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上“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

来源 :学校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dnumb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教育家马卡连柯曾说过:“要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培根也曾说:“欣赏者心中有朝霞、露珠和常年盛开的花朵,漠视者冰结心城,四海枯竭,丛山荒芜”。欣赏是一种给予,一种馨香,一种沟通与理解,一种信赖与祝福。
  用“放大镜”去看学生的优点,其实就是利用放大镜的聚光功能,汇集学生的优点和能量,使其环境“温度”达到大脑的燃点,让学生在不断燃烧中实现身体、智慧、情感、态度价值观和适应社会的全面发展。
  一、用“放大镜”看学生,让老师更容易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
  能不能进入学生的内心世界是教育教学成败的关键。记得我刚做班主任是火气比较大,往往会因为一些小事在课堂上大发脾气批评,有时弄的自己很难堪,下不了台,而且我发现如此批评学生,表面上他很服气,其实他只是慑于班主任的威严,敢怒不敢言而已。一次期中考试,我讲评试卷的时候,一些学生漫不经心。我心里很着急,于是便在课堂上直接批评了他们,下课还把他们叫到办公室又批评教育了一顿,本以为这样做学生的学习效果应该会好一些,可是情况并没有因为我不断地批评而改进,反思自己的教育行为,我明白了什么叫“欲速则不达”。没有一个学生是不喜欢被老师赞扬的,老师应该尽量赞扬到每一个孩子,当然捕捉学生的闪光点,前提是要允许学生犯错误,并且能够理解和宽容。这样学生才会对你讲真话说真心话和你沟通,老师也才能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老师要善于置换角色,将心比心,面对学生的错误更能以一颗冷静的心,帮助学生分析问题的所在,能理解他们的所作所为,不至于横挑鼻子竖挑眼,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教育家陶行知先生就曾用三块糖果处理了学生的打架事件,整个过程中只字未提“惩罚”二字,而是发现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并给予肯定。只有走进学生内心,工作才能深入人心。
  二、用“放大镜”看学生让学生更自信、自主
  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特别是对平时调皮又不受老师重视的学生,他们更需要有这种自尊感,有人说过这样一句话:“老师不经意的一句话,可能会创造一个奇迹,老师不经意的一个眼神,也许会扼杀一个人才”。这足以说明老师的言行举止,对学生的成长有多么重要。老师期待学生有什么样的表现,学生便会朝着这个方向前进,而老师的鼓励和支持会让学生走得更快、更远。“人都愿意在表揚声中前进,听赞美的语言。这能唤起一种巨大的精神力量。”因为情感的激励作用有时是金钱和物质不能取代和比拟的,学生渴望从所接触的人的评价中来判定自己的价值,尤其是老师给予的评价。作为老师的我们在教育教学中,注重对学生鼓励和表扬,注意保护学生的自尊心,是最有效的妙招。对学生的成绩和进步要及时肯定和充分鼓励,对暂时后进的学生,要特别留心他们的长处和闪光点,只要他们有一分优点,就要热情地给予三分的肯定和表扬。因为赞赏所以信任,因为信任所以自信,因为自信所以自主。就算是“差生”也要信任他们,让他们懂得自身的力量和价值,知道自己也有闪光的机会,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心理。欣赏优秀学生容易,欣赏有缺点的学生难。唯其难,才显得更加珍贵。生命需要培育,教育成就人生。
  三、用“放大镜”看学生,让学生学会自我完善
  世界上没有完美的人,缺点和优点往往是共存的。为什么我们要把学生的优点看得那么自然,而却不能接受学生的缺点呢?这不也正是老师的缺点所在吗?曾有过这样一件事:每月学校都会对上月的文明班评比情况进行总结,第一次当我听到领导批评本班的公共区卫生不好时,我采用严厉批评的态度教育了本班的学生,严厉要求他们下次做好,表面上感觉他们接受了教育,但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并没有发现卫生有所进步,甚至更糟糕。面对这件事,我改变了教育方式,先肯定学生的付出,表扬他们能按时完成值日,然后再提问为什么还会被批评呢,最后告诉他们主要是细节做得还不够,让值日生下次注意,这样的教育方式收到的效果明显比严厉批评的方式收到的效果好。后来我把这一行之有效的招数叫做:“退三进一”,我们看电视时经常可以看到这样的镜头,老虎等凶猛的动物在进攻前首先是向后撤退,为什么撤退呢?是为了更好地向前进攻。我们批评学生一个缺点的时候不妨先表扬他的三个优点,此谓之“退三进一”。
  四、用“放大镜”看学生,让学生从失败中崛起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我们要学会用放大镜看孩子的优点,用缩小镜看孩子的缺点。当我们在生活中忙碌时,因为缺少静心发现,没有蹲下来心贴心地和孩子交流,所以对孩子身上的优点视而不见;当工作总是周而复始时,因为情绪的烦躁不安,所以对孩子的赞美我们显得吝啬。殊不知,在孩子们成长的道路上,正是老师和家长对他们的鼓励和赞美,他们才满怀信心地走向未来。
  五、用“放大镜”看学生,让班级班风更纯正
  班主任工作的成功,主要通过其所带班级班风学风表现出来。以前上班会课时,我总喜欢指出班级中存在的种种不足,批评这个,批评那个,而对于班级中存在的好形象却轻描淡写或者只字不提。我认为:对学生要求越严格,学生的行为就会越完善。可是,在当了六年的班主任之后,我才发现,这样的天天说教只会使大多数学生越来越反感,不能达到预期的教育效果,班级学风班风反而越来越差。于是我坚持收集我们班学生的优点,挖掘学生的闪光点,每天早上会让学生上讲台说出自己三个优点和说出自己同桌的三个优点,每周汇总并张榜公布学生一周值得表扬的人和事。此举不仅受到孩子们的欢迎,而且收到实实在在的成效。
  “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了一切学生的发展”是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因此作为老师,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时代赋予我们的角色内涵,关爱信任学生,以爱心浇灌心灵,以真情赢得尊重,以主导唤醒主体.促进学生积极向上,健康和谐的发展.作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的老师,如何担负起为学生发展奠基的重任,也许是我们需要用一生才能回答的问题,但作为老师,无论何时何地,要想点燃学生心灵的火把,就必须学会用放大镜看学生的优点。
其他文献
一、高中政治教材中“综合探究”模块的重要地位  “综合探究”模块是高中政治教材变革的一大特色,已经成为新政治教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被放在了每一单元的最后,是对每一单元知识的高度总结和升华。“综合探究”模块的一大特点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实践性,贴合生活,它主要强调学生通过亲身参与实践活动,进行实际探究,使其自主地搜集相关材料、自主调查研宄并展示成果,在自主探究中主动获得新的感知,不断提高学生认识、实
期刊
一、阅读教学的实质  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老师、教科书编者、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极其重要的组成部分。它是借助文本的阅读,通过听、说、读、写的一系列训练,培养学生能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运用。通过阅读教学,使学生学会读书,学会理解,学会表达,提高学生感受、理解、欣赏的能力:从而达到提高学生的语文综合素养的目的。  二、阅读教学中的读与写  1.阅读教学中
期刊
学校的安全工作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6年修订的义务教育法首次将学校的安全教育写入法律,为中小学开展安全教育提供了依据和保障。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都把学校的安全工作当作头等大事来抓,特别是中、小学校尤为重视。然而,学校的安全事故却时有发生。其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主要原因是学校领导对学校的安全工作认识不足,管理不到位,措施不落实,教育不得法。因此,我认为学校的安全工作要抓好以
期刊
一、粤东西北地区县(区)级教师进修学校面临的问题和挑战  随着社会的发展,政策的变化,粤东西北地区县(区)级教师进修学校办学面临着艰巨的形势,其发展面临艰巨的挑战。主要是由于长期的粗放式的管理导致的办学能力下降。一是师资队伍年龄结构与专业结构不合理。目前部分县级教师进修学校的人员老化问题严重,甚至成为部分老领导、老教师的 “养老院”。在教师专业结构方面也表现出不合理现象,部分专业竟没有专业老师。二
期刊
语文核心素养包括语言、文学、文化三个层次,小学生重点是提升对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要点是:听说读写思。在语言文字运用中,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这一基本功训练和发展的关键时期在小学。  小学《语文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是巩固识字的手段,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起着重要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写字的基础。  2009年12月26日,历时5年,“中国书法”最终申遗
期刊
当前,经济体制改革在向纵深发展,教育体制也不例外地进行着改革。这些改革对学校、学生、家长都触动较大,特别是“不包分配,自主择业”的教育体制,在农村中犹如一响闷雷,令老师、家长一时难以接受。家长、学生中固有的“读书出人头地”“读书洗脚上田”的观念受到冲击,加上经济转折期中出现的“不读书也能挣大钱”的不合理现象的辐射等原因,“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传统思想开始了动摇,新的“读书无用论”再次在广阔的
期刊
一、引言  儿童智能障碍就国外的研究而言,11960年代开始,除了主张从生理学方面探讨智能障碍的病因,而且还将行为干预引入到对智障者的治疗教育中,并取得了显著的疗效。它基于行为主义心理学原理,包含了强化、消退、区分强化等一系列策略,强调通过正向的行为干预而非负性的惩罚方法,来对个体的行为进行干预。本文呈现了一例智障儿童逃离学校行为干预过程,以期为此种问题行为的改变提供一些思路。  二、对象与方法 
期刊
新一轮的教学改革对基础教育领域来说是新的挑战,其是否能顺利贯彻实施关键在于教师整体素质是否得到提高,教学观念是否得到新的接受,实际教学是否得到新的转变。语文具有其独特的魅力、鲜明的形象、丰富的内涵、广阔的视野,本应是孩子非常感兴趣的课程。但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应试教育的原因,各种知识被强制性地作为考点灌输给学生,这是老师的无奈也是导致学生不愿学不爱学的原因,虽然近几年由于教学改革的发展,教学考试也开始
期刊
近年来,不断推进的中等职业教育课程改革使得职业教育的培养目标和培养模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传统的统编教材已经无法满足教学的要求,迫切需要一批能适合课改课程实施的校本教材。  一、工作过程导向的含义  工作过程导向,是指在达到工作目标而采用的行为逻辑结构的一种管理学思想。这种理论认为,在主体需求与环境条件相适应的过程中,产生了问题以及为解决问题所具备的功能,明确的预期目标与能够达到的效果之间的偏差和缩
期刊
当仔细阅读学生的写作时,发现大部分同学的写作并不能让你为之所动。胡编乱造,脱离生活实际;空洞无味,缺少真情实感;大话套话,貌似成人用语;趋于雷同,缺乏个性之言……失真缺情少个性成了农村小学作文普遍存在的一种病态。问题原因不在于学生而是老师。老师以成人的眼光来评价学生,以成人的思想来引导学生,总是想把他们塑造成我们心中所期望的理想状态,对学生的要求与期望超越了儿童本位。学生为了迎合老师的要求,也就只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