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明磊“家庭重塑”工作坊:疗愈,也是新征途的开始

来源 :祝你幸福·最家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1744338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位妈妈参加杨明磊“家庭重塑”工作坊,杨老师问她:你要解决和谁的问题?她思量再三,决定解决最重要的问题:儿子的消极抵抗。
  那是一个对母亲任何言行都“刀枪不入”的孩子,已经让她感到无奈。学员们期待老师找出妈妈的症结所在:是不是太多指责?是不是太理性不懂得体会儿子的感受?是不是没有让丈夫参与教子?在学员的窃窃私语中,杨老师却惊人地从母亲的原生家庭入手开始演示这个家庭的沟通模式:姥爷是知识分子,姥姥是文盲,一个整天指责,一个逆来顺受,她对儿子的沟通方式,一开始是指责,无效后逆来顺受,因为她没有学到其他的沟通方式。
  我们习惯于给妈妈找出诸多“缺点”,但杨老师关心的不是她哪里没做好,而是她“为何如此”。这位妈妈从小就盼望父母和睦,却无能无力,内心充满了无力感,父母去世后,她再也无法打开这个心结……
  我们惊叹杨老师看得清,看得透,看得远,也许只因他面对个案,带着很多很多的爱与关心。
  伟大的托尔斯泰说,“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同”。然而在一个具有相似文化特征的社会,在所有人经历着同样的历史变迁的情况下,每个家庭的痛楚又是多么地相似。
  同样是不温柔的妈妈让孩子感到不被爱,同样是强势的父亲和逆来顺受的母亲让孩子内心充满不平,同样是在贫穷的环境下成长,家人为生机而忙碌无法顾及年幼的自己——中国人经历了战争,贫穷,长期的包办婚姻——哪怕是八零后九零后的孩子,也会从那些故事里看到自己的父亲,母亲,祖父母,先祖父母的影子。
  人心都是相通的,人的情感也是相似的,“家庭重塑”让每个人都能从别人的故事里看到自己,发出自己的感慨,流下自己的眼泪。而在有了这样的内心触动之后,不论是否做了个案,都在事后拥有越来越多的思考。如杨老师所说,家庭重塑就像喝酒,后劲更大。
  工作坊之后,学员们相互分享自己的感悟,其中——
  有反思:以前我不接纳母亲,现在我感觉她好伟大,深深的臣服和敬佩!杨老师,给了我力量,让我以后的路更加清晰。
  有目标:从今天开始,学会做个女人,做个柔软的女人,在生活中,学会正确地表达自己的情感、需要,学会依靠,学会牵手、并肩。
  有收获:杨老师说,坚强的反面不一定是脆弱,也可能是柔软。一个人既坚强又柔软,才不会令人害怕。太强而不柔软,即使会令人服从也会含有内心的恐惧。而强大且柔软,则会赢得普遍的尊重。做父母即是如此,非常坚强同时又柔软充满爱的阳光,孩子就有绝对的安全感而不害怕。如果父母处处强势要孩子服从,那么结果只会是两种,要么叛逆得失了分寸,要么懦弱得提不起来。
  有感谢:这三天的工作坊当中,我深切感受到了杨老师那种对人的尊重,每次当个案有抵触时,他总是能立马放下自己原来的路,重新调整自己,找到个案能接受的解释,帮个案把情绪释放出来。他不评判,即使当个案的故事引起全体学员的道德判断的时候,他都能不愤怒,不可怜,不排斥,而仅仅是接纳,从个案的故事当中找到那个让人心里舒服的角度,重新看待这件事情,让力量升起,而不是用道德评判将能量固着。我觉得,这种方式是值得我学习的。对自己、对别人,同样都适用。感谢!
  还有更深入地思考:个案中的小女孩,无法无天,谁的话她都不听,在家里,她和妈妈对抗、吵架,和爸爸没大没小;工作当中,她也随心所欲,无所顾忌。她像那个力量无穷的孙悟空,在展示她的能力,可是,她内心却充满了混乱和痛苦。杨老师说,这个小女孩缺少一份对父母的尊敬。少了尊敬,就少了一份指引,少了请教的机会,缺少完完全全的相信。可是,我内心当中又有份不一样的声音升起:父母的做事方式我不接受,我该如何尊敬他们?杨老师说,尊敬不是一种应该和必须,那是个人一种内心的需要,尊敬是迎来的。唯有尊敬者得以谦卑,唯有谦卑者得以休息。我想,杨老师的意思是,这个尊敬是一种自然的发生,强迫不得,那是一种完完全全地相信和信任。
  工作坊对每一个参加者来说,都是一份重要的礼物,我们打开它,为它感到震惊和喜悦。它又像一粒希望的种子,被杨老师播种进我们内心,在日后会有更多的东西生长出来。
  10月份,我们还会请杨老师到济南开办第二期工作坊!你想报名吗?电话:0531-82027198
其他文献
天气好的时候我出去散步,小花园里有一个爷爷带着孙子玩耍。小孩子一岁多,大概刚刚会跑——中国话是很精确的,是会“跑”而不是会“走”,因为他还不会走,只会跑。走其实比跑要难,需要更强的平衡能力。  小孩子虽然小,却被打扮得很成熟,小分头,小西服,皱巴巴的牛仔裤——可爱是可爱,我是不会这么给孩子穿的,因为不舒服。套用朱自清《荷塘月色》的话就是,“可爱是你们的,我什么都没有”。  忽然爷爷登高望远了一下,
期刊
听过《歪批三国》吧,那叫幽默;  看过《大话西游》吧,时称情幻;  见过“尸解西游”吗?闻者惊呼“见鬼”!  朋友的儿子在北京某著名大学附中上初一。一天,无意中见识到了他们整个初一年级闭卷考《西游记》的试题,叹为观止:  猪八戒的耙子几个齿?  孙悟空毁掉人参果树后,是被扒皮?油炸?还是被棍打?  某某菩萨的坐骑是什么?  某某洞里住着什么妖怪?  从书中抽出一句诗,请问下句是?  我这个古代文学
期刊
为孩子做家务准备耐摔的盘碗  当初给闺女起名,他爸一拍大腿:既然闺女跟我姓刘,不如干脆就叫刘畅,愿她一生流畅、顺利吧。光祝愿哪儿够?得来点实在的。  “流畅”不是有多大成就,将来能照顾好自己,做个快乐健康正直的人就行。刚学会走路,刘畅就能摇晃着把自己的尿布放到洗衣盆里。吃饭、穿脱衣服、收拾玩具,这些老早就不用我操心了。学着做事,总要付出一些代价。刚开始学着洗手洗脸,把水弄得满地都是,我就跟在后面拖
期刊
我“曾经”是个爱看书的人,“曾经”躺在被窝里,打着手电筒看过不少名著。  上班以后就很少读书了,直到2011年邂逅了“最家长”,从杂志上第一次知道了“绘本”,从此一发不可收拾,给女儿买了各样的绘本故事,亲子阅读也就此展开。  后来,通过网络,我遇到了好多绘本阅读方面的大咖,大家一起交流互动,我学到了更多的亲子阅读方法,提高了阅读深度。虽然我水平不高,但当看到身边家长对亲子阅读持无所谓的态度时,我就
期刊
宝宝第一口辅食先别吃蛋黄
期刊
问:我家宝宝42天时第一次剃头发,再长就不是齐头并进了,脑袋顶上长长的,挺好,下边怎么就不长呢?现在都57天了,才1毫米。  答:小宝宝头发长不匀称,或者稀少,都是正常的,一般1岁以后就好了。  问:我儿子两岁半了,怎么还是不长头发呢?我都不好意思问,连眉毛也没长。以前总以为孩子还小,等大点儿就好了,可到现在还是啥玩意没有。去医院检查,医生也说不出啥道道来,我真快哭了。  答:毛发问题,有些复杂,
期刊
港人和内地客因为婴儿的便溺问题发生争吵:大陆妈妈带孩子排队上厕所,队太长,拿出尿不湿,让孩子撒在上面,却被几个年轻香港人围住,对着孩子拍照,据说孩子的爸爸不满对方对着孩子私处拍照,抢相机拿存储卡。  去拍儿童,侵犯了未成年人隐私,用犯罪手段对付素质问题是不可以的。不知法律管辖问题如何解决,否则应直接控告他们。在美国,如果这几个香港人这么做,绝对是要上法庭的。曾经有留学生在美国求学期间,把自家小孩子
期刊
没养孩子之前,我是个“愤青”。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说的就是洒家。  排队买东西,有人插队,我必须得问问,为什么凭什么羞臊么?公共场合有人抽烟,我必须得让他乖乖灭掉。斑马线上有人闯红灯,我追不上,就在背后嘟囔两句。  当然,你肯定能想到,我这居委会李大妈的范儿一亮,给面儿的,笑笑臊臊就过去了,不给面儿的,直接就骂上了,啥也不给的,就撸袖子了。那时候咱仗着年轻,啥也不怕。  有了孩子之后呢
期刊
“我们绝不能按照我们的样子塑造孩子,因为我们总是生活在过去,而孩子一定生活在未来!未来啥样啊?”去年年末在为沂水的家长讲课时,我抛出这个问题,没想到,真没想到,接下来,PPT中一副关于“未来”的图片让大家的口型“O”得尖尖的……  那副图片,是一个外星人小孩在水边与鱼儿戏水。可能,在座的诸位,千想万想也没想到“未来”竟然是这样的吧!  未来是这样的吗?我可不知道!那只是一个UFO爱好者的遐想,而已
期刊
做饭讲究,吃饭不讲究的是哪国人?对,咱中国人。一份菜,可能十几个人都在夹,口水传口水,吃菜赠细菌。当然,并不是所有人都这么不讲究。至少战国时的孟尝君、南唐时的韩熙载是一人一盘,只吃自己锅里的。  不就吃个饭吗,干嘛这么讲究?不讲究,会长病。  一个成人口腔里的细菌达600多种,而且人和人还不同。放大一滴口水,如果坚持数下来,细菌数量达上百万。有些细菌是有益的,是助消化的,而有些却是有害的,会传播疾
期刊