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历史学科的问题教学是综合借鉴目标教学、结构教学、图示教学、程序教学等教学方法的模式、理论,运用投影、录音、录相、电影、电视和计算机CAI技术等最新的教学技术手段,通过问题的展示和学生的质疑问难,形成教学过程的双向交流,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等能力,提高学生思维素质的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
这一教学方法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思考、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指导和释疑;二是教师运用教学技术设计创设新情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两种模式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交替使用。当然,具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则要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学校的教学设施而定,不可强求一律,更不可为用而用,不计效果。
历史问题教学就是将问题作为发展智力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学习思维能力包括深层思维、灵活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几方面。
1.历史学习的深层思维:是指能够在对历史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其中隐含的人类社会变迁与发展的本质特征、规律和趋势,做到“以史为鉴”,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生深层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通过提供新史料,创设新情景等方法,为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思维训练创造条件。如在复习工人运动的发展时,可向学生提供“工业革命时期工人捣毁机器”、“宪章运动群众集会”、“巴黎人民保卫蒙马特尔高地的大炮”三幅图画,引导学生从上述图画所表达的内容中得出结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也从低级的破坏机器的斗争形式向高级的夺取政权的斗争形式发展。加深学生对“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也向学生揭示了隐含在图画中的“无产阶级在斗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逐渐从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的基本理论,让学生把握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工人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是始终并存的这一政治、经济变化的内在规律。
2.历史学习的灵活思维:是指在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分析中,不为习惯思维所束缚,灵活地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主动变换思维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材料进行深层次的发掘和高精度的提炼,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线索。为此,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注意设问角度的多变,问题答案的多个和解决方法的多种,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可迁移性。如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去寻求发散问题的解决途径,是训练灵活思维的方法之一。教学设计时要把问题定位在历史三维空间的交叉点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去把握历史。如复习中国近现代史,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史归根结底是一个民族运动,是具有民族独立和中国近代化两个内容的民族运动,而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而现代史上,这两个问题仍在继续,只是二者的位置发生了历史性的进步的变换。’试分析产生这种‘位置变换’的根本原因,指出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中期‘民族运动’的不同表现及其最终结局,并谈谈你对这种不同结局的认识。”这个问题,牵涉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社会主义社会代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必然性和进步性等,可使学生的思维向多个方向发散。
从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谓之发散;将多个问题材料指向同一个中心谓之聚焦,也是训练灵活思维的方法之一。如可列出《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有关香港问题的条文;丘吉尔在二战中關于香港问题的讲话;邓小平同志关于香港问题的谈话;《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的有关条文,构成一组材料,指向关于香港问题的形成、根源,及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政策、措施,以及我国为什么过去失去香港,现在能收回香港等问题,就是将多个有关香港的材料聚焦于香港问题这个中心。可使学生的思维从多个方向聚焦于一个中心。
3.历史学习的创新思维:是指借助联想、运用直觉、释放灵感的方法去对未知史事进行自主创新的思索提出全新的创造性的方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非逻辑化的思维。创新思维的训练一般在总复习阶段进行。
借助联想,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设计,对历史现象进行顺向、逆向、横向、纵向的联想,然后根据内在的依存关系加以综合,总结出事物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如通过对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联想,引导学生认识无论是旧式的农民革命,还是民族资产阶级革命,都不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运用直觉,就是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对相类、相似或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直觉分析比较,找出异同,探求其本质区别。如对历史上巨鹿、官渡、赤壁、淝水等以少胜多战例的分析、比较,可得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在于人心的得失、社会制度的优劣、经济基础的厚雹技术手段的高低、指战人员的勇怯的规律。进而设计问题:“比较1894年与1937年日本两次侵华的原因,分析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为何一败一胜?”
释放灵感,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依靠灵感的活动,以个别事物或现象为典型,推理、归纳出该类事物或现象的普遍规律;或运用已知知识去推导出未知知识。如设计问题:“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是以牺牲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为代价的’。以英国圈地运动、美国‘西进运动’以及日本倒幕运动的史实进行论证。并谈谈你对马克思这一科学论断的认识。”学生通过对三个运动的归纳、推理,就可得出结论,马克思的论断,反映了人类社会转型时期的一般规律。说明人类社会的进步必须以牺牲落后的社会成员的利益为代价。由此认识到,我们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避免成为牺牲品。
4.历史学习的批判思维:是指对传统的或一般的结论、观点大胆质疑问难;对前人积累的知识,能正确分析批判,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反省自己,纠正思维方式和方向,以期获得全新的思维成果。教师的问题设计,就要能引导学生不为前人观点所左右,独立地寻求问题的结论。如“《汉书》评价王莽‘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自书所载,乱臣贼子,无道之人,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你认为《汉书》对王莽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你认为应如何评价王莽?用史实说明你的观点。”
历史问题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围绕师生对问题的设计,通过疑、思、解的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记忆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比较综合能力、表达叙述能力,最终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所以,历史问题教学法是完成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培养的良好方法。
这一教学方法有两种基本模式:一是教师通过教学设计,直接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自学、思考、讨论,然后教师进行指导和释疑;二是教师运用教学技术设计创设新情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这两种模式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可以交替使用。当然,具体教学技术的运用则要视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学校的教学设施而定,不可强求一律,更不可为用而用,不计效果。
历史问题教学就是将问题作为发展智力的突破口,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历史学习思维能力包括深层思维、灵活思维、创新思维、批判思维等几方面。
1.历史学习的深层思维:是指能够在对历史现象分析的基础上,抽象概括出其中隐含的人类社会变迁与发展的本质特征、规律和趋势,做到“以史为鉴”,形成科学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学生深层思维能力的培养,要求教师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通过提供新史料,创设新情景等方法,为学生进行抽象、概括思维训练创造条件。如在复习工人运动的发展时,可向学生提供“工业革命时期工人捣毁机器”、“宪章运动群众集会”、“巴黎人民保卫蒙马特尔高地的大炮”三幅图画,引导学生从上述图画所表达的内容中得出结论:随着资本主义的发展,工人运动也从低级的破坏机器的斗争形式向高级的夺取政权的斗争形式发展。加深学生对“无产阶级是资产阶级的掘墓人”这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认识;也向学生揭示了隐含在图画中的“无产阶级在斗争中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觉悟,逐渐从自在的阶级转变为自为的阶级”的基本理论,让学生把握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与工人运动的产生和发展是始终并存的这一政治、经济变化的内在规律。
2.历史学习的灵活思维:是指在对历史现象、历史事件或历史人物的分析中,不为习惯思维所束缚,灵活地综合运用相关的知识,主动变换思维角度,采用不同的方法对材料进行深层次的发掘和高精度的提炼,以寻求解决问题的线索。为此,在进行问题设计时,要注意设问角度的多变,问题答案的多个和解决方法的多种,同时还要注意问题的可迁移性。如要求学生运用发散思维去寻求发散问题的解决途径,是训练灵活思维的方法之一。教学设计时要把问题定位在历史三维空间的交叉点上,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不同层次、不同方位去把握历史。如复习中国近现代史,可设计这样一个问题:“史学界有一种观点认为:‘中国近代史归根结底是一个民族运动,是具有民族独立和中国近代化两个内容的民族运动,而民族独立是第一位的;而现代史上,这两个问题仍在继续,只是二者的位置发生了历史性的进步的变换。’试分析产生这种‘位置变换’的根本原因,指出19世纪中期和20世纪中期‘民族运动’的不同表现及其最终结局,并谈谈你对这种不同结局的认识。”这个问题,牵涉到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相互关系,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特点,社会主义社会代替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必然性和进步性等,可使学生的思维向多个方向发散。
从一个中心向四周辐射谓之发散;将多个问题材料指向同一个中心谓之聚焦,也是训练灵活思维的方法之一。如可列出《南京条约》、《北京条约》、《展拓香港界址专条》中有关香港问题的条文;丘吉尔在二战中關于香港问题的讲话;邓小平同志关于香港问题的谈话;《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基本法》中的有关条文,构成一组材料,指向关于香港问题的形成、根源,及我国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的政策、措施,以及我国为什么过去失去香港,现在能收回香港等问题,就是将多个有关香港的材料聚焦于香港问题这个中心。可使学生的思维从多个方向聚焦于一个中心。
3.历史学习的创新思维:是指借助联想、运用直觉、释放灵感的方法去对未知史事进行自主创新的思索提出全新的创造性的方案解决问题的思维方式,是一种非逻辑化的思维。创新思维的训练一般在总复习阶段进行。
借助联想,就是要求学生根据教师的问题设计,对历史现象进行顺向、逆向、横向、纵向的联想,然后根据内在的依存关系加以综合,总结出事物发展的原因和规律。如通过对太平天国、戊戌变法、义和团运动、辛亥革命失败原因的联想,引导学生认识无论是旧式的农民革命,还是民族资产阶级革命,都不能使中国摆脱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命运,在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走社会主义道路是历史的必然。
运用直觉,就是通过问题设计,引导学生对相类、相似或不同的历史事件进行直觉分析比较,找出异同,探求其本质区别。如对历史上巨鹿、官渡、赤壁、淝水等以少胜多战例的分析、比较,可得出决定战争胜负的因素在于人心的得失、社会制度的优劣、经济基础的厚雹技术手段的高低、指战人员的勇怯的规律。进而设计问题:“比较1894年与1937年日本两次侵华的原因,分析中国在两次战争中为何一败一胜?”
释放灵感,就是在思维过程中,依靠灵感的活动,以个别事物或现象为典型,推理、归纳出该类事物或现象的普遍规律;或运用已知知识去推导出未知知识。如设计问题:“马克思指出:‘人类社会的每一次巨大进步,都是以牺牲部分社会成员的利益为代价的’。以英国圈地运动、美国‘西进运动’以及日本倒幕运动的史实进行论证。并谈谈你对马克思这一科学论断的认识。”学生通过对三个运动的归纳、推理,就可得出结论,马克思的论断,反映了人类社会转型时期的一般规律。说明人类社会的进步必须以牺牲落后的社会成员的利益为代价。由此认识到,我们必须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跟上时代前进的步伐,才能避免成为牺牲品。
4.历史学习的批判思维:是指对传统的或一般的结论、观点大胆质疑问难;对前人积累的知识,能正确分析批判,开动脑筋,勇于探索,反省自己,纠正思维方式和方向,以期获得全新的思维成果。教师的问题设计,就要能引导学生不为前人观点所左右,独立地寻求问题的结论。如“《汉书》评价王莽‘莽既不仁,而有佞邪之材;又乘四父历世之权,遭汉中微,国统三绝,而太后寿考为之宗主,故得肆其奸慝,以成篡盗之祸……自书所载,乱臣贼子,无道之人,考其祸败,未有如莽之甚者也。’你认为《汉书》对王莽的评价是否正确?为什么?你认为应如何评价王莽?用史实说明你的观点。”
历史问题教学法,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为核心,围绕师生对问题的设计,通过疑、思、解的过程,完成教学任务,培养学生的阅读观察能力、记忆理解能力、分析判断能力、比较综合能力、表达叙述能力,最终提高学生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立场和方法分析、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所以,历史问题教学法是完成历史学科能力要求培养的良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