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外膜肺氧合在肺移植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丧失治疗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ei_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体外膜肺氧合(ECMO)在肺移植术后原发性移植物功能丧失(PGD)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9月至2013年12月肺移植术后早期发生3级PGD 22例受者的临床资料,单肺移植7例,双肺移植15例。早期6例常规应用呼吸机支持治疗,后期16例行体外膜肺氧合(ECMO)辅助治疗(其中静脉-静脉模式10例,动脉-静脉模式6例)。

结果

早期6例PGD受者调整低潮气量、高频、高呼气末正压通气(PEEP)通气模式后,其中2例逆转,4例死于PGD后呼吸衰竭,病死率高达66.7%;16例PGD受者使用ECMO辅助循环,平均5.5 d (1~20 d),10例受者成功撤除ECMO,静脉-静脉ECMO模式组存活率为70%,动脉-静脉ECMO模式组存活率为50%。

结论

3级PGD是肺移植后常见的严重并发症,死亡率极高。ECMO能够有效促进移植肺功能恢复,降低PGD受者的死亡率,如达到使用ECMO的指征,应尽早使用。

其他文献
期刊
目的总结儿童再次肝移植的外科手术过程及体会。方法自2013—2014年共完成儿童再次肝移植4例。受者首次肝移植均接受部分供肝,其中劈离式肝移植2例,亲属活体肝移植2例。再次肝移植均为儿童死亡后器官捐献的全肝移植。结果4例患儿再次肝移植术后未出现急性血栓形成、胆漏等严重外科并发症。结论儿童再次肝移植手术,应注意原移植物肝门部结构解剖移位的规律和门静脉血管解剖技巧的应用,从而降低手术解剖辨认的难度,并
目的探讨活体供肾多支肾动脉在手辅助后腹腔镜供肾切取术后对供受者临床疗效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至2014年行手辅助后腹腔镜活体供肾切取术及肾移植的供受者临床资料。结果共纳入121对供受者,多支肾动脉组供者与单支肾动脉组的一般临床资料无差异,手辅助后腹腔镜供肾切取术多支肾动脉组供者与单支肾动脉组供者比较手术时间、失血量、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等无显著性差异,多支肾动脉组比单支肾动脉组供肾冷热缺血
目的观察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DCD)供者脑源性胰腺炎的诊治及对器官的维护作用。方法分析2011年7月至2015年6月32例捐献器官前并发生脑源性胰腺炎的DCD供者临床资料。记录治疗前、治疗后48 h、治疗后72 h供者血清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观察治疗效果。以术中探查结果为金标准,计算测定血清淀粉酶、脂肪酶活性和超声检查的诊断阳性率。结果经乌司他丁和生长抑素联合使用持续3~7 d后,32例供者的血清
期刊
目的总结儿童肾移植临床特点和移植疗效,探讨相关临床问题。方法回顾性分析1990—2015年单中心105例次儿童肾移植(含肝肾联合移植3例)的供、受者资料,包括首次肾移植99例以及99例中再次肾移植6例。受者接受移植时最小年龄为3岁,中位年龄为14.3岁。105例中,传统尸体来源供肾42例,亲属活体供肾18例,公民逝世后供者器官捐献(DCD)供肾45例。结果受者1、3、5、10年存活率分别为96.1
期刊
目的总结23例儿童心脏移植的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9月至2015年12月单中心实施的23例儿童心脏移植的资料,重点对适应证、术后并发症及存活率加以分析。结果23例患儿行心脏移植,其中男性12例,女性11例。患儿行心脏移植时年龄为3个月至18岁(年龄中位数为14岁),体重为5.2~57.0 kg(体重中位数为36.0 kg)。术前诊断为包括心肌病16例(69.6%),先天性心脏病5例(2
目的分析肺移植后细菌感染的菌群分布及耐药性,为临床预防术后感染和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2年10月间81例受者肺移植后细菌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情况,细菌鉴定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法国生物梅里埃公司VITEK-32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及配套药物敏感性试剂进行,数据采用SPSS(13.0版)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肺移植术后81例受者中有67例出现细菌感染,感染率为8
目的探讨采用经鼻持续正压通气(nCPAP)治疗婴幼儿肝移植受者术后呼吸功能衰竭的效果。方法2013年6月1日至2015年6月1日接受原位肝移植的婴幼儿受者中,对71例术后出现呼吸衰竭的受者进行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除5例中途退出外,最终共66例完成试验,将受者分为吸氧组和nCPAP组,其中吸氧组35例,nCPAP组31例。对两组受者治疗后的生命体征、血气分析、腹内压、预后进行比较。结果治疗早期(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