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本土物流公司的“抠门”是出了名的,其中不少是“抠”之有道的,当然也不乏“抠”之失德的。7月,广州德邦物流有限公司的司机们就群起要求补偿加班费,并进入诉讼程序。8月,广州另一家大型物流公司“城市之星”也面临着高达2400万元的加班费索赔诉讼。
据“城市之星”的司机们称,公司用工制度不合理,存在“上班时间过长,加班加点、24小时待命,导致司机经常疲劳驾驶”,“长时间未给员工补发加班工资,未给员工购买社保”等7个方面问题。而公司相关负责人则表示,“用工管理符合物流行业要求’。
如果所谓“用工管理符合物流行业要求”属实的话,这其实反映了该行业的潜规则。违反劳动法的事情暂且不提,这种杀鸡取卵式的成本控制模式,事实上已经严重地损害着物流业的健康。
去年中国全面放开物流市场以来,海外巨头用最快的速度并购本土优秀物流企业,比如联邦快递并购大田、TNT收购华宇,以期迅速占领市场。而本土民营物流业,中小企业占95%以上,几乎全部集中在“陆陆”汽车运输领域,只能通过不断降价来换取短暂而微薄的市场份额。
这就造成了中国物流市场的“80/20”状态:80%的行业利润,被跨国公司和垄断企业拿走,绝大民营物流企业苦苦挣扎在生态价值链的最低端。也就是说,上百万家中国中小运输企业濒临亏损边缘:多头分割的管理、昂贵的税费、运能的膨胀,使得许多本土企业不得已采用短期行为,靠压低司机工资,超载、套牌等手段来“节约成本’。诸多“劳资纠纷”的集中爆发,只是这种脆弱的商业模式走到尽头的表征。
对物流行业而言,其竞争力的确与成本控制密切相关,但是成本控制的真功夫,应该体现在改善流程、提高效率方面,而不是一再潜规则。那么,如何才能“抠”得恰到好处呢?
跨国物流企业的成功经验是值得借鉴的,与“劳动密集型”的国内物流业相比,他们基于对构成物流成本的库存费用、运输费用和管理费用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通过加强供应链协同商务,建立信息集成系统,合理计划,降低库存量和提高管理效率等措施来降低物流成本。这种集方案设计、流程控制和组织协调于一体的供应链管理,已经成为他们的盈利核心。对此,联邦快递有个著名公式总结得很好:P-S-P(即员工、服务、利润)。员工I是提供服务实现利润的核心,而不是成本控制的主要军事目标。
由于面临着巨大生存压力,本土物流公司光靠内部挖潜恐怕远水解不了近渴。而且,除了因竞争激烈而自压价格之外,缺乏足够的管理经验和充分经济实力,也是本土物流公司成本居高不下的重要原因。那么,通过整合来降低成奉将是大势所趋。
目前物流行业已经自发开展了网络合作,中小型物流企业纷纷将各自的货源、车辆信息提供在一个网络平台,等待和寻找自己的合作伙伴合作。如果在这个基础上,建立各地区物流商加盟的连锁运营体系,统一抓货,统一运输,不仅可以提高效率,而且压缩了每个企业的运营成本。至少发往各地的货柜,不用空驶回来。
任何一个产品都只有通过物流环节,进入消费者手中,才能使其成为商品,并具有商品价值、货币价值和使用价值。以商品全球化为主要标志之一的经济全球化时代已经到来,“中国制造”若要转变为“中国创造”,在国际市场上赢得持续的竞争力,绝对离不开健康高效的现代物流支持。数据显示,2007年上半年,中国物流总成本已经占到GDP的18.3%,远高于发达国家的10%。哪怕中国物流成本占GDP的比重降低1个百分点,就有几百亿元的增值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