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一段台词究竟是如何成为好的、优秀的文本,除了从历史的、美学的、社会的角度加以评价之外,对台词形式本身的关照也应该成为影视研究中的重要方法。文学理论中“新批评”派的“张力”论,通过界定台词的“外延”与“内涵”并研究其中联系,为分析电影台词张力提供了有效的理论基础及评价标准。
【关键词】台词 张力 外延 内涵
在影视艺术中,台词是作品维系剧情、人物、主题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艺术形象获得审美价值的重要基础。一段台词究竟是如何成为好的、优秀的文本,除了从历史的、美学的、社会的角度加以评价之外,对台词形式本身的关照也应该成为影视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影视作品中的台词,本身是一种介于“诗歌风格与散文风格之间”的文学形式,而这,正好符合了梵·奥康纳在1943年发表的《张力与诗的结构》一文中对张力存在的描述。因此,本文选择文学理论中“新批评”派的“张力”论对影视艺术中的台词进行研究。
张力理论是由艾伦·退特在其《论诗的张力》一文中首先提出的。退特在文中写到,“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一部影视作品真正打动人心,使人难以忘怀的台词却往往只是其中的聊聊几句或一小段话。这些成为经典的台词文本往往兼具哲理与诗意,其语言本身正是充满了退特所言的“张力”。
一、作为“外延”与“内涵”的台词
退特的“张力”论中,“外延”与“内涵”是诗歌文本的一对基本范畴。对影视剧的文本——台词而言,同样具备“外延”与“内涵”之分。所谓“外延”,即文本本身的语义,其与字面之外的任何引申或暗示意义是相分离的。譬如在电影《梅兰芳》中十三燕有这样一句台词——“你穿着戏服到这世上,小心把戏里的人物给弄脏了”。在这段台词中,戏服穿到市井,会沾染尘土,弄脏戏服,玷污戏妆,这便是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也就是它的全部外延。除此之外,观众在这段台词里读出的任何潜在的或可能的意思均不属于外延的范畴。而“内涵”则恰恰相反,它是一段文本使人产生的联想和领悟,是字面意义即外延的比喻意义。同样在之前列举的一段台词中,观众可以体会到十三燕由于对戏剧艺术的诚挚热爱,不仅仅在告诫梅兰芳小心弄脏戏服戏妆,更是在用“戏里的人物”来暗指其心中的艺术世界容不得世俗的玷污。这番隐藏在字面表述之下的“潜台词”,就正是“张力”理论中的“内涵”。
二、并行不悖:台词的“外延”与“内涵”矛盾统一
外延与内涵是一段文本的两种属性。在明确了外延与内涵应用在影视剧台词上的定义之后,本文将接下来探索台词的张力如何存在于外延与内涵两者的相互作用。按照退特的描述,张力是一种比“极端例证更加处于中心地位的成就”,而在文本(台词)处于这一中心地位的同时,“每一方都靠充分的想象的技巧尽量向对立的一端推展其意义,借以填满全部内涵一外延的领域”。
1 矛盾性与同一性
下面引述电影《向左走向右走》中的一句台词,以分析外延与内涵如何统一于一个主题之下:
——“生命中充满了巧合,两条平行线也会有相交的一天”
影片的语境告诉观众这部影片的主题是:生活中、感情中,尽管许多事看似不可能的,但总会有奇迹发生。在这句台词里,外延是“两条平行线”,是抽象的无交集的两人生活的具体化、形象化,它可以使观众很容易的了解到内涵的意思。同时它是有趣的,因为按照数学或者科学的精神,“平行线相交”是不被接受的。然而当不被常理接受的事发生的时候,它便是奇迹。这样的逻辑无疑是诗意的、是艺术化的。当人们不能舍弃诗意的时候,这句台词便迫使人们忽视了明指的“平行线”,而去重视巧合。因此,尽管平行线相交这一外延在逻辑上是矛盾的,但是它是可以忽略的,因为“生命中的巧合”这一内涵已经完全寄寓在了“线相交”这一可能的形象里面,内涵和外延在这里已经合二为一、意趣相印了。
2 和谐统一彰显艺术魅力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影片《阿甘正传》中的这一段台词被广大影迷奉为经典,流传甚广。而这句话同样也是张力论的极好例证。台词中外延非常明确:一盒巧克力,不伸手去取就永远不会知道里面的巧克力是什么形状、什么口味。编剧用“一盒巧克力”这样一个简明、清楚的外延很好地传达给了我们句中描述的抽象的“生活”是怎样一个形象。同时这句台词的内涵也很丰富且有深意:生活充满了未知数,要勇于去尝试、去体验,才能体会到它的滋味。这样含蓄且兼具哲理的内涵不仅让剧中的阿甘铭记于心,也使得无数看到、读到、听到这句台词的观众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并获得了激励。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同时获得了明晰的外延及深刻的内涵的基础上,这句台词将两者很好地串联在了一起,二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而这,正是这句台词高于其他类似台词的地方。作为比较,这里选择影片《泰坦尼克号》中的一句台词来加以分析——“我觉得生命是一份礼物,我不想浪费它,你不会知道下一手牌会是什么”。这句台词表达的内涵相似,然而它的全部张力却不如“巧克力”完满。这首先是因为在这句台词在外延的选择上,“礼物”并不够形象、具体,甚至不够诱人(相比甜美的巧克力而言),而且也不如巧克力常见。而在这句台词的后半部分中,“下一手牌”虽然用常见的扑克牌这一形象弥补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却又失去了“礼物”带给人的憧憬与期待。更遗憾的是,“礼物”与“牌”之间联系模糊,不够统一连贯。因此,通过对比发现,对于使人怀有美好期望的生活,似乎难以再找寻到比巧克力更适合的比喻了。尽管“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但总之它是美好的,令人渴望去体验的。
以上联系台词文本的实例,说明了用退特的张力理论解释影视作品中台词的艺术魅力是可行且有效的。台词的张力并不是一个界定模糊的混沌名词,它是可以按照既有的文学理论,通过明确的“外延”和含蓄的“内涵”的矛盾统一来实现的。当然,张力亦不是评价一段台词的唯一标准。但是_对于习惯了从历史文化等外围视角来分析作品的影视批评而言,张力论无疑提供了一种更聚焦于台词语言本体的研究方法。
【关键词】台词 张力 外延 内涵
在影视艺术中,台词是作品维系剧情、人物、主题的基本要素之一,也是艺术形象获得审美价值的重要基础。一段台词究竟是如何成为好的、优秀的文本,除了从历史的、美学的、社会的角度加以评价之外,对台词形式本身的关照也应该成为影视研究中的重要方法。影视作品中的台词,本身是一种介于“诗歌风格与散文风格之间”的文学形式,而这,正好符合了梵·奥康纳在1943年发表的《张力与诗的结构》一文中对张力存在的描述。因此,本文选择文学理论中“新批评”派的“张力”论对影视艺术中的台词进行研究。
张力理论是由艾伦·退特在其《论诗的张力》一文中首先提出的。退特在文中写到,“我所说的诗的意义就是指它的张力,即我们在诗中所能发现的全部外展和内包的有机整体”。一部影视作品真正打动人心,使人难以忘怀的台词却往往只是其中的聊聊几句或一小段话。这些成为经典的台词文本往往兼具哲理与诗意,其语言本身正是充满了退特所言的“张力”。
一、作为“外延”与“内涵”的台词
退特的“张力”论中,“外延”与“内涵”是诗歌文本的一对基本范畴。对影视剧的文本——台词而言,同样具备“外延”与“内涵”之分。所谓“外延”,即文本本身的语义,其与字面之外的任何引申或暗示意义是相分离的。譬如在电影《梅兰芳》中十三燕有这样一句台词——“你穿着戏服到这世上,小心把戏里的人物给弄脏了”。在这段台词中,戏服穿到市井,会沾染尘土,弄脏戏服,玷污戏妆,这便是这句话的字面意思,也就是它的全部外延。除此之外,观众在这段台词里读出的任何潜在的或可能的意思均不属于外延的范畴。而“内涵”则恰恰相反,它是一段文本使人产生的联想和领悟,是字面意义即外延的比喻意义。同样在之前列举的一段台词中,观众可以体会到十三燕由于对戏剧艺术的诚挚热爱,不仅仅在告诫梅兰芳小心弄脏戏服戏妆,更是在用“戏里的人物”来暗指其心中的艺术世界容不得世俗的玷污。这番隐藏在字面表述之下的“潜台词”,就正是“张力”理论中的“内涵”。
二、并行不悖:台词的“外延”与“内涵”矛盾统一
外延与内涵是一段文本的两种属性。在明确了外延与内涵应用在影视剧台词上的定义之后,本文将接下来探索台词的张力如何存在于外延与内涵两者的相互作用。按照退特的描述,张力是一种比“极端例证更加处于中心地位的成就”,而在文本(台词)处于这一中心地位的同时,“每一方都靠充分的想象的技巧尽量向对立的一端推展其意义,借以填满全部内涵一外延的领域”。
1 矛盾性与同一性
下面引述电影《向左走向右走》中的一句台词,以分析外延与内涵如何统一于一个主题之下:
——“生命中充满了巧合,两条平行线也会有相交的一天”
影片的语境告诉观众这部影片的主题是:生活中、感情中,尽管许多事看似不可能的,但总会有奇迹发生。在这句台词里,外延是“两条平行线”,是抽象的无交集的两人生活的具体化、形象化,它可以使观众很容易的了解到内涵的意思。同时它是有趣的,因为按照数学或者科学的精神,“平行线相交”是不被接受的。然而当不被常理接受的事发生的时候,它便是奇迹。这样的逻辑无疑是诗意的、是艺术化的。当人们不能舍弃诗意的时候,这句台词便迫使人们忽视了明指的“平行线”,而去重视巧合。因此,尽管平行线相交这一外延在逻辑上是矛盾的,但是它是可以忽略的,因为“生命中的巧合”这一内涵已经完全寄寓在了“线相交”这一可能的形象里面,内涵和外延在这里已经合二为一、意趣相印了。
2 和谐统一彰显艺术魅力
——“生活就像一盒巧克力,你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
影片《阿甘正传》中的这一段台词被广大影迷奉为经典,流传甚广。而这句话同样也是张力论的极好例证。台词中外延非常明确:一盒巧克力,不伸手去取就永远不会知道里面的巧克力是什么形状、什么口味。编剧用“一盒巧克力”这样一个简明、清楚的外延很好地传达给了我们句中描述的抽象的“生活”是怎样一个形象。同时这句台词的内涵也很丰富且有深意:生活充满了未知数,要勇于去尝试、去体验,才能体会到它的滋味。这样含蓄且兼具哲理的内涵不仅让剧中的阿甘铭记于心,也使得无数看到、读到、听到这句台词的观众产生了极大的共鸣并获得了激励。更难能可贵的是,在同时获得了明晰的外延及深刻的内涵的基础上,这句台词将两者很好地串联在了一起,二者和谐统一、相得益彰。而这,正是这句台词高于其他类似台词的地方。作为比较,这里选择影片《泰坦尼克号》中的一句台词来加以分析——“我觉得生命是一份礼物,我不想浪费它,你不会知道下一手牌会是什么”。这句台词表达的内涵相似,然而它的全部张力却不如“巧克力”完满。这首先是因为在这句台词在外延的选择上,“礼物”并不够形象、具体,甚至不够诱人(相比甜美的巧克力而言),而且也不如巧克力常见。而在这句台词的后半部分中,“下一手牌”虽然用常见的扑克牌这一形象弥补了与观众的心理距离,却又失去了“礼物”带给人的憧憬与期待。更遗憾的是,“礼物”与“牌”之间联系模糊,不够统一连贯。因此,通过对比发现,对于使人怀有美好期望的生活,似乎难以再找寻到比巧克力更适合的比喻了。尽管“永远不知道你会得到什么”,不知道下一颗是什么滋味,但总之它是美好的,令人渴望去体验的。
以上联系台词文本的实例,说明了用退特的张力理论解释影视作品中台词的艺术魅力是可行且有效的。台词的张力并不是一个界定模糊的混沌名词,它是可以按照既有的文学理论,通过明确的“外延”和含蓄的“内涵”的矛盾统一来实现的。当然,张力亦不是评价一段台词的唯一标准。但是_对于习惯了从历史文化等外围视角来分析作品的影视批评而言,张力论无疑提供了一种更聚焦于台词语言本体的研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