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中,各种不良社会现象的出现促使人们思考建立各种规范,这一“实惠”主义加重了“兑现”意识,进而扩散到价值观领域,导致高职德育实效性下降。当前我们要从人本主义视阈重新审视高职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进一步落实高职院校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工作。
【关键词】人本主义;价值观;高职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6-0060-03
【作者简介】李娜,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11)德育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德教育。陶菊良,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11)学工处处长,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及学生管理。
高职院校德育一方面努力“施教”,规训学生成为“非他”,即把人变成具有普适性的“标准产品”;另一方面又努力“布道”,教化学生成为“真我”,即使人成为具有个体价值追求的、独特个性的“人”。德育工作纠结着“规训”和“教化”的取舍问题一路走来,“非他”教育伴随着“科学主义”思潮的“理所当然”日益盛行,高职德育实质性低效问题日益突出。
一、高职院校德育现状描述
社会运行模式的快速变更,使得高职德育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局:一方面是德育工作“宽度”和“广度”的不断深入;另一方面却是高职德育工作实效的下滑。高职学生道德现状堪忧,在世界观领域中的社会漠视、人际冷漠越发严重,在人生观领域中的信仰缺失、理想淡薄和诚信匮乏等现象层出不穷,在价值观领域中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也被视为普遍“正当”。
(一)“默然”地看待社会
在市场经济时代,部分人为了无限满足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社会公德心、责任感缺失。部分高职学生或忽视自身是“未来建设力量”的社会责任,或淡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一味沉浸在“小我”世界,不关心国家和社会。
(二)“迷茫”地看待人生
多元价值冲击导致的“无根文化”,使得在一些高职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倾向,更有部分学生推崇“人生苦短,何不及时行乐”的价值取向。他们或是盲目追赶时尚,或是贪图享受肆意挥霍;要么是盲目自信,要么是遭遇挫折就一蹶不振;缺乏理想目标,学习动力不足,不思进取。
(三)“自私”地看待自我
由于市场经济浪潮和人文社会现实的局限,物质利益催生“实惠”和“兑现”意识的无限制扩张,最终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独生子女”这一时代产物使许多高职学生养成了自我中心、我行我素的习惯,他们或是不懂得尊重他人,不知道感恩;或是行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克制;或是很少考虑他人感受,不擅与人和谐交往。尤其是在信息时代,他们中的大部分极易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表现出的精神丧失和对生命的漠视,令人担忧。
二、高职院校德育困境归因
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量化趋势和“取法乎下”“底线”模式的扩张,催生了各种支离破碎的“制度”和诸如“不说脏话”的“底线规范”,就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准则也沦为了低要求的规则“大杂烩”。德育目标的不断下行和庸俗化,带来了德育目标的“无根性”;德育内容的价值回避,导致缺乏对终极价值理直气壮的追求;德育方法的单一、泛化趋向,导致缺乏对学生实际参与的考量,这一切最终导致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缺乏实效。
(一)德育目标政治化,背离学生主体性
我国古代普遍用道德取代政治,采用“家国一体、德政不分”的治国模式,近代百年的屈辱史实实在在地证明了这一模式是何等落后。同时,革命年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作用,不断刺激着教育者的思维神经,政治教育渗透德育且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当前高等学校德育目标中同样不断出现片面夸大政治性目标的趋势。此种放大德育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政治要求,过度强调德育为政治、经济服务,忽略了对学生主体价值的尊重和学生内在的真正需求,难以得到学生的共鸣,不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德育内容理想化,脱离学生现实性
德育内容应根据德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确定,并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而充实调整。高职德育内容是中学德育内容的深化和延伸,当前,高职德育内容过于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价值理想,以主旋律统一思想,往往忽视了其自身的根本任务,即对学生人文素养、道德品质、高尚情操的培养。当前高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90后,他们观念现实、思维活跃,接受新思想速度快,仅用空洞的理想信念教育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加之,把这些德育内容灌输给学生,而忽略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仅无法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反而容易招致学生反感,降低德育吸引力。
(三)德育方法刻板化,忽视学生参与性
德育目标的政治工具性,使得很多学校采用“我讲你听”的空洞说教和灌输式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交流,架空了德育的真正价值。如此单一刻板的德育方式,无法触及学生的内心,很难引发学生的共鸣,学生的参与度自然不会很高。同时,尽管很多高职院校认识到社会实践、校内实训等形式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良好途径,但采用的主要还是规训和外力干预的方法,没有关注这种锻炼是否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和提升,最终导致学生的外在需要和内在需求被隔离开来。
三、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职德育工作探索
人本主义创始人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可以被教化的动物,促使人全面健康地发展,其关键在于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把“以人为本”放在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思想正在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个角落。坚持“以人为本”即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在德育过程中对人性充分肯定,从满足学生的内在价值需求出发,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创造能力。 (一)尊重学生主体性,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目标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德行发展,这也是现代德育的本质。尊重学生主体性要求教育者必须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入手,确定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目标,这些目标不是仅靠教育者、领导者的主观想象,而是应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贴近学生的情感需求。真正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必须有其现实生活根基,必须抛弃“遗忘人的有限性”的“圣人教育模式”,要求定位于“高、大、空”的抽象的道德理想主义目标回到现实生活中来,贴近生活,回归生活,变“高、大、空”为“近、小、实”。[1]
尊重学生主体性同样要注意德育目标的层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向我们揭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逐级发展的,低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人,是不可能有高一级需要的。因此,高职德育目标也必须讲求层次性,做到循序渐进。首先,要根据高职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职业教育特点,在目标上注重培养受教育者最基本的自尊、自信;其次,注重道德生活态度、道德工作态度教育;最后,将一切德育工作落实到道德生活能力的培养及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中,使受教育者在具体的、丰富的生活道德训练中发展道德智慧。德育目标关注的是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人,既要有自我反思和体察,又要有对自身社会属性的回应。[2]
(二)立足学生实际,构建回归生活的德育内容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强调将学生的道德教育与生活相融合,即倡导教育要回归学生的生活。这样的回归包括实然和应然两个向度:“一是实然向度的回归。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确保德育与生活的内在关联,即德育的生活化。二是应然向度的回归。生活化了的德育要能够反哺、引导和建构生活,即德育的生活实践取向。”[3]实然是应然的前提,而应然则是实然在实践中的价值取向。
构建回归生活的德育,要求德育内容的制定不能空洞抽象,而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道德水平,尤其对于高职学生这样个体差异性比较大的群体,不能用一元标准来衡量他们多元的道德行为。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要根据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确定有针对性的德育内容,同时以动态的方式关注他们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德育内容也需要面向社会,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充实和更新,构建多层次、动态的德育内容体系,在原有的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等核心内容外,不断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拓展内容,将这些有生活气息的德育内容自然地、直接地引入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和实践他当下的、正在进行的生活,让他们在“学中行,行中悟,悟中获”,从而实现高职学生对自我生活世界的价值认同,最终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方式和道德生活方式。
(三)体验多种方式,倡导学生参与的德育活动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参与为中心”,强调将引导学生的实际参与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即实施学生体验的德育。道德知识的教育不是道德教育,具有怜悯之心和帮助他人的行为没有必然的联系,有高贵修养的人也可能会有卑劣的道德行为。这都充分说明了突破道德教育的关键是“导之以行”,只有实践的土壤才能培育出真实的体验。
倡导学生参与的德育活动是“以生为本”,就是通过德育方法的不断创新来实现德育工作的“深入人心”。高职学生这个群体的道德追求和价值判断比较敏锐,他们很容易反感传统的说教方法,所以,德育实践中教师要多采用引导式、启发式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通过建立平等对话、师生互动的良性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同时,在德育实践中教师通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情景表演等体验方式,真正走进学生生活、聆听学生心声,通过鼓励自我反思、自我批判,提高学生知行合一的认知习惯,提高学生德育活动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道德内化惯性。
四、结语
高职教育在职业人才培养中担负了重要角色。作为学生心灵的引路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针对目前学校传统德育存在的弊端,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及德育方法中不断融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以生为本和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彰显德育的人本主义价值,在教育中认真探索以塑造学生人格为基础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宋艳,回归生活德育的实践途径[J].安康师专学报,2005(2):109.
[2]汤善芳,张胜军.高职院校德育困境及破解的理性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35):20-25.
[3]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的两个向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2):25.
[4]方展画.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评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5]弗雷克·戈布尔.第三种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1987.
【关键词】人本主义;价值观;高职德育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6-0060-03
【作者简介】李娜,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11)德育教师,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道德教育。陶菊良,江苏商贸职业学院(江苏南通,226011)学工处处长,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职业教育及学生管理。
高职院校德育一方面努力“施教”,规训学生成为“非他”,即把人变成具有普适性的“标准产品”;另一方面又努力“布道”,教化学生成为“真我”,即使人成为具有个体价值追求的、独特个性的“人”。德育工作纠结着“规训”和“教化”的取舍问题一路走来,“非他”教育伴随着“科学主义”思潮的“理所当然”日益盛行,高职德育实质性低效问题日益突出。
一、高职院校德育现状描述
社会运行模式的快速变更,使得高职德育工作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困局:一方面是德育工作“宽度”和“广度”的不断深入;另一方面却是高职德育工作实效的下滑。高职学生道德现状堪忧,在世界观领域中的社会漠视、人际冷漠越发严重,在人生观领域中的信仰缺失、理想淡薄和诚信匮乏等现象层出不穷,在价值观领域中的“个人主义”“享乐主义”和“功利主义”也被视为普遍“正当”。
(一)“默然”地看待社会
在市场经济时代,部分人为了无限满足个人利益,不惜牺牲他人和社会的利益,社会公德心、责任感缺失。部分高职学生或忽视自身是“未来建设力量”的社会责任,或淡漠“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的历史责任,一味沉浸在“小我”世界,不关心国家和社会。
(二)“迷茫”地看待人生
多元价值冲击导致的“无根文化”,使得在一些高职学生中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利己主义、享乐主义、拜金主义、消费主义等倾向,更有部分学生推崇“人生苦短,何不及时行乐”的价值取向。他们或是盲目追赶时尚,或是贪图享受肆意挥霍;要么是盲目自信,要么是遭遇挫折就一蹶不振;缺乏理想目标,学习动力不足,不思进取。
(三)“自私”地看待自我
由于市场经济浪潮和人文社会现实的局限,物质利益催生“实惠”和“兑现”意识的无限制扩张,最终影响了人们的价值取向,“独生子女”这一时代产物使许多高职学生养成了自我中心、我行我素的习惯,他们或是不懂得尊重他人,不知道感恩;或是行动上具有很大的随意性,缺乏克制;或是很少考虑他人感受,不擅与人和谐交往。尤其是在信息时代,他们中的大部分极易沉溺于网络的虚拟世界中无法自拔,表现出的精神丧失和对生命的漠视,令人担忧。
二、高职院校德育困境归因
学校德育工作的“科学”量化趋势和“取法乎下”“底线”模式的扩张,催生了各种支离破碎的“制度”和诸如“不说脏话”的“底线规范”,就连最基本的日常生活准则也沦为了低要求的规则“大杂烩”。德育目标的不断下行和庸俗化,带来了德育目标的“无根性”;德育内容的价值回避,导致缺乏对终极价值理直气壮的追求;德育方法的单一、泛化趋向,导致缺乏对学生实际参与的考量,这一切最终导致了高职院校德育工作缺乏实效。
(一)德育目标政治化,背离学生主体性
我国古代普遍用道德取代政治,采用“家国一体、德政不分”的治国模式,近代百年的屈辱史实实在在地证明了这一模式是何等落后。同时,革命年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突出作用,不断刺激着教育者的思维神经,政治教育渗透德育且大有“取而代之”的趋势。当前高等学校德育目标中同样不断出现片面夸大政治性目标的趋势。此种放大德育为国家和社会服务的政治要求,过度强调德育为政治、经济服务,忽略了对学生主体价值的尊重和学生内在的真正需求,难以得到学生的共鸣,不利于学生健康全面的发展。
(二)德育内容理想化,脱离学生现实性
德育内容应根据德育目标和教育对象思想政治品德发展的一般规律确定,并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而充实调整。高职德育内容是中学德育内容的深化和延伸,当前,高职德育内容过于强调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等价值理想,以主旋律统一思想,往往忽视了其自身的根本任务,即对学生人文素养、道德品质、高尚情操的培养。当前高职学校的学生大多数是90后,他们观念现实、思维活跃,接受新思想速度快,仅用空洞的理想信念教育很难激发学生的兴趣。加之,把这些德育内容灌输给学生,而忽略学生的实际生活,不仅无法引起学生心灵的共鸣,反而容易招致学生反感,降低德育吸引力。
(三)德育方法刻板化,忽视学生参与性
德育目标的政治工具性,使得很多学校采用“我讲你听”的空洞说教和灌输式教育方式,忽视了学生的主体性和主动性,没有真正走进学生的内心世界和现实生活,缺乏与学生的有效沟通交流,架空了德育的真正价值。如此单一刻板的德育方式,无法触及学生的内心,很难引发学生的共鸣,学生的参与度自然不会很高。同时,尽管很多高职院校认识到社会实践、校内实训等形式是对学生进行德育的良好途径,但采用的主要还是规训和外力干预的方法,没有关注这种锻炼是否让学生真正有所收获和提升,最终导致学生的外在需要和内在需求被隔离开来。
三、以人为本理念下的高职德育工作探索
人本主义创始人马斯洛认为:“人”是一种可以被教化的动物,促使人全面健康地发展,其关键在于教育。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把“以人为本”放在突出的位置。党的十八大再次强调了“以人为本”的重要性。“以人为本”的思想正在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每个角落。坚持“以人为本”即坚持以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就是在德育过程中对人性充分肯定,从满足学生的内在价值需求出发,调动其积极性,激发其创造能力。 (一)尊重学生主体性,制定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目标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教育要尊重学生的主体价值,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就是把人作为道德主体来培养,目的在于促进人的德行发展,这也是现代德育的本质。尊重学生主体性要求教育者必须深入了解学生,从学生的内在需求入手,确定符合学生特点的德育目标,这些目标不是仅靠教育者、领导者的主观想象,而是应该源于学生的学习、生活,贴近学生的情感需求。真正富有成效的道德教育必须有其现实生活根基,必须抛弃“遗忘人的有限性”的“圣人教育模式”,要求定位于“高、大、空”的抽象的道德理想主义目标回到现实生活中来,贴近生活,回归生活,变“高、大、空”为“近、小、实”。[1]
尊重学生主体性同样要注意德育目标的层进。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向我们揭示,人的需要是由低级向高级逐级发展的,低级需要没有得到满足的人,是不可能有高一级需要的。因此,高职德育目标也必须讲求层次性,做到循序渐进。首先,要根据高职生身心发展特点和职业教育特点,在目标上注重培养受教育者最基本的自尊、自信;其次,注重道德生活态度、道德工作态度教育;最后,将一切德育工作落实到道德生活能力的培养及良好道德行为习惯的养成中,使受教育者在具体的、丰富的生活道德训练中发展道德智慧。德育目标关注的是学生作为发展中的个人,既要有自我反思和体察,又要有对自身社会属性的回应。[2]
(二)立足学生实际,构建回归生活的德育内容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生活为中心”,强调将学生的道德教育与生活相融合,即倡导教育要回归学生的生活。这样的回归包括实然和应然两个向度:“一是实然向度的回归。从现实生活的角度出发,确保德育与生活的内在关联,即德育的生活化。二是应然向度的回归。生活化了的德育要能够反哺、引导和建构生活,即德育的生活实践取向。”[3]实然是应然的前提,而应然则是实然在实践中的价值取向。
构建回归生活的德育,要求德育内容的制定不能空洞抽象,而应该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和道德水平,尤其对于高职学生这样个体差异性比较大的群体,不能用一元标准来衡量他们多元的道德行为。在具体的德育工作中,要根据不同层次的教育目标确定有针对性的德育内容,同时以动态的方式关注他们的变化。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在不同时期、不同环境下,德育内容也需要面向社会,紧跟时代步伐,不断充实和更新,构建多层次、动态的德育内容体系,在原有的爱祖国、爱社会主义、爱人民、爱科学、爱劳动等核心内容外,不断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拓展内容,将这些有生活气息的德育内容自然地、直接地引入学生的生活,引导学生关注和实践他当下的、正在进行的生活,让他们在“学中行,行中悟,悟中获”,从而实现高职学生对自我生活世界的价值认同,最终固化学生的道德实践方式和道德生活方式。
(三)体验多种方式,倡导学生参与的德育活动
以人为本就是“以学生的参与为中心”,强调将引导学生的实际参与作为德育工作的重要方式,即实施学生体验的德育。道德知识的教育不是道德教育,具有怜悯之心和帮助他人的行为没有必然的联系,有高贵修养的人也可能会有卑劣的道德行为。这都充分说明了突破道德教育的关键是“导之以行”,只有实践的土壤才能培育出真实的体验。
倡导学生参与的德育活动是“以生为本”,就是通过德育方法的不断创新来实现德育工作的“深入人心”。高职学生这个群体的道德追求和价值判断比较敏锐,他们很容易反感传统的说教方法,所以,德育实践中教师要多采用引导式、启发式等灵活多样的教育形式,通过建立平等对话、师生互动的良性关系,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交流,做到真正意义上的教学相长。同时,在德育实践中教师通过社会实践、社团活动、情景表演等体验方式,真正走进学生生活、聆听学生心声,通过鼓励自我反思、自我批判,提高学生知行合一的认知习惯,提高学生德育活动的参与度,增强学生的道德内化惯性。
四、结语
高职教育在职业人才培养中担负了重要角色。作为学生心灵的引路人,高职院校德育工作者必须针对目前学校传统德育存在的弊端,在德育目标、德育内容及德育方法中不断融入“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把以生为本和对学生的终极关怀作为德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彰显德育的人本主义价值,在教育中认真探索以塑造学生人格为基础的教育模式。
【参考文献】
[1]宋艳,回归生活德育的实践途径[J].安康师专学报,2005(2):109.
[2]汤善芳,张胜军.高职院校德育困境及破解的理性分析[J].职业技术教育,2009(35):20-25.
[3]檀传宝,班建武.实然与应然:德育回归生活的两个向度[J].教育研究与实验,2007(2):25.
[4]方展画.罗杰斯“学生为中心”教学理论评述[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0.
[5]弗雷克·戈布尔.第三种思潮:马斯洛心理学[M].上海:上海译文出版,19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