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学生自学能力的探究

来源 :中国人民教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yne_popla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教学中,教师既要向学生传授知识,更要教给学生学习知识的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生掌握了学习方法,有了自学能力,就等于拥有了一个打开知识宝库的金钥匙。只有培养出学生较强的自学能力,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呢?
  一.转变观念,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1.解放思想,克服满堂灌的丑习
  在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习惯于对课文作字字落实,句句清楚、面面俱到的串讲,生怕学生听不懂。一堂语文课,老师从上到下的灌输,学生只作听众和观众,没有发表意见的机会,没有讨论辩论的机会,一句话学生的主体地位被剥夺了,使本应充满生机、充满情趣的语文课堂变得刻板、乏味。学生疲于应付,老师滔滔不绝的分析。其效果如何呢?学生只能学到老师教给他的东西,却缺乏自己的感悟和体验,更谈不上自主地探索。无论老师教给他多少,都是有限的,只有学生自己去学并学会自学,才能打破这种有限,才能变被动为主动,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因此,老师首要的任务是转变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注重其自学能力的培养。
  2.放开手脚,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老师一定要放开手脚解放学生,让学生亲自去做,使课堂变成学习实践的场所。学生在动手、动脑、分析、讨论的过程中感悟、体验、获得真知。事实证明,老师的“包办”和对课堂的“垄断”,只能培养出学生的依赖性和惰性,只能遏制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当然,解放学生,不是不要老师。老师仍要讲,但老师的讲是为了指导学生去怎么做,是为了教给学生方法和经验,是为了作画龙点睛式的点拨,是为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是为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是为了引导学生从已知到未知,从狭窄到广阔、从现象到本质的探索。而学生从动手中学会动手,从分析中学会分析,从感悟中学会感悟……最终使学生学会自学,学会如何做学问。如我在教学生预习文言文时,每课都让学生找出文中的通假字、词类活用现象、古今异议、特殊句式。上课时,学生涌跃发言,形成交流的气氛,互通有无,基本上能把要找的内容一网打尽,但也有遇到争执的时候,老师稍作点拨即可。
  二.因势利导,激发学生主动学习
  1.让学生养成预习的习惯
  上每课之前,都要指导学生如何预习,并布置具体的预习习题,以备上课时检查。这样既解放了学生,也解放了老师。学生有了独立解决问题的机会,许多问题学生自己已解决了,老师也避免作一些分析介绍,大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课堂上师生的位置也发生变化,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体。学生会把预习成果拿来交流,享受成功的喜悦,同时也会把预习中遇到的问题拿来讨论。在预习中,对同一问题的看法经常发生分歧,经常展开辩论,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能力和兴趣都得到提高。这里,教师要特别注意设计好预习的题目,它直接关系到课堂教学的效率,这就看教师钻研教材的功夫了。 学生一旦养成预习的习惯,自学的能力也会有相应的提高。
  2.让学生走在教学前面
  在教学中,老师走在前面,还是学生走在前在 ,两者有着质的区别。如一篇文章的教学,老师查字典、找资料,与学生查字典,找资料,大有区别。有的同学经常问老师某字的读音,他们等待老师的告诉,而我常不告诉。因为告诉他至少会养成他们不查字典的习惯,甚至养成等待告诉的习惯。因此,课堂上,作家背景,可让学生先介绍,老师只作强调和补充;课文让学生先读,老师带领同学纠错,然后再作范读;文言文译成现代文,可让学生先口头翻译,然后纠错,如此反复多次,直到同学们都认为满意为止。一堂课上完,可试着让学生来总结,老师在一旁听,注意学生是否掌握了要点,然后老师再作补充纠正。让学生走在教学实践的前面,不仅使同学们获得了多方面多层次的锻炼机会,而且使教学活动变得丰富多彩、生动有趣。尤其重要的是学生学习的情况高频率地反馈给老师,老师获得了丰富的信息,随时调整组织优化自己的课堂教学,真正使教学活动变成真正意义上的师生的“互动”。
  3.让学生参与老师的教学
  让教与学融合到一起,就是让老师参与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参与老师的教学。让老师参与学生的学习,不仅是老师与学生一起探讨学问,而且使老师站在学生的位置,站在未知者和求知者的位置去思考教学、设计教学。这样老师才能选择准角度,把握住难易,掌握好分寸。让学生参与老师的教学,内容是很丰富的,方法是多样的。
  如让学生帮助老师作教学前的准备,查资料、制作教具等。教学前或教学后,可经常围绕“假如是我,我会怎么教”的话题作交流讨论,让学生随时写“给老师的教学建议”。这些交流、讨论和建议是来自实践的活生生的教学法,甚至是书上未曾写进去的。“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适当的时候,安排学生走上讲台,老师坐在学生座位上,进行教学,打破老师总是在讲台上讲,学生总是在台下听的陈规。当然老师的听又不同于学生的听,只是换了一个视角,去观察、体验、探索指导教学。在这个过程中,老师不仅是一个博学者,而且是一个垂范者、履践者、学习者。
  叶圣陶曾说过,教材只是例子。我套用这句话说,老师也应是例子——是学生做学问和做人的例子。
  (作者通联:562300贵州省兴仁县第十中学)
其他文献
在语文教学中,学生只有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使课内所获得的学习方法得到实践和巩固,将方法发展为能力;只有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肥沃语文素养的根基和土壤,由阅读的量变引起语文素养的质变;只有进行了大量的课外阅读,才能积累知识,拓展视野,为终身的发展积淀丰厚的文化基础。所以,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引进和利用好相关课程资源,引导学生多读书,会读书,读好书,培养自主、创新的阅读能力,积累语言,提
期刊
高中英语听力是听和理解能力的总和,是一种积极的思维过程。教师应循序渐进地设计每堂听力课的程序,在有效地训练学生听力的同时,传授一定的语言知识,转学生被动听的过程为主动索取的过程,把听、说、读、写四种技能有机结合起来。  一.多听教学听力录音带  教学听力录音带是专家们为英语教学精心准备和筛选出来的规范的学习材料,我们要充分地加以利用。学生在练习时应有意识地聆听录音材料中的语音现象,注意同化、弱读、
期刊
【案例背景】  现代教学理论认为:数学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基础,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教学活动,使他们有更多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和理解数学,从而提高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生活是数学的源泉,学生的头脑中往具有一些数学的生活现实。教学中,适时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赋予数学一定的生活色彩,对于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从而进一步探索数学问题起到不可低估的
期刊
现代教育技术在现代教育改革和发展中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多媒体技术有着巨大的优势,在良好的学习理论指导下,经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制作出优秀的教学软件,并加以正确运用,从而优化了小学英语课堂。它可以使原本枯燥无味的课堂教学变得多姿多彩,可以帮助教师创设对话教学的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到课堂教学中。  一.乐用多媒体教学, 进行英语单词教学  在教授新课时,词
期刊
每次走上讲台,面对同一个课题,都会有新的体验和收获。不断去反思,不断去总结,就会使自己在教学中吃一堑长一智,避免盲目性,在教学中可以少走一些弯路。  现拿《烛之武退秦师》这一课的教学来谈一下我自己在教学工作中的感受。在实行新课改之前,我接受的是一种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首次讲这篇课文的时候,我根据传统教学重点要求,以重要的词类活用和重要的特殊句式为突破口,以教师翻译为主,这样本来文言文翻译的过程就比
期刊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提出,在数学课程中,应当注重发展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计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但反观二十多年的乡村小学数学教学实践,我发现,由于现代社会日新月异的发展,小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增多,使得乡村小学生的空间观念、几何直观等方面的能力都有所提高,但数式计算能力有逐年减弱趋势,现在新课标和教材中的计算部分较以前有所削弱,而在实际的教学中,还是需要
期刊
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学习新知识必须建立在原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上。在数学教学中,教师注重素质培养的同时,更要重视学生的学情实际。比如,在教学“名数的改写”时,虽然我的教案设计合理,完全把课堂交给学生,整堂课以学生为主,自主探究、讨论,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教师通过观察、比较,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出最佳的名数改写方法。但由于本节课牵连旧知识点比较多,如简单名数改写、时间单位、长度单位、面积单位、质量单位及其进
期刊
体育课的实质是什么?为什么我们中小学的体育课不如语文数学外语那样生动活泼?为什么我们的体育老师总觉得比人家教主科的教师短一截?为什么我们的学生也不想上体育课?为什么有的领导认为体育课是可有可无的课,想停就停想上就上?笔者认为,观念出了问题。中学体育课设置,是素质教育的必须。而这一素质就是让学生学会运动。学会运动就是为了健康。说白了,就是让我们的学生通过学习体育,培养出优秀的个体:健美的体格。  我
期刊
一.成功  本节课从学生熟悉的一些现象导入,引出本节内容,通过复习旧知识引出胰液素的发现史,让学生置身于科学发现的历程中,体验科学发现过程,培养科学素养,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让学生自主、合作、交流、展示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自学能力。通过生活中实例的分析,引导学生自己分析并总结血糖的来源和去向,熟悉机体维持血糖平衡的方式,通过引导学生建立血糖调节模型,生动形象地演示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的调
期刊
素质教育的要义之一是促进学生主动、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让学生在创造和体验的学习中学习数学”,才能真正实现“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等数学新理念。  一.在创造中学习,在学习中创造  首先,在创造中学习。这里所说的“创造”,更具体地说是“再创造”。荷兰著名的数学家弗赖登塔尔指出:“学习数学的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