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狄浦斯之困

来源 :电影评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aorenwang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张杨导演的作品《向日葵》以父子关系为视角,连缀起画家张向阳的成长轨迹。这一成长的过程始终伴随着“弑父”的冲动,但却最终归于和解。这个反抗一皈依的过程实则是一种普泛性的人生困境,它彰显了“自我”这一概念的虚妄——“主体”归根到底只能在“他者”的目光中被建构。
   [关键词] 《向日葵》“弑父” “自我”
  
  每个人的人生都是一部史诗,其中的波澜壮阔只有自己心知肚明。电影的一个伟大之处。便是能把这史诗优美地呈现为一部心灵的成长史,绵绵密密,荡气回肠。更有一些佳作。将这原本个人化的诗篇引入一种人类普遍的境遇之中,由此唤起更为广博的感动与思考。张杨导演2005年的作品《向日葵》就是这样一部电影。
  《向日葵》以画家张向阳的成长为线索,分三部分叙述:1976年(9岁)、1987年(20岁)和1999年(32岁)。在电影里,连缀起张向阳的人生轨迹的是他与父亲之间的关系。影片以父子关系为视角,展现了一个新旧时代交替之际成长起来的人的心灵史。而当我们更为细致地分析,便会发现,我们从影片中所能体悟到的,已远远超越个案式的父子关系,而上升到对一种普遍性的人生困境的思考。
  自弗洛伊德提出“俄狄浦斯情结”这个概念之后,“弑父”便成为心理分析、艺术分析乃至社会文化分析中一个极为重要的语词。“弑父”代表对上辈人的拒绝与反抗、独立的渴望,以及对“自我”的追求。在影片里,张向阳亦是从小就充满“弑父”的渴望。9岁才见到刚从干校回来的父亲,还没来得及弥补缺失的父爱。就被剥夺了和小伙伴一起玩的权利,而被逼着在家里画画。于是,年少的他选择试图用缝纫机和炮竹毁掉自己的手来反抗这一“从天而降”的陌生权威。20岁第一次恋爱,怀孕的女友寄来的信被父母截到,父亲领着女孩去做流产手术,女孩与他分手。他愤怒地朝父亲大喊:“从今天开始,我跟你没关系!”32岁成家立业,父亲让他尽早要个孩子,他不愿意,并赌气似的发誓决不会为了父亲要孩子。就这样,他在父亲的权威阴影下成长着、挣扎着、反抗着,从幼年一直到成年,始终如此。
  在俄狄浦斯的故事里,主人公最终在无意中完成了“弑父”的行为。而在影片《向日葵》里,我们发现,一直试图“弑父”的张向阳最终却一次又一次有意无意地选择与父亲和解。9岁,把燃烧的炮竹握在手里的他被视为舍己为人的小英雄,反而得到父亲赞许的目光。20岁,离家出走的他最终还是流着泪向掉进冰窟的父亲伸出了手。33岁,他终于决定要承担自己去做父亲的角色。最重要的,他最后选择的职业——也是让他获得成功的事业——恰是他反抗父亲的最初缘由——绘画。
  于是,一个困境摆在面前:如果你最初拼命反抗的、坚决抵制的、视若草芥的东西,最后被证明恰恰是正确的、合理的、对你有利的,那该是怎样的尴尬?
  每个人都会面临这样的困境。在年轻时,“自我”被认为是生命中最重要的追求,父辈被理所当然地置于“自我”的对立面,成为被否定的对象。然而,当年岁渐长,许多人会慢慢发现,父母当年的话才是不二真理。回首年少轻狂的日子,或懊悔、或惭愧。更多的是尴尬与困惑:当年的反抗错了吗?
  在我看来,错的不是年轻、不是反抗。而是所谓的“自我”。在年轻时的追寻中。“自我”被假定为一个独立于以父辈为代表的外在世界的自足体,标榜着“我的”理想、“我的”追求、“我的”思考、“我的”信念,而事实上,这个“自我”不过是一个虚构出来的幻象。人并不是自我塑造、自我满足的。而是被历史、文化等外在因素所建构出来的。法国结构主义精神分析学家雅克·拉康在其“主体”理论中认为,“自我”总是在与他人的映照中才得以认识自己。因此,自我只是想象中的他人,而他人就是想象中的自我。“自我的结构告诉我们。自我从来就不完全是主体。从本质上说,主体与他人有关”[1]。也就是说,并没有一个真正独立的“我”,而只有“他者”中的“我”。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他者”体现为历史、传统、文化的数代积累沉淀,并集中凝聚在他身边以“父亲”为名的那个人身上。因此,“弑父”的;中动必将屈服于“恋父”的结局,因为在“父亲”的身上才有真正的“自我”的根源。在《向日葵》中,当张向阳最终按照父亲指给他的路获得成功,他与父亲终于握手言和。这是对年少时所追求的所谓“自我”的叛离,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对真正的“自我”的皈依。
  而影片似乎在最开始就暗示了这一结局。还只会爬的时候,张向阳就在父母的“职业测试”里主动选择了画笔。在漫长的反抗——皈依之路上,人生兜兜转转,若有永恒之智者,必将暗暗发笑。
其他文献
[摘要]新好莱坞电影(1967-1976)的出现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它既受到了他国电影创作思潮的影响,也是独立制片体制的产物。新好莱坞电影的导演们崇尚法国的“作家电影理论”,试图学习那些欧洲的青年艺术家,用电影讲述自己的故事,自己的情感,以及对于社会现实的想法。  [关键词]新好莱坞电影 独立制片 “革命”    问题的由来    前不久,美国全美美学社团(American Aestheti
[摘要]电影海报是电影艺术的延伸品。一张好的电影海报不仅能精准地传递电影信息,表情达意,更能激发大众的兴趣、提高关注度、提升艺术魅力。其中版面艺术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巧用画面元素,营造版面视觉冲击;把握视觉节奏,刻画版面的生动表情;感受民族文化,提升版面的艺术审美成为制作设计出精美的电影海报的关键。我们要在品味、欣赏的同时不断学习、探析,丰富艺术语言,发挥艺术个性,使中国的电影海报艺术绽
摘要 伦勃朗绘画中的形式语言具有独特的个人风格,它既是集传统绘画技法于一身,同时又是对传统技法的创新。他把光影,构图和色彩等形式语言的运用与其作品要表达的“精神”性审美主题作了完美的结合。他在绘画形式语言上的探索,不仅丰富了油画艺术语言的表现力,而且也对后来许多艺术家起到了启发和感悟作用。  关键词 伦勃朗 形式语言 “精神”性审美    作为17世纪欧洲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伦勃朗在其艺术作品中所
【摘要】电影《唐山大地震》,由冯小刚执导,根据旅外华人女作家张翎小说《余震》改编。亲情作为《唐山大地震》传达的主题,是中国人亘古不变的情感归宿。从首映式到全国公映,票房节节攀升,再次证明了影片打动人心的力量,这力量来自场面的震撼、情感的真挚、细节的考究等,从影片中让人感悟到如何更加珍惜幸福,在幸福中如何懂得生命和爱的意义,这也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所在。  【关键词】场面震撼 情感真挚 细节考究  [D
[摘要]从历史的角度分析,艺术的发展依然是本民族观念意识自我更新的历史过程,这种更新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审美思想的变更,而是以复古的形式延续发展的进程,达到创新的目的。  [关键词]艺术 审美理念 复古    自古以来,艺术的发展就不是一意孤行的,社会的政治、经济、哲学、宗教等诸多因素左右着时代审美思想理念的进程。一个时代的审美理念,往往融合时代人文特色,形成适时性的大众认可的审美思想,审美理念的形成
摘要:《潜伏》所表现出来的独特的影视形象,再一次验证了后现代中国在消费时代的尴尬境遇,这种消费社会对价值主体的消费询唤功能,首先表现在对价值主体意义性的暧昧和多义性阐释,其次以红色意识形态为外壳的,世俗性与传奇性的结合,再次是接受群体改变的表现,同时也是受众群体心理需要的反映。在对“余则成”式的消费主体形象的询唤之中,其文化抵抗的意味和文化媚俗同时存在,共同构成了一个矛盾百出、却充满了魅力的形象。
[摘要]“主旋律”影片是为了弘扬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表达国家利益和主流意识形态的产物。处于中国电影主导地位的“主旋律”影视,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应当发挥改善作为社会主体的人的品格,帮助协调社会矛盾,增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主旋律 影视文化 和谐社会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文化建设,明显提高全民族文明素质”的目标,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
摘要:电影《张思德》用叙述和描写的手法,讲述了张思德平凡而真实的故事。张思德朴实而憨厚的形象,使当代大学生在心灵深处受到一次强烈的震撼和感动,给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带来非常巨大的启迪和借鉴。  关键词:灾难片 人性 英雄主义    “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他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19
2004年起,在器材专家、时任杂志社副社长陈仲元的建议与推动下,《大众摄影》开始了以器材为主体的封面设计思路。曾经作为封面主形象的人物、风光、花鸟等摄影作品,退而成为背景,烘托着不同时期、不同品牌的代表性产品。这个持续了三年的举措,因为要考虑多方因素,且要自己设计,做得非常艰辛,但同时,既宣传了厂商产品,又增加了杂志社收入,也照顾到摄影群体中大量关注器材的爱好者,可谓一举三得。  回看历史,《大众
摘要 《无佞府》是在河南越调同名传统剧目基础上经过重新整理、改编的一部大型古装戏,经过重新改鳊、重新诠释,是对越调传统的一次发现、一次发掘、一次发展,使其释放出更强的思想性、艺术性和观赏性。同时也触发我们对传统价值的重新认识和认真思考。  关键词 越调 《无佞府》 导演 阐述    一    河南越调传统剧目《无佞府》,又名《柴郡主挂帅》《斩杨景》。系以斩杨景为中心事件,把《三私访》、《柴郡主挂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