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高中是我国教育体系中的核心组成部分,在现代教育中占据着重要位置。高中文言文教学对于培养学生文学素养,人文精神养成都有着重要意义,是提高学生人综合素质的重要手段,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文言文文章中包括了大量语言、文化、人文知识,文言文教学是一种文化的传承。然而,当前我国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并不理想,很多时候无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教师受传统教育观念影响,多采用应试教育模式,学生则是死记硬背,教学效率十分低下。想要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质量,应创设高效教学环境,科学开展教学活动。本文将针对高中文言文课堂高效教学环境的创设展开研究和分析。
关键词:高中教学;文言文教学;教学环境;高效教学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会更多知识,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育人”,培养人才。育人才是教育的核心目的,思想培养十分重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教育的基本任务。在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人文素质教育显得的更加重要,文言文教学恰恰能够起到很好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对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知识、文化水平都有着很大帮助,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但当前许多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问题,无法保障教学有效性,教学中采用知识灌输方式,往往忽视学生个体感受,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教育职能。改革高中文言文教学,创设高效教学环境,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言文的概念及其特征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有着很大帮助。而文言文就是我国重要传统文化之一,是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言,其特点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是中国发展历史中的沉淀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许多文言文文章都对后世产生着深远影响,例如,墨家的《墨子·兼爱》讲求“兼爱非攻”,以人为本、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关爱生命,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又如儒家的《论语》,讲求“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些儒家核心思想无不影响着后世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论语》中的“忠、信、孝、义、仁”等思想到现代依然被视为中华传统美德,现代人同样讲求孝道、仁义、诚信。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思想,几乎都受了儒家思想影响,传统文化精神的伦理精神、中庸精神、人文精神均来自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内容,在文化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存在较大差异,属于古代汉语,对于现代人来说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文言文中存在大量通假字、文言句式及虚词,并且存在一次多义现象,有着许多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就是常见的判断句;“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则是典型的被动句。晦涩难懂是文言文主要特征之一,对于缺乏古汉语知识的高中生来说,大多学生学习中选择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效率低,且容易遗忘,偏离了素质教育初衷。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指导,改革教学模式,创设高效教学环境,以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二、高中文言文课堂高效教学环境的创设思路
文言文教学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古汉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人文品格,健全学生人格,增强学生道德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道德境界,弥补人格教育缺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但当前我国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并不理想,许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认为文言文枯燥无味、晦涩难懂。想要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质量和效率,保障教学有效性,教师应积极创设高效教学环境。首先,应优化预习,提高课堂针对性和实效性。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对课前预习不重视。学生在缺乏指导和目标的情况下进行预习,效率极差,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往往无法有效理解文章大意,甚至会产生曲解现象。教师应提高对课前预习的重视,帮助学生准备预习资料,引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弄清文章中的一些虚词、实词、句式,扫清字词障碍,这样学生在预习中便能够有效理解文章大意,课堂学习中便可事半功倍。并且预习中产生疑问后,学生课堂上便可集中精力有侧重的听讲,去自主解决知识难点,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对知识点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另一方面,应优化诵读,以读促学。《三国志》中曾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可见文言文学习中诵读的重要性。“读”是文言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诵读不仅能够加深体验和领悟及印象,并且能够通过诵读的声调与节奏,体会文章内容与情感。但诵读教学中不能盲目诵读,教师应加强指导,进行有目的的诵读,诵读过程中要注重语句、语气的解读,揣摩作者心境和写作目的,融合自身情感去诵读。另一方面,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学生在学习中对感兴趣的科目,往往会付出大于平时几倍的努力去学习。学生不爱学习文言文和缺乏兴趣有着直接关系,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播放专题片和历史资料视频来吸引学生,刺激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和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文言文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文言文教学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并且文言文教学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创设高效文言文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保障教学文言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程梦.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13(11):119-124.
[2]沈颖.变“授”为“学”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11(14):132-136.
[3]叶青.现代视野下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发现及其改革构想[D].湖南师范大学,2013,11(13):101-103.
关键词:高中教学;文言文教学;教学环境;高效教学
教育的目的不仅仅在于让学生学会更多知识,教育的最主要目的是“育人”,培养人才。育人才是教育的核心目的,思想培养十分重要,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是教育的基本任务。在社会环境日益复杂的今天,人文素质教育显得的更加重要,文言文教学恰恰能够起到很好的人文素质教育作用,对提高学生思想觉悟、知识、文化水平都有着很大帮助,是提高学生人文素质的重要手段,是高中教育中的重要课程之一。但当前许多高中文言文教学存在问题,无法保障教学有效性,教学中采用知识灌输方式,往往忽视学生个体感受,并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教育职能。改革高中文言文教学,创设高效教学环境,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一、文言文的概念及其特征
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了许多优秀传统文化。这些传统文化对于培养学生正确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有着很大帮助。而文言文就是我国重要传统文化之一,是以古代汉语为基础经过加工的书面语言,其特点是言文分离、行文简练,是中国发展历史中的沉淀物,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在中国古代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许多文言文文章都对后世产生着深远影响,例如,墨家的《墨子·兼爱》讲求“兼爱非攻”,以人为本、关爱他人、尊重他人、关爱生命,把人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又如儒家的《论语》,讲求“仁、义、礼、智、信、恕、忠、孝、悌”。这些儒家核心思想无不影响着后世人们的价值观、世界观、人生观、道德观。《论语》中的“忠、信、孝、义、仁”等思想到现代依然被视为中华传统美德,现代人同样讲求孝道、仁义、诚信。中国传统文化观念和思想,几乎都受了儒家思想影响,传统文化精神的伦理精神、中庸精神、人文精神均来自儒家思想。儒家文化已成为我国传统文化重要内容,在文化发展中起着决定性作用。由此可见文言文教学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文言文与现代白话文存在较大差异,属于古代汉语,对于现代人来说理解起来存在一定难度。文言文中存在大量通假字、文言句式及虚词,并且存在一次多义现象,有着许多省略句、倒装句、被动句、判断句。如:“廉颇者,赵之良将也。”就是常见的判断句;“吾常见笑于大方之家。”则是典型的被动句。晦涩难懂是文言文主要特征之一,对于缺乏古汉语知识的高中生来说,大多学生学习中选择死记硬背,这种学习方式不仅效率低,且容易遗忘,偏离了素质教育初衷。在文言文教学中教师应加强指导,改革教学模式,创设高效教学环境,以提高文言文教学质量。
二、高中文言文课堂高效教学环境的创设思路
文言文教学目的不仅是传授知识,教会学生古汉语知识,更重要的是塑造学生人文品格,健全学生人格,增强学生道德感和责任感,提高学生道德境界,弥补人格教育缺陷,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生命观、人生观、价值观。但当前我国高中文言文教学现状并不理想,许多学生不喜欢学习文言文,认为文言文枯燥无味、晦涩难懂。想要提高高中文言文教学质量和效率,保障教学有效性,教师应积极创设高效教学环境。首先,应优化预习,提高课堂针对性和实效性。文言文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对课前预习不重视。学生在缺乏指导和目标的情况下进行预习,效率极差,很难达到预期效果,往往无法有效理解文章大意,甚至会产生曲解现象。教师应提高对课前预习的重视,帮助学生准备预习资料,引导学生预习,让学生弄清文章中的一些虚词、实词、句式,扫清字词障碍,这样学生在预习中便能够有效理解文章大意,课堂学习中便可事半功倍。并且预习中产生疑问后,学生课堂上便可集中精力有侧重的听讲,去自主解决知识难点,学习效率将大大提高,对知识点的印象也会更加深刻。另一方面,应优化诵读,以读促学。《三国志》中曾说“书读百遍,其意自见”,可见文言文学习中诵读的重要性。“读”是文言文教学中最基本的方法,诵读不仅能够加深体验和领悟及印象,并且能够通过诵读的声调与节奏,体会文章内容与情感。但诵读教学中不能盲目诵读,教师应加强指导,进行有目的的诵读,诵读过程中要注重语句、语气的解读,揣摩作者心境和写作目的,融合自身情感去诵读。另一方面,文言文教学中应注重学学习兴趣的培养。兴趣是学习的源动力,学生在学习中对感兴趣的科目,往往会付出大于平时几倍的努力去学习。学生不爱学习文言文和缺乏兴趣有着直接关系,教师应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学习动力。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通过播放专题片和历史资料视频来吸引学生,刺激学生学习兴趣,使其产生学习动力,激发学习学习热情,营造良好的教学气氛和教学环境,调动学生积极性。
文言文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占据着重要位置,文言文教学对培养学生人文素质,提高学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意义,并且文言文教学也是一种文化传承的方式。创设高效文言文教学环境,培养学生学习兴趣,保障教学文言文教学质量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程梦.高中语文文言文教学现状调查及教学策略探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13(11):119-124.
[2]沈颖.变“授”为“学”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的实践研究[D].华东师范大学,2013,11(14):132-136.
[3]叶青.现代视野下文言文教学的价值发现及其改革构想[D].湖南师范大学,2013,11(13):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