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关于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始终是中国高校教学改革反复研讨的内容。本文试图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功利主义价值观、教育质量监控体系等三个方面分析阻碍中国高等院校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三个因素,并提出了一些粗浅的建议。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通识教育;功利主义
中图分类号:G423.07
2009年中国校友会网公布了一份《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其中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高考状元的职业成绩,远远低于社会预期,高考状元并未出现在杰出企业家、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及杰出政治家的名单中。其实,在应试教育、专业教育的大背景之下,这种情况的出现丝毫不奇怪。
日前,世界著名的美国杜克国际教育机构发布了针对中国国内的首份SAT(俗称美国高考)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留学生去美国留学整体成绩欠佳,平均低于美国学生近300分。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中国教育界哗然。SAT全称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即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换言之,这个考试考察的是应试者的能力和素质。这份报告再一次把中国教学改革的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其中关于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也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创造性艺术学院院长彼得·墨菲教授说过:“一所真正的大学,应该创造知识,而不只是传递知识。”但为何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创造知识、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始终捉襟见肘呢?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让创造性无立根之基
行为主义产生于 20 世纪初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有华生和斯金纳。行为主义重视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比如,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应该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之上,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学习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并且强调这种反应主要表现为学习者的外显行为,而不是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所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训练者,而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有赖于能否反复练习和得到及时的反馈。因此学习者是可以由教师任意塑造的,是接受者、被领导者。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目前在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中也非常盛行。
由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侧重于“刺激—反应系统”中的“刺激”,所以这种教学原理在中国教育界的普遍应用带来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至今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 (《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2001年10月 )而作为被刺激对象的学生只需要根据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即可。长此以往,我国大多数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被束缚、被禁锢,其学习主动性无从发挥。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所以远非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材。应该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等于从基底上移走了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赖以孕育、滋生和发展的土壤,创造型人材的培养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樓阁。
二、功利主义价值观让创造性丧失生存空间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即效益主义,其核心观点认为“实用即至善”,相信决定行为适当与否的标准在于其结果的实用程度。仅从理论的角度而言,功利主义只是衡量事物的标准之一。但是,这种理论被庸俗化并被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后,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便是使创造性丧失了在教学结构中的生存空间。
首先,在课程设置环节功利主义致使通识教育遭遇冷落
2011年,中美两所知名大学准备在上海合办一所商学院,据说在筹建之初,双方在课程设置方面产生了分歧。美方坚持要开设历史、哲学等人文类课程,但是中方反对。坚持的原因与反对的理由似乎可以从下面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与北大温儒敏教授的两段话中找到答案。
哈佛大学第一位女校长德鲁·福斯特在刚接到任命时就表示:“大学要对过去和未来负责,而不仅仅对现在负责。总之,大学要对永恒许下诺言。”“教育的目的不是使我们成为全球市场的竞争者, 而是使我们成为人类。”
温儒敏教授在《中国大学的五种“重病”》一文中指出:“现在社会以实用技能为标准收罗人才,舆论更被市场的泡沫所左右。人们为谋生而学习,没有内在的事业冲动,上大学无非是为毕业后好在人才市场上找到买主,卖个好价钱。这种短视的观念严重挖空了大学文化的基石,腐蚀了现代精英的人格品质。”
正是基于要对永恒负责的教育理念,所以,哈佛大学始终坚持将培养有教养的人置于首位。培养有教养的人是一种境界,是大学对社会的责任所系。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实行的是专业化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有其合理性,对我国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功利主义的专业化教育使得中国的高校普遍追求大学所学与“社会之用”的直接结合,而忽视对学生的品性、修养、责任、情感的培养,这使得文、史、哲等通识类课程在中国高校普遍受到冷落。
通识教育是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即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如今,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人文气质的重要性,迫切呼唤大学重视通识教育。因为,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以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为终极追求,而这种品质正是产生创造性的源头。 其次,在教师的“教”中功利主义造成“项目化生存”
在高校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教学与科研始终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统一是指教学与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并且二者之间的理想状态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然而,教学与科研又始终是存在着矛盾的,其中最主要的矛盾集中在教师个人的时间与精力的分配上。
温儒敏教授指出的中国高等院校的“五病”之一,即“项目化生存”。所谓“项目化生存”,是对那种没完没了争做各种项目的描述。温儒敏教授说:“年轻的老师不申请项目是不可能的,因为现有学术生产管理体制有这种量化要求,特别是理科与工科的研究,往往就是通过项目来实行的。还有,就是追逐利益。项目都有钱,有些老师其实就是奔着钱去申请项目的。这其实也是市场化的弊病。”
除利益因素之外,项目往往也是年轻教师评取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这就造成了很多老师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了科研方面,从而忽略了教学工作。如今,为了培养出创造性人才,很多高校提出要建立“互动式课堂”。然而,互动式教学环节中的问题设置、情境设置、环节设置,以及最终的效果评估,都需要教师在课前与课后做大量的细致工作,这对于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科研的教师而言无疑是很难做到的。对于以科研为主的教师,最便利又轻松的教学方式无疑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第三,在学生的“学”中功利主义带来的实用主义价值观
人文气质是指对于文学,历史,政治,宗教,社会等等人文学科有一定了解的一种综合素质。这种人文素质是构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重要基础,而这两种思维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性。由于受到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在目前的大学生群体中,普遍轻视对自身人文气质的追求与塑造。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接受高等教育的功利性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学历是就业的资本,专业知识是就业所需的技能,成绩是就业的附加条件。对他们而言大学教育不是打开通往事业的一扇门,更不是使人生达到完满境界的一种途径,只是获得生存资本的条件之一。所以他们对专业课以外的课程,尤其是一些人文知识类的通识课程普遍轻视。即便是对待专业课,通常也是只求高分,不求创新。因为创新的回报率难以估计,而回报周期过长。但是高分的现实回报率却是明显和直接的,例如,求学期间的一切奖励多以分数为标准。那么获取高分的捷径是什么呢?即课堂上努力地消化老师的讲解,课后死记硬背重要的知识点,创新则被放到了靠后考虑的位置。
实用价值观倡导狭隘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使得青年学子们只注重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正如前文温儒敏教授所说:“人们为谋生而学习,没有内在的事业冲动。”这些高等院校中的年轻人们迷失在实用主义的利益诱惑之中,黯淡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理想之光,从而也就失去了对于创造的渴望。
三、形式主义的教学监控成为束缚创造性的枷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个高校已经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制度和体系。然而,这套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也有明显不足,比如内容教条、形式主义与观念保守等问题,这使其在起到监督作用的同时也成为了束缚创造性的枷锁。
这套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以教师的讲解作为考核的重心,强调的是教师在“传递”知识,而非“创造”知识方面的作用。虽然也有“重视实践,鼓励创新”等内容,不但所占比例过少,而且内容空泛,无法具体衡量评判。这样的教学监督制度和体系严重影响了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积极性,迫使多数教师把大部分精力用于研究教学大纲、研读教材,注重讲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却忘记了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造与创新的能力。可以说,教学监督制度和体系已经成为了束缚創造性的枷锁。
四、关于高校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高校教学改革一直是近几年来的热点问题,但是进程至今仍然缓慢,其中困难之多,情况之复杂是不言而喻的。仅就培养创造性人才这一点而言,有几点是迫切需要改革的。
首先,应建立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理论体系。认知学习理论是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规律的学习理论。它重视对人在学习过程中内在认知规律的研究,如其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可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唯有在“认知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采取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多样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应该重视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必须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正如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所说,大学教育不应该只对现在负责,更应该关注永恒。通识教育的目的正是要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
最后,应该改革教学监督体系。教学评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改革教学监督体系,首先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标准,逐步建立起行之有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估体系。可以借鉴外国大学的先进经验,比如,悉尼大学采用的一整套教学水平指标(TPIs)就非常强调学生对自我学习的感知状况而不是教师的教学技巧,值得我国各大院校借鉴。
随着高等院校的持续扩大招生,高校教育体系当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大学教育正在酝酿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未来,中国的高等院校必须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积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树立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观、加大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以及推行多元发展的教学评价机制。惟有如此,我国大学才能实现超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文新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2]徐奉臻.教学改革:理念创新与模式构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刘楠 丛晓峰.高校教学改革与质量管理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4]刘志强编.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6
[5]陶小马编.教育研究及教学改革论文选.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
关键词:高等教育;教学改革;创造性;行为主义学习理论;通识教育;功利主义
中图分类号:G423.07
2009年中国校友会网公布了一份《中国高考状元调查报告》,其中显示,1977年至2008年32年间的高考状元的职业成绩,远远低于社会预期,高考状元并未出现在杰出企业家、两院院士、长江学者及杰出政治家的名单中。其实,在应试教育、专业教育的大背景之下,这种情况的出现丝毫不奇怪。
日前,世界著名的美国杜克国际教育机构发布了针对中国国内的首份SAT(俗称美国高考)年度报告,报告显示,中国留学生去美国留学整体成绩欠佳,平均低于美国学生近300分。消息一出,立刻引起中国教育界哗然。SAT全称Scholastic Assessment Test,即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换言之,这个考试考察的是应试者的能力和素质。这份报告再一次把中国教学改革的问题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其中关于如何培养创造性人才的问题也再一次成为关注的焦点。
澳大利亚詹姆斯库克大学创造性艺术学院院长彼得·墨菲教授说过:“一所真正的大学,应该创造知识,而不只是传递知识。”但为何中国的高等教育在创造知识、培养创造性人才方面始终捉襟见肘呢?总结起来,大概有以下几方面原因:
一、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让创造性无立根之基
行为主义产生于 20 世纪初的美国,主要代表人物有华生和斯金纳。行为主义重视对人的行为进行研究,认为心理学不应该研究意识,只应该研究行为,把行为与意识完全对立起来。比如,斯金纳认为心理学所关心的应该是可以观察到的外表的行为,而不是行为的内部机制。
在上述理论的基础之上,行为主义者认为学习是刺激与反应之间的联结,他们的基本假设是:学习行为是学习者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并且强调这种反应主要表现为学习者的外显行为,而不是刺激所引起的内部心理过程,认为学习与内部心理过程无关。所以,行为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教师是教学过程的设计者和组织者,是训练者,而学习者在教师创设的环境中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对知识的掌握有赖于能否反复练习和得到及时的反馈。因此学习者是可以由教师任意塑造的,是接受者、被领导者。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在美国占据主导地位长达半个世纪之久,目前在中国各级各类学校的课堂中也非常盛行。
由于行为主义学习理论侧重于“刺激—反应系统”中的“刺激”,所以这种教学原理在中国教育界的普遍应用带来的是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至今仍有许多学校强调学生的任务就是要消化、理解老师讲授的内容,把学生当作灌输的对象、外部刺激的接受器、前人知识与经验的存储器,忘记了学生是有主观能动性的、有创造性思维的活生生的人。” (《E-Learning与高校教学的深化改革》北京师范大学 现代教育技术研究所 何克抗 2001年10月 )而作为被刺激对象的学生只需要根据刺激做出相应的反应即可。长此以往,我国大多数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被束缚、被禁锢,其学习主动性无从发挥。这种教学方式培养出的学生缺乏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所以远非现代化社会所需要的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材。应该说,行为主义学习理论对中国教育的影响等于从基底上移走了创新思想和创新能力赖以孕育、滋生和发展的土壤,创造型人材的培养成了难以实现的空中樓阁。
二、功利主义价值观让创造性丧失生存空间
功利主义(Utilitarianism),即效益主义,其核心观点认为“实用即至善”,相信决定行为适当与否的标准在于其结果的实用程度。仅从理论的角度而言,功利主义只是衡量事物的标准之一。但是,这种理论被庸俗化并被贯彻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之后,造成的严重后果之一便是使创造性丧失了在教学结构中的生存空间。
首先,在课程设置环节功利主义致使通识教育遭遇冷落
2011年,中美两所知名大学准备在上海合办一所商学院,据说在筹建之初,双方在课程设置方面产生了分歧。美方坚持要开设历史、哲学等人文类课程,但是中方反对。坚持的原因与反对的理由似乎可以从下面哈佛大学校长德鲁·福斯特与北大温儒敏教授的两段话中找到答案。
哈佛大学第一位女校长德鲁·福斯特在刚接到任命时就表示:“大学要对过去和未来负责,而不仅仅对现在负责。总之,大学要对永恒许下诺言。”“教育的目的不是使我们成为全球市场的竞争者, 而是使我们成为人类。”
温儒敏教授在《中国大学的五种“重病”》一文中指出:“现在社会以实用技能为标准收罗人才,舆论更被市场的泡沫所左右。人们为谋生而学习,没有内在的事业冲动,上大学无非是为毕业后好在人才市场上找到买主,卖个好价钱。这种短视的观念严重挖空了大学文化的基石,腐蚀了现代精英的人格品质。”
正是基于要对永恒负责的教育理念,所以,哈佛大学始终坚持将培养有教养的人置于首位。培养有教养的人是一种境界,是大学对社会的责任所系。但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实行的是专业化教育模式。这种模式在特定时期、特定社会背景中有其合理性,对我国社会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功利主义的专业化教育使得中国的高校普遍追求大学所学与“社会之用”的直接结合,而忽视对学生的品性、修养、责任、情感的培养,这使得文、史、哲等通识类课程在中国高校普遍受到冷落。
通识教育是指非职业性和非专业性的教育,即不直接为职业作准备的知识和能力的教育,其涉及范围宽广全面。如今,许多有识之士已经意识到培养学生人文气质的重要性,迫切呼唤大学重视通识教育。因为,通识教育作为一种人文教育,它超越功利性与实用性,以培养学生独立人格与独立思考的可贵品质为终极追求,而这种品质正是产生创造性的源头。 其次,在教师的“教”中功利主义造成“项目化生存”
在高校教师的日常工作中,教学与科研始终存在着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统一是指教学与科研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并且二者之间的理想状态应该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的关系。然而,教学与科研又始终是存在着矛盾的,其中最主要的矛盾集中在教师个人的时间与精力的分配上。
温儒敏教授指出的中国高等院校的“五病”之一,即“项目化生存”。所谓“项目化生存”,是对那种没完没了争做各种项目的描述。温儒敏教授说:“年轻的老师不申请项目是不可能的,因为现有学术生产管理体制有这种量化要求,特别是理科与工科的研究,往往就是通过项目来实行的。还有,就是追逐利益。项目都有钱,有些老师其实就是奔着钱去申请项目的。这其实也是市场化的弊病。”
除利益因素之外,项目往往也是年轻教师评取职称的必要条件之一。这就造成了很多老师将大量的时间与精力放在了科研方面,从而忽略了教学工作。如今,为了培养出创造性人才,很多高校提出要建立“互动式课堂”。然而,互动式教学环节中的问题设置、情境设置、环节设置,以及最终的效果评估,都需要教师在课前与课后做大量的细致工作,这对于将大部分精力用于科研的教师而言无疑是很难做到的。对于以科研为主的教师,最便利又轻松的教学方式无疑是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方式。
第三,在学生的“学”中功利主义带来的实用主义价值观
人文气质是指对于文学,历史,政治,宗教,社会等等人文学科有一定了解的一种综合素质。这种人文素质是构建大学生批判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的重要基础,而这两种思维决定了一个人能否具有创造性。由于受到实用主义价值观的影响,在目前的大学生群体中,普遍轻视对自身人文气质的追求与塑造。对于多数大学生而言,接受高等教育的功利性目的是显而易见的。学历是就业的资本,专业知识是就业所需的技能,成绩是就业的附加条件。对他们而言大学教育不是打开通往事业的一扇门,更不是使人生达到完满境界的一种途径,只是获得生存资本的条件之一。所以他们对专业课以外的课程,尤其是一些人文知识类的通识课程普遍轻视。即便是对待专业课,通常也是只求高分,不求创新。因为创新的回报率难以估计,而回报周期过长。但是高分的现实回报率却是明显和直接的,例如,求学期间的一切奖励多以分数为标准。那么获取高分的捷径是什么呢?即课堂上努力地消化老师的讲解,课后死记硬背重要的知识点,创新则被放到了靠后考虑的位置。
实用价值观倡导狭隘的个人主义和利己主义,使得青年学子们只注重眼前利益和个人利益。正如前文温儒敏教授所说:“人们为谋生而学习,没有内在的事业冲动。”这些高等院校中的年轻人们迷失在实用主义的利益诱惑之中,黯淡了“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理想之光,从而也就失去了对于创造的渴望。
三、形式主义的教学监控成为束缚创造性的枷锁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各个高校已经逐步建立起了自己的高等教育质量监控制度和体系。然而,这套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也有明显不足,比如内容教条、形式主义与观念保守等问题,这使其在起到监督作用的同时也成为了束缚创造性的枷锁。
这套高等教育质量监控体系以教师的讲解作为考核的重心,强调的是教师在“传递”知识,而非“创造”知识方面的作用。虽然也有“重视实践,鼓励创新”等内容,不但所占比例过少,而且内容空泛,无法具体衡量评判。这样的教学监督制度和体系严重影响了教师对于培养学生创造力的积极性,迫使多数教师把大部分精力用于研究教学大纲、研读教材,注重讲解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却忘记了教师的重要职责之一是培养学生的创造与创新的能力。可以说,教学监督制度和体系已经成为了束缚創造性的枷锁。
四、关于高校教学改革的几点建议
高校教学改革一直是近几年来的热点问题,但是进程至今仍然缓慢,其中困难之多,情况之复杂是不言而喻的。仅就培养创造性人才这一点而言,有几点是迫切需要改革的。
首先,应建立以“认知学习理论”为基础的教学理论体系。认知学习理论是通过研究人的认知过程来探索学习规律的学习理论。它重视对人在学习过程中内在认知规律的研究,如其代表人物布鲁纳认为学生不是被动的知识接受者,而是积极的信息加工者。教师的角色在于创设可让学生自己学习的环境,而不是提供预先准备齐全的知识。唯有在“认知学习理论”的基础之上采取互动式教学、启发式教学、多样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才能充分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其次,应该重视通识教育。通识教育必须成为大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关注学生作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和公民的生活需要。正如哈佛大学校长福斯特所说,大学教育不应该只对现在负责,更应该关注永恒。通识教育的目的正是要培养“健全的个人和自由社会中健全的公民”。
最后,应该改革教学监督体系。教学评估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改革教学监督体系,首先应改变以教师为中心的评价标准,逐步建立起行之有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评估体系。可以借鉴外国大学的先进经验,比如,悉尼大学采用的一整套教学水平指标(TPIs)就非常强调学生对自我学习的感知状况而不是教师的教学技巧,值得我国各大院校借鉴。
随着高等院校的持续扩大招生,高校教育体系当中存在的问题日益突出,我国大学教育正在酝酿着一场深刻的变革。未来,中国的高等院校必须将培养创新型人才作为教育的主要目标,积极构建和谐师生关系、树立全面发展的新型人才观、加大高等教育的财政投入以及推行多元发展的教学评价机制。惟有如此,我国大学才能实现超越,建成世界一流大学。
参考文献
[1]张文新主编.高等教育心理学.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08
[2]徐奉臻.教学改革:理念创新与模式构建.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3]刘楠 丛晓峰.高校教学改革与质量管理研究.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8
[4]刘志强编.高等学校实践教学改革与研究.哈尔滨: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06
[5]陶小马编.教育研究及教学改革论文选.上海:同济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