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文学批评语境下刘易斯作品解读

来源 :文学教育·中旬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gq411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内容摘要:文学批评是文学活动的部分之一,从文学作品出现、传播、消费和被界都以来,文学批评就出现了,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逐渐成为了文学理论中的重要内容以及促进文学活动进行的动力因素,对于文学的传播和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本文主要分析和解读了美国文学批评语境下的刘易斯作品。
  关键词:美国文学 批评语境 刘易斯 作品解读
  辛克莱·刘易斯是美国的著名的作家,也是首位美国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作家,他非常善于使用敏锐的眼光来审视社会,并将20世纪上半叶的美国社会面貌通过自己犀利的文笔展现给读者。在学术领域中有着很多对于他的研究,直至今日依旧有大量的新观点和解读方法。据研究发现,有关于刘易斯的博士和硕士论文达到了百部之多,从这些研究中能清晰的发现刘易斯研究发展的趋向。
  一.社会背景对于刘易斯的影响
  辛克莱·刘易斯出现在美国文坛是在二十世纪的二、三十年代,这也是当时美国文学发展中的重要时期,在这一时期中,出现了海明威等迷惘派、福克纳等南方文学派以及左翼文化等诸多文学流派,使得当时的美国文学发展呈现出繁荣发展的景象,而这一时期甚至称之为20世纪的文艺复兴。在刘易斯出现之前,其实西奥多·德莱赛就曾经用批判的眼光描述了美国社会经济繁荣下的畸形发展,甚至直接将其称之为美国的悲剧,这一观点的打破了美国传统文化的制约和旧现实主义的束缚,是批判现实主义的先驱之一,可以说,如果刘易斯没有出现,他就会成为美国首位诺贝尔文学将获得者。相比德莱赛更加专注对于都市生活阴暗和腐朽的描述,刘易斯的作品更加深入地描写的了美国乡村生活的阴暗,在此之前大多数的美国小说更多的描写了都市生活的病态,因此在在大多数的美国人心中,都认为乡村是梦游虚伪和骚乱的,是理想中的净土,是人们生活的乐土,因此当刘易斯的《大街》出版后,在美国引起了巨大的轰动,颠覆了传统的思想观念。不仅仅是《大街》,刘易斯后续的《巴比特》也同样延续了自身敏锐的批判性,甚至将目光从乡村转向中等城市,将美国中产阶级所具有的虚伪和贪婪表现得淋漓尽致。
  二.解读美国文学批评语境下的刘易斯作品
  1.描写方面
  刘易斯的作品中,生动而真实地将美国的社会面貌展现了出来,从而展现出了美国人民独特的性格特点,尤其是在使用的描写手法方面更是令学界领域中的各个学者所赞叹。他的作品中,语言都非常的平坦甚至显得有些无情,需要读者们通过仔细得阅读和品位,才能够发现其中所蕴含的讽刺意义,而这种极具特色的幽默式讽刺方法带动了美国小说的创新和发展。在写小说之前,刘易斯甚至还会为了使情节更加真实,而亲身融入到各个地方,感受当地的氛围,了解他们的关系和实际情况,然后将这些经过一定的创作融入小说中。如在他的《大街》中,常常使用语言、神态和动作相结合的描写方式让读者虽然没有见到这个人但是却能够感受到人物的性格形象。而这种描写方式在《巴比特》中也有着明显的表现,刘易斯在描写巴比特的整体形象时写道:“首先他的每一个关节都是朝向各个方向的,他的前额浸满了汗珠,而 在大脑门处还泛红,并且他那棕色的头发看上去很少,还很干燥。整体看上去,他并不算胖的,但是他饮食上还是很有营养的。”这些描写不仅十分真实而且非常幽默,浓厚的讽刺口吻将巴比特的人物形象充分展现了出来。
  2.力度方面
  另外,在讽刺力度方面,刘易斯的作品也十分令人震撼。他的每一处讽刺情节都是经过精密设计的,是文章切入的重要部分,小说中的细节描写并不是为了服务于语言描写的,而是为了展现出当时社会的真实状态,语言描写方面他并没有加入自身的看法,而是通过人物本身来评论。如在《巴比特》中,巴比特在日常的生活中會经常阅读报纸,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富有生活情趣和信念的人,这些细节的描写为读者展现出了当时美国社会的社会状态,再加以使用讽刺的手法,使得刘易斯的作品更加具有一种风轻云淡的运维,读者在品位这些描写时,还能够领悟出其中蕴含的深刻思想感情,从而深入了解当时美国人民的生活状态。刘易斯在揭露问题时使用的都是讽刺性的语言,而在表现生活丑象的时候又会使用幽默的方式来展现,巴比特这一任务其实是非常可笑的,他向往着个性化,但是在向社会倾述的时候,社会却无情的抛弃了他,仍由他消失在残酷的现实中,这些困境与挫折在刘易斯讽刺的手法中更加增添了一抹生活的践行。
  多年以来,我国对于刘易斯作品的研究和解读都较为薄弱,除了一些研究美国文学史的学者们会研究刘易斯文学历程和述评小说内容外,其他人更多的是研究刘易斯作品中的内容介绍以及其中所使用的批判现实主义、浪漫主义手法和讽刺艺术等方面,而缺少了深入以及系统地研究刘易斯作品的特点,因此需要学者和专家们在不断的研究和探索中完善对于刘易斯作用的分析和解读,推动后世的研究和探索。
  参考文献
  [1]黄娟.剖析刘易斯《巴比特》中巴比特的精神矛盾[J].短篇小说,2015(6):69-70.
  [2]李晓虹.解读刘易斯作品中的文化叙事策略[J].芒种,2014(6):88-89.
  [3]侯霞.解读辛克莱·刘易斯《大街》中美好的消逝[J].短篇小说,2015(5):77-78.
  (作者单位:新余学院外国语学院)
其他文献
内容摘要:党团组织和学生社团是高校的重要组织机构,它们也是学校和学生的纽带,在推进高校和谐校园建设中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推进和谐校园建设,要发挥上述组织引导学生树立正确“三观”,通过高雅丰富的社团活动营造和谐融洽的校园氛围,以班级建设为抓手打牢和谐校园建设的根基,并发挥学生自治组织作用让大家以主人翁的精神推进和谐校园建设。  关键词:党团组织 学生社团 高校 和谐校园  当前的高校正在大力推进和谐校
内容摘要:《天真的人类学家》是英国人类学家奈吉尔·巴利早年在喀麦隆从事田野工作时的笔记,真实地记录了他与喀麦隆多瓦悠部落的共同生活。“天真”是他的自嘲,意指文化差异带来的巨大冲击使作者对西方自由主义观念产生了幻灭,也是巴利对当地本土文化误读的结果。当地人通过“模仿攀附”殖民国家带来的民主观念和国家机构,消解殖民话语的权威性,以扭曲和修改的方式抵抗殖民改造。文化鸿沟和前殖民国家的“他者”地位决定了当
宋佳欣 馬淑霞
1.为了丰富大家的休闲活动,莫尔夫人决定去采购一些体育用品。可鉴于大家的喜好不同,所以她挨个询问调查了大家的喜好,并得到了相关的数据。  2.为了更直观地呈现所调查的结果,莫尔夫人交待谷拉拉将数据制作成统计表和统计图。对谷拉拉来说,这是一项很有挑战性的任务。  3.谷拉拉:唉,这真是一个让人头疼的差事。  古拉格:将这里的人数按性别分类,你可以先制作出复式统计表,再根据统计表制作相应的统计图。  
内容摘要:“活动教学法”打破了传统教学模式的束缚,使学习变得不再枯燥,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好奇心,它是在新课程理念下发展出来的一种新的教学模式,在小学美术的教学史上有着很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小学美术 活动教学法 策略研究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使得教学模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在的教学要求,作为教育工作者的美术教师就要对各类教学方法进行研究,寻找
1991年像一道高高的门槛横亘着。父亲用他最后的一丝气力,试图攀越它,但是山高高路迢迢,他没能翻过去,便倒在了这一年的夏天里。以后的日子里,土地上少了一位普普通通的老人,而我却没有了至爱的父亲。  那时我的日子还没有现在这么好过,娶妻生子,收入不高,囊中十二分地羞涩。我把祖屋让给大姐夫,然后由姐夫和姐姐奉养父亲。父亲临去之前一个星期,我回去看他。他拄着拐杖走来走去,精神比往时略好,当时我没想到那是
刷叶子是我老家白果树一带对打猪草的叫法,有时候也叫寻叶子。这种说法大概是从解放初流传下来的。早期,人们生活条件差,人尚且填不饱肚子,哪有多余的粮食喂猪?因此,想要养猪,只得饲以树叶、青草。当时,最常见的猪叶子要数是构树叶了。构树叶之于猪,就如同人之于米饭或馍馍,那是猪的主要口粮,猪爱吃,吃后贪睡、肯长。构树多是家养的,一般栽在房前屋后或田间地头,猪圈旁边最为常见。它具有生长速度快,适应性强,容易繁
一.引言  自人类开始把各种事迹记录在册开始,阅读的习惯便在逐步形成。古时候,阅读是贵族人家才能进行的认知活动,而随着社会的发展,阅读已经成为我们每个人在日常生活、工作和学习中必须进行得一种认知活动,并且这种认知活动能力从识字就开始就在不断地被训练和提高。阅读它不仅是一种心理认知活动,而且还是获得知识经验的重要手段之一。  关于阅读的眼动研究起源于西方,欧美国家对阅读眼动的发现、观察和研究开始的最
内容摘要:学术期刊因其产品的学术特性,与一般期刊相比,有许多不同之处。其编辑工作也具有较为明显的学术特征。本文借鉴王国维的治学“三重境界”说,演绎出了学术期刊编辑工作的“三重境界”。  关键词:学术期刊 编辑工作 能力特征 “三重境界”  传统出版物中,学术期刊是唯一以记载、传播、交流、传承精深知识,提高人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水平,促进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为核心宗旨的纸质媒介。内容的专业性、信息的
内容摘要:在中西方广告发展的进程当中,由于文化、传统等方面的原因,其在文化要素等诸多层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本文尝试从中西广告文化的特点入手,对其文化要素进行对比分析。  关键词:中西方 广告文化 对比分析  随着广告行业的不断发展,中西方在广告领域的交流与合作也更加的深入和广泛。在不断的广告行业的互动过程当中,其在各自发展中的文化特色也在不断的凸显。因此,从中西广告文化的要素入手,探讨两者之间的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