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本有独特魅力的纪实文学

来源 :广东教育·职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q199003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报告文学首要的条件必须真实。它肯定要以历史材料为基础塑造典型人物、记述典型事件、体现典型环境。也就是说,以真人真事作为创作的约束是报告文学(纪实文学)与一般文学创作的区别所在。正是基于这一点,我很看重这本《昆仑山的雪》,罕为珍惜。二三十年前甚至四十年前,青藏兵站部的作者们创作的《十万里路见忠心》《鹰》《梅花欢喜满天雪》《莽昆仑》等作品,所纪录下来的当时特定环境下的汽车兵生活、兵站生活和白衣战士的生活,我坚信今天的作者是难以原汁原味再现的。我指的是原汁原味。后人当然可以再现历史,但是他与当时的作家记录下来的当时的生活,差异会很大,其真实性和历史价值都不同。《史记》之所以成为划时代的文学史书,就是因为它出自伟大的历史文学家司马迁之手。这是后人望尘莫及的。
  我这样说,是就这批纪实文学的史料价值和文学价值而言。同样,它在青藏线部队中将要引领的教育价值和醒世作用也是独一无二的,是别的文学作品无法替代的。
  我们的时代,正在经历着有史以来未曾有过的最为深刻的历史悸动和最伟大的社会变革。穿越过五千年历史隧道的古老中国,奋斗探索了60年的新中国和在改革开放的阳光路上朝气蓬发地前进了30年的伟大人民,今天都站在了一个新的起点上。站在这个起点上,继承和扬弃同时存在,亦同等重要。如果割断历史,我们将会失去根基。前辈人创造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我们开拓未来的基石。毫无疑问,青藏兵站部“三个特别精神”,不仅属于今天的青藏线人,也属于昨天的青藏线人。扩大一点说,它是奋战在世界屋脊上数万数百万几代军民共同创造的,体现着中华民族风骨和智慧的精神财富。在历史的进程中,常常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当下的人会有意无意地丢掉传统,缺失先辈那种牺牲的奉献精神。更有甚者还有人嘲讽前人的吃苦磨难。这样,把当下和传统对接就显得特别重要了。忘记过去就意味背叛。展现在我们面前的这本纪实文学,就是要达到这样一种效果:将老一代青藏线官兵经历的苦难、磨砺、成就转换成一种社会力量、团队力量、人生力量、道德力量,最终铸造成当今青藏线军人的核心价值观。这种价值观是革命先辈们长期在战火中和艰苦环境中培养的价值观的延续。
  说起编选这本纪实文学,源于我和贾新华政委的一次谈话。那是2007年的夏天,在格尔木新华政委突然提到了陈一修当年写的《梅花欢喜漫天雪》和我写的《昆仑山的雪》,说是想用这些文章记述的事迹教育部队。我告诉他,历年来反映兵站部题材的文学作品我大都有保存。他当即表示,必要时将这些作品中的纪实作品汇集成一本书,作为部队传统教育的教材。当时担任兵站部政治部主任的王应德极力支持这件事。2008年夏天,我和兵站部政治部创作《与青藏线同行》这部报告文学的同时,贾新华和几位领导决定编选出版这本作品集。我深深敬佩他们这种直面现实、不忘过去、着眼未来的作风和远见。
  我还想在这里谈谈我创作的报告文学《青藏高原之脊》的一些情况。这篇作品创作于1990年6月,发表于次年第1期《十月》。这是我创作的三部“青藏风景线系列”中的第一篇,在兵站部上高原执勤35周年之际,它全方位多层次地反映了一批老高原忠勇奋斗的事迹。作品发表后引起了反响,《十月》编辑部和总后宣传部在北京远望楼联合召开研讨会。同年第5期《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了这篇作品。1998年建国50周年时,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社科院文学研究所和中国作家出版社编选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五十年文学名作文库·报告文学卷”,收入了《青藏高原之脊》,是该卷仅有的两篇军事题材报告文学之一。时任总后政委周克玉著文写道:“《青藏高原之脊》以凝炼的笔触,集中刻划了近20名共产党员、领导干部的形象,他们身先士卒,扎根高原,开拓进取,无私奉献,不愧为青藏高原的脊梁。”我之所以讲到这些,是想告诉我可亲可敬的青藏线上的战友们,你们献身高原的奋斗精神,已经得到了全军全国人民的特别关注,这是令我们鼓舞并引以自豪的事。
  在我们编造这本书的同时,不能不提到已经离开人世的几位作者,他们是:陈一修、耿毅、张鼎全、张士望。今天把他们用心血写成的文字再现于新一代青藏线官兵面前,既是对他们的怀念又是对他们的告慰:你们创作的作品不会过时,老一辈高原人永远活在青藏线人的心里!
  
  2009年11月于望柳庄
  作者简介:王宗仁,1958年入伍到青藏高原,军旅作家。数十次穿越世界屋脊,数十年抒写青藏大地生活。出版作品42部,多次获得各种文学奖。散文《女兵墓》《藏羚羊跪拜》《拉萨的天空》《夜明星》被选入中小学生语文课本。
其他文献
随着信息时代网络的普及,网络语言已走进千家万户,同时也影响着学生的习作。笔者客观地分析了网络语言对学生语言的影响,并提出相关对策,引导教师理性看待网络语言的“入侵”,培养学生使用规范语言的良好习惯,打好语文根基。  一、缘起——学生的习作受到网络语言的“入侵”  “哎呀呀,这些词语从哪儿冒出来的,是不是错别字?批改这样的习作我迷糊了。”50多岁的刘老师拿着习作本在办公室直嚷嚷。我把这篇习作浏览了一
语文课程的性质决定了语文课堂处处呈现语言文字,洋溢着优秀文化气息,应让学生在浓郁的语文气味中耳濡目染,传承优秀文化,提升自身文化修养。笔者以统编本二年级下册《雷雨》教学为例,谈谈自己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一、文化元素的借用,让导入有语文味  语文阅读课堂的导入方法精彩纷呈,各有千秋,但都指向激发学生阅读、学习兴趣这一层面。笔者认为,好的课堂导入也应有语文味,而不是追求表面的热闹。因此,在教学《雷雨
古诗词语言凝练丰厚,思想内容博大精深,是古人给我们留下的不可多得的文化遗产。然而我们发现,长期以来古诗词的传承,特别是古诗词的教学在形式上很单调,大多停留在教师的分析讲解、学生的读读背背上,缺乏对古诗词的深度了解和探究性学习。  在教学中,我发现探究古诗词背后的故事更能激发学生学习古诗词的兴趣。作为教师,要对古诗词进行深度的探究,也就是要和学生一起享受古诗词的意蕴美、节奏美、音韵美,还要和学生一起
写字教学,对学生未来的写字习惯会造成较大的影响,对学生的学习及发展也会起到关键性的影响作用。在目前的信息化背景之下,教师应该尽量改变较为落后的教学思维,时刻谨记与时俱进,根据信息化时代的技术优势,在写字教学的过程当中,合理地利用信息技术,使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积极性都被激发起来。同时,也要不断地改革教学的方式,使写字教学效率有所提升。在写字教学时,教师要尊重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规律,同时,也要公平合理地
清晨,我独自坐在办公室与“作业大军”奋战,电话铃突然响了,一瞧,是小琛妈妈的来电。我连忙接通电话,电话那头,小琛妈妈说:“黄老师,不好意思,打扰您工作了,我们家小琛变得爱阅读课外书了,这都是您的功劳啊!”  听了小琛妈妈的话,我脑海里一下子冒出许多画面。一年前,我在班级开展“流动绘本”活动,让每名学生带2~3本绘本到校。我给每本绘本编上号,再亲手交到每位学生手中,两天轮换一次,一学期下来,每名学生
微课的视频时长大多在10分钟左右,主要是围绕教学中的某一个知识点进行分析探讨。微课越来越广泛地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目前,微课作为一种新型的教学手段,本着让学生自主学习、有意义学习、高效学习的原则,在基础教育领域被广泛运用。语文是既具工具性又具人文性的一门课程,语文课程的两方面性质都要求课内、课外有效配合,恰好微课在这两个大的领域都可发挥积极作用。笔者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尝试着从微课植入课堂的时机加
随文练笔已成为语文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它伴随着阅读教学展开,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使读写相得益彰,是进行语言文字訓练的重要方式。但到底如何运用,看似容易,操作起来却很难。一段时间里,我们的练笔只停留在“你想说什么”“说说你的看法”……这种肤浅的练习上。大多数练笔都会脱离语境,千篇一律,变成了缺乏引领的假练笔、空练笔、浅练笔。怎样才能做到真练笔、实练笔、
【教学目标】  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解“创举、横跨”等词语。  2.学习课文围绕一个意思把事物的特点写具体的方法。初步体会用列数字的方法表现赵州桥雄伟、坚固的特点,感受语言的准确性。  3.从赵州桥的设计与建造上体会我国劳动人民的智慧和才干,激发学生的自豪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题,感受“世界闻名”  1.猜谜:“驼背公公,力大无穷,爱驮什么?车水马龙。”你知道谜底是什么吗? 
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告诉我通过培养观察能力,会有效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观察要全面、细致、透彻  要写好习作,首先要对生活进行观察。怎样观察呢?根据平时的教学经验可总结为三个主要方面:全、细、透。  1.全,就是全方面地、完整地观察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说的就是观察不全面,因此也就写不出庐山的真相与全貌,必须超越狭小的范围,摆脱主观成见,才能对客观事物有一个全面的认识。  2
感性的习作评价制度,随性的习作评价方式,千篇一律的评价语言,致使现行的习作评价难以更上一层楼,难以发挥在习作教学的重要地位,还引发了一些恶性的评改循环制度。立足于以生为本的教育思想,在习作评改制度上做出一些新鲜的尝试,希望能激发学生的习作兴趣,与此同时能提高学生的习作水平。  一、直视习作评改问题  2011年版《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学生的写作兴趣和习惯,鼓励表达真情实感,鼓励有创意的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