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针对农村学生在语文课上不愿说不会说的现状,着意从诵读在语文教学中的功能和运用的角度初步探讨解决之道。
笔者在农村中学耕耘多年,发现农村的孩子在语文课上越来越不愿意开口,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初一的孩子不是面红耳赤,唯唯诺诺,就是语不成句,且声音小的可怜。语文课竟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学生不愿意说,更不敢说,甚至不能说,只是一味地等待老师说。也许是长期“讲读”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后遗症吧。能否把“读”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三分文章七分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诵读教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必要手段。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诵读”的功能和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先就诵读的功能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以读悟情
诵读是打开思路的钥匙,诵读能培养我们良好的语感,继而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朱自清先生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用“观看”精美的图片代替了“诵读”而来的。如朱自清先生《春》一文,文笔细腻,词语优美生动,与其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幅春天的图景,不如让学生大声的诵读。通过诵读,学生从优美的文字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桃树、杏树、梨树,各种的花儿百般红紫斗芳菲,蝴蝶在翩翩飞舞……再美的图片永远代替不了那些优美的文字经过有声的加工带给我们身临其境的享受,滋生对春的热爱情怀。
在诵读的初始阶段,学生只是对字和文义表层有粗略的感知,但每增加一次诵读,都会比上一次有新的体会与感受。文中巧妙的立意、优美的语言、细致的描写、深远的意境等往往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和领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理。
二、以读促写
笔者在教学中有这样的体会,对一篇文章的反复诵读,不仅能感受其思想感情,而且能学习它精美的谋局部篇,因此在写作时学生就能不知不觉地加以运用了。学生反复诵读教材优秀的作品,多次触摸作家规范而优美的文笔,潜移默化的,头脑对文字的传达信息就会越来越快速、敏感、准确地抓住其精髓。脑海中贮存了丰富的字词、句式、文章的结构、行文的气势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在表达需要时,就会像涌泉之水,源源不断地涌向笔端。这正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以读育美
一篇课文,诵读得当,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学语文教材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从各方面表现了人类的创造精神和审美过程,通过“语言的中介”把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广阔的生活沟通起来,使学生从中获得生活的乐趣、情感的陶冶,审美的愉悦。如在指导学习《沁园春雪》这首词时,学生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感受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那种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惋惜批评之情、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和伟大抱负,真是同惜“俱往矣”,共待“看今朝”。
既然诵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课堂中如何开展呢?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以读带读,激发兴趣
“以生命影响生命”那是最好的教育,同样的道理,以优质的范读带动学生的诵读,那也是一種很好的手段。这里的范读也有一番考究,视不同的题材选择不同的范读。
如培根的《谈读书》这类随笔小品文,宜选择规范性强的录制范读。
如《木兰诗》其年代久远的,需要靠老师自己给它加温的,宜选择老师范读。可以说,这是一次意外收获:一次公开课上,电脑出了问题,我要自己范读课文,那时我发现同学们的精神特别的集中,几个女同学还侧着耳朵听得津津有味。课后很多同学对我说,要我以后多给她们朗读课文,他们说:“老师你的声音比那电脑的声音有温度多了。”没想到一次意外,我发现对此类课文学生更愿意模仿老师的朗读,因为将远拉近,更亲切。
如《散步》这类反映童真童趣的课文,则完全可以选择学生范读,因为文字本身贴近他们的生活,能触动他们的心灵,童真的文字配以童稚的声音后,真是妙不可言。
以动情的诵读创设课堂情景,引领学生进入课文。以高水平的范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学生直观的感知课文,激发学生诵读的欲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感受
(二)多形式,重指导
诵读虽然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但经常连续的使用同一诵读形式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甚至产生厌读的心理。因此有必要在一节课中灵活运用不同的诵读形式,有针对性、有侧重性、方向性地诵读。诵读应切忌“读而不思”,应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带有一定的目的要求。对那些理解性较难的文章,可先范读,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边读边想,在反复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加以体味。对一些容易理解,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文章,就让学生放声朗读;而那那些文质兼美的经典美文,则给文章配以恰当的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美读”。同时还可以采用齐读、个人读、小组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情绪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百读不厌。总之,我们坚持一条原则:以诵读带动讲解, 以讲解促进诵读。诵读之声不绝于耳,课本上的知识才能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诵读不仅是倾听他人诵读文本,语文学习应以学习者自己诵读为主,在诵读吟咏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由于相当长的时间以来,大家都不够重视诵读,致使诵读能力成为学生的弱项, 学生对于诵读的方法也几乎是一窍不通,因此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加强对学生的诵读指导。这不仅体现在诵读技术的指导,如重音、停顿、语调、语速等方面,更体现在对文章情感的把握的指导。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 ,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 ”当一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
笔者在农村中学耕耘多年,发现农村的孩子在语文课上越来越不愿意开口,一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初一的孩子不是面红耳赤,唯唯诺诺,就是语不成句,且声音小的可怜。语文课竟陷入了这样的怪圈:学生不愿意说,更不敢说,甚至不能说,只是一味地等待老师说。也许是长期“讲读”为中心教学模式的后遗症吧。能否把“读”还给学生,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呢?
“三分文章七分读”,教育家叶圣陶先生曾说:“吟咏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吟诵的时候,对于讨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而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一种可贵的境界。学习语文学科,必须达到这种境界,才会终身受用不尽。”诵读教学应该成为语文教学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必要手段。
作为一名语文老师,我在教学实践中对“诵读”的功能和应用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先就诵读的功能谈谈我的心得体会。
一、以读悟情
诵读是打开思路的钥匙,诵读能培养我们良好的语感,继而准确地理解课文内在的思想感情。朱自清先生也认为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其意义的获得一半在声音里。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我们似乎走进了一个误区,用“观看”精美的图片代替了“诵读”而来的。如朱自清先生《春》一文,文笔细腻,词语优美生动,与其用多媒体展示一幅幅春天的图景,不如让学生大声的诵读。通过诵读,学生从优美的文字中感受春天的美好:桃树、杏树、梨树,各种的花儿百般红紫斗芳菲,蝴蝶在翩翩飞舞……再美的图片永远代替不了那些优美的文字经过有声的加工带给我们身临其境的享受,滋生对春的热爱情怀。
在诵读的初始阶段,学生只是对字和文义表层有粗略的感知,但每增加一次诵读,都会比上一次有新的体会与感受。文中巧妙的立意、优美的语言、细致的描写、深远的意境等往往需要学生自己去体验和领悟。“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说的就是这个理。
二、以读促写
笔者在教学中有这样的体会,对一篇文章的反复诵读,不仅能感受其思想感情,而且能学习它精美的谋局部篇,因此在写作时学生就能不知不觉地加以运用了。学生反复诵读教材优秀的作品,多次触摸作家规范而优美的文笔,潜移默化的,头脑对文字的传达信息就会越来越快速、敏感、准确地抓住其精髓。脑海中贮存了丰富的字词、句式、文章的结构、行文的气势等多方面的知识,因此在表达需要时,就会像涌泉之水,源源不断地涌向笔端。这正是“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三、以读育美
一篇课文,诵读得当,还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中学语文教材大多是经典之作,这些作品从各方面表现了人类的创造精神和审美过程,通过“语言的中介”把学生的精神世界与广阔的生活沟通起来,使学生从中获得生活的乐趣、情感的陶冶,审美的愉悦。如在指导学习《沁园春雪》这首词时,学生通过有感情地反复诵读,感受毛泽东作为无产阶级革命领袖的那种对历史英雄人物的惋惜批评之情、对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心和伟大抱负,真是同惜“俱往矣”,共待“看今朝”。
既然诵读在语文教学中如此重要,那么在课堂中如何开展呢?笔者主要是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以读带读,激发兴趣
“以生命影响生命”那是最好的教育,同样的道理,以优质的范读带动学生的诵读,那也是一種很好的手段。这里的范读也有一番考究,视不同的题材选择不同的范读。
如培根的《谈读书》这类随笔小品文,宜选择规范性强的录制范读。
如《木兰诗》其年代久远的,需要靠老师自己给它加温的,宜选择老师范读。可以说,这是一次意外收获:一次公开课上,电脑出了问题,我要自己范读课文,那时我发现同学们的精神特别的集中,几个女同学还侧着耳朵听得津津有味。课后很多同学对我说,要我以后多给她们朗读课文,他们说:“老师你的声音比那电脑的声音有温度多了。”没想到一次意外,我发现对此类课文学生更愿意模仿老师的朗读,因为将远拉近,更亲切。
如《散步》这类反映童真童趣的课文,则完全可以选择学生范读,因为文字本身贴近他们的生活,能触动他们的心灵,童真的文字配以童稚的声音后,真是妙不可言。
以动情的诵读创设课堂情景,引领学生进入课文。以高水平的范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帮学生直观的感知课文,激发学生诵读的欲望,从而增强学生学习语文的感受
(二)多形式,重指导
诵读虽然是一种较好的教学方法,但经常连续的使用同一诵读形式会使学生产生审美疲劳,甚至产生厌读的心理。因此有必要在一节课中灵活运用不同的诵读形式,有针对性、有侧重性、方向性地诵读。诵读应切忌“读而不思”,应体现教师的教学思想,带有一定的目的要求。对那些理解性较难的文章,可先范读,然后让学生反复诵读,边读边想,在反复质疑、释疑的过程中对文章内容加以体味。对一些容易理解,读起来朗朗上口的文章,就让学生放声朗读;而那那些文质兼美的经典美文,则给文章配以恰当的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美读”。同时还可以采用齐读、个人读、小组读、竞赛读等多种形式,使学生情绪始终处于积极兴奋的状态,百读不厌。总之,我们坚持一条原则:以诵读带动讲解, 以讲解促进诵读。诵读之声不绝于耳,课本上的知识才能潜移默化地转化为学生自己的知识。
诵读不仅是倾听他人诵读文本,语文学习应以学习者自己诵读为主,在诵读吟咏中实现与文本的对话。由于相当长的时间以来,大家都不够重视诵读,致使诵读能力成为学生的弱项, 学生对于诵读的方法也几乎是一窍不通,因此教师不仅要授之以鱼,更要授之以渔,加强对学生的诵读指导。这不仅体现在诵读技术的指导,如重音、停顿、语调、语速等方面,更体现在对文章情感的把握的指导。
叶圣陶先生曾说:“多读作品,多训练语感 ,必将能驾驭文字。”我们语文教学应“读 ”当一面,给学生充分的时间读书,让他们在读中理解。读中感悟,读中抒情,让他们真正成为学习的主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