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热背后是名利

来源 :环球人物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s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物简介
  郑荃,1950年生。中央音乐学院提琴制作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中国乐器协会提琴制作师分会会长;国际提琴与琴弓制作大师协会常委。
  郑荃最近在帮小提琴家吕思清修复一把小提琴。1987年,他们一个拿了国际小提琴演奏大赛第一名,一个拿了国际提琴制作大赛第一名。那一年吕思清17岁,郑荃37岁。
  郑荃的办公室大约20平方米,办公桌和会客沙发之间用一个让人联想到小提琴的弧形阶梯隔开,有一种空间上的立体感。这让环球人物杂志记者想到中国小提琴制作的开创者谭抒真教授,他的另一个身份是建筑设计师,这或许从一个侧面证明艺术都是相通的。
  克雷莫纳最好的提琴制作大师要回中国了
  提琴制作是随着西方交响乐一起舶来的。尽管意大利的提琴制作已经传承了300多年,但直到上世纪40年代,中国只在上海有几家提琴维修店。1957年,谭抒真在中央音乐学院办了一个为期一个月的高级提琴制作学习班,其中就有后来获得国际金奖的制作大师陈锦农、戴洪祥。这些学员后来分散到各地,成为北京、上海、广州、营口4个主要的提琴工厂的技术骨干。但当时这些提琴工厂都采用德国的流水线生产方式,根本谈不上艺术提琴。
  “文革”时,宣传队和样板戏成了文艺主流。学小提琴的人竟多了起来,提琴制作也出现了一个小高潮。“当时全国发展到60多家提琴厂,木工都纷纷改行。在上海,有人为了买到一把琴,前一夜就开始排队。”郑荃回忆说。
  郑荃就是上海人,初中毕业后,他去了农村插队。无论是被推荐工农兵大学生,还是考文工团,都没成,因为出身问题—他的父母都是知名的化学工程师,在那个年代,是“臭老九”。直到安徽池州成立文工团,急需小提琴手才破例要了郑荃。在文工团里,郑荃很快成了副首席。但事实上,道具、灯光,他什么都做。
  1978年,郑荃被文工团送到北京乐器研究所学习,认识了戴洪祥。戴洪祥劝他改行做琴,“演奏到二三十岁就定型了,但制琴的艺术生命很长。”
  这时,国内已经开始研究高级提琴制作。“改革开放后,跟外国人一接触,发现我们很落后,一是演奏方面,没有参加过国际比赛,二是乐器完全不行。”
  小泽征尔第一次来中国指挥中央乐团后曾说:“你们中国有第一流的演奏家,但却用着最末流的乐器。”时任中央音乐学院院长赵沨觉得,中国如果不发展乐器,早晚会拖累音乐事业的发展,于是成立了提琴制作研究室。1979年,郑荃被招进了研究室。
  1983年,突击了3个月语言的郑荃奔赴意大利克雷莫纳国际提琴制作学校,以33岁的年龄去念一个中专,而在当地,进校学习的孩子通常是14岁。
  当时,郑荃已经有了5年提琴制作经验,校长看过他做的琴说,你在制琴方面已经可以毕业了。但他还是在意大利待了整整5年,了解意大利的文化,这是提琴制作最重要的内涵。他白天学做琴,晚上学做弓,业余时间去教堂参加演出,参观建筑、博物馆,并保持着每个月一把琴的高强度工作。
  毕业时,郑荃做的琴已经拿了很多奖。1987年,他获得了意大利第一届提琴制作比赛小提琴金奖,同年在保加利亚国际提琴制作比赛中获小提琴、中提琴两枚金牌。听音乐会时,当地市长会把他请进自己的包厢。当郑荃1988年回国时,当地报纸的标题是:“克雷莫纳最好的提琴制作大师要回中国了。”
  郑荃回国的这26年,也是我国提琴制作事业发展最快的26年。他初步在中央音乐学院建立了提琴制作教育体系,建立了从附中、本科、研究生10年制课程,建立了青年教师团队,培养了100多名学生。现在中国已经有6所音乐学院成立了提琴制作专业。
  现在,郑荃每年只做三四把琴。“我自己留了一些获奖的琴,其他的都卖掉了。买琴的大多是演奏家和收藏家。但如果不是演奏很好的人,或者这个人我觉得只是慕名而来,实际上并不懂琴,那就只好请他等一等了。”
  许多人觉得做琴和木匠没多大区别
  环球人物杂志:您当年在欧洲已经非常有名了,为什么会选择回国?
  郑荃:按照现在一些人的思路,我回国首先应该办个公司或学校,打品牌赚钱,但我们从小就被教育要为国家做事。刚回国时,有个韩国老板找到我,说提琴制作系里的经费他出了,让毕业生为他工作,做的提琴他全包了。我说我是想为中国做点事,全给韩国包了去怎么行。事实上,我也得到了足够的回报,得到很高的荣誉和地位,经济上也没有任何问题。
  环球人物杂志:普通民众怎么看提琴制作这个专业?
  郑荃:实际上在中国,提琴制作不是下三流,也是一个社会地位很低的专业,许多人觉得做琴和做木工的工匠没多大区别,说是艺术门类,许多人是不以为然的。
  环球人物杂志:艺术文化通常被认为是上层建筑,取决于经济基础。中国经济发展了,那么艺术文化是不是也共同进步了?
  郑荃:李白杜甫生前都穷困潦倒,人在困境下往往会更强烈地把精神寄托到艺术上。现在国内的主流想法是先搞经济,认为经济发展了文化就发展了,结果导致国民的文化素养成了大问题。
  另一方面,中国现在许多有钱人还是第一代暴发户。他们本身是因为某种幸运和机会到了这个位置上,并不见得是社会精英。现在很多事情不太健康,真正有本事的人,默默无闻做了很多工作的人,得不到应有的地位和报酬,反而是那些投机取巧的人生活得很舒服。
  内容本来是针对小学生的,现在却给高级干部讲
  环球人物杂志:您这些年一直在提倡音乐教育,您认为音乐对人精神世界塑造的意义是什么?
  郑荃:音乐是人的一种心声,也是一种最基本的情感表达。你也许不会拉琴,但听音乐时能从内心激发出一种共鸣。在意大利,其实音乐就那么几个题材:战争、爱情、宗教,传达的是人的喜怒哀乐。所以我一直反对把太多政治的东西加入到艺术形式里,反对有目的地限制人们的想象力和欣赏过程。
  环球人物杂志:中国基础教育对艺术、文化的忽视一直被诟病。
  郑荃:中央音乐学院有位老师到中央党校去做讲座,《怎么欣赏古典音乐》。大家听完后感叹,讲得太好了,还不断邀请这位老师到自己的单位去讲,结果一连讲了上千场。有一天,我听说了这件事,就看了一下,结果发现他讲的内容本来是针对小学生的,而现在却是给高级干部讲。我觉得这非常可悲。
  现在国内的基础教育,音乐、美术仍然极端不受重视。很多孩子学一门特长,往往不是怀着人文修养的目的,而是家长出于炫耀或者考学能加分的心理,一种非常功利的心态。
  环球人物杂志:在一些发达国家是把艺术作为常识性的基础教育普及。
  郑荃:我从意大利回国时,5个合唱团300多人开了场音乐会欢送我。七八个声部,唱得比国内很多专业合唱团还好。结果下来一问,干什么的都有,小学教师、开出租车的甚至是卖肉的……就连在意大利大使馆站岗的士兵,都知道斯特拉迪瓦里(意大利著名弦乐器制造师),恐怕很多中国文化管理者都不知道。从这个角度说,我们的路还远着呢。
  环球人物杂志:也就是说,中国现在还没有形成一种文化的整体氛围?
  郑荃:每种艺术都植根于整体的文化氛围之中,但目前中国社会从上到下的状况正是文化氛围的缺失。我们的艺术文化仍处在落后状态,比经济和科学技术层面的落后状况还要严重得多,但是很多人对这点还没有充分的认识。虽然以前我们有非常深厚的文化历史,但我们这一代都是穷人,穷得厉害。
其他文献
马尔克·西勒博尔曼(Marc Silberman,以下简称“西”),美国威斯康星大学德语系教授。这所州立大学的德语系规模居全美之首,第三帝国时期,德语系有教员倾向保守,虽不能称之为纳粹分子,但确实有为纳粹狂热鼓吹的人。战后的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威斯康星大学开始清理门户,右翼教师被一一驱逐,七十年代德语系转向左倾激进,德国研究的方向也随之改变。西勒博尔曼教授的研究一直与电影有关,相关论著有:《德国电影
王右家,是著名报人、民盟创始人罗隆基(1896—1965)沸沸扬扬的婚外情人,20世纪30年代,两人高调同居;王右家同时也是曹禺戏剧《日出》中陈白露和《桥》中梁爱米的原型。但是,她留给后人的只是口口相传的美丽传说,从她存世的照片中,实在看不出风华绝代的神采韵味。而见过她本人的同时代人则纷纷证明,王右家“不太上相,照片中她的美丽,不及她本人1/10”。情敌眼中的美女  王右家是湖北人,出生于1908
《历史上的星占学》不是一部孤立的作品,而是作者天学研究系列的专题之一。大约在五年前,作者在他的另一部专著《天学真原》中谈到,他的天文学史研究起步于中西学者一个多世纪的学术积累,本来他的“历史落脚点”应该在修补、比较与整合上;但是作为中国天文学史上的第一代博士,作者的学术灵感没有把自己引入那条“顺理成章”的道路,他认真地思考了古人天学活动的性质和功能,对天文学史的基石提出了大胆的质疑。认为科学史研究
一九七七年夏天,在哈佛大学已经教了近三十年书的杨联陞(一九一四—一九九零),收拾行李准备回北京探亲。尽管这已经不是他第一次回北京,“文革”中的一九七四年,他就已经回来过了。但不知为什么,临行前,他心底仍有隐隐的不安。这也难怪,他患精神毛病好多年了,近二十年前发作的时候,曾经被送往精神病院,甚至还被锁链绑手脚,靠电击治疗。虽然此后病情稍好,但在临行前,他的日记中仍反复出现“心情不佳”(一九七七年六月
中国的文人是有别于一般大概念的“知识分子”的,与外国的文人也不尽相同,也就是说,除却其各有不同的专业知识和所长之外,另有多方面的文化素养,而这种文化素养的形成,既有赖于自身的文化积累,也来源于性灵和对人生的感悟。  元代是中国画发生重大变化的时期,奠定了中国文人画的基础。由于元代一度废除科举,加之民族歧视政策,使得文人难以踏进仕途,转而移情于绘事。但这只是一方面。我以为更重要的一方面是唐宋以来诗词
《物权法》获得通过后,硝烟至少在公开层面上已经散去。在巩献田教授的公开信通过网络发布以前,《物权法》在起草过程中的争论主要是民法学界内部就有关具体的制度和技术问题所进行的温和切磋。以公开信为引爆点,借助于日渐发达的媒体特别是网络空间,社会各阶层几乎都卷了进来。  这场争论的实质,是如何诠释《物权法》。而争论存在的最大问题是过度诠释,诸如国有资产流失、保护富人、保护非法财产、两极分化、社会对立等问题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许多人有过这样的经历,听调频收音机时,旋到最左边,也就是中波最低频那个位置,巨大的噪音中,出现一段快速急转的旋律——“这里是自由中国之声”。  这个地方还经常出现一些歌曲,一个女人软绵绵、娇滴滴、麻酥酥的声音。有时,伴随着这歌声,男播音播着这样的新闻:“邓丽君小姐今天到金门前线劳军演出”,“邓丽君小姐期盼大陆的弟兄们投奔自由中国的怀抱”。  这完全是恐怖的经验。通常,一听到那怪异
为了实现梦想,20多岁的他参加了一档帮人圆梦的电视真人秀节目。  在录制现场,主持人问他:“请告诉我们,你的梦想是什么?”  “找,找一个地方,说,说相声……”他有些结巴,说话的时候,看上去还有些痛苦。主持人和现场观众都被弄蒙了——一个话都说不连贯的人,居然想说相声?  “你之前说过相声吗?”一脸疑惑的主持人委婉地问。  “是的,说过。”他努力地不让自己紧张,但额头却开始冒汗。  “在哪?”  “
职业追星族杨丽娟十二年如一日追刘德华,不惜全家举债从兰州追到香港,最终以其父跳海自杀而告一段落。 在这一不幸过程中,许多媒体推波助澜,如今悲剧虽已铸成,闹剧却还没有终止。杨丽娟和她的母亲仍然在全国观众面前在香港不停地寻找刘德华继续她们的追星事业。 这样的疯狂不但被刘德华本人痛斥为“不孝”,也受到许多观众的嘲笑谴责。   然而,看着杨家母女的凄惨状况,我却实在笑不出来。从某种意义说,她们并不可笑。不
读《陈寅恪史学论文选集》(上海古籍版)所收《柳如是别传缘起》一文,中引作者诗一首,其腹联两句为“平生所学惟余骨,晚岁为诗笑乱头。”令人颇为费解。  今读黄裳先生《避讳的故事》(见《榆下杂说》)始知其中有隐可索。其文例举了避讳中的“一二近事”,其中一例即为陈先生此诗。其云:一九八○年初版的《寒柳堂集》的《寅恪先生诗存》中,亦将陈先生诗“平生所学供埋骨,晚岁为诗欠砍头”中之“砍”字以框框代之,并有编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