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树、宗师与两千里磕长头

来源 :中国国家旅游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hir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跟着丹增喇嘛去朝圣
  青海省藏传佛教中的第一大寺院塔尔寺现有喇嘛七百多人,大多数是腼腆淳朴而又十分好客的藏族兄弟。我在弥勒殿12岁等身弥勒佛像前认识了丹增喇嘛。这个穿着绛红袍子有着黝黑脸庞的喇嘛,清澈的眼睛,黑眼仁很大。在他的讲述下,我才知道原来弥勒佛像里面装的是宗喀巴大师的头发和他的袈裟碎片。
  “宗喀巴大师是化身凡人的文殊菩萨,这是真的吗?”丹增喇嘛没有正面回答,他反问道:“菩提树是长在热带地区的树种吧?”我点点头,“但是我们这里现在就有一棵。而这一棵与埋在银塔里面的那棵同根。这难道不是证明吗?”
  丹增喇嘛所说的埋在银塔里面的那株老菩提树,就是指宗喀巴出生时脐带血滴地而生的那棵传说中的神树—凡是去过塔尔寺的游客都会听到导游津津乐道这个美丽的传说:宗喀巴22岁那年,思儿心切的母亲曾写信催促还在西藏学习佛法的儿子快快回家,而一心向佛的宗喀巴回信给母亲道:“若能在我出生地点用十万佛像和菩提树(就是滴血长成的那株老菩提树)为胎修建一座佛塔,就如同与我见面一样。” 第二年,在邻居们的帮助下,宗喀巴的母亲便按儿子的要求建了一个塔,取名“莲聚塔”。这就是塔尔寺的第一尊佛塔。在此后的几百年间,历代高僧大德在此塔的基础上不断扩建,最终形成了今天大家看到的塔尔寺。
  
  信仰是这里的一切
  酥油花和堆绣是塔尔寺里极其精美的佛教艺术品。那些在摄氏零下二十几度的环境下由僧人虔诚制作成鲜花模样的花朵,以及填充了棉花、羊毛,使其看起来颇具立体感的挂画,让可以容纳千人同时诵经的塔尔寺大经堂弥漫着浓厚的虔诚气息,完全可用“震撼”这个词来形容—这些虔诚的佛教徒对于佛陀所寄予的感情甚至不惜生命的付出。
  
  TIPS
  你不可不知的黄教宗师
  宗喀巴(1357
其他文献
有人说:阿拉斯加的每一条路都是观景大道。穿越惊心动魄的“死亡之路”,驰骋在冰川、河流之间,游走在偏僻闭塞的小镇,体验在火车道上行驶的惊险……两次阿拉斯加自驾之旅,一路上惊喜不断,让我深深地爱上了这片原始而纯净的土地。邂逅北美第一高峰  就像去西藏的旅行者都想一窥南迦巴瓦峰的美,来阿拉斯加的人也都希望一睹“北美第一高峰”麦金利山的巍峨雄姿。  麦金利山位于阿拉斯加山脉,海拔6194米,被当地人奉为圣
传统与现代 世俗之风的摇摆夏天,一名男子在河边远望沙尘暴,满天黄沙仿佛黄昏的余晖,颇具埃及式的浪漫风格。6-9月沙尘暴在埃及比较常见。  埃及曾经是阿拉伯世界中的一个时尚代表,在建立共和国之前就有酒吧和电影院,女性也可以开车。以前,埃及海边穿比基尼的女子并不少见,“阿拉伯之春”后,穿保守主义服饰Naqib的女性多了起来,在海边更经常看到女孩穿黑袍下水。不过埃及人在正式场合的穿着仍然西化,结婚时会穿
朱塞佩,锡匠。  这个行业被人们称为“游牧的手工业”,因为他们需要携带着自己为数不多的工具游走于一个城镇和另一个城镇之间,修理锅、自行车或者其他任何类型的锡制物件。  意大利古老的手工艺品正在退出舞台,但还未走远。那些潜心于手造的工匠,就像面临灭绝风险的珍贵种群,渴望有年轻的新鲜血液来传承他们的手艺。我起初是由于好奇心的驱使走近了他们,很快,我被那些富于创造的、仿佛被神亲吻过的双手迷住了。手工的世
2016年8月30日,是南极探险史上著名的“沙克尔顿大营救”100周年。2016年也适逢瑞典裔美国探险家、“生态旅游之父”林德布劳德(Lindblad)开启南极私人探险者(Citizen-explorer)旅行50周年(1966年),同时还是“国际南极旅游经营者协会”(IAATO)成立25周年(1991年)。这3个年份,如同3个坐标,镌刻在人类探索、游历南极的编年史上。如今,越来越多的旅行者搭乘邮
摘要:分析了两版《普通高中化学课程标准》中课程结构的差异,提出新高考方案下元素化合物的复习应考虑与“原理”、“结构”等模块进行融合。从结构和原理的层面深入理解物质的性质与应用,在此基础上进行迁移,解决陌生情境下的问题。  关键词:模块融合;元素化合物;氨的复习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6-0002-04 中图分类号:G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10.3969/i.
吉尔吉斯男人的穿着朴素、低调,永远像是正准备参加一个肃穆的仪式,而女人的装扮简直就是艺术品,未婚女性在高高的圆筒形帽子上顶着巨大的红色头巾,已婚的女人则裹上一层白色披肩。  小姑娘Ajar。很多吉尔吉斯人有着蓝色的眼睛,据说是源自亚历山大大帝。Pamirs  在这个世界最偏远的高海拔群落里,我和吉尔吉斯人在冰天雪地里一起生活了五个星期,见证着他们为生存而战的每一个细节。这里从未受过战争的影响,他们
不经意间车速就会上到160公里,而当你车速已达180公里甚至更高时,依旧会有车从旁边嗖嗖地飞过。可即便这样,这里的交通事故却很少发生。    生活在都市,买了再好的车,堵车、停车难和乱闯马路的行人总是弄得人完全失去了开车的乐趣。好不容易决定逃离这纷乱而去旅行,又要大飞机转小飞机,转火车再转巴士,还有可能随时被一帮不认识的所谓“团友”互相拖累——真是够了!什么时候才能自在地听着V8引擎的轰鸣,畅快地
行者档案  林聪,香港人,首位担任西藏转世者拉章理事的汉族人,多个日本朝圣组织的“先达”,著有《与西藏有缘》《一步一如来》等作品,畅销中国内地和港澳台地区。作者出于信仰而热衷于朝圣,除多次进入西藏外,亦先后完成日本京都多个系列巡拜、四国遍路徒步修行,甚至为参考其他宗教的朝圣传统,徒步1000公里,走过跨越欧洲多国的千年朝圣古路。京都  日本人的朝圣之地  公元804年,新一批日本遣唐使的船队靠岸,
来到帕劳,我们开始重新定义什么是海,什么是地,什么是梦幻,什么是天堂。  在浩瀚的太平洋上,撒落着无数璀璨的明珠,帕劳就是其中的一颗。这里没有被开发的公共海滩,所以一切都是原始的。椰风树影水清沙幼我觉得都不足以形容帕劳的震撼,更多惊喜还是来到这里后自己去发现。也许它并不像你想像的那样洁白工整,但那些从树上掉落的椰子和树叶,那些躲藏在沙地里的大大小小的寄居蟹,都是大自然以自己的方式在讲述生命的故事,
从1995年起,我经常驻扎在陕北延川,研究窑洞的营造技艺,记录石匠、木匠、风水先生和窑洞居民的生活、文化传统。  我特别喜欢『营造法式』这个词,它代表的不仅是一种建造技艺、一种规矩,更是一种人居观。在中国,这个词常常让人联想到结构精细的古建、融汇工匠巧思的古桥、古塔等,窑洞和它们不同,但我认为它是中国的另一种营造法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