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看渔人三辨而置呼救于不顾,说实话这样的情节没有给我的心弦予重击,虽然理由仍有些牵强晦涩,但自我安慰就算出海相救也未必有果。然而,最后刺人的字眼是一个“不安”,至少良心还在撕扯他们的灵魂。我把不安归为良心未泯,说不上褒贬,只是让我关于这种不安想到很多,想到自己深陷的社会泥潭,想到人们在面具下的善恶纷争,想到媒体网络上的世风日下,还有自己内心中微小但挠人的良心质问:问自我坚信良知未泯,问人善的哲学理论会在摩登中崩溃。请允许我说这会是一篇没有引用,没有题记的文字,因为我无法寻求任何一个特殊的国度或时期相比拟,也不会有名人至理一语中的,只因为这仅是生活于当下之我所经历的。
其实路过的陌生人收到了她呼救的信条。
小悦悦惨死车下无人相救的事早已成为媒体报刊讽刺人心不古的佐证,图片视频轮回展出再伴有尖锐极端的评论更显咄咄逼人,舆论就这样用正义之剑挑伤公众关于良知还未痊愈的痂。我不能完全否定仍有仗义执言的事实,但与此同时,我深感媒体在带领大众掩藏下一个路人的不安,质疑那些义愤填膺却空洞索味的声讨是否会唤醒良知。路人过往而不问固然应受谴责,但其后更大的一群人却是变相的下一个渔民。
由此我看到了范围更广的不安泛滥,和一种俨然成性的良知侵蚀,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良知缺失逐渐演化为责任推脱,甚至转化为语言的正义包裹下的原形。直接表露不安还可以聊以自慰善良常驻,而有些言论隐匿的不安令人生畏,其实他们只缺一句自警:我也曾在小悦悦身边走过。
其实他收到了车轮下女人呼救的信条。
药家鑫案彻底突破了公众已经一再下滑的道德底线,相比较小悦悦身边路人的冷漠麻木,药家鑫将关于良知漏洞的被动保护直接推向人性冰点的残杀。至于镜头里希望减刑的不安,让人再也不能强加于良知,从良知漏洞、缺乏,再到泯灭,还有理由?没有借口!
类似于此毫无良知可言的痛处时时隐发,出来对罪人的口诛笔伐,真正不安的是我们。恼人性泯灭,怒社会不争,还有一种难以摆脱突围的不安全感。社会中某些作为基石的道德基础一再颠覆,原先被视若本然的真理却被悬于风口浪尖遭人非议,总会担心自己是下一个被殃及的池鱼。换而言之,这些隐晦但稳固的不
安成为良知泯灭的副作用,在丝丝动摇现代化的大厦。
以上的社会聚焦点是关于良知多面镜中的一个反射而已,微小但反射的刺光让人无法直视。被强光瞬间扫过后的眩晕,眼前乌黑的我们也该撇去做正人君子的情理,想想光源为何,眩晕怎样,到底良知是什么?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是否直视被视为美德而封存百年?良知漏洞是信心作鬼还是社会作祟?面对日益严峻的道德审判是否只有作壁上观的冷酷,还是矫正过往的唾弃?眩晕只是片刻,思考仍应继续。
其实良知的出处来源已久,可以说是人之初性本善的衍生,也可以说是孔圣人的演变。若是妄想对其鞭辟入里的定义最后只会是片面主观。这里不妨以文化相似的日本相比较,日本文化中无善恶的清晰分别,也没有良知的推崇盛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情理的强调和克己复礼的制约。父母的孝和手足的悌则是因为传统要求使然,即我做因为外在情理要求。这样我们并不会将同是为人之道的“良知”和“情理”相提并论,因为我们深知良知是剔除外界的自我要求,而自理性一方面使良知更显高尚尊荣,同时也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无法妄自揣度有无约束的优劣好坏,但有一点是良知的自身属性为日后可能出现的良知缺失埋下伏笔。
文化修养氛围不会直接作用于摩登大楼下一块砖瓦之上,但是它控制了各种非物质性的犯罪。良知亦然,社会中固然法制健全约束繁多,但良知的心理暗示和自觉服从才是一切制度规范行效之本。若良知漏洞被放大撕裂,制度何用,人的主观危害性上升,前文所提到的不安全感产生,使人们暴露于强光之下任其灼烧,之后的社会会是怎样也可估计。
说了很多良知随历史而绵延传承,又作用于社会发展的稳固,在我们这个时代却陡然停步,徘徊不前,语言刻薄的评论家大谈是现代化发展使然,这是有理的,应该说是物质材料的大丰富使留恋于超炫科技的人们淡化了精神世界的充实,物质胜于精神的信旨在人的大脑中存档安装。这种短暂的眩晕和自我迷失在任何一个生产力爆发的时代都有掠影,是必然也不可怕,因为良知是天性而贪婪和占有欲亦然。所以暂且熄了对现代化的怒火,我们应当关注的是之后人们怎样应对和媒体如何引导。显然我们的应付仓促无力又蛮横粗鲁,一味地谴责而大扬正义风帆,无理地担忧而无望于民众精神文化复兴,盲目逃避只是明哲保身,语言伪装也掩不了内心谴责。
既然道德大坝已蛀蚁穴,大可不必毁大坝以覆蚁穴,我们需要的是理性与客观,不煽动不满情绪的同时多问自己而非质问他人。每个人的生活虽卑微不足,但却是自我道德检验的考场,也是完善自我的良机,更是社会良知奠基的一坯坯硬土。而媒体人所说的不仅是传统儒学中的三纲五常,更应该是作为社会责任人的真言直言,以彼切身实感和无畏箴言告诫民众,这样才可以使传媒的作用为良知社会的构建生辉。
先前纠结应用“良知泯灭”为题,但思考长久仍以“未泯”为题。我还会做社会前景建设下一个十年的见证者,无论怀疑叠加,质疑重生,只有寄希望社会有希望。
良知泯灭?良知泯灭……良知未泯!
点评:
这篇议论文以“小悦悦”和“药家鑫”两件社会热点事例为论据进行论证,比较有层次感。尤其是以“其实路过的陌生人收到了她呼救的信条”“其实他收到了车轮下女人呼救的信条”两句结构相同的句式巧妙地引出事例,透露出作者的行文心机。
从全文思路来看,文章有随想的特征,先想到一些事情,由此发出感慨,然后将思路扩展开来进行议论。从文章的开头结尾考察,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考场作文,首尾照应,结尾点题。但是作者应多重视行文的严谨,表达的准确。
其实路过的陌生人收到了她呼救的信条。
小悦悦惨死车下无人相救的事早已成为媒体报刊讽刺人心不古的佐证,图片视频轮回展出再伴有尖锐极端的评论更显咄咄逼人,舆论就这样用正义之剑挑伤公众关于良知还未痊愈的痂。我不能完全否定仍有仗义执言的事实,但与此同时,我深感媒体在带领大众掩藏下一个路人的不安,质疑那些义愤填膺却空洞索味的声讨是否会唤醒良知。路人过往而不问固然应受谴责,但其后更大的一群人却是变相的下一个渔民。
由此我看到了范围更广的不安泛滥,和一种俨然成性的良知侵蚀,值得关注的是这种良知缺失逐渐演化为责任推脱,甚至转化为语言的正义包裹下的原形。直接表露不安还可以聊以自慰善良常驻,而有些言论隐匿的不安令人生畏,其实他们只缺一句自警:我也曾在小悦悦身边走过。
其实他收到了车轮下女人呼救的信条。
药家鑫案彻底突破了公众已经一再下滑的道德底线,相比较小悦悦身边路人的冷漠麻木,药家鑫将关于良知漏洞的被动保护直接推向人性冰点的残杀。至于镜头里希望减刑的不安,让人再也不能强加于良知,从良知漏洞、缺乏,再到泯灭,还有理由?没有借口!
类似于此毫无良知可言的痛处时时隐发,出来对罪人的口诛笔伐,真正不安的是我们。恼人性泯灭,怒社会不争,还有一种难以摆脱突围的不安全感。社会中某些作为基石的道德基础一再颠覆,原先被视若本然的真理却被悬于风口浪尖遭人非议,总会担心自己是下一个被殃及的池鱼。换而言之,这些隐晦但稳固的不
安成为良知泯灭的副作用,在丝丝动摇现代化的大厦。
以上的社会聚焦点是关于良知多面镜中的一个反射而已,微小但反射的刺光让人无法直视。被强光瞬间扫过后的眩晕,眼前乌黑的我们也该撇去做正人君子的情理,想想光源为何,眩晕怎样,到底良知是什么?在我们这个社会中是否直视被视为美德而封存百年?良知漏洞是信心作鬼还是社会作祟?面对日益严峻的道德审判是否只有作壁上观的冷酷,还是矫正过往的唾弃?眩晕只是片刻,思考仍应继续。
其实良知的出处来源已久,可以说是人之初性本善的衍生,也可以说是孔圣人的演变。若是妄想对其鞭辟入里的定义最后只会是片面主观。这里不妨以文化相似的日本相比较,日本文化中无善恶的清晰分别,也没有良知的推崇盛行,取而代之的是一种情理的强调和克己复礼的制约。父母的孝和手足的悌则是因为传统要求使然,即我做因为外在情理要求。这样我们并不会将同是为人之道的“良知”和“情理”相提并论,因为我们深知良知是剔除外界的自我要求,而自理性一方面使良知更显高尚尊荣,同时也增加了不确定性和随机性。无法妄自揣度有无约束的优劣好坏,但有一点是良知的自身属性为日后可能出现的良知缺失埋下伏笔。
文化修养氛围不会直接作用于摩登大楼下一块砖瓦之上,但是它控制了各种非物质性的犯罪。良知亦然,社会中固然法制健全约束繁多,但良知的心理暗示和自觉服从才是一切制度规范行效之本。若良知漏洞被放大撕裂,制度何用,人的主观危害性上升,前文所提到的不安全感产生,使人们暴露于强光之下任其灼烧,之后的社会会是怎样也可估计。
说了很多良知随历史而绵延传承,又作用于社会发展的稳固,在我们这个时代却陡然停步,徘徊不前,语言刻薄的评论家大谈是现代化发展使然,这是有理的,应该说是物质材料的大丰富使留恋于超炫科技的人们淡化了精神世界的充实,物质胜于精神的信旨在人的大脑中存档安装。这种短暂的眩晕和自我迷失在任何一个生产力爆发的时代都有掠影,是必然也不可怕,因为良知是天性而贪婪和占有欲亦然。所以暂且熄了对现代化的怒火,我们应当关注的是之后人们怎样应对和媒体如何引导。显然我们的应付仓促无力又蛮横粗鲁,一味地谴责而大扬正义风帆,无理地担忧而无望于民众精神文化复兴,盲目逃避只是明哲保身,语言伪装也掩不了内心谴责。
既然道德大坝已蛀蚁穴,大可不必毁大坝以覆蚁穴,我们需要的是理性与客观,不煽动不满情绪的同时多问自己而非质问他人。每个人的生活虽卑微不足,但却是自我道德检验的考场,也是完善自我的良机,更是社会良知奠基的一坯坯硬土。而媒体人所说的不仅是传统儒学中的三纲五常,更应该是作为社会责任人的真言直言,以彼切身实感和无畏箴言告诫民众,这样才可以使传媒的作用为良知社会的构建生辉。
先前纠结应用“良知泯灭”为题,但思考长久仍以“未泯”为题。我还会做社会前景建设下一个十年的见证者,无论怀疑叠加,质疑重生,只有寄希望社会有希望。
良知泯灭?良知泯灭……良知未泯!
点评:
这篇议论文以“小悦悦”和“药家鑫”两件社会热点事例为论据进行论证,比较有层次感。尤其是以“其实路过的陌生人收到了她呼救的信条”“其实他收到了车轮下女人呼救的信条”两句结构相同的句式巧妙地引出事例,透露出作者的行文心机。
从全文思路来看,文章有随想的特征,先想到一些事情,由此发出感慨,然后将思路扩展开来进行议论。从文章的开头结尾考察,这是一篇比较典型的考场作文,首尾照应,结尾点题。但是作者应多重视行文的严谨,表达的准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