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总结了高等数学课程在改革过程中,关于信息化应用的几点心得。
【关键词】信息化 微课 通识能力
【基金项目】项目来源:陕西省教育厅,项目编号:17JK103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8-0255-02
数学课程作为我校通识教育学院的一门基础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础知识,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但由于数学课程内容含量多、难度大、学生的其他课业紧张等原因,学生对数学课的重视程度却和数学课本身的重要性不成正比。为了突破以上困境,我们尝试着让信息化手段进入数学课,辅助教学,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一、在线学习平台
Tronclass是我校师生统一使用的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实时管理教学,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作业等情况。教师每学期开课前,从信息库中调取资料,完善课程信息、课程大纲、考核方案,并定期上传学生需要阅读的课外资料与教学课件,教师还可以在讨论区设置话题,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答疑解惑。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管理与监控,采取以下几个办法:
1.教师可以在该平台中试题库中抽取题目设置在线测试来考量学生学习情况,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手机APP统一测试,测试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PC端直接看到每道题的每个选项的答题情况,从而调整教学难度与进度。
2.教师在平台中设置学生学习足迹。每次课结束后,要求学生把重点和难点整理好笔记,拍照上传,一是督促学生复习知识点,二是帮助学生归档,在期末复习时,就有一个很好的复习提纲;在章节内容结束后,要求学生上传规定模板的学习反思,不但促进了学生梳理知识框架、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还锻炼了学生自我思考与行动能力。
3.教师在平台设置小组任务。小组的学习成果上传后,教师设置组内分享和组间互评的形式,集体学习、个别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机的融合,学生在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自我提升。
二、微视频辅助教学
数学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微课录制,也在中国大学MOOC或网易公开课等渠道,链接适合本校学生观看的课程视频,组成视频库,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微信平台或QQ群等方式,发送给学生作为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课外拓展的学习。同时,还要求学生录制微视频,这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不错的方式,学生通过完成几次的录制作业之后,两项能力明显有所提高。
三、前后测的使用
教师利用问卷星对学生应该具备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能力以及通识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前后测评。通过测评,学生对自己的主观认识来分析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同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体验感。对教师改良教学方法和进度等也有了一定的数据依据。
四、微信拓展教学
為了让学生的一些优秀作品有一个展示的平台,数学教研室自发申请了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转变学习数学的思路,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把对数学课堂的认知体验、数学知识的课外拓展和对数学文化的理解等内容以文字、思维导图或PPT形式编辑为微信稿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表。从而锻炼学生搜集资料与筛查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五、微博直播课外辅导
由于学生课业较多,教师工作也较多,因此师生之间的课外互动除了QQ群和微信群之外,教师还定期组织直播活动,直播主题教师会提前公告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来观看此次直播,教师选择分层次设置直播主题和直播形式,这样可以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这种互动形式,可以不受时间、地点、教室容量等限制,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拟补学时不够带来的问题。
西安欧亚学院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作为帮助他们学习与成长的助力,希望通过设置不同的学生任务,让学生在收获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这样,我们就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利用学校给提供的优质资源,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在各种网络资源和信息化的辅助下,教学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和通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虽然在信息化方面做了一些小的创新与变革,但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数据库需要不断补充新的内容,与时俱进,不断修正和改进,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避免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教学的同时时刻记得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
参考文献:
[1]蔡志丹.信息化背景下大学数学基础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与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6.06
[2]石永福.数学的信息化教学与网络利用及网络资源建设.数学教学研究.2009.12
作者简介:
徐威(1984-),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数学教育教学与研究。
【关键词】信息化 微课 通识能力
【基金项目】项目来源:陕西省教育厅,项目编号:17JK1034。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8-0255-02
数学课程作为我校通识教育学院的一门基础必修课,要求学生掌握数学的基本思想和基础知识,为以后专业课的学习提供必要的理论基础。但由于数学课程内容含量多、难度大、学生的其他课业紧张等原因,学生对数学课的重视程度却和数学课本身的重要性不成正比。为了突破以上困境,我们尝试着让信息化手段进入数学课,辅助教学,以下是我在实际教学中的几点做法与体会:
一、在线学习平台
Tronclass是我校师生统一使用的在线学习平台,教师可以实时管理教学,学生可以查看自己的作业等情况。教师每学期开课前,从信息库中调取资料,完善课程信息、课程大纲、考核方案,并定期上传学生需要阅读的课外资料与教学课件,教师还可以在讨论区设置话题,学生畅所欲言,教师答疑解惑。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的学习行为管理与监控,采取以下几个办法:
1.教师可以在该平台中试题库中抽取题目设置在线测试来考量学生学习情况,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内通过手机APP统一测试,测试结束后,教师可以通过PC端直接看到每道题的每个选项的答题情况,从而调整教学难度与进度。
2.教师在平台中设置学生学习足迹。每次课结束后,要求学生把重点和难点整理好笔记,拍照上传,一是督促学生复习知识点,二是帮助学生归档,在期末复习时,就有一个很好的复习提纲;在章节内容结束后,要求学生上传规定模板的学习反思,不但促进了学生梳理知识框架、了解知识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同时还锻炼了学生自我思考与行动能力。
3.教师在平台设置小组任务。小组的学习成果上传后,教师设置组内分享和组间互评的形式,集体学习、个别学习和合作学习有机的融合,学生在评价中找到自己的不足,从而自我提升。
二、微视频辅助教学
数学教研室组织教师进行微课录制,也在中国大学MOOC或网易公开课等渠道,链接适合本校学生观看的课程视频,组成视频库,教师通过在线学习平台、微信平台或QQ群等方式,发送给学生作为课前预习、课后复习和课外拓展的学习。同时,还要求学生录制微视频,这是锻炼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的一种不错的方式,学生通过完成几次的录制作业之后,两项能力明显有所提高。
三、前后测的使用
教师利用问卷星对学生应该具备的数学知识、数学思维、数学能力以及通识能力等多方面进行前后测评。通过测评,学生对自己的主观认识来分析自己的学习状态和学习过程,同时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体验感。对教师改良教学方法和进度等也有了一定的数据依据。
四、微信拓展教学
為了让学生的一些优秀作品有一个展示的平台,数学教研室自发申请了微信公众平台。在教学中,鼓励学生转变学习数学的思路,大胆尝试,勇于创新,把对数学课堂的认知体验、数学知识的课外拓展和对数学文化的理解等内容以文字、思维导图或PPT形式编辑为微信稿件,通过微信公众平台发表。从而锻炼学生搜集资料与筛查整合信息的能力以及文字表达能力。
五、微博直播课外辅导
由于学生课业较多,教师工作也较多,因此师生之间的课外互动除了QQ群和微信群之外,教师还定期组织直播活动,直播主题教师会提前公告给学生,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是否来观看此次直播,教师选择分层次设置直播主题和直播形式,这样可以照顾到绝大多数学生。这种互动形式,可以不受时间、地点、教室容量等限制,学生可以利用碎片化时间拟补学时不够带来的问题。
西安欧亚学院倡导“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教师作为帮助他们学习与成长的助力,希望通过设置不同的学生任务,让学生在收获数学知识的同时,也可以锻炼他们的能力。这样,我们就需要通过不断的学习新的教学理念,利用学校给提供的优质资源,不断完善自己的教学,在各种网络资源和信息化的辅助下,教学工作效率得到了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感和通识能力也得到了提高。
虽然在信息化方面做了一些小的创新与变革,但我们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教师提供给学生的数据库需要不断补充新的内容,与时俱进,不断修正和改进,能够做到可持续发展。同时还要避免为了信息化而信息化,教学的同时时刻记得以学生为中心,以学习为中心。
参考文献:
[1]蔡志丹.信息化背景下大学数学基础课程资源建设的研究与探索.教育教学论坛.2016.06
[2]石永福.数学的信息化教学与网络利用及网络资源建设.数学教学研究.2009.12
作者简介:
徐威(1984-),女,汉族,黑龙江齐齐哈尔人,助教,硕士,主要从事高等数学教育教学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