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育投资是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通过研究近年来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使用情况,揭示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中存在的问题,对优化我国教育经费的渠道来源以及我国教育经费资源配置提出有效的建议。
关键词:教育经费总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地区差异
中图分类号:G4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7-00000-01
“教育要发展,最根本的物质保证是教育投资,换言之,要谋求教育的发展,则必须有充裕的教育经费予以支持。”分析研究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对于优化配置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及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现状
教育经费决定了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我国已经由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发展成为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的局面。
(一)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由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社会教育经费投入(包括民办学校举办者的投入及社会捐赠经费),事业收入以及其他教育经费投入四个部分组成。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经费投入快速稳定增长。
据表1可以看出在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教育投入内部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体现为逐步下降后逐步上升趋势;社会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呈现为稳定上升经跌降后缓慢下降趋势;事业收入所占比例表现为上升后缓慢下降趋势;其他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表现为逐步下降趋势。
(二)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投入稳步增长,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较为稳定。汇总2002-2011年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平均比例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比例最高,中学小学教育经费投入次之,幼儿园及特殊教育经费投入较少。
(三)我國各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情况。2002-2011年,我国各省区教育经费投入较高的地区为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河南等地区,其中广东高居首位。汇总整理2002-2011年各省区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华东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最多约为33.06%,其次为华北14.86%、华中12.23%、华南12.51%、西南11.57%,东北8.38%、西北7.39%投入最少。
二、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始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所在。2012年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2236.23亿元占当年GDP的比例为4.28%,首次达到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这标志着我国教育财政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但是和国外相比,我国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例还是很低,2007年以前,该比例一直徘徊在3%以下。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教育收入长期低位徘徊,各级教育仍有数以千亿元的“欠账”。
(二)教育经费分配结构不合理。虽然我国已经形成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的局面,但仍有待优化。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主导地位,但比例偏低;个人家庭负担部分偏高,家庭负担较重(学杂费所占比例基本上为16%以上,近年来有所降低,此外个人家庭承担的住宿、交通、餐饮等费用并未计入);社会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偏低,近年来更是在1%左右徘徊,说明我国私人团体对教育的投入积极性不高,吸引私人团体积极加入教育行业的相应机制缺失。
(三)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投入不合理。根据2002-2011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我国教育经费结构比较稳定。我国教育经费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投入较高,约为80%左右,职业教育约为7%左右,学前教育投入较少约为2%。各类各级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合理,不能够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需要。
(四)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存在地区差异。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占据着绝大多数的教育经费,而中西部地区教育经费则出现严重的投入不足。目前,虽然我国各省区之间的教育经费差距有所减小,但是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五)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不高。我国教育经费既有严重短缺的一面,又有着使用效率不高的一面。学校存在着布局分散、重复办学等问题,造成了教学资源配置及其不合理,存在着浪费。再者,现行财政拨款由中央拨款到地方这种层层下放的拨款方式也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此外,我国的教育立法涵盖了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各个方面却忽视了高中阶段的教育。
三、解决我国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首先,从相对量来看,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应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其次,拓宽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新机制:对高校,可充分利用自身科研力量,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和项目经费,大力发展校办企业,解决办学经费的不足和困难;政府可尝试着推行高等学校募款机制,建立基金制度,吸引社会资金;政府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把社会闲散资金聚集起来,也可发行教育债等;同时高校可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申请教育贷款,有效利用外资,通过争取由国际机构对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提供的国际教育资助,来帮助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在立法方面,政府可出台专门的教育经费管理法规、条例来规范教育经费的来源、使用、分配和监督等,同时强化监督职能和提高经费的使用透明度,对违反教育经费法律、法规的行为严惩不怠。
参考文献:
[1]范先左.教育经济学新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3.
[3]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3-2012.
关键词:教育经费总投入;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地区差异
中图分类号:G467.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07-00000-01
“教育要发展,最根本的物质保证是教育投资,换言之,要谋求教育的发展,则必须有充裕的教育经费予以支持。”分析研究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情况,对于优化配置我国教育经费的投入及使用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我国教育经费投入现状
教育经费决定了一个国家教育的发展,是一个国家教育发展水平的指标。我国已经由主要依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发展成为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的局面。
(一)我国教育经费总投入。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主要由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社会教育经费投入(包括民办学校举办者的投入及社会捐赠经费),事业收入以及其他教育经费投入四个部分组成。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教育的投入,教育经费投入快速稳定增长。
据表1可以看出在教育经费投入不断增长的同时,我国教育投入内部结构也在不断的变化。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体现为逐步下降后逐步上升趋势;社会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呈现为稳定上升经跌降后缓慢下降趋势;事业收入所占比例表现为上升后缓慢下降趋势;其他教育经费投入所占比例表现为逐步下降趋势。
(二)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投入情况。近年来,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投入稳步增长,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投入占总教育经费投入的比例较为稳定。汇总2002-2011年我国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投入占教育经费总投入的平均比例可以看出高等教育经费投入比例最高,中学小学教育经费投入次之,幼儿园及特殊教育经费投入较少。
(三)我國各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情况。2002-2011年,我国各省区教育经费投入较高的地区为北京、江苏、浙江、山东、广东、河南等地区,其中广东高居首位。汇总整理2002-2011年各省区教育经费投入情况可以看出我国华东地区教育经费投入最多约为33.06%,其次为华北14.86%、华中12.23%、华南12.51%、西南11.57%,东北8.38%、西北7.39%投入最少。
二、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存在的问题
(一)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制约我国教育发展的因素很多,教育经费投入不足始终是我国教育发展的瓶颈所在。2012年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22236.23亿元占当年GDP的比例为4.28%,首次达到世界衡量教育水平的基础线,这标志着我国教育财政一个新阶段的开始。但是和国外相比,我国教育经费在GDP中的比例还是很低,2007年以前,该比例一直徘徊在3%以下。与此同时,由于我国教育收入长期低位徘徊,各级教育仍有数以千亿元的“欠账”。
(二)教育经费分配结构不合理。虽然我国已经形成教育经费来源渠道多元化的局面,但仍有待优化。我国国家财政性教育经费投入占主导地位,但比例偏低;个人家庭负担部分偏高,家庭负担较重(学杂费所占比例基本上为16%以上,近年来有所降低,此外个人家庭承担的住宿、交通、餐饮等费用并未计入);社会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偏低,近年来更是在1%左右徘徊,说明我国私人团体对教育的投入积极性不高,吸引私人团体积极加入教育行业的相应机制缺失。
(三)各级各类教育经费投入不合理。根据2002-2011年《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的相关数据,我国教育经费结构比较稳定。我国教育经费在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投入较高,约为80%左右,职业教育约为7%左右,学前教育投入较少约为2%。各类各级教育经费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合理,不能够满足各级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的需要。
(四)我国教育经费投入存在地区差异。在我国东中西部地区,东部地区占据着绝大多数的教育经费,而中西部地区教育经费则出现严重的投入不足。目前,虽然我国各省区之间的教育经费差距有所减小,但是我国教育经费投入仍存在明显的地区差异。
(五)教育经费使用效率不高。我国教育经费既有严重短缺的一面,又有着使用效率不高的一面。学校存在着布局分散、重复办学等问题,造成了教学资源配置及其不合理,存在着浪费。再者,现行财政拨款由中央拨款到地方这种层层下放的拨款方式也导致资金使用效率不高。
此外,我国的教育立法涵盖了义务教育、高等教育、职业教育、民办教育等各个方面却忽视了高中阶段的教育。
三、解决我国教育经费投入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首先,从相对量来看,我国财政性教育经费的投入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应加强政府对教育经费的投入力度。其次,拓宽教育经费的来源渠道,建立多元化的教育投入新机制:对高校,可充分利用自身科研力量,积极争取科研项目和项目经费,大力发展校办企业,解决办学经费的不足和困难;政府可尝试着推行高等学校募款机制,建立基金制度,吸引社会资金;政府可通过资本市场进行融资,把社会闲散资金聚集起来,也可发行教育债等;同时高校可向世界银行、亚洲开发银行等国际金融组织申请教育贷款,有效利用外资,通过争取由国际机构对发展中国家教育发展提供的国际教育资助,来帮助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在立法方面,政府可出台专门的教育经费管理法规、条例来规范教育经费的来源、使用、分配和监督等,同时强化监督职能和提高经费的使用透明度,对违反教育经费法律、法规的行为严惩不怠。
参考文献:
[1]范先左.教育经济学新编[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
[2]中国统计年鉴2004-2013.
[3]中国教育经费统计年鉴2003-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