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告文学首要的条件必须真实。它肯定要以历史材料为基础塑造典型人物、记述典型事件、体现典型环境。也就是说,以真人真事作为创作的约束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与一般文学创作的区别所在。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很看重这本《昆仑山的雪》,罕为珍惜。二三十年前甚至四十年前,青藏兵站部的作者们创作的《十万里路见忠心》《鹰》《梅花欢喜满天雪》《莽昆仑》等作品,所纪录下来的当时特定环境下的汽车兵生活、兵站生活和白衣战士的生活,我坚信今天的作者是难以原汁原味再现的。我指的是原汁原味。后人当然可以再现历史,但是他与当时的作家记录下来的当时的生活,差异会很大,其真实性和历史价值都不同。《史记》之所以成为划时代的文学史书,就是因为它出自伟大的历史文学家司马迁之手。这是后人望尘莫及的。
我这样说,是就这批纪实文学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而言。同样,它在青藏线部队中将要引领的教育价值和醒世作用也是独一无二的,是别的文学作品无法替代的。
我们的时代,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最为深刻的历史悸动和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穿越过五千年历史隧道的古老中国,奋斗探索了60年的新中国和在改革开放的阳光路上朝气蓬发地前进了30年的伟大人民,今天都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站在这个起点上,继承和扬弃同时存在,亦同等重要。如果割断历史,我们将会失去根基。前辈人创造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我们开拓未来的基石。毫无疑问,青藏兵站部“三个特别精神”,不仅属于今天的青藏线人,也属于昨天的青藏线人。扩大一点说,它是奋战在世界屋脊上数万数百万几代军民共同创造的,体现着中华民族风骨和智慧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的进程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当下的人会有意无意地丢掉传统,缺失先辈那种牺牲的奉献精神。更有甚者还有人嘲讽前人的吃苦磨难。这样,把当下和传统对接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忘记过去就意味背叛。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纪实文学,就是要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将老一代青藏线官兵经历的苦难、磨砺、成就转换成一种社会力量、团队力量、人生力量、道德力量,最终铸造成当今青藏线军人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革命先辈们长期在战火中和艰苦环境中培养的价值观的延续。
说起编选这本纪实文学,源于我和贾新华政委的一次谈话。那是2007年的夏天,在格尔木新华政委突然提到了陈一修当年写的《梅花欢喜漫天雪》和我写的《昆仑山的雪》,说是想用这些文章记述的事迹教育部队。我告诉他,历年来反映兵站部题材的文学作品我大都有保存。他当即表示,必要时将这些作品中的纪实作品汇集成一本书,作为部队传统教育的教材。当时担任兵站部政治部主任的王应德极力支持这件事。2008年夏天,我和兵站部政治部创作《与青藏线同行》这部报告文学的同时,贾新华和几位领导决定编选出版这本作品集。我深深敬佩他们这种直面现实、不忘过去、着眼未来的作风和远见。
我还想在这里谈谈我创作的报告文学《青藏高原之脊》的一些情况。这篇作品创作于1990年6月,发表于次年第1期《十月》。这是我创作的三部“青藏风景线系列”中的第一篇,在兵站部上高原执勤35周年之际,它全方位多层次地反映了一批老高原忠勇奋斗的事迹。作品发表后引起了反响,《十月》编辑部和总后宣传部在北京远望楼联合召开研讨会。同年第5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了这篇作品。1998年建国50周年时,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和中国作家出版社编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报告文学卷”,收入了《青藏高原之脊》,是该卷仅有的两篇军事题材报告文学之一。时任总后政委周克玉著文写道:“《青藏高原之脊》以凝炼的笔触,集中刻划了近20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他们身先士卒,扎根高原,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不愧为青藏高原的脊梁。”我之所以讲到这些,是想告诉我可亲可敬的青藏线上的战友们,你们献身高原的奋斗精神,已经得到了全军全国人民的特别关注,这是令我们鼓舞并引以自豪的事。
在我们编造这本书的同时,不能不提到已经离开人世的几位作者,他们是:陈一修、耿毅、张鼎全、张士望。今天把他们用心血写成的文字再现于新一代青藏线官兵面前,既是对他们的怀念又是对他们的告慰:你们创作的作品不会过时,老一辈高原人永远活在青藏线人的心里!
2009年11月于望柳庄
作者简介:王宗仁,1958年入伍到青藏高原,军旅作家。数十次穿越世界屋脊,数十年抒写青藏大地生活。出版作品42部,多次获得各种文学奖。散文《女兵墓》《藏羚羊跪拜》《拉萨的天空》《夜明星》被选入中小学生语文课本。
我这样说,是就这批纪实文学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而言。同样,它在青藏线部队中将要引领的教育价值和醒世作用也是独一无二的,是别的文学作品无法替代的。
我们的时代,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最为深刻的历史悸动和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穿越过五千年历史隧道的古老中国,奋斗探索了60年的新中国和在改革开放的阳光路上朝气蓬发地前进了30年的伟大人民,今天都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站在这个起点上,继承和扬弃同时存在,亦同等重要。如果割断历史,我们将会失去根基。前辈人创造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我们开拓未来的基石。毫无疑问,青藏兵站部“三个特别精神”,不仅属于今天的青藏线人,也属于昨天的青藏线人。扩大一点说,它是奋战在世界屋脊上数万数百万几代军民共同创造的,体现着中华民族风骨和智慧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的进程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当下的人会有意无意地丢掉传统,缺失先辈那种牺牲的奉献精神。更有甚者还有人嘲讽前人的吃苦磨难。这样,把当下和传统对接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忘记过去就意味背叛。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纪实文学,就是要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将老一代青藏线官兵经历的苦难、磨砺、成就转换成一种社会力量、团队力量、人生力量、道德力量,最终铸造成当今青藏线军人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革命先辈们长期在战火中和艰苦环境中培养的价值观的延续。
说起编选这本纪实文学,源于我和贾新华政委的一次谈话。那是2007年的夏天,在格尔木新华政委突然提到了陈一修当年写的《梅花欢喜漫天雪》和我写的《昆仑山的雪》,说是想用这些文章记述的事迹教育部队。我告诉他,历年来反映兵站部题材的文学作品我大都有保存。他当即表示,必要时将这些作品中的纪实作品汇集成一本书,作为部队传统教育的教材。当时担任兵站部政治部主任的王应德极力支持这件事。2008年夏天,我和兵站部政治部创作《与青藏线同行》这部报告文学的同时,贾新华和几位领导决定编选出版这本作品集。我深深敬佩他们这种直面现实、不忘过去、着眼未来的作风和远见。
我还想在这里谈谈我创作的报告文学《青藏高原之脊》的一些情况。这篇作品创作于1990年6月,发表于次年第1期《十月》。这是我创作的三部“青藏风景线系列”中的第一篇,在兵站部上高原执勤35周年之际,它全方位多层次地反映了一批老高原忠勇奋斗的事迹。作品发表后引起了反响,《十月》编辑部和总后宣传部在北京远望楼联合召开研讨会。同年第5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了这篇作品。1998年建国50周年时,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和中国作家出版社编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报告文学卷”,收入了《青藏高原之脊》,是该卷仅有的两篇军事题材报告文学之一。时任总后政委周克玉著文写道:“《青藏高原之脊》以凝炼的笔触,集中刻划了近20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他们身先士卒,扎根高原,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不愧为青藏高原的脊梁。”我之所以讲到这些,是想告诉我可亲可敬的青藏线上的战友们,你们献身高原的奋斗精神,已经得到了全军全国人民的特别关注,这是令我们鼓舞并引以自豪的事。
在我们编造这本书的同时,不能不提到已经离开人世的几位作者,他们是:陈一修、耿毅、张鼎全、张士望。今天把他们用心血写成的文字再现于新一代青藏线官兵面前,既是对他们的怀念又是对他们的告慰:你们创作的作品不会过时,老一辈高原人永远活在青藏线人的心里!
2009年11月于望柳庄
作者简介:王宗仁,1958年入伍到青藏高原,军旅作家。数十次穿越世界屋脊,数十年抒写青藏大地生活。出版作品42部,多次获得各种文学奖。散文《女兵墓》《藏羚羊跪拜》《拉萨的天空》《夜明星》被选入中小学生语文课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