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段时间去表弟学校看他,我问表弟,假如穿上你们的校服坐在你们教室,你的同学能认出我不是高中生了吗,我的内心里怀着某种期待。结果表弟不假思索,“当然认得出呀!”
果然,岁月不饶人。可是不知为什么,高中那段时光总是格外让人“怀念”——因为那至今未平的遗憾以及未解的心结。而这遗憾和心结全部来自我的数学,真正是“往事不堪回首”。
现在想来,我的数学成绩在整个高中阶段像是一条抛物线。只可惜,它是一条下开口抛物线,高考的那一点恰巧落在了最低点,当年,我考了108分。就是这个“幸运数字”,让我背负了至今未放下的包袱。记得成绩出来之后,我的高中数学老师何老师去我家做客,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我,仓皇出逃。一直到现在,但凡去母校聚会,我唯一怕遇见的依然是何老师。
但是,相信我,我也曾经到过抛物线的顶点。高三下学期高考动员大会上,我作为年级学生代表在会上发言,传播我的学习心得,因为那一年,我考了全市唯一一个150分满分。我的班主任甚至将我的发言稿复印了61份,分发给了我的61个同学。这不是我唯一的骄傲,曾经一张卷子,除了选择题,100分的满分我拿到了98分,一向吝于表扬的何老师当众表扬了我。高三那年,印象中我的数学试卷上的分数都是那么好看,很少低于130分。考数学的时候那种有如神助。过关斩将,一路顺风顺水的快感,让我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回忆起这些事情,我有点沾沾自喜了。曾经有隔壁班的同学”慕名”而来,恰巧遇到我,问了一个让我差点飘起来的问题:“请问,你们班那个数学成绩超‘刁’的陈莹是哪位啊7”她要找的是我,可是恰巧问的也正是我。
当然,下开口抛物线的起点也是从最低点开始的。最开始,我的数学成绩也是很不尽如人意的。当时的数学老师姓张。我大概生来就与张老师不投缘,我对他的慢条斯理渐渐失去耐心,最终变成他在台上讲,我在台下自己琢磨。琢磨的结果是,数学成绩屡次在九十到一百之间。
幸而高三分班,我分到了何老师任教的班级。何老师是一位非常严肃,思维非常敏捷,同时责任心很强的老师。他的课堂不允许你分神半刻,因为他点名回答问题的方式非常特殊。“第三排第四个,第六排第二个……”不跟着他的思维走,迟早出乱子。很多人还没开始回答问题,就先紧张上了。数学晚自习,他每堂必到,亲自一对一点拨。在他的带领下,数学课成了我们所有课中注意力最集中的一门课。
而我,更是深深喜欢上了何老师的教学方式,进而深深喜欢上了这门课。下课自习的时候,老是在草稿本上画图、演算。那段时间,特别能沉得下心,我简直把自己幻想成了一个江湖侠客,数学则是我的江湖,我钻进江湖去演习它的江湖规则——数学概念定理等等,每每征服一道难题,其乐无穷。我开始不再害怕难题,甚至渴望攻关,实在克服不了,我还可以偷习何老师的绝技,还可以和同学们结盟。
霸得蛮,外加勤习苦练,内化概念定理,我的数学成绩起死回生,并且渐渐风生水起,最终成了我所有学科里的顶梁柱之一。高考渐渐临近,我的数学成绩也趋于稳定在130到140之间。有一天,何老师特意把我叫到外面,交给我一沓数学资料,并且格外地语重心长,那情景在今天回想起来,竟然有点像三国里的白帝城托孤,他说:“如果你想要突破自己,迈进名校,考140分吧。”
高考那天,下着点小雨。“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而那一天,是“莘莘学子,共赴考场”,可是同样地显得那么壮烈。第一天下午考数学。并没有多想,拿起试卷开始做题。做到第九个选择题,第一遍运算没成功,第二遍,第三遍都没找对方向,第四遍,第五遍…我开始着急,开始冒冷汗,心里开始叮咚响。“如果你要突破自己,迈进名校,考140分吧。”可是,一个选择题就5分,意味着我的空间就只有5分了。可是,我还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愈急愈乱,愈乱愈急,这个题目真的成为了我的拦路虎,而我就像一个前晚没睡好的武松,杀虎的心有十二分,可是杀虎的力却只有了三分。
我并没有傻到不知道绕道而行了。跳过这道题,我开始往下做。可是,那头老虎对我的威慑力却深深烙到了心里,一直跟随着我。途中,我不时回头看看,不甘心地想再次解决那道题目,可是终究白费力气。心里头虚凉虚凉的,感觉有力发不出。那一刻,我知道我的梦想已经在逐步瓦解了。大势已去,徒劳无功。
而这一刻,我也像泄了气的皮球,回想起自己的失败历程。只能空叹息,徒伤悲。前面一百次的成功,都比不上最后一次成功;我们不能没有领路人,可是对领路人不能不听,也不能全听,因为有时候包袱是一种负担,倒不如轻装上阵。更何况战场上没有常胜的将军,江湖上也没有不败的侠客,打不死一只老虎没关系,关键是不能丢了自己的胆略。
只可惜,每个人只能划出属于自己的一条线,如果能再有一次机会,我不当抛物线了,宁愿做直角坐标系里一条缓慢递增的直线。
编辑 殷卫兰
果然,岁月不饶人。可是不知为什么,高中那段时光总是格外让人“怀念”——因为那至今未平的遗憾以及未解的心结。而这遗憾和心结全部来自我的数学,真正是“往事不堪回首”。
现在想来,我的数学成绩在整个高中阶段像是一条抛物线。只可惜,它是一条下开口抛物线,高考的那一点恰巧落在了最低点,当年,我考了108分。就是这个“幸运数字”,让我背负了至今未放下的包袱。记得成绩出来之后,我的高中数学老师何老师去我家做客,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我,仓皇出逃。一直到现在,但凡去母校聚会,我唯一怕遇见的依然是何老师。
但是,相信我,我也曾经到过抛物线的顶点。高三下学期高考动员大会上,我作为年级学生代表在会上发言,传播我的学习心得,因为那一年,我考了全市唯一一个150分满分。我的班主任甚至将我的发言稿复印了61份,分发给了我的61个同学。这不是我唯一的骄傲,曾经一张卷子,除了选择题,100分的满分我拿到了98分,一向吝于表扬的何老师当众表扬了我。高三那年,印象中我的数学试卷上的分数都是那么好看,很少低于130分。考数学的时候那种有如神助。过关斩将,一路顺风顺水的快感,让我到现在依然记忆犹新。
回忆起这些事情,我有点沾沾自喜了。曾经有隔壁班的同学”慕名”而来,恰巧遇到我,问了一个让我差点飘起来的问题:“请问,你们班那个数学成绩超‘刁’的陈莹是哪位啊7”她要找的是我,可是恰巧问的也正是我。
当然,下开口抛物线的起点也是从最低点开始的。最开始,我的数学成绩也是很不尽如人意的。当时的数学老师姓张。我大概生来就与张老师不投缘,我对他的慢条斯理渐渐失去耐心,最终变成他在台上讲,我在台下自己琢磨。琢磨的结果是,数学成绩屡次在九十到一百之间。
幸而高三分班,我分到了何老师任教的班级。何老师是一位非常严肃,思维非常敏捷,同时责任心很强的老师。他的课堂不允许你分神半刻,因为他点名回答问题的方式非常特殊。“第三排第四个,第六排第二个……”不跟着他的思维走,迟早出乱子。很多人还没开始回答问题,就先紧张上了。数学晚自习,他每堂必到,亲自一对一点拨。在他的带领下,数学课成了我们所有课中注意力最集中的一门课。
而我,更是深深喜欢上了何老师的教学方式,进而深深喜欢上了这门课。下课自习的时候,老是在草稿本上画图、演算。那段时间,特别能沉得下心,我简直把自己幻想成了一个江湖侠客,数学则是我的江湖,我钻进江湖去演习它的江湖规则——数学概念定理等等,每每征服一道难题,其乐无穷。我开始不再害怕难题,甚至渴望攻关,实在克服不了,我还可以偷习何老师的绝技,还可以和同学们结盟。
霸得蛮,外加勤习苦练,内化概念定理,我的数学成绩起死回生,并且渐渐风生水起,最终成了我所有学科里的顶梁柱之一。高考渐渐临近,我的数学成绩也趋于稳定在130到140之间。有一天,何老师特意把我叫到外面,交给我一沓数学资料,并且格外地语重心长,那情景在今天回想起来,竟然有点像三国里的白帝城托孤,他说:“如果你想要突破自己,迈进名校,考140分吧。”
高考那天,下着点小雨。“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而那一天,是“莘莘学子,共赴考场”,可是同样地显得那么壮烈。第一天下午考数学。并没有多想,拿起试卷开始做题。做到第九个选择题,第一遍运算没成功,第二遍,第三遍都没找对方向,第四遍,第五遍…我开始着急,开始冒冷汗,心里开始叮咚响。“如果你要突破自己,迈进名校,考140分吧。”可是,一个选择题就5分,意味着我的空间就只有5分了。可是,我还是没有解决这个问题,愈急愈乱,愈乱愈急,这个题目真的成为了我的拦路虎,而我就像一个前晚没睡好的武松,杀虎的心有十二分,可是杀虎的力却只有了三分。
我并没有傻到不知道绕道而行了。跳过这道题,我开始往下做。可是,那头老虎对我的威慑力却深深烙到了心里,一直跟随着我。途中,我不时回头看看,不甘心地想再次解决那道题目,可是终究白费力气。心里头虚凉虚凉的,感觉有力发不出。那一刻,我知道我的梦想已经在逐步瓦解了。大势已去,徒劳无功。
而这一刻,我也像泄了气的皮球,回想起自己的失败历程。只能空叹息,徒伤悲。前面一百次的成功,都比不上最后一次成功;我们不能没有领路人,可是对领路人不能不听,也不能全听,因为有时候包袱是一种负担,倒不如轻装上阵。更何况战场上没有常胜的将军,江湖上也没有不败的侠客,打不死一只老虎没关系,关键是不能丢了自己的胆略。
只可惜,每个人只能划出属于自己的一条线,如果能再有一次机会,我不当抛物线了,宁愿做直角坐标系里一条缓慢递增的直线。
编辑 殷卫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