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很多地方的基层教育主管部门都在大力推行新任校长持证上岗制度,对辖区内的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开展为期数天的短期任职资格培训,以期让“新手”校长们走上领导岗位后能够得心应手。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做一个学校的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到千百人的学业;说得大些,他关系到国家与学术之兴衰。”可见,只有努力造就一批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人民满意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才能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现中国教育梦提供坚实的后盾和保障。
任职资格培训是新任校长走上学校管理岗位前必须做好的最后一门功课。对于没有任何校长任职经验的“新手”来说,通过职前培训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熟悉校长工作的内容,提升依法治校的水平,避免角色转换后的“水土不服”,也为实现校长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培训的效果关系着学校今后办学质量的高低,这门校长任职“必修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时间是培训质量的保障。教育部于10月份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要严格执行新任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必须参加不少于300学时的任职资格培训,为培训定了“硬指标”。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为新任校长们“传经送道”,为提高新任校长履职能力“保驾护航”。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地方只是“照葫芦画瓢”,仅对校长培训作出了学时规定,大多数培训都是听听讲座、点点名、签签到,“蜻蜓点水”地走过场,很难期待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培训能够达到效果。可见,仅仅盯着时间还是不够的,必须预防准校长们出现“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由于行政部门已经下发了校长任命书,部分校长“高枕无忧”,总是存在着“任职培训无非是走走过场而已”的懈怠思想。一些地方开展的校长培训只要能按时签到、点名在场就能顺利“毕业”,既不搞“实战演练”,也不对校长的培训质量进行评估和考核,很难期望这种培训能让校长们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需要进一步优化培训项目和内容,做到培训科目切合实际。在把教育法律法规、教改文件搬进课堂的同时,最好能让一些本地的现任校长“现身说法”,结合本地区的教育实际,讲讲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难题以及应对策略。这对避免“准校长”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至关重要,也会引起他们的共鸣,更能使他们认清自己身上的重担,做到“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同时,也要创新形式,打破时空界限,把整个培训贯穿于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展区域内、区域间校长网上协同研修,推动校际间、城乡间校长网上结对帮扶,形成校长学习发展共同体,实现校长培训的常态化,在工作中培训,在培训中提升管理水平。
从长远看,提高校长的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不能完全依赖培训这棵“救命稻草”,还需要构建科学长效的校长绩效评价考核机制,由教育部门、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评价,定期对校长工作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用数字丈量,用数字说话,让任职考核结果决定校长是去是留,杜绝能力低下者赖在校长岗位,切实打破校长选用的“终身制”, 克服校长任命的行政化倾向,真正畅通校长进退渠道,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让校长队伍中的庸才、朽才“净身出户”,促使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和创新精神的优秀管理人才“水到渠成”地走上领导岗位。与此同时,也要实施校长定期交流任职,通过合理流动,不断开阔校长们的管理视野,使其积累丰富的办学经验,助推学校管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区域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作为学校“当家人”的校长,要成为学校发展的“引擎”,要着眼教育改革,注重在工作中学习并践行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的专业化素质,向着专家型、学者型、科研型、创新型管理者靠拢,如此才能更好地“掌舵”,让教师们“亲其师,信其道”,增强学校管理的向心力、凝聚力,进而驱动和引领区域教育步入科学、健康发展的“正途”。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说:“做一个学校的校长,谈何容易,说得小些,他关系到千百人的学业;说得大些,他关系到国家与学术之兴衰。”可见,只有努力造就一批品德高尚、业务精湛、治校有方、人民满意的中小学校长队伍,才能为推动基础教育改革发展、实现中国教育梦提供坚实的后盾和保障。
任职资格培训是新任校长走上学校管理岗位前必须做好的最后一门功课。对于没有任何校长任职经验的“新手”来说,通过职前培训可以更好地帮助他们熟悉校长工作的内容,提升依法治校的水平,避免角色转换后的“水土不服”,也为实现校长专业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某种程度上说,培训的效果关系着学校今后办学质量的高低,这门校长任职“必修课”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时间是培训质量的保障。教育部于10月份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校长培训工作的意见》明确要求,各地要严格执行新任校长持证上岗制度,新任校长或拟任校长必须参加不少于300学时的任职资格培训,为培训定了“硬指标”。其目的就是尽可能地为新任校长们“传经送道”,为提高新任校长履职能力“保驾护航”。
然而,“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很多地方只是“照葫芦画瓢”,仅对校长培训作出了学时规定,大多数培训都是听听讲座、点点名、签签到,“蜻蜓点水”地走过场,很难期待这种“走马观花”式的培训能够达到效果。可见,仅仅盯着时间还是不够的,必须预防准校长们出现“出工不出力”的现象。由于行政部门已经下发了校长任命书,部分校长“高枕无忧”,总是存在着“任职培训无非是走走过场而已”的懈怠思想。一些地方开展的校长培训只要能按时签到、点名在场就能顺利“毕业”,既不搞“实战演练”,也不对校长的培训质量进行评估和考核,很难期望这种培训能让校长们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要让培训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需要进一步优化培训项目和内容,做到培训科目切合实际。在把教育法律法规、教改文件搬进课堂的同时,最好能让一些本地的现任校长“现身说法”,结合本地区的教育实际,讲讲工作中遇到的棘手难题以及应对策略。这对避免“准校长”们在工作中少走弯路至关重要,也会引起他们的共鸣,更能使他们认清自己身上的重担,做到“未雨绸缪,居安思危”。同时,也要创新形式,打破时空界限,把整个培训贯穿于实际的管理工作中,积极开展区域内、区域间校长网上协同研修,推动校际间、城乡间校长网上结对帮扶,形成校长学习发展共同体,实现校长培训的常态化,在工作中培训,在培训中提升管理水平。
从长远看,提高校长的履职能力和管理水平不能完全依赖培训这棵“救命稻草”,还需要构建科学长效的校长绩效评价考核机制,由教育部门、教师、学生、家长多方参与评价,定期对校长工作情况进行全面、客观、准确的评估,用数字丈量,用数字说话,让任职考核结果决定校长是去是留,杜绝能力低下者赖在校长岗位,切实打破校长选用的“终身制”, 克服校长任命的行政化倾向,真正畅通校长进退渠道,使能者上,平者让,庸者下。让校长队伍中的庸才、朽才“净身出户”,促使具有先进办学理念和创新精神的优秀管理人才“水到渠成”地走上领导岗位。与此同时,也要实施校长定期交流任职,通过合理流动,不断开阔校长们的管理视野,使其积累丰富的办学经验,助推学校管理焕发出新的生机与活力,为区域教育发展注入新鲜血液。
作为学校“当家人”的校长,要成为学校发展的“引擎”,要着眼教育改革,注重在工作中学习并践行先进的教育管理理念,不断提高教育管理的专业化素质,向着专家型、学者型、科研型、创新型管理者靠拢,如此才能更好地“掌舵”,让教师们“亲其师,信其道”,增强学校管理的向心力、凝聚力,进而驱动和引领区域教育步入科学、健康发展的“正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