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在传统教育思想中长大的我,从站上讲台的第一天起就一直坚信“严师出高徒”这句话,并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坚定不移地落实这种做法,觉得学生就得要求的越严越好。工作中,争强好胜的我对于学生身上出现的任何错误,都绝不容忍,因为觉得如果这次容忍了,学生肯定就会得寸进尺,越来越放纵,因此,一切不良思想都要消灭在萌芽状态,所以教过的学生对我评价最多的一个词——严厉。
关键词:宽容;教育;教学
最近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我,书中朴实而富有诗意的语言使我感同身受,在阅读的同时,读到和自己有共鸣之处的时候,我会忍不住给办公室的老师读上一段,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这本书中《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这个章节给我的触动最大。当时看到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第二感觉是认同。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从刚刚踏上讲台的时候就想着一定要有老师的“尊严”,所以总想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当我摆出“师道尊严”严厉地去批评学生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他们的心悦诚服。反而,只是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个微不足道的帮助,却使他们更靠近我。其实现在想想那是“尊严”吗?不是,那只是威严!
正像李老师在书中所讲:“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已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做了母亲之后,我更加真切的了解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宽容心自然而然地就越来越多,但是正是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使我认识到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教育艺术,在教育过程中,适当应用宽容的手段,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今年我任教六六班,接班之前就听说这个班由于语文任课教师调换频繁,学生学习习惯差,成绩自然也是年级倒数第二。我也很没信心,觉得就剩最后一年了,就是再努力,成绩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多大提高,所以就顺其自然,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学生天天有进步就行。
可能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作用,面对不写作业、忘带作业的学生,我不再暴跳如雷,而是耐心听他们说说没写的原因,让他们自己说补完作业的时间并按时完成;面对听写词语大片“画圈”的学生,我没有像以前一样惩罚他们,而是表扬他们每天的进步,使这些经常受批评的学生有些不可思议;面对学生课外知识贫乏的现状,我没有奚落、讽刺学生,而是每天一首诗或一句名言慢慢积累……
渐渐地,我发现上课时认真听讲的人多了,交头接耳的人少了;认真完成作业的人多了,不写作业的人少了;听写词语全对的人多了,大片“画圈”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对学生的表扬越来越多了,学生越来越爱上我的课了……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我班竟然奇迹般的从年级倒数第二一跃成为正数第二,这让我确实吃了一惊,当我把这好消息告诉学生时,他们先是一愣,随之而来的是尽情的欢呼雀跃。
之后,同年级的老师也问我是什么方法使我班成绩提高的这么快?我想,可能就是宽容。这就像我们抓沙子时,手越用力,沙子流走的越多;放风筝时,绳子拽得越紧,风筝越飞不高。我们平时可能都太想让学生考个好成绩了,就有些急功近利,,这样越逼得紧反而适得其反了,我们忘了他们还是孩子,需要宽容。
學生常常会犯一些小错误,如上课迟到、课堂讲话、课上开小差、作业不认真、抄袭作业、值日时溜之大吉等。以前面对犯了这样的错误的学生,我常常大发雷霆,疾言厉色地训斥,还动用罚抄,对屡犯者还要写检查请家长,以为这么做都是为了学生好,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但效果如何呢?我生气发火,学生挨骂受训,不仅不理解我的一番苦心,反而将好心当成了歹意,心里怨恨老师,甚至“明知故犯”,有意和老师唱对台戏,使师生关系恶化。现在我对犯错误的学生不再大呵斥、疾言厉色,也不苛责他们,而是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这些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学生不是完人,也不是圣人,他们年少气盛,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和表现意识,但同时他们又缺乏自控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遇到挫折时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所以容易犯错误。犯错误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有谁从小到大都没犯过错呢?从某种意义上讲,成长的过程就是犯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错,就要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其实就是给学生一个认识、改正的机会,学生就会从教师的宽容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护和人格的尊重,学生从获得这个尊重开始,就可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这是一个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给学生宽容,创设台阶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契机,表面看来是“退一步”,而实质上是在“进两步”,使教育真正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宽容,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章愿. 学校背景下的宽容教育研究[D].湖北大学,2015.
[2]柴春花.浅谈教师的宽容与严格[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12.
关键词:宽容;教育;教学
最近李镇西老师的《做最好的老师》这本书深深的吸引了我,书中朴实而富有诗意的语言使我感同身受,在阅读的同时,读到和自己有共鸣之处的时候,我会忍不住给办公室的老师读上一段,和大家一起交流、分享。
这本书中《教师的尊严是学生给的》这个章节给我的触动最大。当时看到这句话,我的第一感觉就是震撼,第二感觉是认同。回想自己的教学生活,从刚刚踏上讲台的时候就想着一定要有老师的“尊严”,所以总想在学生面前表现出“高深莫测”、“凛然不可侵犯”的“派头。当我摆出“师道尊严”严厉地去批评学生的时候,我并没有感受到他们的心悦诚服。反而,只是一个充满鼓励的眼神,一个充满温情的动作,一个微不足道的帮助,却使他们更靠近我。其实现在想想那是“尊严”吗?不是,那只是威严!
正像李老师在书中所讲:“教师真正的尊严,从某种意义上讲,并不是我们个人的主观感受,而是学生对我们的道德肯定、知识折服和感情依恋。当我们故作尊严,甚至以牺牲学生的尊严来换取自已的尊严时,学生根本不会买我们的账,只会向我们投来冷漠的眼光;当我们‘无视’自己的尊严,而努力追求高尚的品德、出色的教育、真诚的感情,并随时注意维护、尊重学生的尊严时,学生会把他们全部的爱心和敬意奉献给我们。”
做了母亲之后,我更加真切的了解小孩子的性格特点,宽容心自然而然地就越来越多,但是正是这种“无心插柳柳成荫”,使我认识到宽容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教育艺术,在教育过程中,适当应用宽容的手段,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教育效果。
今年我任教六六班,接班之前就听说这个班由于语文任课教师调换频繁,学生学习习惯差,成绩自然也是年级倒数第二。我也很没信心,觉得就剩最后一年了,就是再努力,成绩也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有多大提高,所以就顺其自然,只要自己尽心尽力,学生天天有进步就行。
可能正是由于这种思想的作用,面对不写作业、忘带作业的学生,我不再暴跳如雷,而是耐心听他们说说没写的原因,让他们自己说补完作业的时间并按时完成;面对听写词语大片“画圈”的学生,我没有像以前一样惩罚他们,而是表扬他们每天的进步,使这些经常受批评的学生有些不可思议;面对学生课外知识贫乏的现状,我没有奚落、讽刺学生,而是每天一首诗或一句名言慢慢积累……
渐渐地,我发现上课时认真听讲的人多了,交头接耳的人少了;认真完成作业的人多了,不写作业的人少了;听写词语全对的人多了,大片“画圈”的人越来越少了;我对学生的表扬越来越多了,学生越来越爱上我的课了……在上学期期末考试中,我班竟然奇迹般的从年级倒数第二一跃成为正数第二,这让我确实吃了一惊,当我把这好消息告诉学生时,他们先是一愣,随之而来的是尽情的欢呼雀跃。
之后,同年级的老师也问我是什么方法使我班成绩提高的这么快?我想,可能就是宽容。这就像我们抓沙子时,手越用力,沙子流走的越多;放风筝时,绳子拽得越紧,风筝越飞不高。我们平时可能都太想让学生考个好成绩了,就有些急功近利,,这样越逼得紧反而适得其反了,我们忘了他们还是孩子,需要宽容。
學生常常会犯一些小错误,如上课迟到、课堂讲话、课上开小差、作业不认真、抄袭作业、值日时溜之大吉等。以前面对犯了这样的错误的学生,我常常大发雷霆,疾言厉色地训斥,还动用罚抄,对屡犯者还要写检查请家长,以为这么做都是为了学生好,可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和生活习惯,但效果如何呢?我生气发火,学生挨骂受训,不仅不理解我的一番苦心,反而将好心当成了歹意,心里怨恨老师,甚至“明知故犯”,有意和老师唱对台戏,使师生关系恶化。现在我对犯错误的学生不再大呵斥、疾言厉色,也不苛责他们,而是以一颗平常心来看待这些错误。“人非圣贤,孰能无过。过而改之,善莫大焉。”学生不是完人,也不是圣人,他们年少气盛,有很强的独立意识和表现意识,但同时他们又缺乏自控力和辨别是非的能力,遇到挫折时自我调节能力较弱,所以容易犯错误。犯错误是人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出现的一种现象,有谁从小到大都没犯过错呢?从某种意义上讲,成长的过程就是犯错误、认识错误、改正错误的过程。
因此,在教学中只要不是原则性的大错,就要给学生一个台阶下,其实就是给学生一个认识、改正的机会,学生就会从教师的宽容中感受到教师对他的爱护和人格的尊重,学生从获得这个尊重开始,就可能对自己的言行进行反省,这是一个从被动接受教育到主动进行自我教育的过程。给学生宽容,创设台阶是引导学生进行自我教育的契机,表面看来是“退一步”,而实质上是在“进两步”,使教育真正深入到学生心灵深处,并内化为自觉的行动。
宽容,往往能创造出美好的境界。
参考文献:
[1]章愿. 学校背景下的宽容教育研究[D].湖北大学,2015.
[2]柴春花.浅谈教师的宽容与严格[J].中国校外教育,2014(0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