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书法的创作因为受到目的和规则的制约,因此懂得如何辩证地理解和把控“有意”与“无意”的关系尤为重要。在书法的临摹学习过程中,同样也应对形质的“有意”追求与神采的“无意”升华进行思考与感悟。深谙“有意无意之间乃佳”的笔墨之道,才能臻于“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佳境。
【关键词】书法;创作与临摹;有意无意之间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93-0026-02
当代书法创作无疑正处在“展示时代”。如今已基本不作实用考虑的书法作品越来越成为纯具审美功能的艺术品,在参展及其他展示渠道中表现为:有强烈的目的指向。诸如书写内容的主题、书体的限制、尺幅大小的要求、笔墨的功力、章法的妥帖、传统共性基础上的个性风格追求等,统统在书法创作者的思考范围内。因此,当代书法创作区别于古贤的诗赋文稿、手札、简牍、碑版书丹等,如《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这些被拱若珍璧的法帖,原本均非为书法创作而作。因此,当代书法创作属有意识创作类别。怎样解决有意创作与传统审美中的“无意之境”共存的这一矛盾?我认为在有意无意之间乃佳。
“无意于佳乃佳”一直被我们奉为至理,但假使东坡先生参加当代的“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国書法兰亭奖”等书法展览,在读了参赛规则后不知会做何感想。有意的创作前提和无意的审美追求,东坡先生会不会无所适从呢?书法的高境界确如东坡先生所言,但是当代书法创作遇到“有意识”的前提,这给书法家提出了新的要求。
有意识的书法创作首先要对创作意图及规则进行一番深思熟虑,做到“胸有成竹”,而对完成后的作品则需以“自然”“无意”的高标准来评审,这对作者的功力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意无意之间乃佳”就是要达到“妙造自然”的境界。
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上,我所创作的甲骨文集联就对“有意无意之间乃佳”这一观念进行了尝试。对于篆书的研习与创作,我首先在“有意”上做功课。对秦小篆、明清流派篆书、金文、石鼓心追手摹之后,理解了秦小篆的典雅静穆,明清流派篆书的沉雄恣肆,金文、石鼓的厚朴诡谲,也只有这时候,我才真正喜欢上甲骨文的“大朴不雕,大美不言”。甲骨文字如苍穹中的繁星点点,又仿佛邃古时期的人群、车马、山川的生动再现,意境幽远。在点画结构方面,我对点线的长短、粗细、斜正、疏密等方面采用丰富的表现语言,寻找与其审美取向相对应的最佳切入点:在线质上力求丰富,透过刀痕看笔锋,通过墨迹的浓淡、干湿来增加内涵,同时注意字形大小、结体收放、字距疏密、章法虚实等节奏因素,使甲骨文的书写简约而不简单。“有意”是理性的素质锤炼,“无意”是自然的心迹流露。我创作时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际,悠然兴会,心无挂碍,“变古今于一瞬,合情调于纸上”,以笔墨来意会联语中“宠若不惊”的个中三昧。有意是无意的基础,无意是有意的升华,书法创作在这种“有意无意之间”达善求美。
书法创作的前提是对传统的继承。与西方美术不同,中国书画的学习往往是从临摹优秀的作品人手,尤其是对前人名碑珍帖的心追手摹。临摹的水平与高度通常用“形神兼备”来品评。“形”指可见的字形扁纵、结构疏密、线形长短、章法形式,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细节特征;“神”是指由具象的形而可感觉的态势、意象、神采等。在此二者中,又以后者为重。南朝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他强调学习书法应该具意为上,形神兼备方可真正继承传统,超越古人。这里就有与我书法创作的“有意无意之间乃佳”的观点值得辩证与思考的地方。书法中的“形质”,无论是临摹古人法帖,还是书写者主观取舍融合后形成的自我样式,都是精心安排的“有意”为之。如果不能对学习的字形结构和笔画特征进行仔细地观察,深入地理解,就无法准确地再现,更谈不上与其他碑帖取舍化合。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勤礼碑》,在看似均衡平整的背后,有其独到的“险绝”内涵。其字形偏长方整,笔画横细竖粗,横竖两端方圆并用,重心上移,结构上紧下松,造型左右外拓,笔画与结构长短疏密对比强烈,行笔快慢顿挫有致,用墨饱满,行笔涩进等,这些都是通过观察可见的“形质”。唐代书法家、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仅仅做到观察与理解是不够的,还得遵循艺术学习的步骤和得当的方法。如可先从掌握颜真卿《多宝塔碑》的基本笔法和端正结构学起,再进行《勤礼碑》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说“形质”是“有意”的前提保证,那么,对颜体“神采”的精准表达,则是书法学习的“形神兼备”的境界了。然而此境虽然达到了相对的高度,却仍然停留在“随人作计终后人”(黄山谷语)的“有意”,未能达到“自成一家始逼真”(黄山谷语)、不拘于法而入其理、融会贯通至自然的“无意”之境,未能“复归平正”而“绍于古人”。
“复归平正”即是书人合一的“无意”之境,“无意”是书法学习过程中较难达到的一个阶段,能出入此阶段,做到有法而不为法所困很难。孙过庭的《书谱》中说:“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如今的一些所谓“书法大师”要么不谙书理,要么自欺欺人,连有意为之的第一关都尚未过,更是将“无法”作为“无拘”的理由,把习气误当风格。先求形似的平正和得法之后再追求的高层次的平正不能混为一谈的。清代书家赵之谦曾说:“书法之高境界,一为三岁顽童,一为八十老翁。初出茅庐便妄自尊大,假装老沉,实为可悲。”“复归平正”是熟后生,苦后甜。
综上所述,书法的创作过程既是知法守矩而不为之所困,意会古人,刻意为之,又能心手双畅,书人合一,散虑逍遥。继承传统是创作的前提,无本无以生末。学习的过程应该注意力集中而状态放松,“有意”至“无意”升华至辩证统一的把控。既是技法的锤炼过程,更是文学素养、生活体验、人生感悟以及其他字外功的修为,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书法的创作与学习,只有先遵守规则,明确目的要求,观念确立,学养生发,技法跟上,才能会意书理禅机,深谙“有意无意之间乃佳”的笔墨之道,臻于“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佳境。
【关键词】书法;创作与临摹;有意无意之间
【中图分类号】J292.1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18)93-0026-02
当代书法创作无疑正处在“展示时代”。如今已基本不作实用考虑的书法作品越来越成为纯具审美功能的艺术品,在参展及其他展示渠道中表现为:有强烈的目的指向。诸如书写内容的主题、书体的限制、尺幅大小的要求、笔墨的功力、章法的妥帖、传统共性基础上的个性风格追求等,统统在书法创作者的思考范围内。因此,当代书法创作区别于古贤的诗赋文稿、手札、简牍、碑版书丹等,如《兰亭序》《祭侄稿》《寒食帖》这些被拱若珍璧的法帖,原本均非为书法创作而作。因此,当代书法创作属有意识创作类别。怎样解决有意创作与传统审美中的“无意之境”共存的这一矛盾?我认为在有意无意之间乃佳。
“无意于佳乃佳”一直被我们奉为至理,但假使东坡先生参加当代的“全国书法篆刻展”“中国書法兰亭奖”等书法展览,在读了参赛规则后不知会做何感想。有意的创作前提和无意的审美追求,东坡先生会不会无所适从呢?书法的高境界确如东坡先生所言,但是当代书法创作遇到“有意识”的前提,这给书法家提出了新的要求。
有意识的书法创作首先要对创作意图及规则进行一番深思熟虑,做到“胸有成竹”,而对完成后的作品则需以“自然”“无意”的高标准来评审,这对作者的功力素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有意无意之间乃佳”就是要达到“妙造自然”的境界。
第八届全国书法篆刻展上,我所创作的甲骨文集联就对“有意无意之间乃佳”这一观念进行了尝试。对于篆书的研习与创作,我首先在“有意”上做功课。对秦小篆、明清流派篆书、金文、石鼓心追手摹之后,理解了秦小篆的典雅静穆,明清流派篆书的沉雄恣肆,金文、石鼓的厚朴诡谲,也只有这时候,我才真正喜欢上甲骨文的“大朴不雕,大美不言”。甲骨文字如苍穹中的繁星点点,又仿佛邃古时期的人群、车马、山川的生动再现,意境幽远。在点画结构方面,我对点线的长短、粗细、斜正、疏密等方面采用丰富的表现语言,寻找与其审美取向相对应的最佳切入点:在线质上力求丰富,透过刀痕看笔锋,通过墨迹的浓淡、干湿来增加内涵,同时注意字形大小、结体收放、字距疏密、章法虚实等节奏因素,使甲骨文的书写简约而不简单。“有意”是理性的素质锤炼,“无意”是自然的心迹流露。我创作时在夜深人静、万籁俱寂之际,悠然兴会,心无挂碍,“变古今于一瞬,合情调于纸上”,以笔墨来意会联语中“宠若不惊”的个中三昧。有意是无意的基础,无意是有意的升华,书法创作在这种“有意无意之间”达善求美。
书法创作的前提是对传统的继承。与西方美术不同,中国书画的学习往往是从临摹优秀的作品人手,尤其是对前人名碑珍帖的心追手摹。临摹的水平与高度通常用“形神兼备”来品评。“形”指可见的字形扁纵、结构疏密、线形长短、章法形式,以及由此呈现出来的细节特征;“神”是指由具象的形而可感觉的态势、意象、神采等。在此二者中,又以后者为重。南朝书法家、书法理论家王僧虔在《笔意赞》中说:“书之妙道,神采为上,形质次之,兼之者方可绍于古人。”他强调学习书法应该具意为上,形神兼备方可真正继承传统,超越古人。这里就有与我书法创作的“有意无意之间乃佳”的观点值得辩证与思考的地方。书法中的“形质”,无论是临摹古人法帖,还是书写者主观取舍融合后形成的自我样式,都是精心安排的“有意”为之。如果不能对学习的字形结构和笔画特征进行仔细地观察,深入地理解,就无法准确地再现,更谈不上与其他碑帖取舍化合。如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勤礼碑》,在看似均衡平整的背后,有其独到的“险绝”内涵。其字形偏长方整,笔画横细竖粗,横竖两端方圆并用,重心上移,结构上紧下松,造型左右外拓,笔画与结构长短疏密对比强烈,行笔快慢顿挫有致,用墨饱满,行笔涩进等,这些都是通过观察可见的“形质”。唐代书法家、理论家孙过庭在《书谱》中说:“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学习书法的过程中,仅仅做到观察与理解是不够的,还得遵循艺术学习的步骤和得当的方法。如可先从掌握颜真卿《多宝塔碑》的基本笔法和端正结构学起,再进行《勤礼碑》的学习,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果说“形质”是“有意”的前提保证,那么,对颜体“神采”的精准表达,则是书法学习的“形神兼备”的境界了。然而此境虽然达到了相对的高度,却仍然停留在“随人作计终后人”(黄山谷语)的“有意”,未能达到“自成一家始逼真”(黄山谷语)、不拘于法而入其理、融会贯通至自然的“无意”之境,未能“复归平正”而“绍于古人”。
“复归平正”即是书人合一的“无意”之境,“无意”是书法学习过程中较难达到的一个阶段,能出入此阶段,做到有法而不为法所困很难。孙过庭的《书谱》中说:“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如今的一些所谓“书法大师”要么不谙书理,要么自欺欺人,连有意为之的第一关都尚未过,更是将“无法”作为“无拘”的理由,把习气误当风格。先求形似的平正和得法之后再追求的高层次的平正不能混为一谈的。清代书家赵之谦曾说:“书法之高境界,一为三岁顽童,一为八十老翁。初出茅庐便妄自尊大,假装老沉,实为可悲。”“复归平正”是熟后生,苦后甜。
综上所述,书法的创作过程既是知法守矩而不为之所困,意会古人,刻意为之,又能心手双畅,书人合一,散虑逍遥。继承传统是创作的前提,无本无以生末。学习的过程应该注意力集中而状态放松,“有意”至“无意”升华至辩证统一的把控。既是技法的锤炼过程,更是文学素养、生活体验、人生感悟以及其他字外功的修为,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书法的创作与学习,只有先遵守规则,明确目的要求,观念确立,学养生发,技法跟上,才能会意书理禅机,深谙“有意无意之间乃佳”的笔墨之道,臻于“从心所欲不逾矩”的书法佳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