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新教学策略是以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科学文化、劳动技能和身体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主动、健康地发展为目的。初中数学是一门培养创新思维的重要学科,在对学生进行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教学的同时,必须着眼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从而为培养出具有创造性思维能力的人才打下基础。下面,结合教学实际谈谈自己的浅见:
一、创设生活情景
初中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创设适宜的课堂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并产生为达到目标而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教师要善于设置不同层次的疑点,引导学生生疑,要善于利用不同事物、不同的方式、创设各种新颖的、巧妙的、有趣的、针对性的问题情景;教师的教学手段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创新问题情景的层次是渐次提高的。例如,在教学“分式方程”时教师首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是多少?设江水的流速为V千米/时,提出问题:轮船顺流航速为___千米/时,逆流航速为___千米/时,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为___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为___小时。学生完成上面的填空后,根据“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等”这一等量关系,可以得到方程:100/20 V=60/20—V。问学生:这个方程和以前学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如何解这个方程呢?从而引出分式方程的概念,进而使学生对解分式方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与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知识的探究之中。
二、培养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学习
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新课改以前大都是“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摒弃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上来,教学过程由陈述式变为问题式,重视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实施创新教学的重要措施。例如,教学几何“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小区的伸缩门、庭院的竹篱笆、载重汽车的防护栏等生活中的物体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形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度量、实验操作、图形变换、逻辑推理等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通过度量,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旋转,探究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在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边与边、角与角、对角线与对角线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探究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但不轻易打断学生的思维,留给学生持续思维的充足时间。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所得经验材料进行串联和概括。这一过程直观形象,可操作性强,能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接下来是进行逻辑化过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对发现的性质进行证明,由于前面所得结论是通过测量和猜想得到的,其结论是粗糙的、感性的。这样就是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推理论证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及结构构建过程中来。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三、注重数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好动是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数学教学看成是一种数学活动的过程,特别是一个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并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施这一教学原则,要注重实效,尽量避免形式化。例如,在讲“菱形”的第二个判别方法时,让学生动手制作探究活动的学具。制作要求:用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以转动的十字,四周围上橡皮筋,做成一个四边形。制作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四边形的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该四边形总是平行四边形,并让学生口头完成证明。学生继续转动木条,教师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橡皮筋围成的四边形再具备什么条件就可以变成菱形?通过制作木条,即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又为菱形的第二种判别方法的探究作好了知识上的铺垫。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带着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感受动手实验的乐趣,培养猜想的意识,感受直观操作得出猜想的便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学生经过实验操作猜想:当木条互相垂直时,该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相等,此时四边形就变成菱形。让学生根据猜想尝试证明。教师待学生充分探究后,请学生上黑板展示证明的方法。通过对猜想的论证,进一步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体现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逻辑推理的必要性,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逻辑推理是得出结论的重要手段。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要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回答问题,区别只是问题的层次高低而已。让学生在积极的探索和创新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实施创新教学策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一、创设生活情景
初中数学内容来源于生活实际。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和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有利于让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通过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创设适宜的课堂环境气氛和特定的教学情景,使学生的情绪受到感染,情感上产生共鸣,并产生为达到目标而迫切学习的心理倾向。教师要善于设置不同层次的疑点,引导学生生疑,要善于利用不同事物、不同的方式、创设各种新颖的、巧妙的、有趣的、针对性的问题情景;教师的教学手段应该是多种多样的,创新问题情景的层次是渐次提高的。例如,在教学“分式方程”时教师首先出示一个实际问题:一艘轮船在静水中的最大航速为20千米/时,它沿江以最大航速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与以最大航速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相等,江水的流速是多少?设江水的流速为V千米/时,提出问题:轮船顺流航速为___千米/时,逆流航速为___千米/时,顺流航行100千米所用时间为___小时,逆流航行60千米所用时间为___小时。学生完成上面的填空后,根据“两次航行所用时间相等”这一等量关系,可以得到方程:100/20 V=60/20—V。问学生:这个方程和以前学过的方程有什么不同?如何解这个方程呢?从而引出分式方程的概念,进而使学生对解分式方程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激发起他们强烈的求知欲望,使学生能与饱满的热情投身于新知识的探究之中。
二、培养主动探索、独立思考、创造性地学习
我们的课堂教学在新课改以前大都是“以课堂为中心,以书本为中心,以教师为中心”的模式,课堂教学主要是传授、灌输知识,教师是主角,学生是配角。这种“注入式”的教学方法是我们所摒弃的,教学过程需要教师积极创设条件,引导学生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而不是被动地接受教师所灌输的知识,努力促使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能解决问题的创造性学习。把教学的重心转移到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上来,教学过程由陈述式变为问题式,重视知识的产生、形成和发展过程,是实施创新教学的重要措施。例如,教学几何“平行四边形”时,教师引导学生从小区的伸缩门、庭院的竹篱笆、载重汽车的防护栏等生活中的物体得到平行四边形的形象。让学生通过观察度量、实验操作、图形变换、逻辑推理等来探索平行四边形的性质。通过度量,归纳出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对角相等的性质;利用平行四边形的旋转,探究发现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的性质。在学生对平行四边形的边与边、角与角、对角线与对角线之间的大小关系进行探究时,教师要启发学生积极思维,但不轻易打断学生的思维,留给学生持续思维的充足时间。然后,教师组织学生对所得经验材料进行串联和概括。这一过程直观形象,可操作性强,能有效地调动全体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为学生进行发散思维提供了广阔的空间。接下来是进行逻辑化过程的教学,要求学生能对发现的性质进行证明,由于前面所得结论是通过测量和猜想得到的,其结论是粗糙的、感性的。这样就是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有机地整合在一起,使推理论证成为学生观察、实验、探究得出结论的自然延续。让学生参与到知识的形成及结构构建过程中来。鼓励学生积极思维,大胆创新,不断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创新水平。
三、注重数学活动、激发学习兴趣
好奇、好动是中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利用这一特点进行教学,往往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把数学教学看成是一种数学活动的过程,特别是一个学生思维活动的过程。并要求学生通过动手、动脑、动口,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提高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实施这一教学原则,要注重实效,尽量避免形式化。例如,在讲“菱形”的第二个判别方法时,让学生动手制作探究活动的学具。制作要求:用一长一短两根细木条,在它们的中点处固定一个小钉,做成一个可以转动的十字,四周围上橡皮筋,做成一个四边形。制作完成后,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四边形的特征,学生通过观察,发现该四边形总是平行四边形,并让学生口头完成证明。学生继续转动木条,教师提出需要探究的问题:橡皮筋围成的四边形再具备什么条件就可以变成菱形?通过制作木条,即巩固了平行四边形的判别方法,又为菱形的第二种判别方法的探究作好了知识上的铺垫。通过实验操作,让学生带着问题,经历探究物体与图形的形状、大小、位置关系和变换的过程,感受动手实验的乐趣,培养猜想的意识,感受直观操作得出猜想的便捷性,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猜想等合情推理能力。学生经过实验操作猜想:当木条互相垂直时,该平行四边形的一组邻边相等,此时四边形就变成菱形。让学生根据猜想尝试证明。教师待学生充分探究后,请学生上黑板展示证明的方法。通过对猜想的论证,进一步突出图形性质的探索过程,体现了直观操作和逻辑推理的有机结合,进一步让学生认识到逻辑推理的必要性,进一步让学生感受到逻辑推理是得出结论的重要手段。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真正体现了学生是活动的主体。教师每提出一个问题,都要留给学生独立思考及合作学习的时间,不能轻易打断学生的思路,要让不同智力水平的学生都能回答问题,区别只是问题的层次高低而已。让学生在积极的探索和创新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快乐,增强学习的信心。
总之,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实施创新教学策略,有利于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逻辑推理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以及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通过实施创新教学策略,转变教师的教学行为,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一定会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落实素质教育的实践中,必须重视对学生进行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的培养,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引导学生大胆实践,勇于探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