明执勤的良好素质;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事实证明,规范警务用语不仅是规范执法的基础,更是我们构建警民和谐氛围的桥梁。
(一)从基层基础工作做起,着眼细节,切实规范民警警务礼仪
在对外上,我们的民警要尽量做到“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基准要求,以会说群众话,会办群众事为工作要求,切切实实做群众的贴心人,在内部工作中,我们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警务用语的具体要求,规范统一警务用语用词;针对不同公务事项进一步规范警务用语,细化了警务用语的内容,规范了警务用语的形式。组织编发了民警警务用语不规范现象及整改标准,并充分利用警用LED电子显示屏、内部电视台广泛宣传民警警务用语规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并加大专项督察工作力度,适时通报相关情况,并纳入对单位和个人的绩效考核。
(二)把握重点,切实规范民警执法用语
规范民警执法用语是民警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更是规范执法行为的客观需要。深入分析民警执法用语不规范现象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了规范要求。一是在各个环节中规范执法用语,督促民警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准确使用有关术语,并做到文明用语;二是在与政府机关和公、检、法等党政部门衔接联系工作中,规范使用执法用语,树立良好形象,赢得理解支持;三是在开展社会帮教、联系社会媒体和接待群众来访等工作中规范用语,做到严谨、热情、礼貌待人。尤其是在各项服务中从礼仪当先、文明当先做起,通过服务用语的规范,切实杜绝在接待群众过程中出现的“冷、硬、横、推”等容易引发群众不满、情绪抵触的现象,逐步改善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以文明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三)以人为本,着力从每个民警自身抓起。
这就要求我们的民警在规范使用警务用语时,
1.要有平稳的心境
平稳的心境是指民警要用平常心、惯性的眼光看待和处理问题。当前,有些民警往往认为往往一些违法行为都是简单的、低级的错误,是原本不该发生的。殊不知,对于很多违法事例的参与者来说,由于文化知识的欠缺、获取法律常识的渠道不畅,“不懂”、“无知”的情况较多。此时,如果我们再运用尖锐、刻薄的语言,教训、奚落挖苦的口吻,违法者很可能连听也听不进去,更谈不上什么教育效果了,同时也反衬出我们执法艺术的浅薄、浮躁无力。执法艺术苍白无力,事实双方参难以接受我们教训他的一句“刺耳话”,民警们纵然施以千言万语,也无法收到好的执法效果,又怎能谈得上和谐。因此我们在警务用语规范中先以“平稳的心境”对待每一位违法者。 2.要有平和的语气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民警面对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普通群众,由于其社会地位、人文背景的不同,导致法制观念也强弱不等。因此,对待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解决方法,这就要我们民警在使用警务用语的同时,善于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感染对方。告知词或委婉、或直白、或幽默、或浅显、或直奔主题、或循序渐进。尽可能地让人心服口服。如此一来,不但起到化解对立情绪、消除矛盾的效果。还能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增进了沟通,建立了互信关系,对我们的执法将大有益处。
3.是要有平衡的心态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对待违法行为往往只有一种选择:敬礼告知——耐心教育——平静处罚。这些需要我们具备正确的心理定位,正确理解执法活动并非一人一已之事,我们头顶国徽、佩带着肩章,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执法行动不在是个人行为。所以要具备一种良好、平衡的执法心态,不卑不亢、有理有节、宠辱不惊。例如我们的交警同志在处理交通违法行为中,在首先敬礼的同时加以规范的语言,这样很多违法人员大都会配合民警妥善处理自己的违法行为,实现执法形成与执法目的的有机统一。达到以人为本,文明公正执法,为人民群众的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文明、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促进警务用语规范化
社会管理是通过各级各类社会管理主体实施的,各级各类社会管理主体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积极发挥社会管理功效,实现社会管理目标。人民警察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直接目的是提高人民警察的普通话水平等级,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措施,充分调动广大民警学习、推广、使用普通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更好地实现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社会目的管理目标。
(一)建立健全人民警察推广普通话组织机构
各级公安机关应明确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应尽快选派有条件的同志参加国家或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的普通话测试员考试,培养人民警察自己的语言文字工作骨干,建立专兼职机构(按照国家规定,对普通话测试工作给予人员、经费和工作地点的保障)。
由专人负责普通话培训和水平测试工作,负责本地区的人民警察普通话水平测试组织工作(可以在各级教育部门、警察院校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帮助下,参加所属市(县)普通话测试),组织普通话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小品表演、故事会等文娱活动,对表现优秀积极、进步明显的个人和集体予以保障,营造学习普通话良好氛围,增强警营文化活力。
(二)积极开展警察普通话培训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
事实上,可以设想民警本应该达到的三级甲等标准,只是一个普通话水平的较低标准,达到这一标准,对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绝大多数同志来说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语言规范意识的养成和会说一口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情况下,结合人民警察的业务实际,制定普通话培训的长期规划,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针对性培训,可以先试点,然后再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具备条件后再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对使用方言以及普通话不熟练的人民警察,应鼓励其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并帮助其处理好培训与工作的关系。如若公安机关自身的培训力量不足,应主动取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支持协助。
(三)采取各种手段,鼓励人民警察在非特殊情况下使用普通话
应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人民警察对推广普通话重要意义的认识,把汉字规范化、推广普通话作为公安机关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可以逐步将普通话水平作为考核人民警察能力水平的内容之一,鼓励人民警察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可以先在服务窗口、内部会议、对外接待、治安交管执勤率先要求使用普通话,由城市带动乡村,循序渐进,并允许某些情况下使用双语(普通话和方言相互补充)工作,要求警务人员在特殊情况(侦查等需要)以外的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发挥人民警察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的表率作用。
(四)由警察院校相关专业教师编写适合警察职业特征的普通话训练教程
该训练教程应包含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相关文件(如汉字定形、定音、定量文件等)、警务常用语三大板块,配置普通话口语表达光盘,使之可以为警务人员自学与培训普通话提供资料,让警务人员了解国家相关语言文字政策,在提高普通话水平的同时加深对警务用语的印象,将规范用语烂熟于心,随时可以脱口而出。
推广普通话,规范警务用语,要求我们以和谐警民关系为出发点,设身处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和适应能力,根据场合和需要调整用语策略。推广普通话是我们提升警察职业素质,进一步推进文化育警的关键,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民警的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让每一个民警充分真正认识到“普通话是警察的职业语言”,努力践行“说好普通话,当个好警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国语[1997]64号)
[3]温家宝总理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4]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测试中心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组织审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20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作者简介:
李晓梅(1965——),女,汉族,四川泸州人,四川警察学院基础部中文副教授,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硕士,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储备教师,四川省语言学会会员,2010四川省高校教师培训中心进修学者,2012年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警务普通话通用教程》负责人。
基金项目:
2012年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警务普通话通用教程》。
关键词 推广普通话 警察职业语言 文化育警 文明执法 警务现代化
警察语言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塑造人民警察形象的重要方面,是人民警察服务人民宗旨的重要载体,预防、制止、打击犯罪的有力武器。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城市化、信息化、全球化使我国正在经历由政治建警到文化育警的历程,警务工作逐渐向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法制化迈进,警务工作面临更深层次和更为全面系统的改革提升,在新的历史时期“加强文化育警,提升公安软实力”是警察队伍建设的当务之急。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语言规范程度是社会文明的指针,推广普通话,提高警察普通话口语和书面语能力,使普通话真正成为警察职业规范用语,必将随着我国法制化及警务现代化建设进程成为规范警务活动的必要前提和基本要求。警察职业属于公务员序列和窗口服务行业,根据国家语言文字法对对警务人员进行职业用语规范化标准化的培训是提升其语言素质、促进警察文明执法的重要途径。为此,笔者以为,推广普通话,做好警察队伍普通话培训工作,是促进警务现代化的重要举措,是当前文化育警的重要任务之一。
普通话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既是是我国法定的标准语,也是联合国大会和安理会六种工作语言之一,是我们对内维护民族凝聚力,对外扩大文化影响力的重要媒介,我国各民族各区域之间交往日益频繁,国外学习汉语的人越来越多,我们不能以狭隘的地区意识抵制民族大融合的进程,不能以井底之蛙的方言习惯阻挡我国现代化的步伐,不能以一己的语言弱点影响国家政府的形象,不能以自身的文化低层次去拖警务工作规范化的后腿。我国这些年大学扩招、招警考试制度的改革使得警察文化素质要求提升有了更大的可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镇人口激增,社会成员文化素质文明素养的提升也对警察文化层次有了更高要求。实际上,没有谁看不懂电视,听不懂广播里的普通话,如果出现交流障碍,问题主要是我们的普通话是否够标准够规范,而不是普通话适合不适合警务工作的问题。因此,主动提高警身语言素质,提高普通话口头和书面表达水平,适应工作要求,是当代警察职业培训的重要内容,为此我们应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一、抓住要害,从日常工作警务用语入手,进行警察用语规范培训
“同志”、“你好”、“请出示…”等之类文明用语,似乎这样的警务规范用语听起来、说起来很简单,但真正坚持做起来却是不容易的,要想做的好,更难。 在工作实践中,刚开始的时候,可能说这些普通话,还不是很习惯,觉得有点别扭,讲起来有点生硬,面对当事人,觉得自己身为执法者,有点居高临下,很难摆正位置,有时候面对当事人在处理违法过程中出现的不配合、狡辩、甚至出言不逊,容易引起自己的情绪激动,甚至导致与被执法者之间发生冲突。俗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在执法过程中,如果公安干警注意了自己的规范用语,往往会受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一句“同志,你好”,能使被执法者感到亲切,拉近了执法者与被执法者之间的距离;一个敬礼、一句“再见”,赢来了执法对象的配合,展示了是我们警察文明执勤的良好素质;这样的例子是举不胜举的。事实证明,规范警务用语不仅是规范执法的基础,更是我们构建警民和谐氛围的桥梁。
(一)从基层基础工作做起,着眼细节,切实规范民警警务礼仪
在对外上,我们的民警要尽量做到“说话要和气、办事要公道”的基准要求,以会说群众话,会办群众事为工作要求,切切实实做群众的贴心人,在内部工作中,我们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一步明确了警务用语的具体要求,规范统一警务用语用词;针对不同公务事项进一步规范警务用语,细化了警务用语的内容,规范了警务用语的形式。组织编发了民警警务用语不规范现象及整改标准,并充分利用警用LED电子显示屏、内部电视台广泛宣传民警警务用语规定,营造浓厚的舆论氛围;并加大专项督察工作力度,适时通报相关情况,并纳入对单位和个人的绩效考核。
(二)把握重点,切实规范民警执法用语
规范民警执法用语是民警个人文明素养的体现,更是规范执法行为的客观需要。深入分析民警执法用语不规范现象的基础上,紧紧抓住容易出现问题的环节进行了规范要求。一是在各个环节中规范执法用语,督促民警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准确使用有关术语,并做到文明用语;二是在与政府机关和公、检、法等党政部门衔接联系工作中,规范使用执法用语,树立良好形象,赢得理解支持;三是在开展社会帮教、联系社会媒体和接待群众来访等工作中规范用语,做到严谨、热情、礼貌待人。尤其是在各项服务中从礼仪当先、文明当先做起,通过服务用语的规范,切实杜绝在接待群众过程中出现的“冷、硬、横、推”等容易引发群众不满、情绪抵触的现象,逐步改善公安机关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形象,以文明形象,赢得人民群众的尊重、理解和支持。
(三)以人为本,着力从每个民警自身抓起。
这就要求我们的民警在规范使用警务用语时,
1.要有平稳的心境
平稳的心境是指民警要用平常心、惯性的眼光看待和处理问题。当前,有些民警往往认为往往一些违法行为都是简单的、低级的错误,是原本不该发生的。殊不知,对于很多违法事例的参与者来说,由于文化知识的欠缺、获取法律常识的渠道不畅,“不懂”、“无知”的情况较多。此时,如果我们再运用尖锐、刻薄的语言,教训、奚落挖苦的口吻,违法者很可能连听也听不进去,更谈不上什么教育效果了,同时也反衬出我们执法艺术的浅薄、浮躁无力。执法艺术苍白无力,事实双方参难以接受我们教训他的一句“刺耳话”,民警们纵然施以千言万语,也无法收到好的执法效果,又怎能谈得上和谐。因此我们在警务用语规范中先以“平稳的心境”对待每一位违法者。 2.要有平和的语气
在日常工作、生活中,民警面对形形色色、多种多样的普通群众,由于其社会地位、人文背景的不同,导致法制观念也强弱不等。因此,对待不同的问题要用不同的解决方法,这就要我们民警在使用警务用语的同时,善于用自己的人格力量来感染对方。告知词或委婉、或直白、或幽默、或浅显、或直奔主题、或循序渐进。尽可能地让人心服口服。如此一来,不但起到化解对立情绪、消除矛盾的效果。还能达到宣传教育的目的。增进了沟通,建立了互信关系,对我们的执法将大有益处。
3.是要有平衡的心态
作为一名人民警察,对待违法行为往往只有一种选择:敬礼告知——耐心教育——平静处罚。这些需要我们具备正确的心理定位,正确理解执法活动并非一人一已之事,我们头顶国徽、佩带着肩章,是为了“人民的利益”。执法行动不在是个人行为。所以要具备一种良好、平衡的执法心态,不卑不亢、有理有节、宠辱不惊。例如我们的交警同志在处理交通违法行为中,在首先敬礼的同时加以规范的语言,这样很多违法人员大都会配合民警妥善处理自己的违法行为,实现执法形成与执法目的的有机统一。达到以人为本,文明公正执法,为人民群众的出行提供更多的便利,努力为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文明、安全、和谐的社会环境。
二、调动各方面力量,形成合力,促进警务用语规范化
社会管理是通过各级各类社会管理主体实施的,各级各类社会管理主体可以通过多种多样的活动方式,积极发挥社会管理功效,实现社会管理目标。人民警察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直接目的是提高人民警察的普通话水平等级,可以尝试采取以下措施,充分调动广大民警学习、推广、使用普通话的积极性和自觉性,更好地实现普通话水平测试的社会目的管理目标。
(一)建立健全人民警察推广普通话组织机构
各级公安机关应明确推广普通话的重要性,应尽快选派有条件的同志参加国家或省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的普通话测试员考试,培养人民警察自己的语言文字工作骨干,建立专兼职机构(按照国家规定,对普通话测试工作给予人员、经费和工作地点的保障)。
由专人负责普通话培训和水平测试工作,负责本地区的人民警察普通话水平测试组织工作(可以在各级教育部门、警察院校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帮助下,参加所属市(县)普通话测试),组织普通话朗诵比赛、演讲比赛、辩论赛、小品表演、故事会等文娱活动,对表现优秀积极、进步明显的个人和集体予以保障,营造学习普通话良好氛围,增强警营文化活力。
(二)积极开展警察普通话培训和普通话水平测试工作
事实上,可以设想民警本应该达到的三级甲等标准,只是一个普通话水平的较低标准,达到这一标准,对我国绝大多数地区的绝大多数同志来说并不困难,困难的是语言规范意识的养成和会说一口比较标准的普通话。要在认真调查研究的情况下,结合人民警察的业务实际,制定普通话培训的长期规划,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进行针对性培训,可以先试点,然后再以点带面,逐步推广,具备条件后再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对使用方言以及普通话不熟练的人民警察,应鼓励其积极参加普通话培训,并帮助其处理好培训与工作的关系。如若公安机关自身的培训力量不足,应主动取得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语言文字工作部门的支持协助。
(三)采取各种手段,鼓励人民警察在非特殊情况下使用普通话
应加大宣传力度,进一步提高人民警察对推广普通话重要意义的认识,把汉字规范化、推广普通话作为公安机关的一项常规工作来抓。可以逐步将普通话水平作为考核人民警察能力水平的内容之一,鼓励人民警察努力提高普通话水平,可以先在服务窗口、内部会议、对外接待、治安交管执勤率先要求使用普通话,由城市带动乡村,循序渐进,并允许某些情况下使用双语(普通话和方言相互补充)工作,要求警务人员在特殊情况(侦查等需要)以外的场合自觉使用普通话,发挥人民警察在推广普通话工作中的表率作用。
(四)由警察院校相关专业教师编写适合警察职业特征的普通话训练教程
该训练教程应包含普通话水平测试训练、国家语言文字规范化、标准化相关文件(如汉字定形、定音、定量文件等)、警务常用语三大板块,配置普通话口语表达光盘,使之可以为警务人员自学与培训普通话提供资料,让警务人员了解国家相关语言文字政策,在提高普通话水平的同时加深对警务用语的印象,将规范用语烂熟于心,随时可以脱口而出。
推广普通话,规范警务用语,要求我们以和谐警民关系为出发点,设身处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提高语言表达水平和适应能力,根据场合和需要调整用语策略。推广普通话是我们提升警察职业素质,进一步推进文化育警的关键,我们要进一步加强民警的思想教育,提高思想认识,让每一个民警充分真正认识到“普通话是警察的职业语言”,努力践行“说好普通话,当个好警察”。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
[2]《普通话水平测试等级标准(试行)》(国语[1997]64号)
[3]温家宝总理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
[4]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普通话测试中心编制、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语言文字应用管理司组织审定《普通话水平测试实施纲要》,2005年商务印书馆出版
作者简介:
李晓梅(1965——),女,汉族,四川泸州人,四川警察学院基础部中文副教授,西南大学汉语言文学硕士,省级普通话水平测试员,国家汉办/孔子学院储备教师,四川省语言学会会员,2010四川省高校教师培训中心进修学者,2012年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警务普通话通用教程》负责人。
基金项目:
2012年四川省教育厅社会科学重点项目:《警务普通话通用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