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人格,关注个体差异,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要,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育环境,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态度和能力,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充分的发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己成为我们的共识。
关键词:“动”;物理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21-0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我们的课堂教学绝不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实施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不仅“动”得了,而且“动”得好。
所谓“动”得了,指的是学生能积极开动脑筋举手发言,不像过去那样只会听课,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所谓“动”得好,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话愿说,有话能说,而且说得透彻,有独特的见解,有创新。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而且能“动”好呢?通过听别人的课,通过自己的实践,也通过对一些教学理论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老师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明确师生互动好处,明确课改的目的意义。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物理知识,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物理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为了学生的未来,教师必须放弃以前陈旧落后的思想和方法,必须尽快适应新的形势。
第二,课堂气氛一定要融洽,师生感情一定要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能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也不用担心同学的讥讽。这种状态回答问题的准确率最高,最易产生灵感,语言最易有光彩,见解最易独到。如果老师上课一脸严肃,甚至一脸“凶像”,课堂气氛一定沉闷,甚至紧张。学生生怕惹着你,哪还有心思听课,更不敢起来发言!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他怎会不活跃起来?
第三,问题的设置应有梯度,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由简而繁。请学生回答问题也要因人而异,易、浅、简的问题请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回答,难、深、繁的问题由成绩好的同学回答。老师对学生的情况要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什么样的问题由谁回答,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让部分学生受到骄宠,部分学生又受到冷落,更避免如果他答不上会认为你在故意为难他。
第四,问题应有启发性,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不是问题的问题就不要问。有的老师就有这样的习惯:一上课,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就开始问:“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第几课?它的标题是什么?”学生回答后,他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呢?”学生说:“黑板上写着呢。”像这类问题就是明知故问,毫无价值,不仅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易让学生反感。
第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大脑中“听教师讲、被动学”的思维习惯还蒂固根深。以教师为中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指向性地回答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心理始终处于消极的等待中。也就是教师没有提问时等待教师提问,回答了提问还要等待教师鉴别回答正确与否,致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看书的基础上,要满足学生想提出问题、想解决问题的欲望。只有充分相信学生,把时间空间给学生,让其有机会表现。这样,知识的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才是学生亲自体验的,影响才是最深刻的。即便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写错了或说错了,也不要大惊小怪,而应师生共同来分析为什么错了,原因在哪里。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鼓励其继续努力。不要小看学生,如果师生互动的气氛已形成,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令你满意的。他们自己说出的正确答案比老师说出的答案还令他们记忆深刻,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甚至是争论出来的,更有意义。
第六,让会学生及时批注及时记录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活动多是在自主探索或小组讨论情况下进行时,小组成员讨论时多为只有记录员一人记录,或无人记录。常常出现讨论时轰轰烈烈,过后却不知学习了哪些知识的情况。为避免这种现象,影响学生日后的复习与记忆,在学习阅读教材时,应要求学生用铅笔及时把批注写在教材内容旁边的空白处。在师生共同小结时,对于正确批注可保留,不正确的可擦去,没有写的可直接添加在教材空白处,以便于今后复习回忆时方便快捷。
我们只有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育人为本的观念,放手让学生动起来,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搞好教材实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我们的教学观念与新教材基本理念相吻合,熟悉进而研究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从而逐渐过渡到熟练地驾驭新教材,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使新教材充分发挥其作用。放手吧!让学生动起来。
关键词:“动”;物理学习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864X(2016)09-0121-01
《全日制义务教育物理课程标准》指出,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与学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要处理好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关系,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我们的课堂教学绝不能像过去那样,不顾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思维方式,采用以灌输为基本特征的接受式学习方式,而应实施以学生主动参与、主动探究、主动合作等新型的学习方式,真正让学生动起来,学生不仅“动”得了,而且“动”得好。
所谓“动”得了,指的是学生能积极开动脑筋举手发言,不像过去那样只会听课,不会发表自己的意见。所谓“动”得好,是指学生在课堂上不仅有话愿说,有话能说,而且说得透彻,有独特的见解,有创新。那么怎样才能让学生既能“动”,而且能“动”好呢?通过听别人的课,通过自己的实践,也通过对一些教学理论的学习,我有以下几点体会:
第一,老师要转变观念,解放思想,明确师生互动好处,明确课改的目的意义。新教材的基本出发点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其基本理念是突出体现普及性、基础性和发展性,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和一般能力的培养,通过教授物理知识,使学生获得作为一个公民所必须的基本物理知识和技能,为学生的终身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新教材首先对教师的教育观念提出了挑战,要求教师不再作为知识的权威,将预先组织好的知识体系传授给学生,而是充当指导者、合作者和助手的角色,与学生共同经历知识探究的过程。为了学生的未来,教师必须放弃以前陈旧落后的思想和方法,必须尽快适应新的形势。
第二,课堂气氛一定要融洽,师生感情一定要和谐。融洽的课堂气氛,和谐的师生感情,使学生能放松地学习,放心地思考,不用担心老师的责骂,也不用担心同学的讥讽。这种状态回答问题的准确率最高,最易产生灵感,语言最易有光彩,见解最易独到。如果老师上课一脸严肃,甚至一脸“凶像”,课堂气氛一定沉闷,甚至紧张。学生生怕惹着你,哪还有心思听课,更不敢起来发言!兴趣总是与人们对事物的情感态度紧密相联,当人们接触到事物,产生愉悦的情绪体验时,就会对它产生向往的心理,进而对它发生兴趣。没有这种情感,就不可能形成兴趣。因此,教师要深入到学生中去,与他们同欢乐,共忧患,热爱自己的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和学生打成一片,利用一切手段激发学生对物理学的热爱之情。有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学生才能热爱教师,听从教师的教诲,做到“亲其师,信其道”。让学生在一个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学习,他怎会不活跃起来?
第三,问题的设置应有梯度,由易而难,由浅入深,由简而繁。请学生回答问题也要因人而异,易、浅、简的问题请基础不太好的同学回答,难、深、繁的问题由成绩好的同学回答。老师对学生的情况要有个比较清楚的了解,什么样的问题由谁回答,做到心中有数,避免让部分学生受到骄宠,部分学生又受到冷落,更避免如果他答不上会认为你在故意为难他。
第四,问题应有启发性,能激起学生的兴趣。不是问题的问题就不要问。有的老师就有这样的习惯:一上课,把课题板书在黑板上就开始问:“同学们,今天我们上第几课?它的标题是什么?”学生回答后,他又问:“你们怎么知道的呢?”学生说:“黑板上写着呢。”像这类问题就是明知故问,毫无价值,不仅激不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反而易让学生反感。
第五,放手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在大脑中“听教师讲、被动学”的思维习惯还蒂固根深。以教师为中心设计问题、提出问题,学生被动地指向性地回答问题,学生的学习能力得不到锻炼,心理始终处于消极的等待中。也就是教师没有提问时等待教师提问,回答了提问还要等待教师鉴别回答正确与否,致使学生的思维缺乏自主性和创造性。让学生看书的基础上,要满足学生想提出问题、想解决问题的欲望。只有充分相信学生,把时间空间给学生,让其有机会表现。这样,知识的学习,科学探究方法的掌握,才是学生亲自体验的,影响才是最深刻的。即便是学生在活动过程中写错了或说错了,也不要大惊小怪,而应师生共同来分析为什么错了,原因在哪里。教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积极表现,鼓励其继续努力。不要小看学生,如果师生互动的气氛已形成,学生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会令你满意的。他们自己说出的正确答案比老师说出的答案还令他们记忆深刻,因为这是他们自己想出来,甚至是争论出来的,更有意义。
第六,让会学生及时批注及时记录的良好习惯,提高学习效率。教学活动多是在自主探索或小组讨论情况下进行时,小组成员讨论时多为只有记录员一人记录,或无人记录。常常出现讨论时轰轰烈烈,过后却不知学习了哪些知识的情况。为避免这种现象,影响学生日后的复习与记忆,在学习阅读教材时,应要求学生用铅笔及时把批注写在教材内容旁边的空白处。在师生共同小结时,对于正确批注可保留,不正确的可擦去,没有写的可直接添加在教材空白处,以便于今后复习回忆时方便快捷。
我们只有立足学生终身发展以及参与未来竞争的需要,切实转变教育思想,树立以育人为本的观念,放手让学生动起来,才能适应时代发展和科技进步的要求,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学生,才能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教师教学思想的转变是用好教材、搞好教材实验、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前提。只有我们的教学观念与新教材基本理念相吻合,熟悉进而研究新教材和新的教学方法,从而逐渐过渡到熟练地驾驭新教材,才能变挑战为机遇,更好地使用新教材,使新教材充分发挥其作用。放手吧!让学生动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