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开放式教学的操作程序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以“使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实施开放式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1、学生自学思考
“自学”,即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2 、小组内交流,质疑、解疑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划出的重点,互相质疑、解疑,把没有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都要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带动学困生,起到交流互补的作用,能激发深入钻研的意向。同时这样做,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 、小组间质疑解疑
首先,由学生把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并由学生按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问题,正给了他们表现才能的机会;由学生按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加深了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进一步认识。其次,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解决黑板上的问题,形成组间解疑。在此期间,对每一个问题全班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辩论。
学生的质疑,以学生解疑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参与、指导、研究。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或和学生共同研究,或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但决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
4 、巩固练习
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穿插一些不同形式的基本练习,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同时,有些问题怎么解释也搞不清楚,但如果通过举例子或巧妙的练习,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悟出其中的“奥妙”。
5 、看书小结
经历了前面几个阶段之后,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时再回过头来去细读教材,对有些问题会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从而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内化。让学生小结,既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又使学生体验到了自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
6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既是对本节课的一次系统总结,又是对本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以便及时反馈补救。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注重课堂40 分的教学效果,一般不再或很少布置除课外阅读、课外讨论之外的作业。
以上六个环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按照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二、开放式教学的特征
开放式教学本着“教为学服务”的观点,想方设法凋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學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一定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开放式教学至少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主体性
开放性教学主张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既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始终鼓励学生自主地阅读。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疑,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强调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2、民主性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在传统课堂上,老师惟我独尊,完全以权威者的身份自居;对小学生来说,老师是他们崇拜的对象,老师的话就是“圣旨”。
3、动态性
在开放式教学中,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是适时变化的,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需求应成为调整教学活动进程的基本依据。开放式教学在课堂上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除了教材内容外,往往会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加以调整;教师事先拟就的教学计划被打乱、教学进度或者加快或者减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4、创造性
创造性教育研究表明,创造需要继承,但更需要革新。革新更多的是在否定中发展的。因此,敢不敢怀疑他人的已有成果,敢不敢突破传统观念的柜式,尤其敢不敢向权威挑战,也就是有没有创新的勇气和胆魄,会直接影响创造性成果的孕育和产生。可见,加强学生创新的勇气和胆魄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提倡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学生对已有的结论提出质疑甚至不同见解。
5、合作性
开放式教学的优越性还在于它的合作性。在课堂上,小组内交流重点、质疑解疑,我问你答,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小组间质疑更体现了课堂的合作性,一个小组有难,其他小组帮助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点拨、引导,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合作性。这样做,使得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合作,以求共同提高。
三、实施开放式教学的策略
1、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度甚至没有价值怎么办——树立信心,教给方法。
在树立自信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去深挖教材、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2、学生提的问题过多怎么办——高度开放,鼓励提问。
对于不同难度的教材,学生提出问题的多少往往也不一样。有时对较难理解的教材,在解疑的过程中还有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如果学生的问题实在当堂解决不完,不妨放到下一节课接着进行,也一定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做,不仅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高度开放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参与的积极性,很愿意去质疑。解疑,那么他们的收获要远比教师讲十遍百遍大得多。
3、学生提的问题意思不明怎么办——广开言路,相互补充。
小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爱问为什么,这是儿童的天性。课堂高度开放,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辞不及防的情况,有些问题,教师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
4 、学生提的问题老师也解决不了怎么办——实事乔,课外引申。
有些问题教师意料不到,却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结果,是值得高兴的。只是教师要特别注意:要宽容,不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都不要随意否定,更不要认为是学生在有意刁难老师。二要民主,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他已经有了答案,只不过想找机会验证一下。有的可能是他对某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这时教师要“广开言路”,不搞“一言堂”。三要谦虚,学生的问题,有时教师也讲不清楚或一时答不上来,不妨明确表态,课后再寻找答案。
总之,开放式教学在教学观上,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质疑解疑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师生观上,实现了师生角色的彻底转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课堂活动的操作者、观察者、讨论者、交流者和猜测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导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它既主张在主动学习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在教学中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进一步开放;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
在课堂教学实践中,我们以“使学生主动发展,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索能力”为指导思想,以学生的质疑解疑为核心实施开放式教学,取得了明显的成效,具体的实施步骤如下。
1、学生自学思考
“自学”,即学生自己看书、理解教材,教师指导学习的方法;找出重点划下来,发现疑问做标记。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让学生看书思考,不仅给了学生思考的时间和空间,为下一步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而且可以使学生养成勤思善学的良好学习习惯。
2 、小组内交流,质疑、解疑
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小组内交流划出的重点,互相质疑、解疑,把没有解决的问题记下来。在这个过程中,由于每个人都要阐述自己的观点与看法,能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参与教学的积极性、主动性,带动学困生,起到交流互补的作用,能激发深入钻研的意向。同时这样做,又能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精神。
3 、小组间质疑解疑
首先,由学生把小组内没有解决的问题板书到黑板上,并由学生按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心理学研究表明,小学生都有很强的表现欲望。让学生上台板书自己的问题,正给了他们表现才能的机会;由学生按课本内容先后编上序号,加深了对教材知识体系的进一步认识。其次,教师组织全班同学共同解决黑板上的问题,形成组间解疑。在此期间,对每一个问题全班同学都可以发表自己的见解,举例说明自己的观点,甚至可以辩论。
学生的质疑,以学生解疑为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组织、参与、指导、研究。对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教师或和学生共同研究,或适时加以引导、点拨,但决不可能代替学生思考。
4 、巩固练习
在学生质疑、解疑的过程中,可以适时地穿插一些不同形式的基本练习,以加深学生对重点、难点内容的理解。同时,有些问题怎么解释也搞不清楚,但如果通过举例子或巧妙的练习,学生会自然而然地悟出其中的“奥妙”。
5 、看书小结
经历了前面几个阶段之后,学生对所学内容有了较为深刻的理解和认识,这时再回过头来去细读教材,对有些问题会有一种恍然大悟之感,从而促进知识的进一步内化。让学生小结,既可以使学生学到的知识系统化,又使学生体验到了自行获取知识的成功感。
6 、课堂检测
课堂检测,既是对本节课的一次系统总结,又是对本节教学目标完成情况的检查,以便及时反馈补救。使用这种教学方法,注重课堂40 分的教学效果,一般不再或很少布置除课外阅读、课外讨论之外的作业。
以上六个环节,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应按照教材内容的特点、教学目的和班级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
二、开放式教学的特征
开放式教学本着“教为学服务”的观点,想方设法凋动学生自身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挖掘學生自主学习的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通过一定的教学实践,我们认为开放式教学至少具有以下五个特征。
1、主体性
开放性教学主张教学中必须尊重学生,重视学生的兴趣爱好,既可能地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从而调动其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在教学中,我们始终鼓励学生自主地阅读。操作、尝试、交流、讨论、质疑、解疑,把问的权利交给学生,把读的时间还给学生,把讲的机会让给学生,把做的过程放给学生,强调尽可能多地给予学生自主地、创造性地学习的时间和空间,以彻底改变过去那种“灌输注入式”的传统教学模式。
2、民主性
首先,教师要为学生营造一种民主、和谐的氛围,给学生以心理上的安全感。在传统课堂上,老师惟我独尊,完全以权威者的身份自居;对小学生来说,老师是他们崇拜的对象,老师的话就是“圣旨”。
3、动态性
在开放式教学中,课堂教学过程是动态发展的,是适时变化的,学生的课堂表现、课堂需求应成为调整教学活动进程的基本依据。开放式教学在课堂上没有固定不变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过程。除了教材内容外,往往会因解决问题的需要而加以调整;教师事先拟就的教学计划被打乱、教学进度或者加快或者减慢的情况也时有发生。
4、创造性
创造性教育研究表明,创造需要继承,但更需要革新。革新更多的是在否定中发展的。因此,敢不敢怀疑他人的已有成果,敢不敢突破传统观念的柜式,尤其敢不敢向权威挑战,也就是有没有创新的勇气和胆魄,会直接影响创造性成果的孕育和产生。可见,加强学生创新的勇气和胆魄的培养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中,我们为学生创设宽松的课堂氛围,注重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提倡多问几个“为什么”,鼓励学生对已有的结论提出质疑甚至不同见解。
5、合作性
开放式教学的优越性还在于它的合作性。在课堂上,小组内交流重点、质疑解疑,我问你答,相互启发,相互补充,取长补短,共同提高。小组间质疑更体现了课堂的合作性,一个小组有难,其他小组帮助解决,学生解决不了的问题,老师点拨、引导,体现了师生之间的合作性。这样做,使得学生之间、师生之间相互沟通、相互交流合作,以求共同提高。
三、实施开放式教学的策略
1、学生提不出问题或提出的问题没有深度甚至没有价值怎么办——树立信心,教给方法。
在树立自信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去深挖教材、提出问题、发现问题,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
2、学生提的问题过多怎么办——高度开放,鼓励提问。
对于不同难度的教材,学生提出问题的多少往往也不一样。有时对较难理解的教材,在解疑的过程中还有学生不断地提出问题。如果学生的问题实在当堂解决不完,不妨放到下一节课接着进行,也一定要让学生畅所欲言。这样做,不仅充分体现了课堂教学的高度开放性,而且更重要的是,学生有了参与的积极性,很愿意去质疑。解疑,那么他们的收获要远比教师讲十遍百遍大得多。
3、学生提的问题意思不明怎么办——广开言路,相互补充。
小学生好奇心强,想象力丰富,爱问为什么,这是儿童的天性。课堂高度开放,教学中经常会出现辞不及防的情况,有些问题,教师根本听不懂是什么意思。
4 、学生提的问题老师也解决不了怎么办——实事乔,课外引申。
有些问题教师意料不到,却是学生创造性学习的结果,是值得高兴的。只是教师要特别注意:要宽容,不论学生提出什么问题,都不要随意否定,更不要认为是学生在有意刁难老师。二要民主,学生提出的问题,有的是他已经有了答案,只不过想找机会验证一下。有的可能是他对某些问题有不同的看法,这时教师要“广开言路”,不搞“一言堂”。三要谦虚,学生的问题,有时教师也讲不清楚或一时答不上来,不妨明确表态,课后再寻找答案。
总之,开放式教学在教学观上,不仅重视基础知识的教学,更加重视培养学生的能力,特别是自主学习能力、质疑解疑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在师生观上,实现了师生角色的彻底转变: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人,是课堂活动的操作者、观察者、讨论者、交流者和猜测者;教师是教学活动的“导演”,是课堂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和研究者。它既主张在主动学习中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同时也强调教师的主导作用,要求在教学中形成民主、平等、合作的新型师生关系,使课堂教学进一步开放;从而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