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文言文载负着璀璨的华夏文明,是古代先人留给我们炎黄子孙的一份珍贵遗产。思考是学习深入的源头,启迪是打开知识殿堂的钥匙,是沟通智慧之路的桥梁。本文围绕四个方面阐述如何通过文言文教学来达到启智的目的,旨在提高教学效果。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启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是记载古汉语的书面方式,反映了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风土人情、人文风貌,是数千年中华文化发展过程的直接见证。学习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是为了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古人的宝贵的思想与精神财富。初中是文言文教学的初始阶段,是培养学生古汉语基本素养的基础时期。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启智教学,让学生与古代圣人先贤进行思想上的对话。
一、启发深思,古为今用
文言文是古代社会通用的文字语言,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后,被鲁迅、胡适等人倡导的白话文所取代。文言文在词句的意义与用法上,与今天通用的白话文有许多不同之处,现在的学生与古人所处的时代截然不同,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巨大隔阂,他们在初次接触文言文时,往往会感到生涩难懂,不解其意,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就给初中文言文教学在学习兴趣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务必要注意引导,多加启发,用现代的视角帮助学生解读文言文,其实无论是古代的文言文还是现代的白话文,都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已,它们所蕴含的共同思想内涵才是真正价值。古人的各种优良品质与思想情怀,例如宽容仁爱之心、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等,都可以从他们传于后世的文言文中解读出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理解古人的仁人之心,读懂文言文中古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人进行灵魂上的对话。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这篇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设置几个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如何看出愚公多大年纪?参加移山的大约有多少人?除了参加移山的人之外,还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对愚公移山有何看法?
二、品读理解,体验神韵
文言文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古代社会精神文明的结晶,应当让今天的学生学好文言文,继承古代仁人志士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初中语文的教材编写者们,精心选取了适合初中生品读和学习的优美文言文,收录到了教材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品读这些课文,品味其中蕴含的优美神韵,充分感知它们的人文养分,增强学生人文主义文化的熏陶。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通过自己的理解去理解课本中的文言文,多琢磨课文中的内涵和隐喻,教师再加以引导,使学生逐渐感悟到文言文中蕴含的魅力,并能够做到发表自己对课文的思考成果,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学习《小石潭记》这篇课文时,教师除了重点讲解作者所描写的空旷清丽的景色之外,还应当启发学生去联想自己平时观赏过的优美景色,从而体会作者在写作时的心境,以及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此这般方能真正领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体会到文中的神韵。
三、以德为首,提升素养
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化思想内涵,包含了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也包含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精神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些内容可以与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锤炼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公共素质基础。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极具代表性,基本上都是千古流传的名家名篇,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铸造学生的情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的思想境界可以在学习文言文课文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升华。对学生实施道德与素质教育,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注重道德品质的灌输,重视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北宋大家欧阳修的代表作《醉翁亭记》时,针对“太守醉也”四个字,教师要像学生提问:“太守之所以‘醉’,只是因为令人恋恋不舍的景色吗?”学生回答“不是”,教师紧接着追问“那还有哪些原因呢?”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回答说:“还有‘滁人游’和‘众宾欢’。”教师马上肯定学生的见解,告诉学生这正是欧阳修在人生的逆境与坎坷中所表现出的乐观心态,是值得学生学习的优良品质。
四、拓展迁移,增强实效
文言文的学习,仅仅读懂了课文中的几篇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应当拓展自己的阅读面,在课外的世界更多地阅读文言文,从而提升自己的眼界,触发更宽更广的思维空间。教师不妨多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从而提升文言文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完了《陈涉世家》之后,可以找一些关于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的史实材料给学生阅读,加深学生对陈胜吴广起义的时代背景的认识;在学习完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诵读他的田园诗代表作《饮酒》,以及他的散文代表作《五柳先生传》,从而对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文学史上的田园派有一个初步健全的了解,并更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陶渊明的生平事迹与思想感情。文言文的学习是需要丰富的文学、史学素养作为依托的,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做好知识的拓展迁移,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迈出更稳健的步伐,从而增强教学实际效果。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智教学,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文中的内在内容,减少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性为高级目标,并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注意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最终达到提高教学实际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段纪学.文言文教学要强化诵读例谈[J].中学语文,2014(33).
[2]徐敏.與文言文渐行渐近——初中文言文教学[J].中华活页文选,2015(1).
[3]陈志强.文言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文教资料,2015(23).
(编辑:龙贤东)
【关键词】初中语文;文言文;教学;启智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A
文言文是记载古汉语的书面方式,反映了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风土人情、人文风貌,是数千年中华文化发展过程的直接见证。学习文言文的相关知识是为了了解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传承古人的宝贵的思想与精神财富。初中是文言文教学的初始阶段,是培养学生古汉语基本素养的基础时期。在文言文的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从多角度引导学生,进行启智教学,让学生与古代圣人先贤进行思想上的对话。
一、启发深思,古为今用
文言文是古代社会通用的文字语言,在近代新文化运动后,被鲁迅、胡适等人倡导的白话文所取代。文言文在词句的意义与用法上,与今天通用的白话文有许多不同之处,现在的学生与古人所处的时代截然不同,存在着时间和空间上的巨大隔阂,他们在初次接触文言文时,往往会感到生涩难懂,不解其意,容易产生畏难情绪,这就给初中文言文教学在学习兴趣上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面对这样的问题,教师务必要注意引导,多加启发,用现代的视角帮助学生解读文言文,其实无论是古代的文言文还是现代的白话文,都只是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已,它们所蕴含的共同思想内涵才是真正价值。古人的各种优良品质与思想情怀,例如宽容仁爱之心、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等,都可以从他们传于后世的文言文中解读出来,教师要善于引导学生理解古人的仁人之心,读懂文言文中古人的思想感情,与古人进行灵魂上的对话。例如,在学习《愚公移山》这篇寓言故事时,教师可以设置几个问题促使学生进行思考:如何看出愚公多大年纪?参加移山的大约有多少人?除了参加移山的人之外,还写了哪些人物?他们对愚公移山有何看法?
二、品读理解,体验神韵
文言文有着几千年的悠久历史,是我国古代社会精神文明的结晶,应当让今天的学生学好文言文,继承古代仁人志士的优秀思想文化成果。初中语文的教材编写者们,精心选取了适合初中生品读和学习的优美文言文,收录到了教材中。教师要带领学生仔细品读这些课文,品味其中蕴含的优美神韵,充分感知它们的人文养分,增强学生人文主义文化的熏陶。在品读课文的过程中,教师要鼓励学生多进行积极主动的思考,通过自己的理解去理解课本中的文言文,多琢磨课文中的内涵和隐喻,教师再加以引导,使学生逐渐感悟到文言文中蕴含的魅力,并能够做到发表自己对课文的思考成果,表达自己的想法。例如,在学习《小石潭记》这篇课文时,教师除了重点讲解作者所描写的空旷清丽的景色之外,还应当启发学生去联想自己平时观赏过的优美景色,从而体会作者在写作时的心境,以及在文中表达的思想感情。如此这般方能真正领会文章情景交融的写作特色,体会到文中的神韵。
三、以德为首,提升素养
文言文中蕴含的文化思想内涵,包含了优秀的中华传统美德,也包含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精神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这些内容可以与对学生的道德教育结合在一起,锤炼学生的优秀道德品质,帮助学生打下良好的公共素质基础。初中语文课本中的文言文都极具代表性,基本上都是千古流传的名家名篇,对于陶冶学生的情操,铸造学生的情怀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学生的思想境界可以在学习文言文课文中得到潜移默化的升华。对学生实施道德与素质教育,是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另一个重要教学目标,教师应当在每一个教学环节都注重道德品质的灌输,重视对学生优良品质的培养。例如,在学习北宋大家欧阳修的代表作《醉翁亭记》时,针对“太守醉也”四个字,教师要像学生提问:“太守之所以‘醉’,只是因为令人恋恋不舍的景色吗?”学生回答“不是”,教师紧接着追问“那还有哪些原因呢?”学生经过一番思考后,回答说:“还有‘滁人游’和‘众宾欢’。”教师马上肯定学生的见解,告诉学生这正是欧阳修在人生的逆境与坎坷中所表现出的乐观心态,是值得学生学习的优良品质。
四、拓展迁移,增强实效
文言文的学习,仅仅读懂了课文中的几篇是远远不够的,学生还应当拓展自己的阅读面,在课外的世界更多地阅读文言文,从而提升自己的眼界,触发更宽更广的思维空间。教师不妨多介绍一些与课文相关的课外读物,这样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掌握文言文的基础知识,从而提升文言文的教学效率。例如,在学习完了《陈涉世家》之后,可以找一些关于秦朝末年陈胜、吴广起义的史实材料给学生阅读,加深学生对陈胜吴广起义的时代背景的认识;在学习完了陶渊明的《桃花源记》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诵读他的田园诗代表作《饮酒》,以及他的散文代表作《五柳先生传》,从而对以陶渊明为代表的中国文学史上的田园派有一个初步健全的了解,并更能够更进一步地了解陶渊明的生平事迹与思想感情。文言文的学习是需要丰富的文学、史学素养作为依托的,教师要注意在教学中做好知识的拓展迁移,调动起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他们在文言文的学习中迈出更稳健的步伐,从而增强教学实际效果。
总而言之,文言文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启智教学,注意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文中的内在内容,减少学生在学习文言文中遇到的困难,从而增强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初中文言文的教学要以培养学生的人文性为高级目标,并与道德教育相结合,注意拓宽学生的阅读面,最终达到提高教学实际效果的目的。
参考文献
[1]段纪学.文言文教学要强化诵读例谈[J].中学语文,2014(33).
[2]徐敏.與文言文渐行渐近——初中文言文教学[J].中华活页文选,2015(1).
[3]陈志强.文言文教学必须注重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J].文教资料,2015(23).
(编辑:龙贤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