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幽灵的困境》中的文化记忆

来源 :青年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04068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现代”萌动的19世纪初期,人们对回忆过往有一种强烈的需求,这一点也体现在加纳作家亚玛·阿塔·艾杜的代表作《幽灵的困境》中。本文借助文化记忆理论视角,探究的西方思潮和非洲文化,透视文化记忆的社会功能。分析表明,无论是尤拉莉亚·雅森对美国文化的个人记忆,还是阿托家族成员头脑里的非洲传统文化的集体记忆,都是文学剧本对文化记忆的言说。本文还探讨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的关系,发现集体记忆的不同,必然会对当中个体的个人记忆产生不同的影响,甚至千差万别,进而发现剧本中尤拉莉亚和阿托家族之间发生冲突的必然性。
  关键词:《幽灵的困境》;文化记忆;个人记忆;集体记忆
  加纳戏剧家亚玛·阿塔·艾杜于1964年发表《幽灵的困境》[1],使其成为第一位公开发表戏剧文学的非洲女性剧作家,而该剧作为寻根文学的一部分,近年来也得到学术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该剧不仅展露的西方思潮和非洲文化之间的矛盾冲突,还体现了文化记忆的理论。本文就从德国学者阿莱达·阿斯曼等人的文化记忆理论视角,分析该剧本中的传统关联,讨论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的关系,进而探究创新记忆结构的内涵。
  一、阿托家族的集体记忆
  阿托家族的大家长、资历最老的就是阿托的奶奶,剧中,虽然她是一个看起来弱不禁风,头发花白的老人,但她对于族人的文化传统却表现出了异常坚定的立场,和清醒的头脑,可以说她就是阿托家族的精神领袖,是阿托家族集体记忆的代表人物。在第一幕中,她询问阿托叔叔艾诺曼的妻子病情的时候,“你们应该思考白人的药对你妻子是否有效”、“为什么不去看草药医生”等等这样的话,可以看出非洲传统观念已深深根植在阿托奶奶脑中。非洲传统文化深深印刻在奶奶的头脑里,她对族人被现代化改变的现象越是抗拒,表明传统文化对她的影响越是深重,而这些传统文化,就是阿托家族的集体记忆的重要部分。
  阿托家族中以阿托奶奶为首的成员,从降生到有记忆,她们生存和成长的土地是非洲,相对西方则显得落后、传统。从阿托家族的第一个成员开始,阿托家族的集体记忆就在这片土地上生根发芽,土生土长的族人脑海中也就代代传承传统守旧的记忆模式。
  二、尤拉莉亚的个人记忆
  剧本序幕之后是阿托和尤拉莉亚之间的对话,尤拉莉亚期待着自己能融入自己祖先的生活,也担忧自己是否能融入其中。对话中出现“非洲妇女”、“你的族人”、“本地男孩”和“你的族人和我的不同之处”可以看出尤拉莉亚已把自己与加纳区分开来。第二幕中,尤拉莉亚在和阿托通电话时听到了一阵使她害怕的鼓声,阿托告诉尤拉莉亚这就是她所说的非洲吸引她的地方,然而在尤拉莉亚心中非洲鼓乐是像爵士或者西班牙曼波音樂,但从电话里传来的却像巫乐,让人很不舒服。第三幕中,阿托母亲带来的蠕动的蜗牛被尤拉莉亚扔掉;尤拉莉亚无法理解阿托家族为了让她怀孕给他吃药,她认为应该是在想生孩子的时候生孩子,而不是受族人控制。
  尤拉莉亚之所以用一些话语把自己与加纳区分开来,和对加纳的一些情况表示不理解,以及在和阿托家族的生活过程中发生不愉快,其根源是在于她的个人记忆的模式与阿托家族成员存在很大不同。在跟随阿托来到加纳之前,尤拉莉亚生活的环境是美国化的,接触到的也都是西方的现代文化,在这个大的社会框架下,她所形成的个人记忆是超前和开放直接的模式,显然在阿托家族中秉承的非洲文化传统和这种模式是有差异的。
  三、集体记忆与个人记忆的碰撞
  尤拉莉亚跟随阿托来到了加纳,她试图融入到阿托的家族,这个过程其实就是尤拉莉亚的个人记忆模式和阿托家族的集体记忆模式的遭遇。尤拉莉亚融入家族的结果并不理想,种种矛盾的产生,并没有被很好的解决,而是一步步被扩大激化,最后终于爆发。
  阿莱达·阿斯曼在《昨日重现——媒介与社会记忆》[2]p20中曾提到,记忆不仅产生于人自身,也产生于人与人之间。记忆不仅是一种神经或心理学现象,更重要的还是一种社会现象。另外,关于回忆,哈布瓦赫提出的最为基础和核心的观点便是,它并不是个体活动的过程 ,而是在一定的社会框架下才能完成,特定的社会框架促成了相应的个体记忆和回忆[3]p35,换言之,记忆都是具有社会性的。尤拉莉亚作为一个独立存在的个体,她的个人记忆和回忆所依附的社会框架是西方的现代文明;而阿托家族中的奶奶、妈妈和姐姐,她们生活的社会是相对较落后和闭塞的非洲,这对于她们的个人记忆也产生了影响。
  另外,哈布瓦赫也提出,集体记忆就是一个群体内所有成员共享的、有关过去的表述。属于同一个集体的成员分享共同的记忆,个体的记忆一方面构成了集体记忆的基础,另一方面又基于这个集体记忆[3]p35。因此,对于同一个群体类的成员,他们拥有相同的集体记忆,产生的个人记忆也极大可能是不谋而合的。在《幽灵的困境》中,阿托家族中的奶奶、妈妈和姐姐就是在一个相同的集体记忆中,通过她们的种种表现,对待阿托,尤其是尤拉莉亚的态度,能看出她们的个人记忆具有很高的相似性,即信奉非洲的文化传统,抵触西方现代化元素渗入。集体记忆也可以被认为是一种记忆阵营,对于阿托家族而言,他们的个人记忆产生于这个阵营,而阵营的支撑力量就是阿托家族老一辈的传统和思想。
  皮埃尔·诺拉等人在《记忆之所》中分析了人与特定生活环境之间的关系,并强调人与特定的生活环境之间密切关系:时间和空间。即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绝非一块黑板,一个人留在其中的痕迹不可能像黑板上的字迹一样不用吹灰之力就可以被抹得一干二净。他们认为,时空不仅支撑记忆,而且反作用于记忆[4]。进一步分析皮埃尔·诺拉等人的观点,不难得出此结论:不同的时空都有其特定的生活环境,相应也有其特定的集体记忆,存在和成长于不同时空,即不同社会框架下的个体,他们的个人记忆模式也是大相径庭,形式各异的。
  在本剧中,美国和加纳就是两种不同的特定环境,外来媳妇尤拉莉亚成长的环境是美国,相应地,她接受的集体记忆是西方开放、现代化的思想,从剧中她的种种表现来看,这对其个人记忆模式产生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思想超前,说话直接。反观阿托的奶奶、妈妈和姐姐,她们成长的环境是加纳,接受的集体记忆是非洲相对保守、落后的思想,这也导致她们的个人记忆模式和尤拉莉亚有很大差别,相对于尤拉莉亚的开放和前卫,她们则显得拘谨和落后。   不同的集体记忆造成不同的个人记忆,当它们遭遇在一起,必然要进行相应的磨合,而当这些个人记忆差别很大,甚至涉及到价值观问题时,必然会碰撞出巨大的火花。孔子在《论语·卫灵公》中提到“道不同,不相为谋”,用来说明尤拉莉亚和阿托家人之间个人记忆的关系再合适不过。尤拉莉亚的个人记忆和阿托家人之间的差异是巨大的,甚至可以说是和阿托家族的集体记忆背道而驰,即“道不同”,这也就为她感到迷茫困惑,以及后来与阿托家族的剧烈冲突埋下了种子,矛盾的激化和爆发是必然的。
  四、阿托——解开矛盾的钥匙
  尤拉莉亚的个人记忆模式和阿托家族的集体记忆模式之间的重大差异,最终导致了矛盾的爆发,站在矛盾中心的正是阿托,这时候阿托的态度则显得尤为重要,因为只有他能系起尤拉莉亚和家族之间的纽带。所以,阿托是平复这场矛盾的关键。
  阿托在加纳土地上长大,接收的是传统的非洲文化的集体记忆;而在他踏上美国求学时,接收的则是现代的西方文化的集体记忆,两种不同的集体记忆的碰撞,阿托有切身体会。当阿托告知家人他与一名非裔美籍尤拉莉亚结婚时,族人十分惊讶并认为尤拉莉亚已经不属于非洲,阿托和尤拉莉亚结婚让她们感到十分丢人,阿托却认为妻子和族人并没有不同。这是因为他接收了美国的教育,形成的个人记忆模式不同于族人,让他与妻子有共同的生活理念,并决定暂时不生小孩而采取避孕措施;而他接受的初始的集体记忆和族人并没有什么不同,根植于非洲大地,所以他果断地没有把避孕的事实告诉族人,因为他知道,一旦告诉了族人,一定会遭到指责。阿托的双重文化背景赋予了他特殊的身份,也为他解决这场矛盾提供了基础和便利。
  随着时间的推移,现代化元素不断融入,阿托家族的老一辈家族成员人数逐渐减少,在不远的将来,阿托家族的精神支柱——阿托的奶奶也终将死去,阿托和尤拉莉亚的孩子终将作为更新一代降临。如何构建长期有效的记忆和回忆模式,把重要的、应该传承的记忆固定下来,尤为重要,即产生新的集体记忆和回忆模式,以一种创新的记忆结构,使阿托家族和谐美好的生活下去。而新的集体记忆和回忆模式应该是交融式的,既考虑到以阿托奶奶为首的阿托老一辈家族,也要考虑到以尤拉莉亚为代表的接受新文化、新思想影响的年轻一代。
  结语
  在《幽灵的困境》中,作者艾杜展现了非洲文化和西方文化的矛盾和冲突。本文结合文化记忆理论,对作品进行思考,分析了个人记忆和集体之间的从属关系,并试图在个人记忆和集体记忆的碰撞中寻找解决矛盾的方法,为本作品的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参考文献
  [1] AMA ATA AIDOO.The Dilemma of a Ghost.//BIODUN JEYIFO(editor).MODERN AFRICAN DRAMA(M).W.W.NORTON & COMPANY.INC.2002.
  [2]文化記忆理论读本[M]冯亚琳,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3.
  [3] Halbwachs.Maurice.1985.Das kollektive Ged?chtnis [M].Frankfurt am Main: Fischer.
  [4] Wood.Nancy.1994.Memory’S Remains:Les Lieu de Mémoire[J].History and Memory (6 ):123—149.
其他文献
摘要:随着教育制度的改变,新课程改革将继续全面推行,为了深入贯彻高效课堂理论,课堂已真正由“教师教”变为“学生学”了,学生成了课堂和学习的主人,所以在我们的教学中应该特别关注学生的学。特别是成绩相对优等的学生,在课堂上发挥着引领、示范和指导等作用。因此,在高效课堂下,加强对学生自主能力的培养显得更加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首先要明确学生知识的“前概念”,从学生的自学当中发现问题所在,难点所在,然后确定教
期刊
摘要:小学生综合素质指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方面的素养。根据“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努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这个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我校自2016年建校以来,按部署、有计划地引领学生参加第二课堂活动。  关键词:讲故事;小学生;综合素质  “第二课堂”与“第一课堂”是相对而言的,是指在课堂教学
期刊
摘要:“微写作”是一种短小精悍、微言大义的新型写作样式,逐渐被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广泛运用,并且已进入到高中语文写作教学与语文高考之中。微写作虽然简短、微小,但它却有助于培养学生多方面的写作能力,对于提升学生的语文学科核心素养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当前高中语文写作教学的困境,我们需要更有效、更有活力的教学方式来改善教学现状。本文基于对高中语文微写作教学内涵及意义的理解,针对当前高中语文微写作所存在的问题,
期刊
摘要:孔子学院在汉语对外传播的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因此孔院的教学水平直接影响了汉语对外传播的质量。国家汉办成立了专门的评测机构对全球的孔子学院教学进行评优,进而产生年度“先进孔子学院”。根据近十年国家汉办先进孔院的名单,笔者统计了多次获得“先进”称号的孔院和地区,并且有针对性的对这些孔院进行深入了解,分析其办学特色,以获启示。  关键词:办学特色;孔子学院;先进;启示  近十年来,海外研究
期刊
摘要:《国家宝藏》的成功是有目共睹的,更是在全社会引起一股国宝文物的热流,不论是创意深度、表现手法,还是节目的高配置,《国家宝藏》都显示出浓重的“文化节目。在它成功的背后,更是对于节目形式的一种全新的探索,以综艺为主,纪录为辅的创作手法。  一、“纪录式综艺”《国家宝藏》的现状  截至目前,《国家宝藏》开播六期,便已然成为现象级节目,相关视频播放量突破1.5亿,豆瓣评分高达9.3分,主题曲《一眼千
期刊
毕业典礼结束时,他走过来拉着我的手,腼腆地跟我道别:“老师,谢谢您,有空回来看您。”看着他远去的背影,我不禁感叹:“这孩子,终于长大了。”他学会通情达理了,学会感恩了。  想起一年多前,他转到我班级时给我们的最初印象是:怪人一枚!  他,几乎不拿课本,科任老师说,他上课总是用校服包住头睡觉;他,总是不屑于抬头看你;他,很清高,孤傲……  我认真地、默默地观察他:他,要么埋头忙自己的活,或突然莫名地
期刊
摘要:当今许多高校对大学生边缘化现代礼仪教育,导致大学生礼仪修养较差,难以满足当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因此,如何在高校德育的基础上开展现代礼仪教育,使大学生在良好的礼仪氛围中成为高素质的人才,是当前高校面临的主要问题。基于这一背景,本文首先阐述了现代礼仪教育课程的意义与内容,然后分析了现代礼仪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了现代礼仪对当今大学生道德修养的重要作用,希望能在现代大学生礼仪教育中发挥作用
期刊
摘要:舒巧,著名舞蹈家、舞剧编导,主要作品有《胭脂扣》、《三毛》、《青春祭》等。本文以《今生另世》一书为轴,探讨舒巧老师以及笔者对舞蹈、编舞手法以及对音乐的理解、思考及认识。  关键词:舒巧;现代舞剧;舞剧创作;音乐;  书最重要的功能之一是传播美丽而独特的思想和情感,并在专业领域散发丰富而独到的见解。,这本《今生另世》仿佛浓缩了舒巧老师大半生编导心得经验技巧,读了这本书,仿佛打通了在编导方面的任
期刊
孩子到高中阶段,身心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面对孩子的成长,不少家长不知所措。家庭教育方法是随着孩子的成长不断变化的,不能以不变应万变,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如果家长的教育方法僵化了,就跟不上孩子成长的步伐,就会出现“孩子逆反,大人没招应对”的尴尬局面。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好多家长十分重视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到网上搜索,去书店购书,试图寻求对症的良药,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每个孩子个性不同、成长环境不同,在成长的
期刊
摘要:初中化学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入门课程,化学教学不仅传授化学知识和技术,更要训练科学思维和方法,还要培养科学精神和品德。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是教师应尽的责任。本文就浅谈了几点农村初中化学教师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方法,力求在不懈努力和探索下取得一定的效果。  关键词:农村初中;化学教学;德育教育;渗透方法  学校是教书育人的地方,育人是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作为一名农村初中化学教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