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育这块领域跌跌撞撞,一教就是20年。忆当初,站在三尺讲台上茫茫然,没有教学大纲、没有教参、没有教案,只有一本薄薄的教材。教什么?我陷入迷茫与恐慌之中,担心误人子弟,忐忑不安。这是初登讲台的我,我想,也是千千万万初涉教坛的青年教师的真实写照。
时节如流,如今我已从当日的“懵懵懂懂”的青年教师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年教师。经历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面临新的部编教材,以“空杯”心态投入新的学习。近段时间听过几位青年教师的课,有的两年教龄,有的五年教龄,不管哪个年龄段,都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下面我就观课情况谈谈个人浅显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预设多
教师要领悟到统编教材的编排意图,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悟透文本,提炼文本的教学价值,“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文本特点和学情出发,所设目标要精、准。
这是我听过的一位五年教龄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
*认识“饶”等11个生字;会写“富”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会借助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这只是其中一份教案的教学目标,甚至有过之的。教师只是照搬参考书,却从没想过现不现实,能不能“落地”。人要知足,不能有“贪欲”,这在教学上也是一样的道理。所设目标太多,内容过满,教师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有没有接受,还是按原定的流程走下去。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目标都没有落实到位。教学要化繁为简,教学目标杜绝杂、乱,要将重点目标作为教学的主线,提取主要信息。每节课抓住一到两个重点或关键问题,不求多,只求“一课一得”。
二、教学内容不统整
一个教师的人文视野、阅读水准、解读教材的能力是一节好课的关键。语文教学要轻装上阵,教师就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懂得对教材的增、删、合、换,而不是照本宣科。这对青年教师而言是件难事,需要时间和磨炼,需要厚积薄发的沉淀。很多教师一节课下来“找不到感觉,很沮丧”,追其原因,就是教师对单元训练要素不够重视,或所设教学目标太多太泛,对教材没有读透,统筹教材,运用教材的能力不够。教师本身对教材都没有掌握,怎会把一堂课上得风生水起,引人入胜呢?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有年代的旧课文了,多年前,教师单凭一根粉笔和自己一张嘴就把西沙群岛游完。今天与往日相比,多了精彩鲜活的视频,能使学生立马感受到海底世界的瑰丽与丰富。但是,教法还是传统的教法,一段一段来,每个词每句话都不放过。每个训练点都涉及,生字词的正确书写、词语的理解、说话、仿写、修辞、完成表格等,学生忙得晕头转向,教师也累得一塌糊涂。
三、课堂容量太大
巩固生字;找中心句;逐段分析海水、珊瑚、海参、大龙虾、鱼、海鸟特点;明确修辞手法的运用;完成两个独立表格;小练笔。
这是一节课安排的内容,对区区40分钟的课堂,显然容量过满了!就像一个本来只能容纳100人的报告厅,偏要安排200人,硬挤会舒服吗?不但双方不舒服,还会出“事故”。就像这位上课教师一下课就不好意思解释说:“内容太多了,上得赶,上不完,学生完成不了,我上不下去了……”
教师为什么“上不完”、“上不下去”、“上得好累”呢,究其原因,不外于拔高教学目标,忽略了学情,没有统整教材……
四、教学方法较单一
针对题目的特点,教师对每个环节的授课方法应有个合理的安排。例如,介绍写作背景用讲授的方法,讨论、探究可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可用互动的方法。特别是低年级学习生字词,方法更应该多样,给每个教学环节都赋予趣味性的活动名称,如“放气球”、“摘苹果”、“走迷宫”、“青蛙过河”、“蒲公英去旅游”……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在游戏中轻松掌握。在各个环节中巧妙运用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表达的学习方式,但从实践中看,往往绝大多数课堂流于形式。流于形式的原因,在于没有选对任务,设计对步骤。
五、资源不利目标达成
现在的网络时代,给我们提供太多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要懂得取舍,要针对教学目标做科学的甄选,这只是辅助材料,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与目标相差甚远,白白消耗弥足珍贵的有限的课堂时间。在我看来,相关视频不能超过两个,每个不能超3分钟,否则就成综合课了,缺少了语文课的味道。
六、学科特点不明显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具有工具性的特点,体现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上。深圳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赵志祥老师在《语文教学要保底》一文中强调:“一定要消除分析内容、深挖情感兩大顽疾”、“要守住语文教学的底线: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发展语言,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整节课,青年教师却停留在传统的教法上,逐段详细讲解,教师满堂灌,学生是“听”了,但听的效果怎么样,从后面学生完成学习单的情况可知并不怎样。更重要的是,“有的……有的……”句型是培养学生“讲”的能力的一个良好契机,却被教师淡化了。朗读的指导完全没有,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机会完全没有给学生。没有读书声的课堂算是语文课堂吗?由于前面没有做好铺垫,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后面的练笔环节学生咬着笔头无从下笔,在预留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仓促结束。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的“学”而预设和展开。教师对教材要学会做“减法”,要有“舍”才有“得”!记住自己的主导作用,不忘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与“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共谱和谐教学新曲。
时节如流,如今我已从当日的“懵懵懂懂”的青年教师成为一位“名副其实”的中年教师。经历一轮又一轮的教育改革,面临新的部编教材,以“空杯”心态投入新的学习。近段时间听过几位青年教师的课,有的两年教龄,有的五年教龄,不管哪个年龄段,都存在一些共性问题。下面我就观课情况谈谈个人浅显的看法。
一、教学目标预设多
教师要领悟到统编教材的编排意图,紧扣单元语文要素,悟透文本,提炼文本的教学价值,“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从文本特点和学情出发,所设目标要精、准。
这是我听过的一位五年教龄教师设计的教学目标:
*认识“饶”等11个生字;会写“富”等12个字;能正确读写“风景优美、物产丰富、五光十色”等词语。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学会借助关键词理解课文内容,了解西沙群岛的美丽富饶,培养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
*摘抄课文中优美的语句,丰富语言积累。
这只是其中一份教案的教学目标,甚至有过之的。教师只是照搬参考书,却从没想过现不现实,能不能“落地”。人要知足,不能有“贪欲”,这在教学上也是一样的道理。所设目标太多,内容过满,教师不管学生能不能接受,有没有接受,还是按原定的流程走下去。眉毛胡子一把抓,最后目标都没有落实到位。教学要化繁为简,教学目标杜绝杂、乱,要将重点目标作为教学的主线,提取主要信息。每节课抓住一到两个重点或关键问题,不求多,只求“一课一得”。
二、教学内容不统整
一个教师的人文视野、阅读水准、解读教材的能力是一节好课的关键。语文教学要轻装上阵,教师就要研究教材、吃透教材,懂得对教材的增、删、合、换,而不是照本宣科。这对青年教师而言是件难事,需要时间和磨炼,需要厚积薄发的沉淀。很多教师一节课下来“找不到感觉,很沮丧”,追其原因,就是教师对单元训练要素不够重视,或所设教学目标太多太泛,对教材没有读透,统筹教材,运用教材的能力不够。教师本身对教材都没有掌握,怎会把一堂课上得风生水起,引人入胜呢?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一篇有年代的旧课文了,多年前,教师单凭一根粉笔和自己一张嘴就把西沙群岛游完。今天与往日相比,多了精彩鲜活的视频,能使学生立马感受到海底世界的瑰丽与丰富。但是,教法还是传统的教法,一段一段来,每个词每句话都不放过。每个训练点都涉及,生字词的正确书写、词语的理解、说话、仿写、修辞、完成表格等,学生忙得晕头转向,教师也累得一塌糊涂。
三、课堂容量太大
巩固生字;找中心句;逐段分析海水、珊瑚、海参、大龙虾、鱼、海鸟特点;明确修辞手法的运用;完成两个独立表格;小练笔。
这是一节课安排的内容,对区区40分钟的课堂,显然容量过满了!就像一个本来只能容纳100人的报告厅,偏要安排200人,硬挤会舒服吗?不但双方不舒服,还会出“事故”。就像这位上课教师一下课就不好意思解释说:“内容太多了,上得赶,上不完,学生完成不了,我上不下去了……”
教师为什么“上不完”、“上不下去”、“上得好累”呢,究其原因,不外于拔高教学目标,忽略了学情,没有统整教材……
四、教学方法较单一
针对题目的特点,教师对每个环节的授课方法应有个合理的安排。例如,介绍写作背景用讲授的方法,讨论、探究可用小组合作的方法,师生交流、生生交流可用互动的方法。特别是低年级学习生字词,方法更应该多样,给每个教学环节都赋予趣味性的活动名称,如“放气球”、“摘苹果”、“走迷宫”、“青蛙过河”、“蒲公英去旅游”……给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快的氛围,在游戏中轻松掌握。在各个环节中巧妙运用多种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都参与到学习中来。
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能够培养学生交流、合作、表达的学习方式,但从实践中看,往往绝大多数课堂流于形式。流于形式的原因,在于没有选对任务,设计对步骤。
五、资源不利目标达成
现在的网络时代,给我们提供太多丰富的教学资源。我们要懂得取舍,要针对教学目标做科学的甄选,这只是辅助材料,不能喧宾夺主,更不能与目标相差甚远,白白消耗弥足珍贵的有限的课堂时间。在我看来,相关视频不能超过两个,每个不能超3分钟,否则就成综合课了,缺少了语文课的味道。
六、学科特点不明显
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它具有工具性的特点,体现在培养学生听说读写的能力上。深圳市教科院小学语文教研员赵志祥老师在《语文教学要保底》一文中强调:“一定要消除分析内容、深挖情感兩大顽疾”、“要守住语文教学的底线:识字、写字、朗读、背诵——发展语言,为阅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打下坚实的基础。”
整节课,青年教师却停留在传统的教法上,逐段详细讲解,教师满堂灌,学生是“听”了,但听的效果怎么样,从后面学生完成学习单的情况可知并不怎样。更重要的是,“有的……有的……”句型是培养学生“讲”的能力的一个良好契机,却被教师淡化了。朗读的指导完全没有,培养语感、积累语言的机会完全没有给学生。没有读书声的课堂算是语文课堂吗?由于前面没有做好铺垫,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想象力没有充分调动起来,后面的练笔环节学生咬着笔头无从下笔,在预留不到一分钟的时间里仓促结束。
总而言之,统而言之,课堂教学要围绕学生的“学”而预设和展开。教师对教材要学会做“减法”,要有“舍”才有“得”!记住自己的主导作用,不忘学生的主体地位,“教”与“学”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才能共谱和谐教学新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