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晚清时的曾国藩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他在太平天国运动即将推翻清王朝统治时,弃笔从戒,通过组建湘军掌握地方大权,最后镇压了太平天国农民起义。这时他手握重兵,掌握清政府的大半兵力,于是有人劝他趁机取清朝而代之,做一个汉族皇帝。然而他丝毫不为所动,宁愿做一个中兴之臣,并解散他一手组建的湘军。究其原因有三点:根深蒂固的忠君报国思想、势所不能和有利于国家统一。
【关键词】曾国藩 称帝 忠君报国 势所不能
在讲解太平天国运动时,引出了一些曾国藩的轶事。笔者在此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清政府为了能有力镇压太平军,于1861年升任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授权统一指挥浙、苏、皖、赣四省军队。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曾国藩为首的湘系成为地方上势力最大的实力派,已掌握南方13个省的军政实权,可以说这时的曾国藩掌握了清政府的半壁河山。由于有强大的实力和清廷诸多不公的待遇,于是他的部下和其弟就开始劝说他利用已有力量拥兵自立,推翻清政府,做一个汉族皇帝。但是,曾国藩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坚决拒绝称帝,后来不但自己没有称帝,反而还解散了湘军,并强迫曾国荃离职回家。那么,他在当时称帝很有可能的情况下,为什么拒绝称帝,宁愿做一个中兴之臣,不愿去做帝王,其原因何在呢?
首先,曾国藩根本不想,也不愿做皇帝,同时,他也不适合当皇帝。在他的心目中,决无“华夏之防”的种族观念,他所有的只是“地位所赖以立,天柱所赖以尊”的“君,天也”偏狭国家思想,他一味效劳朝廷,忠君报清,不过是为了争取异族皇帝赐给他高官厚爵、地位和利益而已。他深受晚清理学大师唐鉴的影响,脑海中精忠报国的思想根深蒂固。他起兵的目的很明确,一是保卫明教,二是保卫地主阶级利益,三是保卫清朝。他的个人追求,是做一个中兴名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因此,尽管王闾运、曾国荃等屡次劝进,均遭到严厉拒绝。他个人自奉俭朴,清心寡欲,一生只讨了一个小老婆,对帝王生活,并无兴趣。作为一个受理教束缚很深的书生,他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中国自春秋战国进入封建社会以来,所有开国皇帝和起义领袖,大都不是军人武夫,便是流氓无赖,读书人很少。秀才是不会造反的,如中国有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谚语。有趣的历史现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儒学大师,从至圣先师的孔孟老夫子以来,宁可惶惶然周游列国,苦口婆心地劝说圣君贤王,替天行道,治国平天下,自己却甘当辅佐,即使是昏君懦帝,亦不敢生取而代之的野心。当时的曾国藩,正是抱着这一心态的典型之一。这一心态可以从他答复劝他称帝将领的一幅对联看出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如”。
其二,曾国藩即便想当皇帝,也势所不能。当时清政府虽已衰落,特别是江南大营被歼,元气大伤,但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建立的一支以强大骑兵为主的庞大队伍,仍然部署在河南中原腹地,虎视东南,曾国藩一有动作,首先便会碰上这颗硬钉子,湘军没有骑兵,难于对付,不得不有所顾忌。加上湘军主力攻陷天京后,官兵大都积蓄了一些钱财,人心思归,战斗力锐减,能否再为曾国藩称帝卖命,毫无把握。而最根本且最关键的一条是湘軍起兵,是以保卫明教和忠君报国相号召,并作为团结奋斗动力的,一旦曾国藩称帝,势将成为自己打自己嘴巴,食言而肥,不忠不义,大逆不道,丧失人心,众叛亲离。何况新从湘军分离出去的左宗棠楚军和李鸿章淮军等将领,会不会臣服曾国藩,根本是一个未知数。国外,以英国为首的国际在华势力,当时已定下扶持清政府的政策,曾国藩称帝,也未必会获得国际承认。以上种种不利因素,老谋深算的曾国藩,是早已考虑得胸有成竹,因而雷打不动,坚决拒绝称帝,这正是曾国藩的高明所在。如果曾国藩头脑发热,贸然称帝的话,其后果很可能像他自己所说,被众人推上了多刺的皂荚树,落得个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在这一点上,带有草莽英雄本色的曾国藩,比起乃兄来,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其三,曾国藩不称帝,在当时有利于维持中国统一中兴的局面。湘军攻陷天京以后,太平军余部尚存近三十万人散见各地,北方东西捻军的力量正方兴未艾,西北回民起义和西南回民起义仍在发展中,清政府的统治,还谈不上巩固和统一。在上述形势下,如果再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曾国藩拥湘军称帝东南,国内势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出现新的动乱,清政府统一中兴的局面,便难以实现,在虎视眈眈的外敌环伺下,中国统一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将比原来更糟。在这一意义上,曾国藩的坚决拒绝称帝。
综上所述,曾国藩之所以不称帝,而宁愿做一个清廷的忠兴之臣,继续效忠满清王朝,效忠慈禧太后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当时情势下不能和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外,他根深蒂固的忠君报国思想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
【关键词】曾国藩 称帝 忠君报国 势所不能
在讲解太平天国运动时,引出了一些曾国藩的轶事。笔者在此做一些简单的探讨。
太平天国运动后期,清政府为了能有力镇压太平军,于1861年升任曾国藩为两江总督,授权统一指挥浙、苏、皖、赣四省军队。1864年,太平天国运动失败后,曾国藩为首的湘系成为地方上势力最大的实力派,已掌握南方13个省的军政实权,可以说这时的曾国藩掌握了清政府的半壁河山。由于有强大的实力和清廷诸多不公的待遇,于是他的部下和其弟就开始劝说他利用已有力量拥兵自立,推翻清政府,做一个汉族皇帝。但是,曾国藩没有听从他们的建议,坚决拒绝称帝,后来不但自己没有称帝,反而还解散了湘军,并强迫曾国荃离职回家。那么,他在当时称帝很有可能的情况下,为什么拒绝称帝,宁愿做一个中兴之臣,不愿去做帝王,其原因何在呢?
首先,曾国藩根本不想,也不愿做皇帝,同时,他也不适合当皇帝。在他的心目中,决无“华夏之防”的种族观念,他所有的只是“地位所赖以立,天柱所赖以尊”的“君,天也”偏狭国家思想,他一味效劳朝廷,忠君报清,不过是为了争取异族皇帝赐给他高官厚爵、地位和利益而已。他深受晚清理学大师唐鉴的影响,脑海中精忠报国的思想根深蒂固。他起兵的目的很明确,一是保卫明教,二是保卫地主阶级利益,三是保卫清朝。他的个人追求,是做一个中兴名臣,封侯拜相,光宗耀祖,因此,尽管王闾运、曾国荃等屡次劝进,均遭到严厉拒绝。他个人自奉俭朴,清心寡欲,一生只讨了一个小老婆,对帝王生活,并无兴趣。作为一个受理教束缚很深的书生,他根本不是当皇帝的料。中国自春秋战国进入封建社会以来,所有开国皇帝和起义领袖,大都不是军人武夫,便是流氓无赖,读书人很少。秀才是不会造反的,如中国有所谓“秀才造反,三年不成”的谚语。有趣的历史现象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儒学大师,从至圣先师的孔孟老夫子以来,宁可惶惶然周游列国,苦口婆心地劝说圣君贤王,替天行道,治国平天下,自己却甘当辅佐,即使是昏君懦帝,亦不敢生取而代之的野心。当时的曾国藩,正是抱着这一心态的典型之一。这一心态可以从他答复劝他称帝将领的一幅对联看出来“倚天照海花无数,流水高山心自如”。
其二,曾国藩即便想当皇帝,也势所不能。当时清政府虽已衰落,特别是江南大营被歼,元气大伤,但科尔沁亲王僧格林沁建立的一支以强大骑兵为主的庞大队伍,仍然部署在河南中原腹地,虎视东南,曾国藩一有动作,首先便会碰上这颗硬钉子,湘军没有骑兵,难于对付,不得不有所顾忌。加上湘军主力攻陷天京后,官兵大都积蓄了一些钱财,人心思归,战斗力锐减,能否再为曾国藩称帝卖命,毫无把握。而最根本且最关键的一条是湘軍起兵,是以保卫明教和忠君报国相号召,并作为团结奋斗动力的,一旦曾国藩称帝,势将成为自己打自己嘴巴,食言而肥,不忠不义,大逆不道,丧失人心,众叛亲离。何况新从湘军分离出去的左宗棠楚军和李鸿章淮军等将领,会不会臣服曾国藩,根本是一个未知数。国外,以英国为首的国际在华势力,当时已定下扶持清政府的政策,曾国藩称帝,也未必会获得国际承认。以上种种不利因素,老谋深算的曾国藩,是早已考虑得胸有成竹,因而雷打不动,坚决拒绝称帝,这正是曾国藩的高明所在。如果曾国藩头脑发热,贸然称帝的话,其后果很可能像他自己所说,被众人推上了多刺的皂荚树,落得个身败名裂的悲惨下场。在这一点上,带有草莽英雄本色的曾国藩,比起乃兄来,实在是差得太远了!
其三,曾国藩不称帝,在当时有利于维持中国统一中兴的局面。湘军攻陷天京以后,太平军余部尚存近三十万人散见各地,北方东西捻军的力量正方兴未艾,西北回民起义和西南回民起义仍在发展中,清政府的统治,还谈不上巩固和统一。在上述形势下,如果再半路杀出一个程咬金,曾国藩拥湘军称帝东南,国内势必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出现新的动乱,清政府统一中兴的局面,便难以实现,在虎视眈眈的外敌环伺下,中国统一的前途和国家的命运,将比原来更糟。在这一意义上,曾国藩的坚决拒绝称帝。
综上所述,曾国藩之所以不称帝,而宁愿做一个清廷的忠兴之臣,继续效忠满清王朝,效忠慈禧太后有多方面的原因,除了当时情势下不能和有利于国家的统一外,他根深蒂固的忠君报国思想则是一个重要的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