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课堂提问的艺术性探索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n1425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设计良好的提问,能开拓学生的思路,开发学生的潜能,提高学生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达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初中语文 课堂提问 艺术性
  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被认为是最善问的老师,特别是其具有鲜明个人教学特色的“产婆术”,即通过问答的方式引导学生寻求正确的答案。课堂提问在教学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环节,师生不但可以通过对话、互动,共同探讨、理解知识,而且能够创设特定的问题情境,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探索问题,培养良好的问题意识,从本质上提高综合素质。
  现今的课堂提问主要表现为:(1)问题多而质量低,没有启发性;(2)教师满堂问;(3)提出的问题没有层次性。新的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了发展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要求,课堂提问的诱导启发艺术的作用就凸显出来。下面我结合在语文教学中的体会,对课堂提问谈谈看法。
  1.提问学生感兴趣的问题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学习兴趣是激励学生深入钻研和思考问题的动力因素之一,兴趣对正在进行的活动有推动作用,对增强活动的创造性有促进作用。
  在教学中,教师应从教材内容和学生的心理特点出发,提出富有趣味、启迪性强的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这类问题在内容上应与学生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在提问方法上也不必拘泥于形式。如:《云南的歌会》一文,一开篇我是这样设计的:同学们应该都看过演唱会,不论是电视上还是现场的,大家能不能用几个词形容一下那个场面?演唱的明星你也能形容一下吗?今天我们来看云南的歌会是否和大家熟悉的演唱会一样呢?他们之间有什么不同呢?这一番提问,势必能激发学生对学习课文的兴趣,急于研读课文并找出答案。
  可见,抓住契机,采用富于艺术技巧的提问,会让学生学得主动、积极。值得一提的是,课堂上设置问题的“矛盾”,应从实际出发,不能故弄玄虚,把学生弄糊涂。
  2.课堂提问要注意难度适宜,降低沉默率
  课堂提问应该面向全体学生,内容要有梯度和层次。学生水平参差不齐,教师要把握好课堂提问的“度”,最好是难度适中。课堂提问的问题,如果过于简单、答案唾手可得,学生就会容易产生惰性和厌学情绪,不利于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达不到刺激学生思维的效果。如果问题太难,就会使课堂陷入停顿状态,使学生感到高不可攀,挫伤学习的热情和能力。有一次,我在总结杜甫的《茅屋为秋风所破歌》的思想内容时,设计了这样一个问题:“杜甫的作品和我们过去学的李白的作品在思想内容上有何区别?各有什么特色?”当我提出这一系列问题时,同学们目瞪口呆,一脸茫然不知所措的神情,兴味索然,点名让几名语文成绩较好的同学回答,也是无言以对,我只好自己回答。这一课堂从头至尾只有我一个人自编自导自演,学生只是充当“看客”的角色。后来我反复思索,才恍然大悟,原来我提的问题太深奥了。相反,问题过小、过浅、过易,学生不假思索就能对答如流,不仅无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锻炼,而且表面上看似课堂气氛热烈,却会导致学生养成浅尝辄止的不良习惯。
  因此,教师在设计问题时必须难易适中,不能超出学生的知识和能力范围,要符合学生的知识发展水平,并与教学目标紧密结合。
  3.调控课堂提问的等候时间
  长期以来,无论是传统的课堂教学,还是现代多媒体教学都存在一个普遍问题:教师在提问后只停留很短时间就开始点名。学生由于思考时间不充分、精神紧张、准备不足等原因,通常无法回答或者仓促回答导致错误,教师必须花费更多的时间给学生提示或者纠正学生的错误,如此课堂教学任务不易完成。既浪费时间又容易导致学生的反感。而今提倡用多媒体教学,其突出特点就是教学目标多,教学任务重。教师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往往问题一提出,答案就显示出来,很少留给学生思考时间。这样只能造成学生惰性,思维形成固定模式,反正老师会总结。因而,我们要根据问题的难度适当控制问题的等候时间,教师在提出问题后应该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思考时间,一般自提出问题到指定学生回答,至少等候3—5秒。如果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开放性的,那么留给学生等候时间以10秒左右为宜。这样才能提高学生问答的准确性,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4.注意课堂提问的管理调控
  每一位教师都喜欢在教学中营造活泼快乐的氛围,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他们的主动性,轻松地完成教学目标。当然这些和教师的态度息息相关。教师提问时,要让学生感到亲切,不是以权威者的姿态出现,那样学生会感到陌生害怕。教师的表情要自然、和蔼,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记得学校组织的一次公开课,教师只提问举手同学,关注面小。有的学生频繁发言,有的从不举手发言。一节课就变成了少数同学的天下,使其他同学懒于思考懒于回答。学生回答不出问题时,教师情绪化,对同学冷嘲热讽,这样使学生更不敢回答。结果可想而知,教学效果不太好。教师授课时,要注意自己的表情、体态、动作等肢体语言,达到“无声胜有声”的效果。教学中不断地给学生表现机会,公平地对待每一个学生,让他(她)们自己主动举手回答问题。对待回答问题的学生,不论他(她)回答正确与否,都不予惩罚。如果学生答对了,我便用“很好”“非常不错”等进行表扬。如果答错了,尤其是不经常发言的学生,我便会旁敲恻隐地提示他(她)再仔细想想,或者让他(她)坐下思考,让学生鼓掌表示鼓励。另外,当教师发现课堂气氛不好时,就应有意识地注入一些快乐、轻松的“酵母”——如幽默的话语,善意的玩笑等激活课堂,激活学生思维,让他们积极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来。
  5.课堂提问要学会延伸拓展
  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延伸拓展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开阔思维,大胆地发挥想象,多角度地思考,获得更可能多、新、奇的答案。
  我在上《再塑生命》时,让大家联系自己的阅读体验,以及古今中外那些付出艰辛卓绝努力而成功的残疾人士的事迹,从他们身上你学到了什么?如果你以后也遇到了不幸或者灾难,你会和他们一样吗?这个问题一出,调动了他们的想象力,激活了思维能力。大家踊跃发言,谈得都很深刻,不仅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还锻炼了语言组织能力。
  总之,教无定法,学无止境。课堂提问既是一门学问,又是一门艺术,没有固定的套路和模式。正如美国学者布鲁巴克所说:“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提问题。”只要我们善于利用课堂提问,讲究艺术性,就一定能为课堂教学锦上添花。
  参考文献:
  [1]孔哲凡等.上好课有效技能.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
  [2]朱德明等.有效上课.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09.
  [3]杨红等.心理学新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4]初中语文课程标准[M].
其他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提出的阅读的总目标是: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学会运用多种阅读方法;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九年课外阅读总量应在400万字以上。在7—9学年段,具体目标为:学习和掌握各类文体,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扩大阅读范围
由《商用汽车新闻》主办的第五届中国国际卡车节油大赛即将开赛,各项筹备工作基本就绪。为确保大赛公平、公正地如期进行,大赛组委会将提前启程前往测试场地,进行严谨而细致
本文系统地介绍了一个用于地质填图的专家系统—AMARA。该系统的目的是在地质岩性填图方面为航空物探解释人员提供咨询。系统能够识别异常和区分引起异常的地质体的岩性。系
宝,真的有些不明白,我们现在面对的是一个什么样的世道。四周太过喧嚣,诱惑如此肆虐,人情如此单薄。
自我介绍,啊,已经是个二十岁的老年人TUT—但是超喜欢这些个小玩具的XD—文艺小青年一枚,兴趣爱好超广,cosplay、绘画、摄影、温暖歌、吃……等等等等—组过乐队,担过主唱,目前专
各单位会员:感谢多年来各单位会员对我会工作的大力支持,积极缴纳会费和提供赞助费,使我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希望各单位会员在新的一年里继 Members of the units: I am gr
【教学片段】片段1:上课伊始,教师亲切地对同学们说:“同学们,教室里来了一位新朋友,大家想不想认识它呢?”在得到同学们肯定的回答之后,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小豆豆这一动
一个展现才气的平台一条表达心声的捷径掌上小可,发呀
与青春诀别的关键时刻,最容易创作出关于青春最棒的作品。rn回首漫漫青春,我们会发现.一路走来我们不是通过获得了很多、学到了很多.最终才变成大章眼中的大人模样相反.我们失去了
“修口”,是佛家的说法.意在劝其弟子管住自己的嘴,不要说些违碍犯忌的话。“修口”——记者何尝不需如此!这不是说让记者做蹑手蹑脚、满嘴“阿弥佗佛”的佛门弟子。而是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