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农村低段学生数学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培养

来源 :新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gelboy81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这一技术手段进入到各行各业,也进入到教育领域中,给现代教育吹进了一股“互联网 ”的新鲜之风。这一现代信息化教学手段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以及作用,通过图文并茂、音像结合的形式,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欲望以及学习动机,促使学生积极投入到思考探究之中,围绕“互联网 ”农村低段学生数学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培养作一阐述。
   关键词:互联网;低段数学;动机;兴趣
   一、利用微课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动机
   “互联网 ”大背景下延伸出了不少信息技术手段并运用于农村低段数学教学之中,不仅能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同时也使学生在动静结合、声文并茂中受到视觉体验的刺激,使得学生对所需要学的数学内容产生强烈的学习欲望,进而有利于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知识。在丰富的视觉感官刺激之下,学生对所学的知识有了更为生动而形象的认知,由此也使得原本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富有生气与生命力,对于学生来说,更符合学生学习的需求,由此也能快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催生学生的学习动机。比如,在学习“整十数加一位数及相应的减法”时,教師利用软件进行微课设计,通过对算理的梳理以及罗列,让学生看到视频中所展现的一些具体方法,如计数器、笔算、口算等等。通过几分钟的微课短视频,让学生建立初次的知识印象,使得学生在学习之中引发继续探究的兴趣与欲望,从而为正式授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通过“互联网 ”的形式凝聚知识点,启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动机
   在“互联网 ”的这一大背景下,可以说整个课堂实际上是由教师、学生以及机器形成三方互动,而三方之间的紧密性、连结性都是非常频繁的。学生由此在逐渐适应后,形成了互联网下的一种思维方式,也体现出课堂所具有的时代精神,使得师生之间形成了平等的互动关系。而借助这一“互联网 ”的信息技术手段,巧妙地将知识点进行展示,让学生直观地进行记忆联系,不断碰撞思维,使学生得以学会正方向进行知识迁移,解决数学问题,习得新知识。当学生面对互联网下所展示的一些通过拆分、合并或者转换等的转化思想的启迪时,对于新知识的解决以及了解其形成过程的自主探究的愿望就会越来越强烈,而教师再附以恰当的问题与引导,学生便进入到积极思考之中,不断学会迁移自己的旧知识,解决新知识,认识新知识,由此使得学生基于认知基础不断开发自我智慧,敢于大胆想象正向迁移。同时,教师还要给予学生大胆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和平台,遇到一些问题时,面对学生所给予的方法和意见,教师可以鼓励学生大胆清楚地表达自己的想法是什么,又为什么要这样想?教师借助互联网这一信息手段展现了活跃的课堂氛围,调动起学生的积极思维,通过关键问题的提问,使得学生逐渐体会到数学思维的严密性与敏捷性,让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知识不是单一存在,相互之间存在必然联系,由此让学生形成知识认知的连贯性,同时还要学会知识正向的迁移。作为教师,要多给学生提供一些同桌讨论、前后桌讨论以及小组讨论的平台,使得学生不断从部分与整体、整体与部分等知识点上来回跳跃,通过“跳一跳吃果果”的方式获得知识,并且拓展自我思维,构建自我思维。
   三、利用互联网技术延伸教学,学习兴趣与动机得到持续培养
   在互联网这一技术的介入之下,教学模式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海量的教学信息,音形兼备,生动形象,突破了传统教学的瓶颈。而很多的预设以及生成在课堂上绽放精彩。教师通过有意识地对一些数学知识的结构框架进行重构,引导学生对模块知识之间的联系加以理清梳理,对各知识点进行深入研究,帮助学生形成清晰而有条理的知识结构,为了帮助学生建立这一知识结构,教师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出知识点的生动联系画面,创设符合学生年龄特点以及认知水平的需求,呈现更多元的数学方式,使得学生既认识到整个知识的体系,同时还能细化到每一个知识点上,使得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动机得到持续培养。
   综上所述,在农村小学数学低段教学中,运用“互联网 ”下的各种技术手段,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能引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切实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能力。
   参考文献:
   于洁.信息技术让数学课堂变得更加“鲜活”[J].小学科学(教师版),2020(1).
   注:本文系兰州市教育科学2021年个人课题“‘互联网 ’农村低段学生数学学习动机与学习兴趣培养策略研究”(课题立项号为:LZ[2021]GR0873)的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 要:识字与写字贯穿了整个小学学习阶段,因此具有重要的意义。小学语文硬笔写字教学,教师更应注重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写字方法。从五个方面分别阐述了小学语文硬笔写字的教学方法,旨在为小学硬笔写字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小学语文;硬笔写字;教学分析   一、培养书写习惯   小学语文硬笔写字离不开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培养。只有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才能提高学生对硬笔写字的热情,进一步提高写字水
摘 要:一个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让人终身受益,帮助学生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能够更好地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因此,良好习惯培养的相关工作必须融入小学课堂教学中。但是由于现阶段往往会受到一些传统教育弊端的影响,小学语文教学的质量并不是很高。因此,首先分析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中存在的一些问题,然后再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良好行为习惯的培养进行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行为习惯;培养策略   良好的
摘 要:国学经典不仅是我国民族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文化艺术宝库中的奇珍异宝。在小学教育时期开展国学经典诵读,可以充分开发民族智慧和民族精神的有形载体,将人类文明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代代传承,这既是教育的需求,也是时代发展的需求。主要探析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的开发策略,希望可以为相关人士提供有力参考,从而传承并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留住中华民族的魂与根。   关键词:小学;经典诵读;校本课程;开发策略 
我国传统的聋校课堂主要以口语教学为主,手语教学为辅。同时,聋校教师对通用手语的认知也比较片面,在课堂教学中使用通用手语存在诸多不当现象,而且聋生使用手语习惯的“母语性”刻板印象对于接纳国家通用手语有抵触,这样极不利于聋校教学工作的有效开展。笔者认为,聋生能否更好地融入和适应社会主要取决于他们对当代社会的理解和认知,这跟国家通用手语是否可以有效运用息息相关。基于此,笔者详细阐述了提升聋校教学中通用手语的运用实效性对策,以期为聋校推广国家通用手语尽一份绵薄之力。
摘 要:拼音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硬骨头”。教师首先应深入研究掌握每个知识点的关键之所在,并结合观察儿童的学习表现,分析、梳理出学习困难的原因。再巧妙设计符合儿童年龄特点、心理特征的教学形式,采用富有童趣、形象化的教学语言、教学策略,将学习过程化难为易。   关键词:拼音教学;难点;教学策略;儿童心理特征   拼音是难啃的硬骨头。统编版教材虽然对拼音教学的体例进行了调整,安排了提前识字的内
摘 要:小学阶段的英语教学重在对英语基础知识的学习和培养学生基本听、说、读、写的能力,让学生初步形成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而依托教材的英语写作教学对于学生合理运用英语词汇和句型、了解英语运用的基本方法都大有帮助。教材既是教师施教的根据,也是学生学习的基础。   关键词:教材;小学高年级;英语写作;能力提升   任何学科的教学活动不仅离不开教材,而且还要围绕教材,紧扣教材才能抓住教学的主旨。教师结合
摘 要:语文学科是小学教育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学科之一,而阅读教学则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通常学生在语文学习过程中会阅读大量的文章,因此教师需要重视学生的阅读教学过程,引导学生掌握阅读方法,提高学生阅读能力。从核心素养视角探讨小学中年级语文阅读教学的有效对策,培养学生阅读学习能力,提升学生学科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核心素养;有效对策   在新课程改革环境下,教师在对学生实施语文学科教学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