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 观察盐酸纳美芬在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治疗手术麻醉复苏时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治疗病人5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5例,两组病人均采用全凭静脉全身麻醉,手术结束后2min给予实验药物,当患者Steward苏醒评分达到5分时拔除气管导管,记录患者给予试验药物至拔除气管导管所用的时间。结果 治疗组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盐酸纳美芬用于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的麻醉复苏安全有效,可明显缩短拔管时间。
关键词:纳美芬;血管内治疗;麻醉复苏;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日渐增多,特殊的手术方式和环境,要求麻醉手术后病人意识恢复,可配合做指令性动作,增加术后转运的安全性。盐酸纳美芬注射液作为一种新型的阿片受体拮抗剂[1],可有效的拮抗阿片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及其他不良反应[2],静脉注射纳美芬 2min即可产生受体拮抗作用,5min便达到血药浓度峰值[3]。为了解盐酸纳美芬在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治疗手术麻醉复苏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如下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治疗病人50例,年龄18至65岁,体重指数20-30,ASA分级Ⅰ-Ⅱ级,无意识障碍,无肝肾功能异常,无精神类药物使用史。随机分为纳美芬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
1.2麻醉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入室后常规开放左上肢静脉通路,监测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术前均给予东莨菪碱0.3mg,地塞米松10mg,托烷司琼2mg。麻醉诱导:给予咪唑安定0.05mg/kg,舒芬太尼 0.2μg/kg,异丙酚初始靶浓度3μg/ml,罗库溴铵 0.8mg/kg,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机械通气,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12次/min,术中持续靶控异丙酚输注,根据血压调整血浆靶浓度1.5-4 μg/ml,按时按需追加罗库溴铵0.2mg/kg,如发生低血压则给予去氧肾上腺素50μg/次,至血压纠正。手术结束时即停止异丙酚靶控输注,手术结束后2min,治疗组给予盐酸纳美芬注射液0.25μ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ml,当患者Steward苏醒评分达到5分时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脱氧观察5min,无特殊后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指数、ASA分级等,监测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异丙酚总用量,舒芬太尼总用量,记录两组病人入室时(T1),手术结束停止异丙酚靶控时(T2),给药后1min(T3),给药后2min(T4),拔管时(T5),拔管后5min(T6)的生命体征,计录给予试验药物至拔除气管导管所用的时间,观察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如恶心,皮肤瘙痒,躁动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见表1。(略)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平均寿命的延长,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的日趋成熟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病人及家属愿意选择微创的血管外科治疗手段。全身麻醉下行血管内操作治疗,可以降低病人的焦虑紧张情绪,避免术中的体动,平稳的控制生命体征,无疑使得介入手术更加安全。鉴于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的独有特点,如何使病人更加迅速而平稳的复苏,尽早按指令进行肢体活动锻炼,成为考验麻醉医生的一项重要任务。本实验表明,盐酸纳美芬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特异性的纯吗啡受体拮抗剂,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拮抗术后芬太尼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及苏醒延迟。术后使用盐酸纳美芬复苏,可以大大降低病人恢复时间,是复苏更加平稳,且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以安全有效的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仁爱国,苏俊峰.张晓丽等,纳美芬 一种可供注射用的阿片受体拮抗剂[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12,23(4):2434-2435.
[2]廖 日房,曾转萍,温预关,等.阿片类拮抗药纳美芬注射剂的单剂量和多剂量 I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28(10):1816—1817
[3]温预关,喻凌寒,楊梦心,等.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2,43(13):1015—1016
关键词:纳美芬;血管内治疗;麻醉复苏;神经外科
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手术日渐增多,特殊的手术方式和环境,要求麻醉手术后病人意识恢复,可配合做指令性动作,增加术后转运的安全性。盐酸纳美芬注射液作为一种新型的阿片受体拮抗剂[1],可有效的拮抗阿片类药物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及其他不良反应[2],静脉注射纳美芬 2min即可产生受体拮抗作用,5min便达到血药浓度峰值[3]。为了解盐酸纳美芬在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治疗手术麻醉复苏中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进行如下临床观察。
1.资料与方法
1.1病例选择
选取我院神经外科血管介入治疗病人50例,年龄18至65岁,体重指数20-30,ASA分级Ⅰ-Ⅱ级,无意识障碍,无肝肾功能异常,无精神类药物使用史。随机分为纳美芬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各25例。
1.2麻醉方法
两组病人均采用全凭静脉全身麻醉,入室后常规开放左上肢静脉通路,监测心率,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术前均给予东莨菪碱0.3mg,地塞米松10mg,托烷司琼2mg。麻醉诱导:给予咪唑安定0.05mg/kg,舒芬太尼 0.2μg/kg,异丙酚初始靶浓度3μg/ml,罗库溴铵 0.8mg/kg,行气管插管。麻醉维持:机械通气,潮气量8ml/kg,呼吸频率12次/min,术中持续靶控异丙酚输注,根据血压调整血浆靶浓度1.5-4 μg/ml,按时按需追加罗库溴铵0.2mg/kg,如发生低血压则给予去氧肾上腺素50μg/次,至血压纠正。手术结束时即停止异丙酚靶控输注,手术结束后2min,治疗组给予盐酸纳美芬注射液0.25μg/kg,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ml,当患者Steward苏醒评分达到5分时拔除气管导管,拔管后脱氧观察5min,无特殊后送回病房。
1.3 观察指标 患者基本情况,性别、年龄、体重指数、ASA分级等,监测生命体征,心率、血压、脉搏血氧饱和度。记录两组病人的手术时间,异丙酚总用量,舒芬太尼总用量,记录两组病人入室时(T1),手术结束停止异丙酚靶控时(T2),给药后1min(T3),给药后2min(T4),拔管时(T5),拔管后5min(T6)的生命体征,计录给予试验药物至拔除气管导管所用的时间,观察两组病人不良反应如恶心,皮肤瘙痒,躁动等的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7.0统计软件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两组间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 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一般情况
两组病人一般情况比较均无明显差异(P 0.05),见表1。(略)
3 讨论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生活节奏的加快及社会平均寿命的延长,脑血管疾病的发病率逐年上升,随着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的日趋成熟和治疗手段的不断发展,越来越多的病人及家属愿意选择微创的血管外科治疗手段。全身麻醉下行血管内操作治疗,可以降低病人的焦虑紧张情绪,避免术中的体动,平稳的控制生命体征,无疑使得介入手术更加安全。鉴于神经外科介入手术的独有特点,如何使病人更加迅速而平稳的复苏,尽早按指令进行肢体活动锻炼,成为考验麻醉医生的一项重要任务。本实验表明,盐酸纳美芬是一种具有高选择性和特异性的纯吗啡受体拮抗剂,能安全有效地应用于拮抗术后芬太尼过量引起的呼吸抑制及苏醒延迟。术后使用盐酸纳美芬复苏,可以大大降低病人恢复时间,是复苏更加平稳,且无不良反应的发生,可以安全有效的用于临床。
参考文献:
[1]仁爱国,苏俊峰.张晓丽等,纳美芬 一种可供注射用的阿片受体拮抗剂[J].国外医学药学分册,2012,23(4):2434-2435.
[2]廖 日房,曾转萍,温预关,等.阿片类拮抗药纳美芬注射剂的单剂量和多剂量 I期临床药代动力学研究[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1,28(10):1816—1817
[3]温预关,喻凌寒,楊梦心,等.盐酸纳美芬注射液在健康人体的药动学研究[J].中国药学杂志,2012,43(13):1015—1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